自在王菩萨经

自在王菩萨经 #

  姚秦 鸠摩罗什译

    自在王菩萨经卷上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城祇陀树林给孤独园。

与大比丘众二万人俱。

菩萨摩诃萨皆是一生补处。

其名曰弥勒菩萨。

得大势菩萨。

师子意菩萨。

师子相菩萨。

大相菩萨如是上首一万人俱。

尔时世尊。

大众围绕恭敬为发大乘意众生演说经典。

尔时众中有菩萨。

名自在王。

从坐而起。

偏袒右肩右膝著地。

合掌白佛言。

世尊。

欲有所问。

若蒙听许乃敢发言。

佛告自在王。

诸有所问佛无不听。

随意所问。

当为汝说令汝得解。

自在王菩萨。

得蒙听许喜悦无量。

白佛言。

世尊。

云何菩萨摩诃萨。

于大乘法中得自在行。

而能为人演说此法。

以自在力。

摧伏诸魔增上慢者。

及诸外道有所见得诸贪著者。

令住大乘具足大愿成就戒行。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告自在王菩萨。

善哉善哉。

汝能问佛是义当为汝说。

一心谛听善思念之。

诸菩萨云何能令众生得住大乘。

具足大愿成就戒行。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自在王菩萨受教而听。

佛告自在王。

菩萨摩诃萨有四自在法。

以是法故。

能自在行令诸众生得住大乘。

何等四。

一者戒自在二者神通自在。

三者智自在。

四者慧自在。

戒自在者。

菩萨摩诃萨行具足戒。

不毁不缺不穿不浊。

不有所得不悔不诃不有热恼。

智所称赞随顺道戒。

教众生戒。

护法戒。

欢悦戒。

不依生处戒。

住定戒。

随慧戒。

信解深法戒。

不退神通戒。

空无相无作戒。

寂灭戒。

摄佛法戒。

说佛法戒。

不舍一切众生戒。

慈护戒。

大悲根本戒。

信净戒。

不转仪式戒。

头陀细行戒。

随顺福田戒。

毕竟净戒。

不断佛种戒。

护法种戒。

示圣众戒。

安住菩提心戒。

助六波罗蜜戒。

修四念处戒。

修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戒。

能生一切助菩提法戒。

自在王。

若菩萨摩诃萨能持如是戒。

戒则具足所愿皆得。

若菩萨持如是净戒者。

三千大千世界劫尽烧时。

愿欲灭火。

言火当灭火即为灭。

欲令三千大千世界皆变为水。

欲令三千大千世界普雨众华。

欲令三千大千世界皆为珍宝。

欲令如恒河沙世界诸须弥山合为一山。

欲令如恒河沙世界大海合为一海。

即皆如意无不成者。

持戒力故所愿皆得。

所为神力无不称意。

菩萨安立如是戒中。

得如是自在力。

持净戒故深愿毕成。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自在王。

乃往古世过无量阿僧祇劫。

有佛名净明光王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尔时有菩萨比丘。

名金刚齐。

得持戒力。

行净戒故常在闲处林中经行。

欲具佛法故修习正行。

修正行已作如是念。

不得一切法是则名戒。

不贪一切法是则名戒。

灭一切结是则名戒。

观身如镜中像是则名戒。

于诸言辞如呼声响是则名戒。

观心相如幻是则名戒。

善不善法无二无别是则名戒。

为贪欲故观身不净是则名戒。

为嗔恚故生于慈心是则名戒。

以智慧破痴网是则名戒。

不得贪恚本是则名戒。

于法无观无想分别是则名戒。

无我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无人见无常见无灭见是则名戒。

于一切法不作不起是则名戒。

心无所畏是则名戒。

不依三界是则名戒。

信无生法是则名戒。

信解无生法忍是则名戒。

不贪利养是则名戒。

于诸法空心不惊畏。

坏离诸相蠲除诸愿是则名戒。

心无所念是则名戒。

不自高不轻彼是则名戒。

不著诸入是则名戒。

不起五欲是则名戒。

了知诸阴同于法阴是则名戒。

了知诸性同于法性是则名戒。

乐无诤讼是则名戒。

于善法中不舍勤行是则名戒。

知一切法必寂灭相而以身证是则名戒。

自在王。

金刚齐比丘。

如是安住于戒。

修习圣法正念无倒。

时有魔子名曰障碍。

见金刚齐比丘如是持戒。

修习圣法正念无倒。

与八万四千诸魔及其眷属。

贯钾持兵来到其所。

自隐其身观是比丘心在何行。

千岁随逐乃至不见一念心散可得恼坏。

于是魔子及与眷属现其魔身。

执持刀鉾在比丘前。

欲以相怖。

比丘见魔大众兵仗欲以相怖。

作是誓言。

若我戒净习于圣法正行不倒。

以是缘故。

魔众兵仗皆当变成青黄赤白杂色莲华。

须曼那华。

婆梨师华。

奇妙名华以为璎珞。

是时魔子与其眷属。

形色仪法皆如我身。

自在王。

金刚齐比丘说是语时。

魔众兵仗即皆变成妙色之华。

殊妙香洁以为璎珞。

一切诸魔皆自见身。

如此比丘剃除须发著染袈裟。

魔子见比丘现大神力。

怪未曾有发希有心。

与其眷属俱礼其足。

作如是言。

汝得何法乃有是力。

比丘言。

此力不从有所得生。

亦不依于身口意及一切法生。

是力不以住相故生。

以无住处故魔言比丘。

我于千岁求汝心行不能知处。

比丘言。

汝若以恒河沙劫求之。

亦不能得。

何以故。

是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

汝宁能得幻化人心所行处不。

答言。

幻化之人尚无有心。

况心行处。

比丘言。

如来说一切法空皆如幻化。

此中亦无心无思魔言。

若不得心不得思。

云何有来去有言说。

比丘言。

幻人去来言说。

我去来言说亦如是。

魔言。

汝以是进行住于持戒。

修习圣法为何所趣比丘言。

趣无所趣。

魔言。

云何趣无所趣。

比丘言。

是中无先去。

无今去。

无当去。

无所趣者。

即是无作脱门。

汝问。

以是进行安于戒修习圣法。

何所趣者。

我不趣色生。

不趣色灭。

不趣色住。

不趣受想行识灭。

不趣受想行识住。

于一切法。

亦不趣生。

亦不趣灭。

亦不趣住。

是名正趣。

魔子。

正趣者。

名不取色不取受想行识。

无所见法是我所趣。

我所趣者。

不取色不取受想行识。

我所趣者是诸圣所趣。

魔言比丘。

于是法中云何有趣。

比丘言。

诸凡夫法及诸佛法。

同是一法无二无别。

学法阿罗汉法。

辟支佛法佛法。

同是一切法无二无别。

若过去法。

若未来法。

若现在法。

同是一法无二无别。

无出无生以等相故。

不舍如是诸法等相者。

欲以是法示众生故而为说法。

如是趣者名为正趣。

魔子。

夫正趣者。

不趣欲界。

不趣色界。

不趣无色界。

住等法者。

于法实相不动不退。

是名正趣。

如如趣。

一切法趣亦如是。

如法性趣。

一切法趣亦如是。

如实际趣。

一切法趣亦如是求。

如是趣者。

亦不念不著诸趣。

是名正趣。

魔子语金刚齐比丘。

汝以是正行为得何法。

答言。

我以是正行得离诸法分别。

以是无念无分别故具足等相。

汝问得何法者。

是正行中无有得相。

无增上慢。

以是正行于法无所得。

正行者即是无行义。

魔子问金刚齐比丘。

汝以此戒当得何法。

答言。

我以此戒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乃至小法不可得故。

魔子言。

云何得菩提。

比丘言。

色等则是得菩提。

受想行识等则是得菩提。

一切法等则是得菩提。

魔子言。

如是菩提于何处求。

比丘言。

当于我见性中求。

魔子言。

云何而求。

比丘言。

求时不起菩提见。

魔言。

比丘汝师是谁。

谁所教诲辩乃如是。

比丘言。

不坏我见性而得菩提是则我师。

不在垢不在净是则我师。

若识不在有为不在无为。

是则我师。

若不从他闻于诸法。

不住不舍能度诸流。

是则我师。

若遍知一切法而不至一切法。

是则我师。

若一切所说音声言辞。

于不可说诸法相中。

而不动转。

是则我师。

若一切法不生不起不出。

而能转圣法轮是则我师。

不住此岸不在彼岸不在中流。

是则我师。

若一切法不生故生。

是则我师。

若一切法不灭故灭。

是则我师。

我随如是师教故辩如是。

魔子言。

如来以何而转法轮。

答言。

如来于色不转不还。

色如。

色法。

色空。

色无相。

色无作。

色灭。

色离。

色无生。

色相。

色性。

亦不转不还。

受想行识不转不还。

识如。

识法。

识空。

识无相。

识无作。

识灭。

识离。

识无生。

识相。

识性。

亦不转不还。

如来以是一切法不转故。

转于法轮。

如是法轮若转若不转。

于无量法性终不出过若能解此转法轮者。

是人则能转于法轮。

尔时魔子及其眷属。

皆为金刚齐比丘。

作弟子。

发是言。

我从今日归依于师。

比丘言。

汝莫归依我。

当归依净明光王佛。

我所说者是佛所教。

魔子言。

可共诣佛。

时金刚齐比丘。

与魔子及八万四千魔众。

俱诣净明光王佛所。

头面礼佛足。

合掌恭敬在一面立。

净明光王佛。

因其净戒及圣法行。

为说如是法。

皆得不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自在王。

彼时金刚齐比丘岂异人乎。

汝身是也。

障碍魔子者。

持地菩萨是。

自在王。

是名菩萨摩诃萨戒自在。

菩萨得是戒自在者。

能示众生不思议愿力。

教化无量众生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亦能自降魔怨。

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告自在王。

何谓菩萨摩诃萨神通自在。

谓天眼。

天耳。

他心智。

宿命智。

如意足。

自在王。

何谓菩萨天眼自在也。

若菩萨眼根。

不为墙壁山林须弥铁围。

世界中间之所障碍。

是名天眼自在。

菩萨以是无碍眼根。

见十方无量阿僧祇佛土。

为一佛土。

何以故。

空相无别异故。

而诸佛土彼此虽别而不合不异。

又见诸佛大众围绕皆为一佛。

以法性不坏相故。

以见一佛净故见一切佛净。

以一切佛净故见自身净。

自身净故见一切法净。

于自身净诸净之中不生二相。

又见诸佛弟子。

不异见佛净。

菩萨以见弟子正见见佛。

以见佛正见见弟子。

又菩萨于十方无量阿僧祇世界。

所有众生。

若地狱若畜生若饿鬼。

若人若天。

除无色界。

即以天眼。

悉皆能见生死所趣善恶之处。

又知众生行业及报。

菩萨虽见众生不取众生相。

何以故。

信无我际故。

虽见行业及报。

而知一切法无业无报。

菩萨以是天眼。

见一切色皆无色相。

信一切法无所有故。

知诸形色皆是虚妄。

本来不生故。

是名菩萨天眼。

菩萨得是天眼智力故。

随所能见。

或见有数色。

或见无数色。

或无所不见。

菩萨虽在百千万种众生之中。

而能入于禅定背舍三昧。

乃至不见有一众生。

何以故。

菩萨达诸法无我如故。

是菩萨于色界诸天净妙形前。

为现其身令诸天子见。

而是菩萨亦见诸天身。

菩萨又能令诸天见其身。

而诸天不自见身。

或令诸天自见其身。

而不见菩萨身。

自在王。

是名菩萨天眼自在。

  自在王。

何谓菩萨摩诃萨天耳自在。

若菩萨得是天耳。

于十方无量阿僧祇世界。

所有诸声。

天声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声。

悉皆得闻。

闻是声时于诸声中无所分别信一切声是不可说相。

又闻是声。

不生我相众生相及音声相达一切声本来不可说相。

信知是声无有住时。

菩萨耳性耳识性无有碍故。

闻是声时解其实义者。

一切声不可说是灭相故。

以是实义。

而依于义不依于声。

一切法无生相故。

又闻十方无量阿僧祇现在诸佛之所说法。

而无有碍。

如所闻能持。

持已不忘。

何以故。

菩萨乃至无有一句不知而灭。

菩萨有所问法。

若有漏若无漏。

若有为若无为。

若世法若出世法。

若善若不善。

若有罪若无罪。

若声闻乘。

若辟支佛乘。

若佛乘。

能令是法入一性味。

谓离自性虽有所问不著六尘。

虽复闻法不住诸相。

菩萨贵法。

依法不依非法。

何等为法。

法名离染。

法名无相。

法名无为。

法名无归处。

法名无生无起无得。

法名无比。

于是法中以相分别。

取舍戏论是名非法。

自在王。

菩萨依于义不依语。

不离语入义心听法。

云何名入义心。

不堕空义见。

无相义见。

无作义见。

是名入义心。

菩萨以是入义心听法依于义。

是义不可得。

不可得亦不可得。

又自在王。

菩萨若能如是听诸佛法。

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了义经者。

一切诸经皆是了义。

以依义故。

一切法不可说故。

菩萨如是名为依了义经。

若人于一切经。

不能如是依义。

是名不了义。

何故名不了。

是人不了义故。

行尘垢道常为所牵。

为谁所牵。

为声所牵。

了义者不随于声。

何以故。

其义不可说故。

菩萨知一切法离诸边非了相。

自在王。

依如是义趣法者。

一切诸经皆是了义。

不如是依者。

一切诸经皆是不了义。

又自在王。

菩萨于诸佛所听受法时。

依于智不依识。

何以故。

菩萨知识虚妄如幻离相。

无性无色无形无对不可识。

如是知识相即名为智不名为识。

菩萨依智故不随识。

知他识亦不是识。

是故不著识如。

故说智如。

自在王。

依智菩萨不住于识。

能知他说而为说法。

又自在王。

菩萨说法时。

虽说众生名。

而依于法不依众生。

何以故。

若于我法中实有众生者。

终无净无解。

是故自在王。

一切法毕竟无我无众生。

如来以世法故说有众生。

诸法实无众生。

是故菩萨依于法不依众生。

法者即是法性义。

法性者是不生性义。

不生者是毕竟不起不作义。

义者是不可说义。

何以故。

以语说法法不在语中。

是故以语示义。

有所示说皆非语非说。

有所分别有所说者即非佛法。

无分别无所说即是佛法。

是故言无说是佛法。

若人欲入佛法应如是入。

而以语说众生。

若说法不应生见。

若有二者不名佛语。

无二无分别即是佛语。

若有言声即非佛法。

若有论说亦非佛法。

若无言声亦无论说是名佛法是故自在王。

若菩萨入佛法中。

则得如是天耳。

以一切声。

随诸法实相行。

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自在王。

是名菩萨天耳自在。

  自在王。

何谓菩萨摩诃萨他心智自在。

若菩萨得他心智自在者。

以己心知他心。

所至之处为众说法先观众心。

知是众生有何深心。

何行何因何相。

随而为说。

菩萨自心净故。

入一切众生心净。

自在王。

譬如明镜照诸形色。

相貌长短大小粗细随其本形皆有像现。

不增不减镜无分别。

以明净故能示诸像。

菩萨亦如是。

以自心净法性照明故。

众生所起心心数法。

皆能得知而无所碍。

若是众中有多欲者。

能知其心。

亦见离欲相。

何以故。

心相非染故。

若众中有多恚多痴。

有能知其心。

亦见离恚离痴相。

何以故。

心相非恚非痴故。

若众中有乐声闻乘者。

知其行道法性不作小。

若众中有乐辟支佛道者。

知其行道法性不作中。

若众中有乐大乘者。

知其行道法性不作大。

菩萨随知众生心性。

而为说法。

不取心相。

虽知诸乘而为说法。

不坏法性。

不坏法性故不坏一切性。

而知众生所行。

菩萨自以心观他心。

自心他心无违无顺。

亦知众生心相续生。

又知心性即是法性。

自在王。

是名菩萨他心智自在。

以是自在故。

于天上人中无不知识。

自在王何谓菩萨摩诃萨宿命智自在。

若菩萨得宿命智自在。

以念力强故。

定根利故。

忆本所生自身他身恒沙劫事。

而为他说。

我于彼处如是种类姓名寿命。

受如是苦乐。

又知众生宿世所种善根。

有因力者。

有缘力者。

是人有声闻因。

是人有辟支佛因。

是人有大乘因。

知其先世所因。

如是随其所应而为说法。

菩萨得是宿命智故。

自知本生于诸佛所种诸善根。

若先世有善根。

而不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今当以是善根回向菩萨。

虽知宿命亦知先世法无有来者。

不见法从先世至后世。

亦不见今世至先世。

知一切法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又念先际不生先见。

亦不生后际中见边见。

知一切法无边无中。

菩萨虽念众生宿命。

亦知先际色离相。

知先际受想行识离相。

先际五阴离相。

即是后际五阴离相。

后际离相。

即是现在离相。

菩萨知先际一切法性空。

知现在一切法性空。

知后际一切法性空自在王。

菩萨如是知宿命时善根增长。

先世罪业因缘灭尽。

何以故。

菩萨达一切法相无新无故。

成如是智已。

信解一切有为法皆空如梦。

自在王。

譬如梦中见生死苦乐。

菩萨信解一切有为法亦如是。

如是信解者。

往来生死心不疲倦。

于众生中而生悲心。

于一切法生假作相。

菩萨作是念。

如我若干千万亿劫生死往来。

皆虚妄无所有。

一切众生亦如是。

生死往来虚妄不实。

实名不起四大。

四大是虚妄法。

自在王。

菩萨见宿命时。

诸有为法皆是虚妄。

何以故。

菩萨念先世转轮王乐。

皆悉无常变异之相。

念帝释乐。

亦皆无常变异之相。

亦见诸佛严净世界。

声闻众严净。

菩萨众严净。

所用诸物严净。

亦念诸佛色身具足而转法轮。

皆悉无常变异之相。

如是念时于有为法无所贪惜。

何以故。

菩萨作是念。

如是净土诸佛色身无常灭尽况我所著。

即入无我无我所法中。

依于无常变异之相。

作如是念。

诸有为法皆悉无常。

众生于此而生常想。

即于众生生大悲心。

于一切法生放舍想。

自在王。

是为菩萨宿命智自在。

菩萨得是自在。

信一切法无常。

而为成众生故受身。

为不受故受。

为不取故取。

但为教化一切众生故。

自在王。

何谓菩萨摩诃萨如意足自在。

若菩萨心自在故。

从圣相生如意足欲力进力断行信解力。

菩萨得是信解如意足。

非作非起。

若欲普至恒沙世界。

一念之顷皆能得至。

彼诸众生皆见其来。

而自于先本处不动彼见说法。

而于此处说法不绝自在王。

是名菩萨如意足自在。

菩萨以是如意足自在力。

若有众生应以如意足度者。

以如意足度之。

若诸天人著常相者。

示其劫烧。

是诸众生见三千大千世界普皆烧尽。

而是世界无所损减。

若有众生慢心自大。

则作执金刚神。

执火焰金刚杵而以示之。

令生恐畏除其慢心自归礼敬。

若有众生乐转轮王形者。

以转轮王身而为说法。

若有众生乐释提桓因形者。

以释提桓因身而为说法。

若有众生乐梵天王形者。

以梵天王身而为说法。

若有众生乐魔王形者。

以魔王身而为说法。

若有众生乐见佛身者。

则现佛身而为说法。

菩萨或为众生住于空中结跏趺坐。

身放光明而为说法。

或有众生乐严净世界者。

则为庄严三千大千世界。

悬缯幡盖竖诸幢幡。

以宝罗网遍覆其上。

烧诸名香作众伎乐。

然后说法。

或为众生现三千大千世界。

为一海水。

青红赤白种种莲华遍覆其上。

于其水中现师子坐。

身处其上而为说法。

或为众生自现其身。

坐须弥山顶而为说法声至梵天。

或为众生不现其身。

但以音声而为说法。

或为众生现乾闼婆身。

以众乐音而为说法。

或为众生现龙王身。

起云雷震放大电光。

又霔大雨而为说法。

或有众生饥渴逼切。

则与天食身得充满。

具足悦乐而为说法。

若有地狱众生苦恼逼迫。

而以神力灭地狱火。

以天精气令其毛孔皆得安乐而为说法。

若有盲者如意神力以天眼与。

令得开明而为说法。

若有聋者如意神力与其耳根。

令得闻声而为说法。

若有种种病。

自以神力令其除愈而为说法。

若有犯罪送至死处。

如意神力化人代之。

令得免罪心得安乐而为说法。

若有众生。

刖足斩手刓截耳鼻形残丑陋。

常自愧耻而心退没。

如意神力皆令完具而为说法。

若有众生。

在于胎中藏血屎尿不净之处。

如意神力化作宝台楼阁。

令处其中。

亦成意识而为说法。

若其始生诸根未成。

如意神力令其具足。

堪任听受而为说法。

自在王。

是名菩萨成如意足。

以如是等种种不思议神力。

而为说法。

菩萨如意神力故。

为度奉事日月众生。

以三千大千世界置其右掌远掷他方无量世界。

令诸人众皆见其去。

而此世界本处不动。

又以恒河沙世界。

入一毛孔举至梵天。

掷置他方无量世界。

令诸众生无去来想。

若恒河沙无量世界劫尽火烧。

能一吹令灭。

或以两手障蔽日月。

身出光明照诸世界而为说法。

自在王。

是菩萨或坐诸佛前。

若欲供养佛。

以一掬华如须弥山散佛身上。

华至半身。

又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草木皆成为炬。

遍满世界火落如雨。

自在王。

是菩萨随诸众生所贵形色。

皆悉为现。

若释若梵若声闻形。

若辟支佛形。

是名菩萨神通自在。

谓天眼见无碍故。

得天耳闻无障故。

得他心智达一切心心心法故。

证宿命智忆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故。

得如意足于一切形色随意示现故。

自在王。

神通自在者。

能以一切佛事示诸众生。

亦能了达分别众生诸根利钝。

能以声闻乘度众生。

辟支佛乘度众生。

大乘度众生故。

于生死中众所知识。

成众生故众所知识。

于善法中出家行道故众所知识。

以方便力故众所知识。

檀波罗蜜回向故众所知识。

尸罗波罗蜜。

羼提波罗蜜。

毗梨耶波罗蜜。

禅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回向故众所知识。

降伏诸魔令种善根故。

名为神通自在。

又自在王。

菩萨得是神通自在故。

色身之力名闻称赞家姓财物眷属人民。

普皆殊胜众所知识。

是故名为神通自在。

又自在王。

菩萨得是神通自在故众所知识。

谓诸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紧那罗迦楼罗摩睺罗伽人非人。

帝释梵王诸护世者。

诸佛正遍知者。

皆所知识。

是故说名多识。

自在王。

菩萨以是神通不退本誓。

而能示现一切众事。

  自在王。

何谓菩萨摩诃萨智自在。

谓阴智。

性智。

入智。

因缘智。

谛智。

自在王。

何谓阴智。

色前际空。

后际空。

中亦空。

受想行识前际空。

后际空。

中亦空。

五阴毕竟空。

是名阴智。

自在王。

何谓性智。

地性是法性。

水性是法性。

火性是法性。

风性是法性。

何以故。

四性入于法性皆为一性。

谓之空性。

空性法性同一无性。

此中无地性无水性。

无火性无风性。

何以故。

不坏性是法性。

无二性是法性。

无生性是法性。

无垢性是法性。

无净性是法性。

如法性寿性众生性。

生死性涅槃性亦如是。

如涅槃性欲性色性无色性有为性无为性亦如是。

如是性智不随他得。

是名性智。

自在王。

何谓入智。

眼从本来。

不生不起无有作者。

耳鼻舌身意从本已来。

不生不起无有作者。

自在王。

眼无有主。

是中无有见者。

耳无有主。

是中无有听者。

鼻无有主。

是中无有嗅者。

舌无有主。

是中无有尝者。

身无有主。

是中无有觉者。

意无有主。

是中无有识者。

自在王。

眼性不能见色。

耳性不能听声。

鼻性不能嗅香。

舌性不能知味。

身性不能觉触。

意性不能识法。

何以故。

眼无所作与草木土石无异。

耳鼻舌身意亦无所作。

与草木土石无异。

自在王。

眼不染不离。

耳鼻舌身意不染不离。

何以故。

眼从本来是离相。

耳鼻舌身意从本已来是离相。

自在王。

若能如是知一切入则能离欲。

是名入智。

自在王。

菩萨如是知诸阴性入不生不起。

以毕竟灭。

灭已而受生退没。

虽受阴性入。

而不舍阴性入智。

是名智自在。

谓知阴性入。

知阴性入相。

而能不舍。

现于三界而不住诸结。

示有生灭而不生不灭。

是名智自在。

自在王。

何谓缘智。

无明缘行。

无明不作是念我起行。

行缘识。

行不作是念我起识。

识缘名色。

识不作是念我起名色。

名色缘六入。

名色不作是念我起六入。

六入缘触。

六入不作是念我起触。

触缘受。

触不作是念我起受。

受缘爱。

受不作是念我起爱爱缘取。

爱不作是念我起取。

取缘有。

取不作是念我起有。

有缘生。

有不作是念我起生。

生缘老死。

生不作是念我起老死。

老死缘忧悲苦恼。

老死不作是念。

我起忧悲苦恼。

自在王。

若菩萨能如是观十二缘者。

不堕诸见若断见若常见。

菩萨作是念。

法属众缘。

推求众缘则不可得。

即于十二缘而得真智。

何谓真智。

知十二缘生法同于无生。

无生同空无相无作。

空无相无作同众缘生法。

如来所用等得一切法。

是法同十二缘生法。

十二缘生法无有法生。

是故说应见十二缘生无生。

十二缘无生智即是十二缘生智。

自在王明无明无二。

知如是者则知缘。

生法行非行无二。

知如是者则知缘生法。

识非识无二。

知如是者则知缘生法。

名色非名色无二。

知如是者则知缘生法。

六入非六入无二知如是者则知缘生法。

触非触无二知如是者则知缘生法。

受非受无二。

知如是者则知缘生法。

爱非爱无二。

知如是者则知缘生法。

取非取无二。

知如是者则知缘生法。

有非有无二。

知如是者则知缘生法。

生非生无二。

知如是者则知缘生法。

老死非老死无二。

知如是者则知缘生法。

从缘生者无有是处。

从缘生则是无我。

则是空也。

从缘生者则是无来无去。

从缘生者则非真实。

从缘生者则无一相。

从缘生者则无所行。

如是知者是名缘生智。

见缘法者不见无明。

不见行。

不见识。

不见名色。

不见六入。

不见触。

不见受。

不见爱。

不见取。

不见有。

不见生。

不见老死。

若不见如是法者。

是名见缘生法。

若见缘生法是名见法。

云何见法见离染法。

云何离染行者。

于一切法离染见故名为离染。

是故说见离染法。

云何为见不为增不为减。

如是见如不动不著。

如是见如不坏法性。

亦不见合。

如与法性不坏不合。

如是见者不毁实际。

如是见者亦不见。

非以肉眼见。

非以天眼见。

非以慧眼见。

何以故。

肉眼无无作故不见。

天眼作起相故不见无为法。

慧眼无分别相。

无分别故不见。

自在王。

若菩萨能如是见一切法。

则能见佛。

不以色故见。

不以受想行识故见。

不以诸相故见。

不以法故见。

不以戒故见。

不以定慧解脱知见故见。

不以过去故见。

不以未来现在故见。

如是见者是名见佛。

  自在王菩萨白佛言。

世尊颇有所缘。

菩萨见如是诸法。

而能见佛耶。

佛言有。

何以故。

色是尽相。

性无生故。

能见色如是。

是名见如来。

受想行色是尽相。

性无生故。

能见识如是。

是名见如来。

戒是无为无作无起相。

能见戒如是。

是名见如来。

定慧解脱知见等亦如是。

是名见如来。

自在王。

我于过去燃灯佛时。

得见佛净。

我于尔时。

见缘生法故见法。

以见法故见如来。

自在王言。

于燃灯佛已前。

云何见诸佛。

佛言。

以色身相见故见。

不以不二法身见故见。

今为汝说。

我从初发心未曾见佛何以故。

不以色相见故。

名为见佛。

是故自在王。

若菩萨欲得见佛应如我见燃灯佛。

以诸法一相故。

云何一相。

如我身燃灯佛身亦如是。

如燃灯佛身。

亦如是。

一身故以不二不别入一法相。

是名见缘生法。

以见缘生法名为见法。

以见法故名为见佛。

若菩萨能于一切念中。

证灭而不实灭。

生死不可得。

而以方便智故示是名菩萨智自在。

    自在王菩萨经卷上

    自在王菩萨经卷下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自在王。

何谓菩萨摩诃萨谛智。

求声闻者。

以谛法证声闻解脱。

菩萨得此谛而不证解脱。

是名自在。

求辟支佛者。

以谛法证辟支佛解脱。

菩萨得此谛而不证解脱。

是名自在。

谛智者。

苦谛虚妄知见。

云何知见苦虚妄不实得时故为苦。

以倒故有。

若菩萨知苦无生无起。

是名知见苦谛。

云何断集诸法随集断。

云何为集集平等故断亦如是。

无所从来故集无所去故断。

是名诸法性。

是中无有实法。

生已当断。

随所爱使故有集。

若断爱使是名断集。

云何苦灭谛。

毕竟灭苦集而无法可坏故。

是名苦灭。

一切诸缘相灭故一切法如是灭相。

于此中不生不灭名为灭谛。

云何道谛。

随以何道求一切法不得。

若善若不善。

若有漏若无漏。

若有为若无为。

是名道谛。

是道平等不分别一切法故。

是道寂灭离诸结热故。

是道安乐离一切忧恼故。

是道无漏一切漏尽故。

是道一切有所得者所不能行。

正行禅定者易修行故。

是道诸佛所不舍。

是道无相断一切相故以如是道不堕于二。

是名道谛。

若菩萨以如是门知四谛者。

是名谛智。

若菩萨先以四谛。

为求声闻辟支佛者说。

于此乘中亦无所贪。

是名谛智自在。

又自在王。

菩萨知声闻乘不于中住。

知辟支佛乘不于中住。

知佛乘不于中住。

是名谛智自在。

又自在王。

若以一心知一切众生心。

以一心性知一切心性。

而于心智不作二行。

是名智自在。

又有智自在。

知见过去世无碍。

心不至过去世。

知见未来世无碍。

心不至未来世。

知见现在世无碍。

心不至现在世。

不于过去未来现在世而生戏论。

又有智自在。

知一切有为法尽灭。

而不尽诸善根。

知法无生而以摄法摄集众生。

是名智自在。

又不从他知一切法毕竟灭相。

以是智力而自不灭教化众生。

是名智自在。

自在王。

菩萨于此。

若欲得智自在力而自在者。

应随智行不随意行。

云何意行。

所有意业皆是意行。

所有识业皆是意行所有心业皆是意行。

所有著心起诸善根皆是意行。

堕见行施。

堕相持戒。

依我行忍皆是意行。

我是菩萨则是意行。

我发菩提亦是意行。

我不断佛种。

不断法种。

不断僧种。

亦是意行。

我为利众生故发心亦是意行。

我当度未度者。

解未解者。

安未安者。

灭未灭者皆是意行。

我是施主。

我是持戒。

我是行忍。

我是行进。

我是行定。

我是行智皆是意行。

我是行慈者。

行悲者。

行喜者。

行舍者皆是意行。

我是少欲知足离行者。

不杂行者。

头陀行者。

阿兰若者。

细行者。

如是分别皆是意行。

我是空行者。

我是无相行者。

我是无作行者。

如是分别皆是意行。

我是谛语者。

实语者。

如说行者皆是意行。

我是过诸魔业离四魔者。

我断一切见得忍。

如是分别皆是意行。

我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法轮度众生。

当于无余涅槃而般涅槃。

如是分别皆是意行。

自在王。

云何菩萨智业。

随无心意识行处。

是名智业。

菩萨常作智业不起意业。

云何菩萨智业。

菩萨智业有二种。

何等二。

一者成众生。

二者受持正法。

云何成众生。

菩萨随以所知能成众生。

云何受持正法。

若不受一切法。

是名受持正法。

若受持色。

非受持正法。

受持受想行识。

非受持正法。

若受诸入诸性。

非受持正法。

若受善不善法。

非受持正法。

若受罪不罪。

有漏无漏。

有为无为。

世法出世法。

非受持正法。

若受施相。

非受持正法。

若受戒忍进定智。

非受持正法。

何以故。

所可取缘皆是非法非善。

非受持正法。

何以故。

如来所得法是法无相无碍。

若取缘相非受持正法。

如是菩萨业中智。

是名智业。

以如是智而作智业。

不尽于智是名智自在。

  自在王。

何谓菩萨摩诃萨慧自在。

菩萨得慧自在。

能知诸法解释章句得四无碍智力故。

谓义无碍智。

法无碍智。

辞无碍智。

乐说无碍智。

云何义无碍智。

若菩萨于诸语中。

依义不依语。

义者于一切法正智。

云何正智。

谓不可说义是。

此义在语中更无异声。

从本已来离诸相故。

是名为义。

不应离语依于义。

语中等相即是义。

能如是知。

名义无碍智。

又达一切法义。

亦名义无碍智。

云何法无碍智。

菩萨依于法不依非法。

依于法者不见非法。

何以故。

知一切法离相但有名故。

又法无碍者。

虽说三乘不坏法性。

何以故。

法性是一性。

谓无相是。

菩萨以语说法。

即知语同响相。

有所说法信解皆同法性。

于智于语而无所碍是名法无碍智。

云何辞无碍智。

知诸天言辞。

知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言辞。

知帝释梵天王护世者言辞。

知一言二言多言略言广言。

男言女言。

非男言非女言。

过去言未来言现在言。

随以方便言辞令其得解。

自以净妙言辞。

亦不轻毁他语。

何以故。

知一切法无有言辞。

菩萨作是念。

以言辞说法令其得解。

是法于言辞中不可得。

言辞于法中亦不可得。

从本已来无有言辞。

若有言辞。

不应以善言辞说不善法。

是故当知。

言辞能示善恶。

又辞无碍者。

即以众生言辞而使行法。

何以故。

法不行法。

能如是行一切法。

以言辞说此行使彼得解。

是名辞无碍智。

云何乐说无碍智。

若菩萨于一切文字皆能乐说。

于一切音声亦能乐说。

一切名字亦能乐说。

是名乐说。

云何为乐。

菩萨若说法时。

乐法乐实乐谛。

若信乐修多罗者。

为说修多罗。

信乐岐夜。

伽陀。

弊迦兰奈。

讴陀那。

祢陀那。

阿波陀那。

伊提郁多伽。

阇陀伽。

裴佛略。

阿浮陀达摩者。

皆为说之。

信乐过去者为说本事。

一切众生所乐诸根。

皆随所乐而为说法。

乐信根者因信根为说法。

乐进根者因进根为说法。

乐念根者因念根为说法。

乐定根者因定根为说法。

乐慧根者因慧根为说法。

如是诸根皆因而为说法。

淫欲多者分别有二万一千。

佛知有八万四千根。

如来因此诸根皆能乐说。

菩萨次能乐说。

嗔恚多者分别有二万一千。

佛知有八万四千根。

如来因此诸根皆能乐说。

菩萨次能乐说。

愚痴多者分别有二万一千。

佛知有八万四千根。

如来因此诸根。

皆能乐说菩萨次能乐说。

杂分者分别有二万一千。

佛知有八万四千根。

如来因此诸根皆能乐说。

菩萨次能乐说。

自在王。

是名乐说无碍智。

于此义无阂法无碍辞无碍乐说无碍。

皆以慧为本。

慧所住处。

慧之所摄菩萨以慧力故用四自在及余自在皆得自在世尊。

慧以何为本。

为住何处。

何处所摄。

自在王慧以多闻为本。

住多闻处。

多闻所摄。

世尊。

多闻以何为本。

为住何处。

何处所摄。

自在王。

多闻以善知识为本。

住善知识处善知识所摄。

世尊。

善知识以何为本。

为住何处。

何处所摄。

自在王。

善知识以敬心为本。

住于敬心。

敬心所摄。

世尊。

敬心以何为本。

为住何处。

何处所摄。

自在王。

敬心以深心为本。

住于深心。

深心所摄。

世尊。

深心以何为本。

为住何处何处所摄。

自在王。

深心以质直为本。

住于质直。

质直所摄。

世尊。

质直以何为本。

为住何处。

何处所摄。

自在王。

质直以大悲为本。

住于大悲。

大悲所摄。

世尊。

大悲以何为本。

为住何处。

何处所摄。

自在王。

大悲以众生为本。

住于众生。

众生所摄。

何以故。

自在王。

菩萨为度一切众生。

生大悲心。

生一切智心。

是名菩萨慧自在。

又慧自在菩萨。

以慧自在故因一法门。

若一劫若减一劫。

种种异辞广说诸法。

于实相中无所违失。

菩萨或欲不现其身为众生说法。

或从身毛孔演出法音。

随众生所行而为说法。

菩萨或欲现其身为众生说法。

一切外道论师不能穷尽。

又外道仙人所作。

若曼哆逻咒术经。

韦陀若语论。

若钵追。

若诸神通。

若诸智门。

若日月五星经。

若梦经。

若地动经。

若陀魔陀咒术。

若乌语经。

若鸟兽经。

若龙乾闼婆夜叉入身经。

若王相经。

若丰乐饥馑相经。

若诸遑游戏经。

如是世界经书智慧。

伎艺文章算数色相。

音乐歌舞箜篌筝笛。

如音曲折菩萨转身。

自然在心皆能通了。

以慧力故皆能得知皆能示现。

皆能达知。

菩萨虽知如是方术。

不恼众生。

亦不以是为净妙道。

自在王。

慧自在菩萨。

与百千万诸梵王。

共住共坐。

自现其身与共语论。

亦不著梵王光明德相。

而诸梵王迎送菩萨生尊敬心。

如是皆于一切天宫。

现自在力而亦不著。

但生无常苦空无我想。

依无生法依度一切众生之心。

自在王。

是名菩萨慧自在。

又自在王。

慧自在菩萨。

如魔所有天宫。

复令殊胜自现其身。

胜魔所有百千万倍。

令诸魔等生渴爱心生贪著心。

以此自严破魔慢心。

令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然后说法。

自在王。

慧是菩萨遍行法。

若施若受若以施回向。

而于此处必应用慧。

若自持戒教他持戒。

以持戒回向。

而于此处亦应用慧。

若修行忍若教他忍。

以忍回向。

而于此处亦应用慧。

若自行进教他行进。

以进回向。

而于此处亦应用慧。

若自行禅若教他禅。

以禅回向。

而于此处亦应用慧。

若读诸经若为他说法。

若如所闻以慧正念。

一切行立坐卧。

一切仪法。

一切舍心。

皆应用慧慧力菩萨。

则是一切善法力者慧增上菩萨。

于一切法得增上自在。

慧自在菩萨。

于一切法能自在行。

执慧力菩萨。

知佛能拒魔军。

有慧菩萨自在随行诸法而不用力。

如人仰射其箭还时不须弓力。

菩萨亦如是。

以慧力故遣自在智入诸善法。

坐道场时得是智力。

以是力故以右手动十方世界。

破大魔军得佛十力。

以是十力一切天人无能伏者。

自在王。

是戒自在。

神通自在。

智自在。

慧自在。

若人不种善根。

不能得闻如斯经典。

自在王。

若人得闻是经心欢悦者。

当知是人得四自在。

以是自在现自在力。

何以故。

自在王。

是诸自在。

一切声闻辟支佛之所无有。

尔时自在王菩萨。

闻佛所说心大喜悦。

合掌礼敬瞻仰尊愿目不暂舍。

作如是言。

世尊。

佛今以是四自在力。

一切众生亦当得是四自在力。

佛以神力。

使自在王菩萨以种种好色香华满其衣裓。

以散佛上及诸菩萨。

蒙华散者皆成金色。

三十二相以严其身。

空中百千万亿诸天。

同声叹言。

若有众生信受如是四自在力。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是诸众生以佛庄严而以自严。

何以故。

是四自在皆随一切智心。

世尊若佛本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是诸众生。

云何得闻如是不可思议诸自在经。

诸天子叹已。

佛告自在王菩萨。

我念过世。

于燃灯佛前。

第七十佛号普净光王如来。

亦广说此四自在法。

时有菩萨名智行足。

亦以此法问佛。

佛说此法时。

八千菩萨得此四自在及无生法忍。

三万二千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自在王。

我于尔时。

初闻此四自在。

闻已受持。

至燃灯佛时乃得具足。

是故自在王。

若于今世若我灭后。

有人一心求佛道者。

受持是经。

当知是人疾得无生法忍。

说此自在王经时。

三万二千天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诸天子供奉佛故。

作百千伎乐雨于天华。

以佛神力从众伎乐出如是音若有众生闻此自在王经。

信解受持。

当知是人诸根明利。

乐于佛法其智广博。

为善知识所护。

深种善根。

于诸众生行大悲道。

  尔时自在王菩萨白佛言。

世尊。

佛有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

菩萨亦有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不。

佛告自在王。

有阿鞞跋致菩萨。

已久习行得无生法忍住第八地欲入九地为般若波罗蜜方便所护。

如是菩萨则能具成菩萨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

自在王。

云何菩萨十力。

为萨婆若故。

发深坚心力具慈心故。

不舍一切众生力。

不求一切利养故。

舍一切世界饰好故。

具大悲力。

信一切佛法故。

能成是法故。

心不退没故。

具大进力。

行念安慧故。

不坏仪法故。

住不动定力离二边故。

顺缘生法故。

断一切见不别戏论故。

具般若波罗蜜力成众生故。

受无量生死故。

习善德无厌足故。

信解有为法如梦故。

于生死中无疲倦力。

观诸法相故。

无我无人无众生故。

信解不生不起法故。

信乐无生法论故。

无生法忍力入空无相无作法故。

观诸脱门故。

得声闻辟支佛乘解知见故。

得脱门力。

于深法中不随他智故。

观一切众生心所行故。

具无碍智力。

自在王。

是名菩萨十力。

自在王。

何谓菩萨四无所畏。

得陀罗尼故。

一切所闻能持故。

常不忘念故。

于大众中说法无所畏。

随一切众生所信解。

而为说法如随病合药。

知见一切众生诸根。

随应说法。

于大众中而无所畏。

是菩萨众中说法无所疑难。

无有东方南方西方北方。

有来问我我不能答。

乃至无有微畏之相。

恣于众生之所问难。

随问为答而无所畏。

善能断疑故。

于大众中说法而无所畏。

自在王。

是名菩萨四无所畏。

自在王。

何谓菩萨十八不共法。

菩萨从生已来。

自能行施无有教言。

汝当行施乐行舍心。

若魔作佛形来语之言。

汝行于施当堕地狱。

菩萨若生悭悔之心无有是处。

乐舍一切分布施与。

以是行施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不求果报利益众生故。

是为菩萨初不共法。

自在王。

菩萨自能持戒无有教者。

虽不值佛而亦不从他人受戒。

善能护持一切诸戒常乐持戒。

谓虽在家如戒所说尽能奉持。

若其出家戒经所说。

不须教导皆能履行。

乃至不为寿命诸缘而舍于戒。

所持诸戒皆顺菩提。

为断众生破戒法故。

是为菩萨二不共法。

自在王。

若贫穷下贱及旃陀罗工巧之人。

嗔恚加恶苦言骂辱节节支解。

菩萨尔时其心不动。

于此众生慈心普润。

有力能报而不加害。

但依于法。

我以佛法缘故忍受此苦。

亦愿是人心得善净发大庄严。

是为菩萨三不共法。

自在王。

菩萨虽遭急难犹故进行。

不懈不息而终不生退没之心。

若见声闻入于涅槃。

见世苦恼而于声闻灭度法中心不贪乐。

若见辟支佛灭度。

又见生死苦恼。

于辟支佛涅槃法中心不贪乐。

若见诸佛已成大利。

佛法具足入于涅槃。

自见其身未得具足六波罗蜜及诸佛法。

于此法中心亦不没而勤行进。

我当于此大乘涅槃而取灭度。

是为菩萨四不共法。

自在王。

菩萨若作转轮王。

若作帝释。

若作魔王。

百千侍女作天伎乐。

具受欲乐。

而于禅定及无量心。

皆现在前。

常乐舍离愦闹之处。

于生死中生大恐畏想。

于五欲中生大不净想。

于五阴中生怨仇想。

于四大中生毒蛇想。

于诸入中生空聚想。

于己眷属生怨贼想。

于宫宅侍女中如在死尸间想。

但求行法。

但求见佛。

但念欲度一切众生。

于伎乐之声出禅定法音。

或时魔障其声。

先世善根力故而于空中。

得闻佛音法音僧音。

闻此音已弃舍世界自在之乐。

出家入林。

是为菩萨五不共法。

自在王。

菩萨于世禅定之中不生坚想。

以智分别离于诸见。

依法依义。

此不共法乃至梦中不生我见不生法见。

菩萨不为诸结见缠所使。

离诸疑悔。

乃至恶魔不能障蔽令其疑悔离于正法。

菩萨为成众生故。

或破仪法而于其中无有疑悔。

自在王。

是为菩萨六不共法。

自在王。

菩萨从生已来自得身净。

离于杀生不以手足刀杖瓦石有所恼害。

常舍刀杖。

资生丰足无所乏少。

一把之草不与不取。

珍宝满地不生贪心。

饥穷死困不以邪命而自活也。

常修梵行至于心想。

不念五欲离诸欲恼。

不以五欲之缘而行非法。

以智为首成善身业。

是为菩萨七不共法。

自在王。

菩萨净于口业真语实语。

言行相应不自欺身。

不诳诸佛诸天龙神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

菩萨不行两舌。

眷属亲爱终始不离。

菩萨不行恶口。

常行爱语软语和柔语。

不恶语不粗语。

有理语安乐语。

先意语和悦语。

菩萨于诸恶口粗言侵克苦语。

人不喜闻。

自恼恼他。

如是诸语终不出口。

菩萨不为无义语。

有则言有。

无则言无。

深心净故口业皆净。

自在王。

菩萨得此不共法故。

世世所生。

常得如是随法语口。

能以是语。

不净之人令其得净。

已净人者令起礼敬供奉之心。

以是深心不共法故。

得实语口。

诸有所说皆实无虚。

是为菩萨八不共法。

自在王。

菩萨己心自在得自在行。

不贪他物。

不恚恼众生行于正见。

于菩萨心无等等心终不忘失。

菩萨常离一切谄曲不直之心。

昼夜常行善净慈心。

是为菩萨九不共法。

自在王。

菩萨所生之处。

一切经书咒术医方算数。

为最为上。

不须师教自能知之皆悉了达。

亦于世法出世法中。

得不随他慧。

又不承望听采他语。

常为诸天世人之所瞻仰。

有所言说皆悉随学。

是为菩萨十不共法。

自在王。

菩萨或为众生疗治诸病。

不求利养以大悲为首。

疗治病时发心愿言。

当令众生得出世法灭诸苦恼令至涅槃。

是为菩萨十一不共法。

自在王。

菩萨不求不愿转轮王位释梵天王之处。

而自得之。

何以故。

菩萨不为身色端严故行道。

不为世界眷属荣位名闻称赞故行道。

如是之福不求而得。

是为菩萨十二不共法。

自在王菩萨住尊贵处长寿诸天。

曾见佛者常来拥护。

如是劝发应作是行。

行是业者能至菩提。

是则退法是则进法。

如是行者。

诸根随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诸天神常以如是随宜劝发。

令不违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为菩萨十三不共法。

自在王。

若有凶暴嗔恚恶人。

见此菩萨身口心业。

不能加恶心得善净。

若或有人恼此菩萨忍受不报。

令其心净得住于法。

若有众生侵害菩萨。

不令以此堕于恶道。

何以故。

菩萨本来已得具足不共善净之愿。

若有众生以身口意侵害恼我。

令不以此堕于恶道。

菩萨净持戒故随愿皆得。

是为菩萨十四不共法。

自在王。

或有众生悭贪不信。

不见业行。

不依果报。

不识佛法僧。

于诸沙门婆罗门。

心不善净不能敬礼。

听受其语心不尊重。

不生希有之想。

是诸众生见此菩萨身口意行仪法语论。

心即得净礼敬随顺。

便生尊重希有之心。

何以故。

菩萨得不共法故。

是为菩萨十五不共法。

自在王。

若一切诸天龙神夜叉乾闼婆诸仙大人婆罗门等世之大师见此菩萨生师尊想。

于此诸人名称最胜。

又诸天龙神夜叉乾闼婆仙人婆罗门等世界之师。

诣此菩萨曲躬礼敬供给使令。

诸师弟子亦皆礼敬尊重迎送心念知胜。

得是信心。

是为菩萨十六不共法。

自在王。

菩萨所在国界聚落城邑。

能修善法离不善法。

能化众生护正法者。

而生其中得正见。

父母所生之处。

常为师长礼敬尊重。

国界之中众生命终无堕恶道。

何以故。

菩萨以善法摄众生令行福故。

命终之后皆生人天。

是为菩萨十七不共法。

自在王。

菩萨随顺一切助道之法。

诸明神通皆具足故。

一切诸魔不能得便。

是为菩萨十八不共法。

自在王。

何故名为不共法。

菩萨随顺一切佛法故。

诸声闻辟支佛初发意者之所无有。

而况凡夫。

  尔时自在王菩萨白佛言。

希有世尊。

世尊今者。

与诸菩萨大智法明无量法光。

如我解佛所说义者若有菩萨得闻此经不乐余经。

若人闻此经受持读诵。

已为受持一切佛法。

若人受持此经已为他人说。

则为能以佛之正法以成众生。

若人正习此经。

则为正习一切佛法。

若人于此经中得忍名为顺忍。

若人于此经中如所说行。

则为随顺一切法行。

世尊。

若有菩萨不离此经。

当知是人已得诸明神通为坐道场。

佛告自在王。

如汝所说。

若人不离此经。

当知是人得诸明神通为坐道场。

自在王。

过去然灯佛前。

威德佛。

提沙佛。

弗沙佛。

光明佛前有佛。

号天王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其佛世界严净丰乐天人充满。

其土平正琉璃为地。

阎浮檀金以为莲华遍覆其土。

柔软细滑譬如天衣。

是时世人身色长短资生所有园林池观。

皆如兜率天上。

所须饮食应念即至与天无异。

唯有名别。

其三千世界佛为法王。

是故其佛号为天王。

如转轮王坐于正座。

以法化民无不承顺。

天王如来亦复如是。

坐师子法座为一切天人演说于法。

大众坐处东西八万四千由旬。

南北亦尔八万四千由旬。

天王如来说法之时。

音声遍满三千大千世界。

其诸天人尽敬尊重赞叹。

行无上法以为法供。

其土众生无有乐下法者。

唯乐佛法。

无有声闻辟支佛名。

况发心行者。

唯有菩萨以为眷属。

无有女人亦不闻有淫欲之名。

皆于莲华结加趺坐自然化生唯乐三法。

何等为三。

一者乐喜见佛。

二者乐喜闻法。

三者乐观于法好喜离行。

其诸人众修习经法常不放逸。

福慧具足寿命无量阿僧祇劫。

命终生天。

谓到他佛土。

若有菩萨命欲终时。

上升于空高七多罗树。

唱大音言。

我于此土今当退没。

时众坐菩萨闻此声已。

皆共集会试其法忍。

作如是言。

何等法退。

何等法生。

时是菩萨于大众中而作是言。

此中无法若退若生。

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

知一切法无退无生。

何以故。

色不退不生。

受想行识不退不生。

更无异法必定可得。

若我若众生若寿命。

退者生者。

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

知一切法皆空无相。

空无相法不退不生。

诸法离际。

不作际不起际无生际。

佛以为证。

如是诸际亦不退不生。

退名众缘离。

生名众缘合。

而是诸缘亦不退不生。

是菩萨于大众中说是法已。

然后乃退。

其身灭已无灰无烟。

即生他方现在佛前。

是天王佛及诸菩萨。

不著袈裟皆著自生净妙天衣。

亦无结惑。

世人调顺皆得无生法忍。

不为众生广说诸法。

而诸众生其根明利小发即悟。

若天王佛。

为诸菩萨演说法时。

其诸天人普皆能知。

或得法忍。

或得陀罗尼。

或得乐说无碍。

或得诸三昧。

自在王。

是天王佛其大名闻普流十方。

于一切天人之中。

广说此四自在经。

七万二千菩萨得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时有菩萨名曰净光。

不得受记。

作如是念。

今诸菩萨得受记者。

持戒仪式。

行道念慧。

方便神力。

陀罗尼三昧。

不胜于我。

以何缘故。

今得受记。

而我不得。

时天王佛。

知其心念。

告净光言。

善男子。

于未来世当有佛出。

号曰然灯。

彼佛当与汝受记。

时净光菩萨。

闻佛语已心大喜悦。

上升于空作如是言。

若然灯佛。

过恒沙劫而后乃出。

当知我已得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何以故。

诸佛所言皆无虚妄。

诸佛皆是真实语者。

自在王。

于意云何。

彼时净光菩萨。

岂异人乎。

则我身是。

我从是来得值光明佛。

我从彼佛得闻是法。

闻已受持得光印三昧。

从是已后复值弗沙佛。

我从彼佛得闻是法。

闻已受持得众明三昧。

从是已后复值提沙佛。

得闻是法。

闻已受持得照明三昧。

从是已后复值威德佛。

我从彼佛得闻是法。

闻已受持得顺法忍。

从是已后复值然灯佛。

我从彼佛得无生法忍。

证此四自在。

谓戒自在。

神通自在。

智自在。

慧自在。

自在王。

以是缘故。

若于今世若我灭后。

善男子善女人求菩萨乘者。

得闻是经闻已受持。

当知是等皆疾得为菩提真智。

得此四自在能转法轮。

于佛无上正法之中当得慧光。

说是经时。

万六千菩萨得无生法忍。

万二千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

百千万诸天喜而唱言。

在在处处有说是经。

当知此中则为是佛。

若有众生得闻此经。

当知此人善根深厚。

尔时慧命阿难白佛言。

世尊。

当何名此经。

云何受持。

佛告阿难。

此经名为四自在神力。

当奉持之。

佛说此已。

自在王菩萨及阿难一切天人。

闻佛所说欢喜受持。

    自在王菩萨经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