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听迷诗所经

序听迷诗所经 #

  

  序听迷诗所经一卷

  尔时弥师诃说天尊序娑法云。

异见多少谁能说。

经义难息事谁能说。

天尊在后显何在。

停止在处其何。

诸佛及非人平章天阿罗汉。

谁见天尊在于众生。

无人得见天尊。

何人有威得见天尊。

为此天尊颜容似风。

何人能得见风。

天尊不盈少时巡历世间居编。

为此人人居带天尊气。

始得存活。

然始得在家安。

至心意到。

日出日没已来。

居见想心去处皆到。

身在明乐静度安居。

在天皆诸佛。

为此风流转世间。

风流无处不到。

天尊常在静度快乐之处。

果报无处不到。

世间人等。

谁知风动。

唯只闻声颠。

一不见形。

无人识得颜容端正。

若为非黄非白非碧。

亦无人知风居强之处。

天尊自有神威。

住在一处。

所住之无人捉得。

亦无死生。

亦无丽娑相值所。

造天地已求。

不曾在世间。

无神威力。

每受长乐仙缘。

人急之时。

每称佛名。

多有无知之人。

唤神比天尊之类。

亦[糸*奐]作旨尊旨乐。

人人乡俗语舌。

吾别天尊多常在。

每信每居。

天尊与人意知不少。

谁报佛慈恩。

计合思量。

明知。

罪恶不习。

天通为神力畜养。

人身到大。

亦合众生等思量。

所在人身命器息。

总是天尊使其然。

众生皆有流转。

关身住在地洛。

为此变造微尘。

所有众生皆发善心。

自纪思量。

生者皆死。

众生悉委。

众生身命。

为风无活。

临命之时。

风离众生。

心意无风。

为风存活。

风离众生。

有去留之时。

人何因不见风去风颜色。

若为若绯若绿及别色。

据此不见风。

若为众生即道。

天尊在何处。

众生优道。

何因不见天尊。

何因众生在于罪中自于见天尊。

天尊不同人身。

复谁能见众生。

无人敢近天尊。

善福善缘众生。

然始得见天尊。

世间元不见天尊。

若为得识。

众生自不见天。

为自修福。

然不堕恶道地狱。

即得天得。

如有恶业众。

堕落恶道。

不见明果。

亦不得天道。

众生等好自思量。

天地上大。

大诸恶众生事养者。

勤心为国多得赐官职。

并赐杂菜无量无量。

如有众生。

不事天大诸恶。

及不取进止。

不得官职。

亦无赐偿。

即配徒流。

即配处死。

此即不是天大诸恶自由至。

为先身缘业种果团圆。

犯有众生。

先须想自身果报。

天尊受许辛苦始立众生众生理。

佛不远立。

人身自专。

善有善福。

恶有恶缘。

无知众生。

遂[涺-十+(此/土)]木驼象牛驴马等众生及獐鹿。

虽造形容。

不能与命。

众生有知。

自量缘果。

所有具见。

亦复自知。

并即是实。

为此今世有。

多有众生。

遂自作众众作士。

此事等皆天尊。

遂不能与命俱。

众生自被诳惑。

乃将金造象。

银神像及铜像并[涺-十+(土/此/土)]神像及木神像。

更作众众诸畜产。

造人似人。

造马似马。

造牛似牛。

造驴似驴。

唯不能行动。

亦不语话。

亦不吃食。

息无肉无皮无器无骨。

合一切由绪不为具说。

一切绪内略说少见多。

为诸人说遣知好恶。

遂将饮食多中尝少。

即知何食有气味无气味。

但事天尊之人。

为说经义。

并作此经。

一切事由。

大有叹处。

多有事节。

由绪少。

但事天尊人。

及说天义。

有人怕天尊法。

自行善心。

及自作好。

并谏人好。

此人即是受天尊教。

受天尊戒。

人常作恶。

及教他人恶。

此人不受天尊教。

突堕恶道。

命属阎罗王。

有人受天尊教。

常道我受戒教人受戒。

人合怕天尊。

每日谏误。

一切众生。

皆各怕天尊并绾摄。

诸众生死活管带绾摄浑神。

众生若怕天尊。

亦合怕惧 圣上。

圣上前身福私天尊补任。

亦无自乃。

天尊耶属自作 圣上。

一切众生皆取 圣上进止。

如有人不取 圣上驱使不伏。

其人在于众生即是返逆偿。

若有人受 圣上进止。

即成人中解事。

并伏驱使。

及好之人。

并谏他人作好。

及自不作恶。

此人即成受戒之所。

如有人受戒。

及不怕天尊。

此人及一依佛法不成受戒之所。

即是返逆之人。

第三须怕父母。

祗承父母。

将比天尊及 圣帝。

以若人先事天尊及 圣上。

及事父母不阙。

此人于天尊得福。

不多此三事。

一种先事天尊。

  第二事 圣上。

第三事父母。

为此普天在地并是父母行。

据此 圣上皆是神生。

今世虽有父母见存。

众生有智计合怕天尊及 圣上。

并怕父母。

好受天尊法教。

不合破戒。

天尊所受及受尊教。

先遣众生礼诸天佛。

为佛受苦。

置立天地。

只为清净威力因缘 圣上唯须勤伽习俊 圣上宫殿。

于诸佛求得 圣上身总是自由。

天尊说云。

所有众生返诸恶等。

返逆于尊。

亦不是孝。

第二愿者。

若孝父母并恭给。

所有众生孝养父母恭承不阙。

临命终之时乃得天道。

为舍宅为事父母。

如众生无父母。

何人处生。

第四愿者。

如有受戒人。

向一切众生皆发善心。

莫怀睢恶。

第五愿者。

众生自莫杀生。

亦莫谏他杀。

所以众生命共人命不殊。

第六愿者。

莫奸他人妻子自莫宛。

第七愿者。

莫作贼。

第八众生钱财见他富贵并有田宅奴婢天睢姤。

第九愿者。

有好妻子并好金屋。

作文证加禖他人。

第十愿者。

受他寄物。

并将费用。

天尊并处分事。

极多见弱。

莫欺他人。

如见贫儿。

实莫回面。

及宛家饥饿多与饮。

割舍宛事。

如见男努力与努力与须浆。

见人无衣即与衣。

著作儿财物不至一日莫留。

所以作儿规徒多少。

不避寒冻。

庸力见若莫骂。

诸神有威力。

加骂定得灾鄣。

贫儿如要须钱。

有即须与。

无钱可与。

以理发遣无中布施。

见他人宿疹病。

实莫笑他。

此人不是自由。

如此疹病贫儿.无衣.破碎。

实莫唤。

莫欺他人取物。

莫枉他人。

有人披诉。

应事实莫屈断。

有茕独男女及寡女妇中诉。

莫作怨屈。

莫遣使有怨。

实莫高心莫夸张。

莫传口合舌。

使人两相斗打。

一世已求。

莫经州县。

官告无知。

答受戒人一下。

莫他恶向。

一切众生皆常发善心。

自恶莫愿恶。

所以多中料少。

每常造好向一切众生。

如有人见愿知受戒人写。

谁能依此经。

即是受戒人。

如有众生不能依不成受戒人处分。

皆是天尊向诸长老及向大小。

迎相谏好。

此为第一天尊处分。

众生依天尊依。

莫使众生杀祭祀。

亦不遣杀命。

众生不依此教。

自杀生祭祀。

吃肉啖美。

将[潳-者+禹]诈神。

即杀羊等。

众生不依此教。

作好处分人等。

众生背面作恶。

遂背天尊。

天尊见众生如此怜愍。

不少谏作好不依。

天尊当使凉风向一童女。

名为末艳。

凉风即入末艳腹内。

依天尊教。

当即末艳怀身。

为以天尊使凉风伺童女边。

无男夫怀任。

令一切众生见无男夫怀任。

使世间人等见即道。

天尊有威力。

即遣众生信心清净回向善缘。

末艳怀后产一男。

名为移鼠。

父是向凉风。

有无知众生即道。

若向风怀任生产。

但有世间下 圣上放 敕一纸去处。

一切众生甘伏据。

此天尊在于天上。

普署天地。

当产移鼠。

迷师诃所在世间居见明果在于天地。

辛星居知在于天上。

星大如车轮。

明净所天尊处一尔。

前后生于拂林园乌梨师[僉*殳]城中。

当生弥师诃。

五时经一年后。

语话说法。

向众生作好。

年过十二求。

于净处名述难。

字即向若昏人汤谷。

初时是弥师诃弟伏 圣在于硖中居住。

生生已来不吃酒肉。

唯食生菜及蜜蜜于地上。

当时有众生。

不少向谷昏浑礼拜。

及复受戒。

当即谷昏遣弥师诃入多难中洗。

弥师诃入汤了后出水。

即有凉风从天求。

颜容似薄合。

坐向弥师诃。

上虚空中问道。

弥师诃是我儿。

世间所有众生。

皆取弥师诃进止所是处分皆作好。

弥师诃即似众生天道为是天尊处分。

处分世间下众生。

休事属神。

即有众当闻此语。

休事[潳-者+禹]神。

休作恶。

遂信好业。

弥师诃年十二及只年三十二已上求所有恶业众生遣回向好业善道。

弥师诃及有弟子十二人。

遂受苦回。

飞者作生。

瞎人得眼。

形容异色者迟差。

病者医疗。

得损被鬼者趁鬼跛脚特差。

所有病者求向弥师诃边把著迦沙。

并总得差。

所有作恶人不过向善道者。

不信天尊教者。

及不洁净贪利之人。

今世并不放却。

嗜酒受肉。

及事[潳-者+禹]神。

文人留在著遂诬或趐睹。

遂欲杀却。

为此大有众生。

即信此教。

为此不能杀。

弥师诃于后恶业结用扇趐睹。

信心清净人即自平章。

乃欲杀却弥师诃。

无方可计。

即向大王边。

恶说恶业人平恶事。

弥师诃作好。

更加精进教众生。

年过三十二。

其习恶人等。

即向大王毗罗都思边言。

告毗罗都思前即道。

弥师诃合当死罪。

大王即追恶因缘共证。

弥师诃向大王毗罗都思边。

弥师诃计当死罪。

大王即欲处分。

其人当死罪。

我实不闻不见。

其人不合当死。

此事从恶缘人自处断。

大王云。

我不能杀此恶缘。

即云其人不当死我男女。

大王毗罗都思。

索水洗手。

对恶缘等前。

我实不能杀其人。

恶缘人等。

更重咨请。

非不杀不得。

弥师诃将身施与恶。

为一切众生遣世间人等知其人命如转烛。

为今世众生布施代命受死。

弥师诃将自身与遂即受死。

恶业人乃将弥师诃别处。

向沐上枋枋处。

名为讫句。

即木上缚著。

更将两个劫道人。

其人比在右边。

其日将弥师诃。

木上缚著五时。

是六日斋。

平明缚著。

及到日西。

四方闇黑地战山崩。

世间所有墓门并开。

所有死人并悉得活。

其人见如此。

亦为不信经教。

死活并为弥师诃其人大有信心人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