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观音经疏

请观音经疏一卷

此土著述 #

请观音经疏一卷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弟子顶法师记

  

请观音经疏 #

  此经从人法以标名。

人是至慈之大士。

法是至良之神咒。

人有二义。

一通二别。

别是观音之胜名。

通是菩萨之嘉号。

别又二义。

一能二所。

请字。

是标能感之群机。

观世音三字。

是标能应之圣主。

法有二义。

一用二体。

消伏毒害明其力用。

陀罗尼明其正体体有二义。

此间名为能持能遮。

持于三义。

遮于二边。

用即为三。

一事二行三理。

事者虎狼刀剑等也。

行者五住烦恼也。

理者法界无阂无染。

而染即理性之毒也。

故言从人法以标名焉。

经前玄义五重(云云)。

名者从人法以为名。

灵知寂照法身为体。

感应为宗。

救危拔苦为用。

大乘为教相。

名者众经皆有通名别名。

此经人法等是别名。

经之一字是通名。

所以有此通别者。

三义往简。

一教二行三理。

教者。

声闻不同诸部名异。

异故是别。

然同是佛口所说。

非余弟子人天所作。

是名通约。

行者。

入道多途非唯一种。

观门有异修习亦殊。

是故言别。

契道之时同归一理。

是故论通。

理者。

理是一法多诸名字。

或云真如实际实相。

阿黎耶识种种名字。

名字既异所以称别。

同名一理是故论通。

今就别名复为二。

一人二法。

人法相成岂得相离。

今欲令易解故作两释。

先明于人。

次明于法。

人者即为二。

一能请之人。

二所请之人。

请之一字是标。

能请之人即是有机之徒感于菩萨。

观世音三字。

标所请之人。

今明能请有三义。

一为自故请。

二为他故请。

三护正法故请。

并出下文。

如斯那等是自请。

如月盖是为他请。

七言偈是护正法请。

复次自请是摄善法戒。

为他是摄众生戒。

护法是摄正法戒。

若得意只三请还是一法。

何以故。

如欲使自身戒定慧明净。

即是摄善法。

若己定慧净能利益他。

即是摄众生界。

是故华严云。

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故知三法是一也。

今作三者。

随行者意逐其傍正。

或时自行为正。

余二傍(云云)。

自请复为三。

一延请。

二祈请。

三愿请。

为他护法。

皆具延祈愿三请也。

此之三请。

只是机感之因。

用延祈愿三请。

即对三业。

延即屈伸俯仰。

延致之义。

即身业请。

祈即发口干求。

即口业请。

愿即要心处所。

即意业请。

皆出下文。

如五体投地是身业。

四行偈明大悲覆一切是口业。

一心一意是意业。

复次延即是请人。

祈是请法。

愿是总人法。

今就延请又为三。

一标心请。

二约行请。

三约证请。

标心者。

如域意祈求专诚致请。

机成则感大圣也。

行请者。

如人虽不标心。

但其三业无瑕身口纯净。

大士自然感应。

证请者。

如其修念佛三昧现前时。

十方诸佛悉皆现前。

身业既具此三请。

口意亦尔。

合有九请。

自既有九。

为他三业亦有九。

护法三业亦有九。

三九二十七。

足前十二合有三十九请。

能请既有三十九。

能所合辩即有七十八种也。

能请之人即是十法界众生。

十界之中九界论请。

佛界须料简。

第三明所请之人。

即是观世音也。

此又为二。

一通二别。

别即观世音三字。

通即菩萨两字。

亦约此通别明三义。

教行理。

教者菩萨皆具众德普修万行。

为逗物设教各立一名。

如文殊以妙德为称。

弥勒以慈心为名。

此菩萨以观智标号。

至论三德妙理。

亦不异无缘之慈。

一切种智但逗物宜闻。

各举一名耳。

各举故论别。

从初地至后等觉。

同是因地故称通约。

行者万行皆修趣。

举一行为首。

如五百比丘各说身因。

亦如三十二菩萨各说入不二法门。

是故论别。

同入无生至理。

此处不殊故言通约。

理者无相一理。

多诸名字。

名字各异所以亦异。

是故言别。

异名异说不离于理。

是故言通。

今释别名得观世音称者。

即为二。

一总释二别释。

总释又二。

一破二立。

破者观是能观之智世是所观之境。

从境智得名。

今问。

此境智为当自境故境。

自智故智。

为当是由境故智。

由智故境。

为当是境智合故境。

境智合故智。

为当非境非智故智。

非境非智故境。

若自境自智。

此是自生等。

此之四执皆如中论所破。

堕在自他四句中。

复次有此四见故。

具有六十二见。

见故是受。

受有三受。

三受故有三苦。

乐受则爱。

苦受则恚。

不苦不乐则痴。

三毒等有名等分。

从此四分开出八万四千尘劳。

即是集谛。

以集故能招感生死。

苦报不穷即苦谛自生。

见中具六十二见。

四分烦恼八万尘劳。

苦集流转。

余三见亦尔。

故经言。

众生处处着。

即四见所起苦集也。

今时人尚不识自中所起苦集。

何能破他生共无因等。

诸见苦集。

以其不识四句中苦集故无道。

无道故无灭。

故令生死浩然。

是故不用第二立者。

今所明境智。

非自非他共无因等。

毕竟空寂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何境何智之可论。

有所依则有所著。

若无四执则无所依倚。

无所依倚则无受。

无受则无集。

无集则无苦。

问若如是者亦无道灭。

答如此破四执之见。

故知句句中九十人使。

名识病名苦集。

于四见无滞阂。

名识道知。

四见皆是污秽。

五阴是见依。

色不净不受名为念处。

勤断见增道。

名四正勤道品等。

又正勤心觉了四执即佛宝。

了达法性即法宝。

与实相和合即僧宝。

如此观时四谛三宝宛然假名。

以无所住心。

四悉檀意赴物机宜。

假设方便而论境智。

则有四种。

一因缘境智。

二假名境智。

三四悉檀境智。

四不思议境智。

因缘者。

或从自生他共无因等四种因缘。

而明境智故。

经言。

一切法从缘生也。

二假名者。

若实者则不可立。

以其浮虚不实。

假名施设。

如破瓶斩首等。

但有名字。

故云。

是字不住亦不不住无所有故。

故名假名境智也。

赴缘四悉檀者。

法眼明了深识机宜。

逐其乐欲便宜对治。

第一义而为立名。

则以出假名道种智中所明境智。

不思议境智者。

法界之理。

虽无境智之二而论境智。

故经言。

不思议智境。

不思议智照。

境智不二不相妨阂。

此之四种。

欲拟四教所明境智也。

今观世音。

久袪四执慈悲普被。

应物立名而辩四种之号也。

故经言。

我于三乘亦无志求。

欲求声闻(云云)。

第二别释者。

又为二。

一明境二明智。

今言境者。

即是三谛三境。

一因缘俗谛境二真谛境。

三中道第一义谛境。

此之三境为智所观即为四。

一者观因缘观。

观俗谛粗事。

二者观因缘俗谛粗细。

空无所有无非幻化。

即是入空观。

三者分别俗谛。

万物方圆长短四微好丑细事无滞。

即是出假观。

四者观真俗之实相。

是中道第一义谛观。

故涅槃云。

十二因缘有四种观。

中论偈云。

因缘所生法。

即空即假即中之谓也。

但此之四观。

终是三谛之境。

问俗谛何独开为二观耶。

答俗境有粗细故开为二。

又问俗有粗细为二观。

真亦浅深亦应二观。

答俗是事故得为二。

真是理。

理则无二。

是故不开。

约此四观。

亦明自观化他护法标心行证等观(云云)。

次明智者。

又为二。

初明智义。

二通对诸法。

今明智义者。

观因缘俗是世智。

亦名名字智。

亦明等智观。

因缘空观。

亦名二谛观。

亦名一切智出假观。

亦名平等观。

亦名道种智。

中道观者。

亦名一切种智。

世智是世间之智。

但有名字凡圣通用。

但此智不能出生死。

菩萨观因缘时。

于此观中具行六度慈悲喜舍。

来成胜解具一切法。

然后坐道场。

三十四心断烦恼。

如旃延子所明菩萨义。

即是三藏境智。

观音若观因缘空。

不同二乘取证。

有善方便虽行于空不住于空。

而修万行慈悲喜舍。

成满誓愿。

从初心断结乃至十地为如佛。

即通教境智观音也。

若观假名不同通教。

但从空出。

此中明知空非空破空出假。

以四悉檀具修万行。

断除尘沙无知之惑。

登初地断无明。

乃至十地行满。

即是别教境智观音也。

圆教中道者。

不同别教。

次第观理断无明。

此乃称理之观。

理既三谛之境。

观亦三智之观。

从初至后三谛圆观。

初住已能五住圆除。

乃至四十二地无明究竟。

称为妙觉观音。

约此法门圆观三谛故。

称圆教境智观音也。

第二通对诸法者。

此之三智亦对五眼。

照俗谛粗报色。

名肉眼。

照俗谛细报色。

名天眼。

照真名慧眼。

照假中诸道根性有别。

一切药病尘沙法门。

名法眼。

照真俗之实相。

名佛眼。

此眼观三法是一。

而异名开合。

四观五眼三智(云云)。

此之三智。

今合四教。

因缘法是三藏教。

即空是通教。

出假是别教。

中道是圆教。

如是广类通诸经论。

异名法相。

皆融会入三智之法。

无不收摄(云云)。

世者。

即是十法界。

差别隔异故言世。

世是色。

色即观。

世身四心是意。

即观世意。

音是机。

即观世音一界之中。

有自他护法。

自中有延祈愿。

延中有标心行证等。

一界有三十九。

十界有三百九十观也。

次释通名。

言菩萨者。

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

菩提名道。

萨埵名成众生。

摩诃言大。

释论云。

菩萨初发心。

誓度于一切。

能忍成道事。

不动亦不破。

是心名萨埵。

以菩提是成就众生。

道有种种。

成因缘道。

空道。

第一义道。

道语则通。

通称为菩萨也。

又于诸道中又言通别。

若直修因缘道。

止是人天乘。

此道则通。

若能起慈悲。

誓愿万行庄严是菩萨道。

此道则别。

今菩萨遍观诸道。

遍行诸行。

无不周普。

岂有舍一取一。

经言。

五眼具足成菩提。

然菩萨于诸道。

亦不作难心苦心。

亦不分别。

我行是道不得是道。

分别出自前人之情。

希向既殊修行。

为机亦异感降不同。

若作三藏教。

学者自感三藏之观音。

乃至一心具万行。

学者自见圆教观音。

故经言。

随诸众生类。

为之立异字也。

他人问。

三业俱观。

身口若为观。

答圣观智观。

前人身口非是身口。

观前人也。

意谓通亦得第二释。

法即消伏毒害陀罗尼也。

消伏者。

消名消除。

伏名调伏。

故经言。

消除三障无诸恶。

五眼具足成菩提。

但除其病。

不除其法。

譬如蛇虺有毒。

但除消其螫虿令不侵人。

不可殒命也。

伏者调善令堪乘驭。

伏三障之毒。

为入道之门。

随应得度而度脱之。

故不须断。

复次消有二义。

一消除。

二消灭。

即对断烦恼入涅槃。

不断入涅槃也。

伏亦二义。

一除伏。

二平伏。

亦对断不断也。

如金刚般若云。

如是降伏其心。

降是消义。

具二种消伏。

是二种伏也。

毒即三障。

文有三番明咒。

初云净三毒根。

即烦恼障。

次云破恶业。

即业障。

次云游戏五道及八难苦。

即报障。

通论三障其相如是。

但别明不无轻重之殊。

即用三咒。

消伏其病也。

历四教十法界。

除三障陀罗尼者。

如释论云。

陀罗尼中无阂陀罗尼。

最大三昧中王三昧。

最大此翻言能持能遮。

持者。

持名持义。

行证化他正法等。

遮者。

遮三障。

遮三障名消持名。

义为伏咒。

即是愿也。

经者教也。

如旧释。

此对四诠教(云云)。

余四重玄义(出余疏)感应为宗者。

以十法界众生三业为机。

备于四句(云云)。

分文为三。

从如是至令得无患。

是序分。

第二从尔时佛告长者。

至如除重云生诸佛前。

名正说分。

第三从佛说是已去讫文。

名流通分。

或时正说讫。

后番咒令不横死为正说分。

今依前生起三段如别文。

今就序为三。

次序由序述叙。

居一说之初名次序。

神光骇集名由序。

言论激发名述叙。

引例(云云)。

三序之中复有通有别。

诸经同有次序故名通。

由藉各异故言别。

如是者如旧解。

大林者。

是第一义。

包含二谛故名大。

万德丛聚故名林。

精者无八倒故名精。

如涅槃观色不净。

因灭是色获得常色。

一阴通除八倒。

五阴合除四十倒名精。

空于二边毕竟空故名舍。

亦是住十八空理故名舍。

重阁者。

重空观也。

空生死涅槃也(云云)。

就第一列声闻有五(云云)。

如炼真金。

是总叹(云云)。

澄即叹定。

静即叹慧。

具足身心诸定也。

色界四禅为身定。

无色四空为心定。

前三背舍是身定。

后五背舍是心定。

故知得解脱者。

身心澄静也(云云)。

第二列菩萨众(云云)。

大智去有六句。

前四是约因叹。

后二是邻果叹。

大智者。

是慧庄严名为解。

亦名为目。

调伏诸根名福庄严。

名为行亦名为足。

目足备故入清凉池。

若约四种明智者。

三藏以四谛智为大智。

通教以空慧为大智。

别教以道种智为大智。

亦可二谛智为别大智。

圆教以一切种智为大智。

一切种智亦有一切智。

此是总别之异名。

例如四谛十六谛。

四六不同。

二乘义一切智(云云)。

本行者。

若修行为语从行以入理。

理则为本。

若化道者从本起行。

如般若中百二十条劝学。

欲得佛法皆学般若。

般若即是诸行。

故知般若是行本。

如如意珠出生众宝。

若无此慧解。

则不能起行要。

因有解立行故智为行本。

皆成者还约四种论成。

非但解成。

亦是行满具足(云云)。

调伏者。

是明福德故。

大经云。

福德庄严者。

所谓六波罗蜜。

智慧庄严者。

所谓从一地乃至十地智慧。

今依诸度以释。

调伏诸根义也。

如金刚般若明檀义。

初约眼根辨法相谓不住色布施。

若住色此名眼悭。

舍色名檀。

檀义摄三。

资生无畏法故。

约檀明义余度自显。

又经云。

福德庄严者。

有为有漏。

此即斥无方便者。

亦是福德不趣菩提因。

实相慧导此福德以成正觉。

以有慧故。

眼色三事皆空。

若是但空。

复成声闻无方便空。

菩萨以不可得空。

是空亦空无染不着。

而能于眼空中慈悲方便。

行诸万行通达佛道。

导成福德趣于菩提。

但眼之本不空不有。

即是正因佛性。

了此眼不可得空。

即是了因佛性。

能舍一切尘劳而行。

布施事中诸用功德。

即缘因佛性。

约此眼根。

明三般若三解脱三法身。

在眼中亦约四位。

调伏诸根义。

于色中不起恶不染。

即因缘中不着色。

眼中檀义。

若知色空如幻。

即通教中调伏眼。

舍二十五有檀义。

知色假名。

分别一切色诸法相。

而不为诸惑所惑。

即别教调伏眼。

即出假舍无知障明檀义。

若知色非色不二本性常净。

即中道调伏。

乃至诸根调伏(云云)。

如思益云。

不为六尘所伤名尸。

能忍违从之境名忍。

于因缘六尘不染名生忍。

于空中不着违从名法忍。

出假名中不着违从名法忍。

圆教中违从不著名中道忍。

舍六尘不染六根名精念。

念入道名进。

亦于四位中明不杂辨精进(云云)。

离忧喜苦乐诸根故名禅。

初禅离忧根得觉支。

二禅离苦根得喜支。

三禅除喜得乐支。

四禅除乐得不苦不乐。

得舍支。

是名眼根中得禅。

若如大乘菩萨眼根入正受。

耳根三昧起。

即是于六根具禅般若者。

根尘识三事是不可得。

了达究竟尽即般若。

如是于眼中方便修六度。

具佛威仪者。

即八相成佛道之威仪。

论四位中智慧觉了。

得八相义而非具。

但名邻果。

等觉方是具也。

心大如海如论四位所约。

各有大义而非究竟。

今中道正观具三义。

广深含众流乃名大海。

今正智照十法界相名广。

彻真源故名深。

摄万法故名受流。

正观乃名大也。

列名皆的的中道观判名也。

宝即实相实智也。

月即亏盈。

半满方便权智也(云云)。

月光约智断二德也。

跋陀云贤首。

等觉是众贤位极故。

佛圣首圣极故(云云)。

第三列凡夫众。

即有八部。

名四种众。

当机。

是五百及后得道者。

发起。

是月盖舍利弗等。

影响。

是上列二万及八部中权者。

结缘者。

是当时无益。

后世得度人也。

又作乘急戒缓四句(云云)。

第二由序者。

从毗舍离去是由藉序。

就此为二。

一病相。

二明病由。

文中说因之与病。

乃是假事表理。

岂可止就事解而不深推。

即具两释。

就事舍离翻为广严。

具如净名疏中释。

明诸病者及病相。

不出此国也。

病相。

即是眼赤如血耳脓等。

是也。

此病相是五根之相。

眼主肝。

耳主肾。

鼻主肺。

舌主脾。

口主心。

化为粗涩。

是身根病相。

如人食恶食。

纳腹内为病。

即是主身根。

以五根病故。

意识昏迷故云如醉。

即是意根病。

良由五根不利。

致五根病恼。

亦可是病从五根入五脏伤坏。

病由者即是五。

夜叉恶鬼为是鬼故。

致令国人疾恼故。

言病之所由。

就理释者。

法界之国无边名广。

性善庄饰是严义。

十种行人不出法界。

十者分段有八。

一受苦报人。

二修世间善法。

三修声闻。

四修缘觉。

五修六度。

六修通教。

七修别教。

八修圆教。

此八在分段未断惑。

造心之始各修诸法。

而有爱见之惑。

致六尘伤坏。

六根而致病也。

变易土二人。

即是分段尽来。

入别位三十心中。

或入圆位初住中。

此二人地地之中皆有爱见。

若别教有净妙五欲之爱。

四句见佛性不融之见。

圆教有佛爱菩提爱顺道爱。

四门见佛性等见。

皆是爱见义。

由是见故。

于五根中。

谓色是常是无常等。

四执谓是事实。

余妄语。

而作四执之解推理之心。

皆是病义。

于五根推理名为夜叉。

生五见故名为眼。

钩牙恶业从下向上。

伤害于人。

吸人福德智慧精气。

以是恶业故言面黑如墨。

第三叙述序者。

从城中有长者去为三。

一敬仪。

二叙病。

三请如文。

耆婆是世医。

妙术不救者。

就世间妙术为四。

一因缘事相中明妙术。

即医方神仙禁咒等术。

二空见外道无因无果。

谓此为是为术也。

亦有亦无非有非无。

外之妙术。

此四种妙术。

世医所不能救治。

爱见之病故。

令五眼不明。

五分之身羸损福慧之精消歇。

五见爱夜叉所蛊害。

故请观音(云云)。

第二从尔时佛告长者。

名为正说。

三序既足。

弄引义成。

是故正须利益。

故言正说。

就此为五。

一示能除毒害人方所。

二劝长者三业祈请。

三因光见佛三圣降临。

四具[木  豦]枝净水。

五说咒治病有生起意(云云)。

就初示方所为二。

一示方所。

二列名叹德。

言不远者。

西方去此二十恒河沙。

何故言不远。

一解云。

于凡是远于圣不远。

今解不尔。

若机缘未熟。

虽近而远。

若机缘熟。

虽远而必应。

故言不远。

西方者。

佛法之中乃非时方。

数阴持入所不摄。

但随俗故亦有时方使人信受。

言西者。

若依五行。

西即是金。

金王决断刚直之义。

若对四谛即道谛。

道是能通。

用智慧见理。

此言彼有大智观音。

能以无阂陀罗尼消此之毒。

故西方用表道谛也。

又解云。

日从东出而入于西。

此明东土释迦能发生物善。

西方之佛能断除众生之惑。

生灭两机在此二土。

故言西方也。

无量寿者。

佛有二种无量。

一生身无量。

此则有量之无量也。

二法身无量。

此是无量之无量也。

今释迦弥陀。

俱是法身之无量。

此化缘短故。

故生身是有量。

彼佛化道长非人天所知。

故生身是无量。

而实有数也。

耆阇凛师解云。

释迦为应。

彼佛为真。

执应不能除毒害见。

真则能消伏毒害。

今不用此解。

但此土西土同是应佛。

净秽相形故有优劣。

若作真语不复得移动。

辨其优劣。

若彼是真佛土应极净。

此则不可。

若作本迹语。

此为迹彼为本。

本迹相传。

望此语则宽。

虽然今亦不用。

那知释迦是迹无量是本。

二佛各有本迹。

那互为本迹。

此又不可。

今明此土为秽彼即为净。

今秽国众生见思毒害。

欲借净土来破其病。

是故请于彼佛。

国土相形互为优劣。

破惑互有消除。

如十种行人。

作意祈请方法不同。

是故观音十种垂应有异。

此亦十种。

西方十种。

祈请十种。

消伏毒害也。

问何意请彼佛耶。

答此土请释迦。

为消伏之因。

彼佛二菩萨为外缘。

因缘应在二佛。

故劝令请。

又就彼佛。

表如来法身实相之境。

观音表中道正观之智。

大势表福德神力熏修。

但圣人皆具三德无不具足。

今各据一门的当为语。

三人各从一法标名。

今欲消伏毒害。

必须胜境显发法身。

亦须智慧照了除惑。

亦须福德资成智慧。

是故三圣俱请。

问若三圣俱请何意。

独标题称请观音。

答正言智慧。

是除毒之对治。

对治义强总略为言。

故止标一人。

得意具三义也。

恒以大悲者。

是叹也。

三圣俱有大悲俱悯俱救。

然而别说如来。

以大悲为法身之境。

观音为智照。

大势为福力冥熏。

然而皆具悲悯救济也。

第二从汝当五体投地去。

劝示祈请。

申三业之机。

大圣乃当常欲济拔。

为外缘无创之者毒不得入。

应须内因。

故令运三业为机也。

事解五体投地者。

众生之本体。

一义同父母。

是故虔恭尊敬归投于地。

表欲报恩之相。

理解地是一实相。

若与萨婆若相应心合。

故名为投地。

若离萨婆若名不投地。

如人谦卑恭谨。

是则投地致礼。

与常理合。

若傲慢逆理礼则不施。

今明五体即表五阴。

左脚是色。

右脚是受。

左手是行。

右手是想。

头是识。

何故尔。

受是心神之法。

为阳如右脚。

戒是色法。

无作冥密。

如阴表左脚。

故言左阴右阳也。

想是推昼前境。

是阳如右手。

行是思数如阴表左手。

头为识者。

五识在头能了别故对头。

若离萨婆若。

而起五阴者。

此是平倚五体。

不归命观音。

毒害不消名为惑。

是故沉沦生死。

为五受阴所害。

若依萨婆若心地者。

即得五分法身之五阴戒。

是防护七支故。

是色阴定。

是受者。

如经说。

三昧是正受。

定意开出故定。

是受阴慧是悟。

虚智即想阴。

解脱即是行阴。

行阴招累故。

解脱无累。

对之解脱知见。

即是识阴。

识阴能了别故。

以五分法身。

代生死之五阴。

故涅槃云。

因灭是色获得常色。

乃至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即是萨婆若心。

故名五体投地。

五体归命能令毒害消伏。

名之为解脱。

则出生死萧然累表。

故言五体投地也。

烧香散华者。

香即薰馨。

遮掩臭秽。

表于智慧断结毒害。

香即智慧也。

亦是止善。

散华表定。

定是福德庄严。

如华能严饰雕丽故。

用华以表定。

亦名行善。

复次华以表慧。

何以故。

华是可见法。

慧是照了见理之法。

用华以对慧香。

以对定者。

香是冥熏对定。

有寂静之义。

故用对定。

何故作此互判。

此是通释。

定中有慧。

慧中有定。

若别对者。

法身皆名为慧。

此中岂得无定。

七净之法皆名为华。

此中岂得无慧。

而别对定慧也。

故言化训灭五阴拔断十二根。

复次烧香对无作善。

无作因作而发。

不须更作任运常起。

亦如人受戒。

作意发得无作。

任运常能破恶。

如烧香时止用火为缘。

即便烟香任运遍满。

故用香对无作善。

华以手散。

若不运手华则不散。

此对作善。

若不作善则不生。

既表无作作两善。

定慧亦尔明。

此约十种行人故用对此(云云)。

合消伏毒害意。

系念是劝意业。

所以先意后口者。

先须域意然后口宣。

言系念即是默念之请。

作礼即是延请。

口请佛即是祈请也。

系念之法若能调和不风不喘不气者。

名之为息。

十息为一念。

凡百息为十念。

能如是者。

下根人即得心定乱止。

中根人得细住。

上根人即得未到地定。

于未到定喜发诸禅及诸无漏。

或于此定见十方佛。

念佛三昧乃至一切禅。

多约未到定发得也。

即将此数息。

约十种行人。

若数息调适。

能令身心安静四大调和。

即是消伏果报上毒害。

若数数时。

能令善心开发恶心调伏。

烦恼恶业俱息其世者。

即是人天数息。

若观此所数数息。

是风气四大之强者。

故言此身无住风力所能。

风气即是法色也。

能观之心王。

即是识。

领受此数即是受缘想。

此数即是想。

其余诸数即是行。

数息中具五阴。

即是四念处观。

名声闻数息。

若观息是过去无明因缘所成。

致现在果报。

息三世因缘。

即是缘觉人数息。

若观息不保不爱无所著名檀。

不于数息起不善名尸。

能安忍耐此数息名忍。

念念相续名精进。

知色数法在缘。

不谬乱名定。

照了数法分明分别是风是喘识邪正。

是智慧无相等慧。

即通教数息。

别修数息不定空不定俗。

中道佛性前后观之。

即别教数息。

若圆观此息非空非假。

一心三谛圆说。

即圆教数息也。

第三因光见佛为二。

一见佛。

二三圣降临。

今言于光中者。

即是释迦放法身之光。

如如智慧之光。

照了因此法身。

得见应身也。

如来神力者。

或可是释迦力。

或可如来。

只是真如之法。

此真如有神力。

乘此神力而来。

故言神力。

不动舍离。

至实相之法界广严之处。

住此地悯众生为除毒害。

城即法界取其防非。

御敌之用为城门。

即不二门。

住此门不动。

令众生得入此门。

到法性城也。

金色照者。

如如即智。

还照如如境。

第四即具杨枝净水者。

此是劝具两因。

正为机感也。

杨枝拂动。

以表慧。

净水澄渟以表定。

杨枝又二义。

一拂除。

即对上消义。

二拂打。

即对上伏义。

又拂除对消灭之消。

二拂打即对消除。

净水二义。

一洗除。

即对消义。

二惺悟。

即对伏义。

水又四义。

一洗除。

二润渍。

三惺悟。

四安乐。

洗除对消灭之消。

润渍对消除之消。

惺悟对除伏之伏。

安乐对平伏之伏。

复次洗除对消伏毒害大悲拔苦。

是慧义。

润渍是大慈与乐。

是定义。

惺悟是慧义。

安乐是定义。

明此约十种行人自各有定慧。

拔苦与乐各有消灭伏义。

例作(云云)。

旧约此经文。

为忏悔方法。

制为十意常所行用。

八意出在经文。

一一检取。

一庄严道场。

二作礼。

三烧香散华。

四系念。

五具杨枝。

六请三宝。

七诵咒。

八披陈。

九礼拜。

十坐禅。

释此十意备作事理(云云)。

第五从大悲观世音而说咒曰。

去为三。

初从此去讫平复如本。

明消伏毒害。

是破烦恼障。

第二从世尊重请观音去。

至如鹰隼飞。

明破恶业障。

第三从系在囹圄去讫现前见佛。

说六字章句已去。

破六道治六根。

俱是破报障。

通论三障。

皆是毒害。

皆是烦恼。

皆是恶业。

皆是报法。

若别论不无轻重。

分为三障。

三处经文悉具三障之语。

今就别明义。

判三咒破三障。

此有两义。

或有人三障而悉须三咒破之。

自有人虽具三障。

而烦恼最重。

若破烦恼。

余障弱者自消。

或业重或报重。

是故随其强者破之。

弱者随去。

或有人虽破烦恼业报犹在。

如罗汉虽破子缚。

而犹有偿狗啮除者。

例尔。

或除一障余者皆除。

如经言。

若断一法我证汝得阿那含果。

所谓贪也。

非是断一能得此果。

乃是断其重者。

轻自随灭。

复次三咒治三障对三根人。

初咒对上根十种人烦恼毒害。

次咒破中根十种人恶业毒害。

后咒破下根十种人果报毒害也。

毒害之名。

通此三根。

能害法身慧命故。

今从别义。

更立破烦恼破恶业破报之名。

就理无胜劣。

行人修进便宜而为胜劣。

类如法华三周说法。

通名开三显一。

初说当开权显实之名。

第二第三亦复如是。

而论别更加法譬因缘。

即此三番咒。

通别之意也。

自有人取后一番咒为正说。

即是兼于总别。

而治三障也。

若不取后咒为正说者。

只于前三咒之中各作正旁。

即兼得总别意也。

今就初咒为五。

一劝三业为机。

二叹咒体用。

三正说咒。

四明行者得益。

五舍离人平复。

就劝机为二。

一经家叙。

二正三业致请。

三称三宝。

是通为众生作消伏之所。

观音是别缘。

是故请三宝。

复有通别。

所以三称。

或可欲除三障故。

或可表三周说咒故。

或可表三释故。

须三称也。

三业如文(云云)。

四行偈为二。

初二行正请。

后二行结请。

初为二。

前一行总请。

后一行别请。

初一句标自请。

次三句自他请。

苦厄者约十种行人。

皆云苦厄(云云)。

不独苦在身上。

眼赤耳脓之厄也。

大悲覆一切者。

非止覆舍离城中之苦。

亦是覆十法界人。

故言一切也。

普放光者。

即是请大智光明为调伏柔善。

灭除无明痴闇即消除。

如华严又放光。

或除悭除恚等。

种种所治。

今此智光。

亦治十种行人之毒害也。

无明既尽如覆大地。

即顿除惑。

次第除十人惑。

即渐除惑也。

次别请。

即是别标三障杀害苦者。

即是毒害恶业也。

由毒害故。

所以招苦报。

是故言害历十种行人中明恶业毒害也。

如魔喜来恼行者。

或将空来破其有中修行。

令堕二乘。

害其菩提之善。

或将散善布施来。

破其空无相无漏善。

令堕人天中。

皆是害义。

二障如文。

必来是欲降施大乐者。

请大慈大慈调伏柔善大乐故。

前是大悲拔苦是消灭义。

若世间苦报得除。

亦名为乐。

人天善成亦名为乐。

如是等分有乐义。

而不名大至得常乐。

圆教之理方名为大乐。

能请语长远。

故知不止请于舍离城报苦一种也。

次二偈语慈父者。

十种行人。

皆名众生世间。

而有父子义者。

同有佛性。

如来藏理是正因性。

昔经世世相随。

或作诸功德低头举手。

随从化道。

即是缘因性。

但未有了因。

而今结缚得灭。

为说消除毒害平复如本。

岂非了因性。

三种天性相关得为父子。

故请云。

世间慈悲父。

免我三毒苦。

当知请父甚广。

岂止事中报障耶。

病除为今世乐。

未来当得道为涅槃乐。

未来有余涅槃。

为今世乐。

无余为后世乐。

十种人当分得道为今世。

究竟涅槃为后世。

余诸乐非大乐。

究竟方是大乐也。

第二称叹神咒为二。

一叹咒体。

二明用。

从白佛必定去。

是叹体。

即是实相正观之体。

非空非有。

遮于二边之恶业。

持于中道之正善。

名实相咒体也。

此体具于三德。

不纵不横。

文云。

三世诸佛陀罗尼印。

即是法身实相之德。

必定即是师子吼决定说般若。

吉祥即众苦永得尽。

普令各解脱。

以此三德叹陀罗尼体也。

又必定名师子吼。

消灭拔苦义。

吉祥是善利之词。

是调伏与乐义。

故大品云。

是大神咒大时咒无等等咒。

咒只是愿。

佛说法时愿众生如立是咒也。

譬如螟蛉故。

诸经皆是咒也。

中道之咒遮于二边。

伏空伏有。

破于二边灭空灭有。

即是消灭伏之。

亦有余伏平伏等意(云云)。

咒亦是愿。

亦是禁咒。

咒誓亦是咒术。

术法尽与十行人。

毒害相应密能消伏。

诸佛秘要不可思议也。

三世佛印。

即是实相印。

印定诸经。

故名咒体也。

闻此咒者即是明用。

如不识药。

未知其良。

若不明用。

何知力强。

苦尽是消灭。

得乐是调伏。

远八难是消灭。

得念佛定是调伏。

调伏柔善感见诸佛。

乃至有见无见。

四见横计不顺于理。

皆名恶业。

二乘空中所见。

三藏四门。

通教四门。

皆未顺理亦是恶业。

今此中道神咒悉能消伏。

当知此咒神用广远。

第四持者得福。

如文。

第五平复如本。

约十行人明如本。

此报身无明之病。

今病除如本。

本修世善之心。

无恶业之害。

五尘之病。

今还复人天善本。

修四谛求涅槃。

以无见爱今得前心。

故言平复。

乃至圆教亦尔。

本是法性净照。

起五住妄惑之病。

即病除与法性等。

故言如本。

第二从尔时世尊怜悯去。

是破恶业咒。

就此为三。

一如来重请。

二观音奉命说。

三佛述成。

今言佛请者。

非是自请。

是为他护法耳。

请字有二音。

若作净语可施于下。

如天子请百官。

又经题呼为净。

可施凡下。

若作请语重两语。

随意消息。

今意重说消伏毒害咒者。

从通为言。

又破恶业咒者。

从别受称。

如前(云云)。

第二正说咒为二。

一正说咒。

二明力用。

一说咒言承佛力者。

承于如如大觉之力也。

更称三宝义同前。

一切怖畏者。

即复为二。

一总明咒力用。

二别释。

今言一切怖畏者。

一历十种行人。

各各有怖畏也。

二作恶鬼虎狼者。

例如金光明初地至十地。

皆有虎狼师子之难。

此中十人乃无事中虎狼。

约烦恼法。

为虎狼也。

别释者。

从破梵行人去也。

十恶业者。

十恶是性戒。

受与不受俱是罪不同。

其余遮制等戒。

如比丘草木戒。

受者犯得罪。

不受犯不得罪。

今取性重者。

咒力能令清净轻者。

例灭设者。

有二义。

一假设设。

二者但设设。

性净之理本无恶业。

今起恶业。

皆是虚假。

实来破虚皆使清净。

故言设。

此明除虚妄之假也。

但设者。

但有一法。

是业种类所摄者。

无问重轻。

此咒皆能破之令清净。

大品设有一法过涅槃者。

亦如幻化。

此条然言无。

如十九界等。

毕竟不可得。

今言假设。

不妨有浮虚之乐。

与大品设语。

乃同复为异(云云)。

现前见佛者。

见佛三昧为种。

地狱人念佛时。

感见形质不同。

乃至人中所见。

二乘通别等菩萨。

所见各异。

凡约十行人明见佛不同。

三昧观法亦异(云云)。

从佛告阿难去。

是第三佛述成就此为四。

一述功能。

二劝行法方轨。

三引证。

四结成功能。

就明功能中。

能除二种患难。

身无患心无病。

从凡夫地乃至等觉。

犹一生在皆有身心。

于分段中具三涂身心。

人至第四禅为身病。

四空有心病。

故知苦乐随身至四禅。

忧喜随心至有顶。

若声闻五方便人。

具足身心之患。

须陀洹虽见谛思惟尚在。

乃至罗汉有余时身病尚在。

习气不忘亦是心病。

缘觉亦尔。

六度通教亦尔。

若断分段生变易者。

此就无作四谛中。

五分法身深浅优劣。

无明住地心惑重轻。

乃至余一生在。

三贤十圣住果报。

岂非是身。

乃至欲得佛无上报。

皆是身患无明未尽。

佛性不了皆是心病。

故经云。

因灭是色获得常色。

方无身病。

因灭受想行识。

获得常受想行识。

方无心病。

还将此身心两患。

约十种行人(云云)。

火从四面来。

此是外火。

节节疼痛是内火。

事解如文。

理解外来者。

是见惑横计而生。

故言外来。

四面即是有无四见等。

此见焚烧见谛解。

故言烧身。

龙是神灵之物。

即表法王。

自在设教如龙雨。

雨除见惑如火灭。

即是信行人。

节节疼痛是思惟惑。

附理生如须陀洹人。

已得无漏理解。

而犹有思惑。

故言内火。

节节即是思惟所断九品。

欲界九品。

四禅四空等处处九品。

岂非节节也。

前一作信行。

龙王降雨。

今龙即是无漏心王。

发得禅定法水。

灭思惑火也。

明此约十种行人分段。

见思可解变易既有。

菩萨胜妙五欲。

此中自有无作界外见思。

例作火义至一生在(云云)。

谷贵饥馑者。

事解五谷不收为饥。

菜蔬不生为馑。

譬解者。

远圣不闻道为饥。

近则为饱。

无正慧为饥。

无助道为馑。

如法华饥饿羸瘦。

此则事中。

乃至人天善。

皆例饥饱义。

若二乘非饥者。

法华不应云从饥国来。

此则小乘为饥。

大乘为饱。

约十人传作(云云)。

王难者。

分段用四魔为难。

变易用十魔为难。

乃至一生在。

亦有魔故。

言三魔已尽。

唯有一分死魔在。

恶兽是恶业。

盗贼是六根六尘。

迷路是邪僻。

牢狱是果报。

果报二种。

一者约诸道明报狱。

如人得天往(云云)。

二者当分受身为狱。

亦约十行人。

杻械是定慧障。

枷是权实障。

锁是得业绳等也。

海是生死。

或云法性。

妄想动法性故。

波浪为难。

夜叉罗刹是见思。

毒药是理境。

如四见取理不得而成毒故。

法性亦名毒药。

亦名甘露。

刀剑是无常。

三界皆为无常所迁(云云)。

第二从此陀罗尼灌顶去。

是劝如法行。

经三。

一正劝。

二示法用。

三得益。

灌顶者。

事解云。

轮王欲授位太子。

取四海水淋太子顶。

而委以天下。

故云灌顶。

若案十地云。

佛授十地菩萨记。

以法性海水。

淋十地法王子顶。

名为佛受职。

故称灌顶也。

今明此义。

凡有十种人。

智有顶可见。

佛但法性。

无见顶者。

余人少分智慧理。

极不能思度。

名之为顶。

若得陀罗尼咒被灌之。

即能得进解行转深。

名为灌顶。

如是约十种人。

皆有顶义。

皆有被灌之义。

唯妙觉身最高极不可复灌。

能以陀罗水。

普灌十种人顶。

此十地之顶也。

斋者齐也。

齐身口业也。

齐者只是中道也。

后不得食者。

表中道法界外更无别法也。

中前得啖而非正中。

此得明表前方便。

但似道之中。

得有证义。

故得啖也。

亦是表中道法界外有法也。

不啖肉者。

是无缘大慈也。

故不啖众生。

缘法缘皆有分齐。

此无缘无分齐故不得啖也。

灰者五停心观也。

五辛苦辣。

是五阴苦谛也。

荤气是五阴中有集谛也。

污秽五阴苦集也。

十方佛是十法界皆有佛性。

七佛是七觉分。

第三从佛告阿难有一女人去。

是引证。

非是独证。

此段亦通证于前。

如文(云云)。

第四从此咒功德三障永尽。

是结成功能如文。

第三从若有众生囹圄去。

是第三番咒除报障。

此即为四。

一明说咒之由。

二正说咒。

三称叹功用。

四结成。

第一所由及第二正说如文。

第三叹功用。

文为三。

一明六道六字章句用。

二明修因六字章句用。

三明六根六字章句用。

他释六字者。

或言称三宝名。

是六字章句。

此配六字乃足。

而不见文中有标章结句之言。

或三宝为三字。

观世音为三字。

此于诵持为便。

上文不标章结句。

若以此六字者。

处处皆有此义则通。

今皆不用。

今明六字章句者。

案经文有标章结句起尽之文。

约义为便。

明六字章句。

今案经对六道六妙六根等。

以明六字章句。

如大经对二十五。

有明二十五三昧。

今对六道明六字章句。

成消伏六道之害毒。

于义为便。

所以明此三种章句。

此三种六字。

凡有三处六出。

初明果报。

六字章句者。

说偈竟即云。

若有四部闻六字章句去。

便广说六道中拔苦功用之事。

后结句云。

若有闻此六字章句。

次明修因。

六字章句者。

如斯那闻六字章句观心心脉者。

广明六妙。

后即结云。

此大精进勇猛宝幢六字章句三。

明六根六字章句者。

从舍利弗在寒林中。

斯那问眼。

眼与色相应。

云何摄住者。

广明六根。

后即结云。

闻此六字障句。

数息系念净行之法。

此即三种起尽文义冷然。

故依此为判也。

第一明六道六字章句者。

六道是果报法故。

六道是六字门。

一道之中分别有无量种。

即是章句。

观音又照六道实相。

得陀罗尼究竟旨归。

如大经云。

二十五有有我不耶。

答云有我。

我即佛性。

诸佛菩萨穷此理性。

于诸道中而得自在故。

能以陀罗尼力。

消除六道三障之毒害。

今此中偈但列五道名。

若依旧解五道者。

但合修罗为一鬼道。

若开即成六道。

今文正明修罗为一道。

复明饿鬼道。

而不辨天道。

不知是翻者脱落。

不知更有别意。

今斟酌者。

或可天道苦少。

且明下五道耳。

故不论六。

又长行中。

则有六道义。

何以故。

如云从迷失道径去。

乃至妇人生难此是人道。

此咒巍巍能免地狱饿鬼畜生修罗等苦。

即是四恶道。

八难者。

即长寿天是一难。

此语即摄天道。

故具六道。

又偈中云。

普教一切众令离生死苦。

若尔者一切之言。

即是摄得六道(云云)。

今约六道段中为四。

一明拔六道苦恼难。

二明得失。

三说偈。

四结如文。

从今世后世不吉祥事永尽无余。

是明失也。

从持戒精进皆悉具足。

是明得也。

又二义。

一明得念定总持诸法。

次明得见佛得旋陀罗尼。

得陀罗尼者。

勘法华经明位即齐佛。

如无生忍。

此即似初境界(云云)。

第二从王舍城斯那去。

明修因六字。

此为二。

一通二别。

通中又为二。

一略观心心脉者。

若事解。

只赤肉之心一身之主。

由是心脉。

能开出一切脉。

能开之心一身之主。

由是心脉。

能开出一切脉。

以通成一身。

具如通明观(云云)。

此即是因缘释。

心义若空。

共一切世间中。

无不从心造。

心如工画师。

造种种五阴。

种种五阴由心故有。

心无故一切法亦无。

心不有一切法不有。

心空故一切法空(云云)。

虽一切法空。

而有诸脉名字假名差别。

从一心脉。

乃至无量诸脉。

皆能通达而无滞阂。

此即达心脉。

是假名故。

一切法皆是假名(云云)。

心脉若定是空。

空不可假。

心若定是假。

假不可作空。

当知心脉不空不假。

当知一切诸脉亦不空不假。

如是则遮于二边。

兼照空假。

即是圆观心脉。

如是三观历十种行人(云云)。

今约经文作三观者。

若有能观即有所观。

能所合故即是因缘观也。

使想一处。

即是入空观也。

见观世音。

即是出假观也。

即得解脱者。

即是中道观也。

而又云。

得阿罗汉者。

此约十种行人。

小乘大乘明罗汉无咎(云云)。

第二从端身去。

是广明也。

依禅法明(云云)。

二十五种方便。

俱有事理两解。

今正取调五事。

明调色息心三方便。

是此文正方便意。

原身之始。

始于三事。

众生不知三事故名迷。

达三事故名解。

今为修此六字故。

须方便调此三事。

从端身是调身。

正心是调心。

心气相续是调息。

端身是约戒。

正心是约定。

气相续是约慧。

此明戒定慧调三事。

约世间阳上阴下。

随世俗故。

右阳居下右阴处上者。

欲将定静之法。

镇于阳散也。

世俗既有威仪。

此即是以戒法。

禁约粗犷。

即对戒也。

二阳动相阴静相。

以静镇动。

是制乱方便。

即对于定。

三者右表方便。

属权而居下。

左是实智居上。

是则自权而显实。

此即表慧。

此戒定慧。

还约十种行人(云云)。

举舌向齶为防难故。

为止言语故。

从一至十是数门。

成就息念不外向是随门。

不涩不滑调和得中是止门。

下去是三门如文。

赤肉心起一脉。

生四大脉趣四支。

各起十脉合四十脉。

一支十脉复起百脉。

就根本合四百四十脉。

今但取四支。

四十为言也。

又取头十脉。

就根本四脉。

故言十四脉。

止应舌至鼻。

喻如江海通流。

若是肝气青肺白脾黄肾黑。

唯有心赤而不见。

是略耳。

诸气来会鼻。

失本色故如琉璃。

息细八寸亦是定将散。

表八正道此中六妙门。

凡应有十科意。

今只是一相生妙门也。

若此中观者。

只是通明观也。

从佛告此大精进去。

是别明六妙门。

前六妙门通凡夫。

三乘共观故言通。

今三乘未合故。

别观六妙门也。

第一明声闻六妙门者。

即为二。

一从大精进去。

是叹六妙门。

从汝等善听去。

是劝。

劝文为二。

一劝。

二受行。

今明劝者。

当自摄身明戒端坐正受。

是定观苦。

是明慧苦者。

只报身是苦聚。

生来无主为空。

命尽故坏。

取此为次也。

若无常为初。

取念无常也。

五门者。

此有三种。

一五处止为五门。

即五轮禅也。

此经云。

于节节间皆令系念。

即是其义。

二五方便。

为五门禅。

今明念佛一门。

余者数息不净因缘慈心等。

而毗昙无念佛。

但云界方便破我见。

足数息等为五门。

今明界方便。

乃是因缘观。

破断常等见。

而犹阙念佛。

是故用念佛等为五门。

此经文云。

得念佛定。

即是其义。

三无常苦空无我寂灭五门。

即如此文。

苦空无常是其义也。

若五轮为五门。

一向是系念于色属定。

若无常等为五门。

一向就理是慧。

若五方便合用定慧。

复次开五停心观为六妙门。

开息方便出随止二门。

何以故。

数息有三种也。

合不净慈心两方便为一观门。

因缘方便是还门。

念佛是净门。

何故尔。

念佛有法身佛。

法身即是空理净故也。

又合五方便六妙门为三障。

数息是报风。

故属报障。

慈心不净因缘。

治此三障各有三。

如数息是觉观。

觉观三种即有三治(云云)。

恚有三种欲。

有内外(云云)。

痴有断常性(云云)。

业有浮沉恶境(云云)。

如是治法。

亦有三治之具。

如禅门(云云)。

今经不用此等治。

但明一空无相如幻如化。

以入实际遍治之(云云)。

第二从寒林中即是受行。

又为二。

一奉行得意。

二斯那闻下。

简三乘人六门。

寒林者。

即是无漏清凉也。

金是慧。

三乘人同入第一义法性理。

故如金。

第二斯那问。

即是第三番。

六字章句意也。

眼见色即有三种。

初一念时是独头。

无明一念转。

即与相应无明共起。

若顺色即爱违即嗔。

平平即起无记。

事中摄住者。

但数息不令三种心起。

即是也。

理中论。

若根尘为因缘析。

此因缘分分无常生灭。

以见理者。

即如毗昙见有得道也。

若观根尘净虚不实空平等见理。

即是见空得道。

若观根尘无明因缘诸行老死。

即是缘觉人。

摄住此六根不次第。

于义无失。

今言色香味触与细滑相应者。

五根微细皆寄身根法尘。

意根若领纳法尘时。

身已虚有诸触备至。

故言色香等。

与细滑相应。

细滑即身也。

六根例作理释。

通别圆意(云云)。

地无坚者。

如实故言无坚。

通教观地如幻如镜像。

有坚又四句。

责责见细理邻虚。

是有见空。

即是无见。

乃至四句。

深着不可舍。

皆名为坚。

今荡此四执。

除此四过。

求不可得故。

言地无坚。

水不住四句故。

风无阂者。

岂无四句质阂。

是身出火者。

慧解脱人但有无漏火。

俱解脱人备有事理火。

慧人烧子缚身因。

俱解脱人烧果缚身果。

见十方佛。

是声闻破恶成辟支佛。

住不退是菩萨。

言服者。

结成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