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六卷

此土著述 #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六卷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第一

  此经义疏人悕净报。

故说听者多矣。

所禀宝云师。

首制记文。

相沿至今。

著述不绝。

皆宗智者。

岂有不知修心妙观。

感四净土文义者耶。

良以愍物情深适时智巧。

故多谈事相。

少示观门。

务在下凡普沾缘种。

方今嘉运。

盛演圆乘慕学之徒。

皆欲得旨而修证矣。

故竭鄙思。

钞数千言。

上顺妙宗。

略消此疏。

适时之巧。

非我所能。

愿共有情。

即心念佛。

乃此钞所以作也。

天禧五年。

岁在辛酉。

重阳日下笔故序。

  此之疏题。

佛等八字。

备举经目。

皆是所释。

唯疏一字是能释也。

今之五章。

释其八字。

义稍委悉。

入文自见。

若欲预知可陈梗概。

经是通号。

余是别名。

今且明别。

佛说者。

释迦化主。

四辩宣演也。

观者。

总举能观。

即十六观也。

无量寿佛者。

举所观要。

摄十五境也。

且置能说。

略明所说。

能观皆是一心三观。

所观皆是三谛一境。

毗卢遮那遍一切处。

一切诸法皆是佛法。

所谓众生性德之佛。

非自非他非因非果。

即是圆常大觉之体。

故起信论云。

所言觉义者。

谓心体离念。

离念相者。

等虚空界无所不遍。

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常住法身。

依此法身说名本觉。

故知果佛圆明之体。

是我凡夫本具性德故。

一切教所谈行法。

无不为显此之觉体。

故四三昧通名念佛。

但其观法为门不同。

如一行三昧。

直观三道显本性佛。

方等三昧观袒持显。

法华兼诵经。

观音兼数息。

觉意历三性。

此等三昧历事虽异。

念佛是同。

俱为显于大觉体故。

虽俱念佛。

而是通途。

显诸佛体。

若此观门及般舟三昧。

托彼安养依正之境。

用微妙观。

专就弥陀。

显真佛体。

虽托彼境。

须知依正同居一心。

心性遍周。

无法不造。

无法不具。

若一毫法从心外生。

则不名为大乘观也。

行者应知。

据乎心性观彼依正。

依正可彰。

托彼依正。

观于心性。

心性易发。

所言心性具一切法造一切法者。

实无能具所具能造所造。

即心是法。

即法是心。

能造因缘及所造法。

皆悉当处全是心性。

是故今观。

若依若正。

乃法界心。

观法界境。

生于法界。

依正色心。

是则名为唯依唯正唯色唯心唯观唯境。

故释观字。

用一心三观。

释无量寿用一体三身。

体宗力用义并从圆。

判教属顿。

五重玄义本是经中所诠观法。

大师预取解释经题。

欲令行者用此视法。

入十六门而为修证。

故于序文。

以主包众。

以正收依。

观佛既即三身。

观余岂非三谛。

寄语行者。

观虽深妙。

本被初心。

若能进功。

何忧不就。

纵未入品。

为因亦强。

生至彼邦。

得预大会。

所见依正。

微妙难思。

速入圣阶。

度生亦广。

永异事善及小乘行。

得往生者。

如此土人宿圆修者。

于诸座席见相殊常。

闻法易悟。

以此类彼。

功在妙宗。

但为戒福不精。

无往生愿故。

在秽土闻法入真。

须惧娑婆不常值佛。

纵遇善友色心不胜。

难发我心。

况尘境粗强。

诚为险处。

故须外加事忏内勤理观。

正助双行加愿要制。

必于宝刹速证无生。

今解观门其意在此。

疏者疏也。

决也。

疏通决择上之义趣。

通而不壅。

令其行者得意修之故也。

次能说人号。

备于别传及诸章记。

有未知者须寻彼文。

二释文。

初释序三。

初叙经观意二。

初正明观行二。

初叙意二。

初对垢立净二。

初法二。

初明二报苦乐。

欲论观行。

先示二报苦乐之相。

文有四句。

一一皆论净秽相对。

初句以所成国土苦乐相对。

安养净国。

但受诸乐故名乐邦。

堪忍秽土多受众苦。

义言苦域。

次句以能成物体贵贱相对。

彼纯七珍。

略言金宝。

此多众秽略语泥沙。

次句以初生受质。

垢净相对。

此土六道具有四生。

今就人中多从胎藏。

母食冷热及饥饱时。

儿在胎中。

如处寒热倒悬山压地狱之苦。

故云胎狱。

彼土九品。

八从莲生。

下品之人虽经多劫。

大本中说。

疑心修善。

生彼胎宫乐同忉利。

况八九品不生疑惑。

岂有苦耶。

是故华池受生即乐。

次句以生后游处粗好相对。

此则荆棘丛林。

彼则金渠玉树。

然此四句虽一一句。

苦乐相对。

意则对秽显彼净相。

又复应知。

四句之文似唯显示同居二土。

据下明宗。

具论四。

土净秽之相。

以后验此不专同居。

当知四句一一通于四种净秽。

见思轻重。

则感同居乐邦苦域。

体析巧拙。

则感方便乐邦苦域。

次第顿入。

则感实报乐邦苦域。

分证究竟。

则感寂光乐邦苦域。

以例金宝泥沙。

胎狱华池棘林琼树。

亦复如是。

一家制立。

正文与序必不相违。

但序总示。

文宗别说。

是故似异。

问下三净土既皆有相。

则可论于金宝等事。

寂光之净已全无相。

如何可说金宝华池及以琼树。

答经论中言寂光无相。

乃是已尽染碍之相。

非如太虚空无一物。

良由三惑究竟清净。

则依正色心究竟明显。

故大经云。

因灭是色获得常色。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仁王称为法性五阴。

亦是法华世间相常。

大品色香无非中道。

是则名为究竟乐邦。

究竟金宝。

究竟华池。

究竟琼树。

又复此就舍秽究尽取净穷源。

故苦域等判属三障乐邦。

金宝以为寂光。

若就净秽平等而谈。

则以究竟苦域泥沙而为寂光。

此之二说但顺悉檀无不圆极。

问佛无上报是即理之事。

可论金等。

究竟寂光是即事之理。

岂有金等。

若其同有事理既混。

如何分于二土义耶。

答佛无上报是究竟始觉。

上品寂光是究竟本觉。

始本既极岂分二体。

应知二土纵分事理实非有无。

岂真善妙有而非理邪。

秘藏之理岂同小空。

故此事理二名一体。

以复本故。

名无上报事也。

以复本故。

名上寂光理也。

故妙乐云。

修得四德。

本有四德。

二义齐等。

方是遮那身土之相。

况净名疏。

显将寂光为佛依报。

故知定执报土有金宝等。

寂光定无。

斯乃迷名全不知义矣。

二诚由下。

明二因心行。

诚实也。

由从也。

报之净秽实从心行二因致感。

心即迷了二心。

行即违顺二行。

六道三教迷三德性。

为三惑染。

故曰垢心。

身口诸业违理有作。

皆名恶行。

此之心行感四秽土。

沉下粗浅也。

唯圆顿教了三德性。

离三惑染。

方名净心。

身口诸业顺理无作。

称为善行。

此之心行感四净土。

高升深妙也。

心虽本一。

以迷了故。

须分垢净。

行业虽同。

以违顺故。

须开善恶。

从此二因感报净秽。

应知圆人。

以上寂光而为观体。

凡圣因位皆即究竟。

不同别人要心只齐一十二品。

故分证秽。

正在别教。

问至理微妙不垢不净。

无取无舍。

今立垢净令人取舍。

既乖妙理即非上乘。

何得名为修心妙观显一实相。

答据名求义万无一得。

以义定名万无一失。

良以理外理内。

小乘大乘。

渐次圆顿。

所立名言率多相似。

须以邪正定其内外。

次以空中甄其小大。

复以渐顿分其别圆。

则使名言纤毫不滥。

方可凭之立乎观行。

是故今家评此等义。

而用六句判于同异。

所谓相破相修相即。

各有二句。

即六句也。

今用此六判此相违。

先以别义定其同名。

所谓外道断无不垢不净见。

二乘空理不垢不净证。

别教但中不垢不净门。

圆教秘藏不垢不净理。

复有四净。

外道欣厌执净之见。

二乘断惑灭净之证。

别教离染渐净之门。

圆教即染顿净之理。

既知此已。

乃可论于净与不垢不净相破之句。

圆教顿净破于别教二乘外道不垢不净。

圆教不垢不净。

破于三种之净。

相修句者。

三种之净。

修于圆教秘藏不垢不净。

三种不垢不净。

修于圆教即染之净。

相即句者。

圆教即染之净。

即是秘藏不垢不净。

秘藏不垢不净。

即是即染之净。

今之妙观。

即于染心观四净土。

既照寂光。

岂异秘藏不垢不净邪。

若谓今经舍秽取净异于秘。

藏双非理者。

何故韦提闻观净土。

分证秘藏邪。

应知今净净于垢净。

乃以垢净平等之理。

而为于净土。

名偏义圆。

斯之谓矣。

但以机缘舍秽心强。

宜以净门净一切相。

故今谈净与不垢不净。

全不相违。

又复应知。

取舍若极。

与不取舍亦非异辙。

二喻。

形端喻净因。

了性净心。

顺理善行。

影直喻果。

四净土也。

源浊喻秽因。

迷性垢心。

违理恶行。

流昏喻果。

四秽土也。

若翻上喻。

形曲影凹。

自可喻于逆修因果。

若翻下喻。

源净流清。

亦自可喻顺修因果。

今举二喻各喻一种其义甚明。

二故知下。

就净示修。

上已对秽显于净相。

故今就净而明修法。

前示二因。

通云净心及以善行。

此明修相。

故的指今十六妙观三种净业。

于十六境不照三谛。

岂明妙观修三种福为三惑染。

不称净业。

妙观是正。

净业为助。

正助合行。

能感四种极乐国土。

得见三身弥陀世尊。

文从互说。

观论生土。

业论见佛。

依正既俱。

正助非隔。

二然化下。

示文二。

初示教兴二。

初明兴由革凡之化。

要因近事。

而为鸿渐。

诠理之教。

必藉机缘。

方得兴起。

近事为渐通于诸化。

今化别由杀逆之事欲令众生厌浊世故。

此教当机。

是韦提希。

华言思惟。

善修观故。

二大圣下。

明现土。

佛是极圣。

故称为大。

佛慈下被。

名之曰垂。

托韦提请。

布所证理。

名乘机演法。

曜玉相等者。

经云。

尔时世尊放眉间光。

遍照十方无量世界。

还住佛顶化为金台。

如须弥山虽广示等者。

经云。

十方妙国皆于中现。

或有国土七宝合成。

复有国土纯是莲华。

乃至云。

时韦提希白佛言。

是诸国土虽复清净。

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

二使末下。

示观相二。

初总标。

使末俗等者。

经云。

如来今者教韦提希。

及未来世一切众生。

观于西方极乐世界。

以佛力故。

当得见彼清净国土等。

二落日下。

别示十六观法不出三类。

即依报正报。

及三辈往生。

今顺此三。

撮要而示。

文自为三。

初依报。

初观落日状如悬鼓。

令心坚住专想不移。

此有二意。

一令观日心不驰散。

二令心想正趣西方。

故云用标送想之方。

次观清水。

复想成冰。

良以彼土琉璃为地。

此地难想。

且令想冰。

冰想若成宝地可见。

故云实表琉璃之地。

次示树观。

而经但云其诸宝树七宝华叶无不具足。

而无风吟天乐之事。

乃取小本中语。

成今树观之文。

故彼经云。

微风吹动众宝行树。

及宝罗网。

出微妙音。

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

故云共天乐而同繁。

次示池观经云。

有八池水。

从如意珠王生。

分十四支。

黄金为渠。

其摩尼水流澍华间。

其声微妙。

演说苦空无常无我。

诸波罗蜜等。

故云将契经而合响。

二观肉下。

示正报。

先明观音势至二菩萨观。

以此二观皆明肉髻故。

经云。

若有欲观观世音菩萨者。

先观顶上肉髻。

次观天冠。

其余众相。

亦次第观之。

势至。

经云。

顶上肉髻如钵头摩华。

于肉髻上。

有一宝瓶。

盛诸光明。

普现佛事。

余诸身相如观世音等无有异。

斯是如来教示行者。

想二大士观法之要也。

此二菩萨。

次当补处。

今为近侍。

故云瞻侍者也。

次示弥陀观。

经云。

观无量寿佛者。

从一相好入。

但观眉间白毫。

极令明了。

见眉间白毫者。

八万四千相自然当现。

岂非教示观法之门。

故云念毫相而睹如来也。

三及其下。

示三辈观。

下疏判云。

观三品往生有二意。

一令舍中下修上品故。

二令识位高下。

即大本三品故。

此之二意初策自行。

次则观他。

故今略叙。

就策自行。

即修观行人功有浅深。

致使往生相分三品。

故云及其瞑目告终等也。

初明上品上生及上品中生。

以经明上生乘金刚台。

中生坐紫金台。

故云上珍台也。

次文成下。

明上品下生。

经云。

即见自身坐金莲华。

文成印坏者。

大经二十七云。

譬如蜡印印泥。

印与泥合。

印灭文成。

以喻凡夫现在阴灭中有阴生。

今借此文以喻往生菩萨此土阴灭彼国阴生。

须知垂终自见坐金莲身。

已是彼国生阴故也。

成论明极善极恶俱不经中阴。

如[矛  (替-曰+貝)]矛离手也。

上虽三品但是上辈。

次总示三辈往生之者。

俱出轮回。

言随三辈者。

非谓随他。

盖是随己所修。

三辈行业皆能横截五道。

永得不退也。

大本云。

往生安养国横截五恶道。

五苦者。

此方五道俱不免苦。

天道纵乐还堕恶趣故。

二可谓下。

结叹观行。

微行者。

叹三种业。

虽是身口运为之善。

今顺理修。

皆成无作幽微无相之行也。

妙观者。

叹十六观。

虽托安养依正之境。

而皆称性绝待照之。

即不思议圆妙观也。

此之观行能令修者达四净土。

纵具见思而能不退。

诚为至极之道要妙之术。

如此叹结意令闻者尚之修之。

不肖之徒。

轻欺生死不求不退。

于斯要术生谤障人。

痛哉痛哉。

二此经下。

叙经宗体。

心观者。

经以观佛而为题目。

疏今乃以心观为宗。

此二无殊。

方是今观。

良以圆解全异小乘。

小昧唯心佛从外有。

是故心佛其体不同。

大乘行人。

知我一心具诸佛性。

托境修观。

佛相乃彰。

今观弥陀依正为缘。

熏乎心性。

心性所具极乐依正。

由熏发生。

心具而生。

岂离心性。

全心是佛全佛是心。

终日观心终日观佛。

是故经目与疏立宗。

语虽不同。

其义无别。

又应须了。

若观佛者。

必须照心。

若专观心。

未必托佛。

如一行三昧直观一念。

不托他佛而为所缘。

若彼般舟及此观法发轸即观安养依正。

而观依正不离心性。

故曰心观。

须知此观不专观心内外分之。

此当外观以由托彼依正观故。

是以经题称为观佛。

若论难易今须从易。

法华玄云。

佛法太高。

众生太广。

初心为难。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观心则易。

今此观法非但观佛。

乃据心观。

就下显高。

虽修佛观不名为难。

是知今经心观为宗。

意在见佛。

故得二说义匪殊途。

又应了知。

法界圆融不思议体。

作我一念之心。

亦复举体作生作佛。

作依作正。

作根作境。

一心一尘至一极微。

无非法界全体而作。

既一一法全法界作。

故趣举一即是圆融法界全分。

既全法界。

有何一物不具诸法。

如义例中。

僻解师云。

四教中圆。

唯论心具一切诸法。

身色依报则不论具。

唯一顿顿方明三处皆具诸法。

荆溪论曰。

四教中圆。

何尝不云三处具法。

禀今宗者。

若云心具色等不具。

同彼谬立渐圆之见。

望彼顿顿。

天地相悬。

尚劣于彼。

何预今宗。

以一切法一一皆具一切法故。

是故今家立于唯色唯香等义。

若其然者。

何故经论多以一心为诸法。

总立观境邪。

良以若观生佛等境。

事既隔异。

能所难忘。

观心法者近而复要。

既是能造。

具义易彰。

又即能观而为所照易绝念故。

妙玄云。

三无差别观心则易。

纵观他境亦须约心。

此经正当约心观佛也。

实相为体者。

心观之宗。

方能显发中道实相深广之体。

所以者何。

若于心外而观佛者。

纵能推理但见偏真。

即如善吉观佛法身。

但证小理。

今约唯心。

观佛依正当处显发中实之体。

中必双照三谛具足。

故云。

此经心观为宗。

实相为体。

文特于此。

举宗体者。

成前叙观。

显后叙题。

成前者。

以叙观文虽具三观四土之义。

语且总略。

恐失意者。

谓但叙于同居净土观行之意故。

叙观毕。

特示唯心妙观之宗。

以显中道实相之体。

实相既是常寂光土。

若谓十六只观应佛依正之相。

岂能显此实相寂光若于十六用圆三观。

尚能感得寂光极乐。

岂不能感三土极乐。

以此成前乐邦。

金宝等诸文义。

皆明四种净土因果也。

显后者。

行人若得此宗体意。

则知叙题能说之佛。

所说观境徒众依报。

及以通名。

如是诸义悉皆圆妙。

非小非偏。

方是今经首题名字。

叙观叙题两楹之际。

云乎宗体。

其意在兹。

三所言下。

叙经题目二。

初别题七字。

具含能说所说能观所观正文释名备显其义。

今序但明以胜摄劣揽别为总。

立题之意也。

以十六境佛境最胜。

故云佛是所观胜境。

盖十六观不出依正及以徒主。

若论依正。

佛是正报。

举正收依。

则摄日冰地树等六观也。

若分徒主。

佛是化主。

述主包徒。

则摄观音势至三辈等九观也。

故云观虽十六言佛便周。

故入正文以圆三观释乎能观。

以妙三身释所观佛。

佛既总摄。

余十五境。

岂不一一皆是圆妙三谛三观邪。

二经者下。

通题。

儒经讲解。

有兹二训。

万代轨则。

故训法也。

百王不易。

故训常也。

佛经亦然。

十界咸规。

三世不易。

复以由义而释于经。

由佛大圣金口。

宣吐自证之法故。

名为经。

法华玄义委解通名。

当宗学人不可不究。

二入文二。

初取义释题二。

初标列。

注云云者。

令依诸部明于通释五章之义妙玄最委。

故彼文云。

就通作七番共解。

一标章。

二引证。

三生起。

四开合。

五科简。

六观心。

七会异。

标章令易忆持。

起念心故。

引证据佛语。

起信心故。

生起使不杂乱。

起定心故。

开合料拣会异。

等起慧心故。

观心即闻即行。

起精进心故。

五心立成五根。

排五障成五力。

乃至入三解脱。

略说七重共意如此。

今疏从略。

但标五名也。

  二随释五。

初释名二。

初标。

二一切下释二。

初对通略示二。

初就三处论通别三。

初约一化二。

初释二。

初示诸题具通别。

他释经题皆以经字为能诠教。

余字并是所诠之义。

作此分之。

甚违佛旨。

且人法譬皆是名字。

岂非能诠。

那得一向属所诠义。

经字不可一向属教。

如妙经云。

法华经藏深固幽远无人能到。

又云。

为佛护念植种德本。

入正定聚。

发救一切众生之心。

成就四法。

必得是经。

疏释此四是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知见证理名为得经。

此二岂非以理为经。

金光明云。

十方诸佛常念是经。

岂令诸佛但念于教。

此例盖多。

不能备引。

故知诸师。

以能诠所诠释众经题。

失旨之甚。

今家皆用通别释题方无所失。

二通则下。

明通别有三种。

今解诸经通别二名。

俱是能诠俱是所诠。

良以通别各自具于教行理故。

勿谓二名但在于教。

须知通别自有教名行名理名。

如一别题。

佛说是教。

观即是行。

无量寿佛是理。

岂非别教别行别理。

以此三别对于经字。

即是通教通行通理今于三中。

初明教通别二。

初正明一化通名者。

顿说渐说施权开权律论之外。

皆名为经。

故称通也。

别名者。

别相乃多。

今从三种。

谓人法譬。

单三复三。

并具足一以成七别。

单三者。

单人。

如阿弥陀经等。

单法。

如大般涅槃经等。

单譬。

如梵网经等。

复三者。

人法。

如文殊问般若经等。

法譬。

如妙法莲华经等。

人譬。

如如来师子吼经等。

人法譬具足者。

如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等。

以此七别与通。

合标一代佛法。

二今经下。

别指此经。

本论一化。

言此经者。

以明七别。

此属单人。

是故言也。

虽属单人而人自分。

能说释迦。

所说弥陀。

以此二人而为别目。

经同一化。

故曰通名。

据有观字合是人法。

能从于所。

以人兼之。

故略不示。

然分通别。

不同广释故未委悉。

二为行下。

行通别。

诸经有用一种之行而为别名。

以对通名。

经即通行。

若论别行。

其数无量。

卒难说尽。

今以增数示于行人。

似可领会。

一如一行等。

二如二智等。

三如三观等。

四如四念等。

五如五根等。

六如六妙等。

七如七觉等。

八如八正等。

九如九禅等。

十如十度等。

乃至百千万亿无量行也。

此等别行皆趣涅槃。

究竟四德略言常乐。

约趣涅槃别行即通。

故为行经。

彼释签中。

乃以因果判行通别。

须知其意。

非谓至果其行方通。

欲知意者。

据各修因名为行别。

约趣一果。

此别即通。

斯乃别时论通。

通时论别。

岂唯行尔。

教理亦然。

如以机应对教通别。

佛以一音演说法。

众生随类各得解。

各解则机别。

一音则应通。

各解不离一音。

一音不妨各解。

如金光明玄。

以能诠文字为教通。

以能诠所以为教别。

所以即是四悉檀也。

一一悉檀皆用文字。

一一文字不离悉檀。

如以名实对理通别。

多名不离一实。

一实不妨多名。

故三通别皆悉同时。

悉类乐中管色之韵。

约声则通。

约曲则别。

通别二用不相妨碍三理虽下。

理通别。

名实相对名即是门。

乃以四门彰一理也。

亦是事别而对理通。

良以诸经多用一事而彰于理。

得理别名。

如此经题以无量寿佛。

名为别理。

以对通名经则通理。

若于一化以通别理解经题者。

莫若四门以为别理。

四门者有门。

空门。

双亦门。

双非门。

四门名通。

须分四教。

所谓三藏教。

通教别教。

圆教。

四教各开有等四门。

四四乃成一十六门。

诠于别理成十六理。

理尚非一。

那得十六。

然理无碍能应诸门。

犹彼虚空其体实非方圆大小。

以无碍故。

故能随彼方圆等物成无量相。

从无量说即是别理。

体是一空名为通理。

无通不别无别不通。

通别合标成一题目。

二此约下。

结五时之内。

一一经题皆具通别。

若不用此教行理判。

徒分通别。

全无所以也。

然无量行会一常乐。

四教四门同诠一理若专方等未堪此闻。

乃是预取法华之意。

跨节而谈。

于佛灭后。

解释诸经不约法华宁穷一化。

二更约下。

约一题。

一化经目通别二名。

具教等三关涉既广。

思修或难故。

就即今所解经题。

明教行理。

宛然可见。

此三皆别。

以对经字。

即是三通。

故云任运有通别意。

欲使行者。

即此一题。

就说解教起能观行见真佛理。

三更就下。

约一字。

一题虽约而涉三名。

今示一字。

解行证三悉得具足。

此复为二。

初就说字兼含释题。

中说字最可显于教行并理。

故引释论所行如所说句。

以示说中含于行理。

如者真如也。

如名不异。

一真觉性。

物成无殊。

三际平等。

契此如理。

方得心口说行不异。

故金刚般若云。

云何为人演说。

如如不动。

法华云。

诸法空为座。

处此为说法。

事相解如。

二物相似。

以为不异。

理观解如。

二物性一。

方名不异。

故释经如是。

三藏则以传佛所说。

似水传瓶。

名曰文如。

衍教不尔。

通以二谛相即为如。

别则唯闻中道为如。

圆以文字。

性离为如。

三教约此方曰文如。

论就理观心口理一。

方得说行如如不异。

此令说者行契如理也。

二佛即下。

就诸字互具释。

佛复本源究竟觉体。

非寂非照。

故属法身。

观字即是清净智慧寂而常照。

故属般若。

无量寿是自在神通。

照而常寂。

故属解脱。

今将诸字。

分对三德。

深有所以。

所以者何。

向就一字明教行理。

虽约说字义具于三。

既约修辩。

尚通前教。

而又未明字字具三。

故今特用涅槃三德。

对于诸字。

乃彰诸字性各具三。

非前教人所能思说。

良以三德性本圆融。

一一互具故。

直法身非法身。

法身必具般若解脱。

直般若非般若。

般若必具解脱法身。

直解脱非解脱。

解脱必具法身般若。

三德即是教行理三。

般若是教。

智在说故。

解脱是行。

用从缘故。

法身属理。

是所显故。

佛字既是法身之理。

即具二德及教行也。

观字既属般若之教。

亦具二德及行理也。

无量寿既是解脱之行。

亦具二德及理教也。

若不然者。

岂得即一达三即三达一。

问本以一字具教行理。

今何得以无量寿三字。

方具于三。

则不名为约一字也。

答以题诸字对三德释。

斯是妙谈。

贵在得意。

欲令行者知三德性遍一切处。

一字一句。

一偈一品。

一部一经。

一时一化。

乃至一切依正色心。

多亦三德。

少亦三德。

一尘三德不小。

刹海三德不大。

故引华严云。

一中解无量等也。

若得此意。

今之妙观有造修分。

应色一相可照三身。

依报一尘即寂光土。

故十六观皆照三谛。

其不信者则辜吾祖立兹法矣。

二于一下。

约一字以校量三初正校量。

上穷妙旨。

从广至狭。

今校功德。

从少至多。

一字尚诠大涅槃理。

况一切经岂不圆遍。

二故经下。

引经证。

如金光明及诸大乘。

多作此说。

三若不下。

结今得。

不明一字圆具三德。

诸经所说一句一题。

受持功德无量无边。

便成虚设也。

自非道场得入三昧发旋总持。

曷能妙说自在若斯。

二初释下。

就别广明。

置通释别也。

文四。

初释佛字二。

初正约佛名示六即二。

初翻名标示。

梵云佛陀。

华言觉者。

即说教主。

别号称曰释迦牟尼通号有十。

今举第九。

故标佛也。

既是极果。

即究竟觉。

起信论云。

觉心初起。

心无初相。

远离微细念故。

心即常住。

名究竟觉。

此觉圆净无所对待。

生佛依正镕融总摄。

十方三世亘彻无外。

五住二死尽净无余。

无量甚深永绝思议。

强名妙觉。

此之觉义有六种即。

即者是义。

今释迦文。

乃究竟是圆净之觉。

一切凡圣无不全体皆是此觉。

虽全体是。

且迷悟因果其相不同。

故以六种分别此是。

所谓理是。

名字是。

观行是。

相似是。

分证是。

究竟是。

然若不知性染性恶。

所有染恶定须断破。

如何可论全体是邪。

全体是故。

免于退屈。

六分别故。

免于上慢。

六不离即。

即不妨六。

六即义成圆位可辩。

问所言凡圣全体即佛。

为即自己当果之佛。

为即释迦已成之佛。

答自己当果。

释迦已成。

二佛之体究竟不别。

故诸果佛为生性佛。

迷则俱迷。

见则俱见。

故己他佛于今色心。

皆可辩于六即义也。

又复应知。

六即之义不专在佛。

一切假实三乘人天。

下至蛣蜣地狱色心。

皆须六即辩其初后。

所谓理蛣蜣名字乃至究竟蛣蜣。

今释教主。

故就佛辩。

以论十界皆理性故。

无非法界。

一一不改故名字。

去不唯显佛。

九亦同彰。

至于果成。

十皆究竟故蛣蜣等皆明六即。

二涅槃下。

就觉广明六。

初理即。

六种即名皆是事理体不二义。

而事有逆顺。

名字等五是顺修事。

唯理性一纯逆修事。

此逆顺事。

与本觉理体皆不二。

其逆顺名自何而立。

以知不二。

事皆合理。

名之为顺。

其不知者。

事皆违理故名为逆。

名字等五。

若浅若深。

皆知皆顺。

若初理即唯迷唯逆。

而迷逆事与其觉理。

未始暂乖。

故名即佛。

所以者何。

良由众生性具染恶不可变异。

其性圆明。

名之为佛。

性染性恶全体起作。

修染修恶更无别体。

全修是性故得迷事无非理佛。

即以此理起惑。

造业轮回生死。

而全不知事全是理。

长劫用理长劫不知。

不由不知。

便非理佛。

以全是故。

名理即佛。

以不知故非后五即。

然理即佛。

贬之极也。

以其全乏解行证即。

但有理性自尔即也。

又理即佛。

非于事外指理为佛。

盖言三障理全是佛。

又复应知。

不名障即佛。

而名理即佛者。

欲障后五有修德是。

此之一位唯理性是也。

又障即佛。

其名犹通。

以后五人皆了三障即是佛故。

释此为三。

初引诸经示即。

初引大经迦叶品云。

众生即是佛。

何以故。

若离众生不得三菩提故。

如来性品。

我者即是如来藏义。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即是我义。

如是我义。

从本已来。

常为无量烦恼所覆。

是故众生不能得见。

如贫女人舍内多有真金之藏。

家人大小无有知者。

时有异人善知方便。

乃至即于其家掘出金藏。

又云。

譬如王家有大力士。

其人眉间有金刚珠。

与余力士捔力相扑。

而彼力士以头触之。

其额上珠寻没肤中。

都不自知是珠所在。

其处有疮。

即命良医。

欲自疗治。

乃至时医执镜以照其面。

珠在镜中明了显现等。

如来藏经十喻者。

彼经十文。

一法。

九喻。

一是所喻。

九是能喻。

以所从能。

故云十喻。

一法者。

经云。

佛告金刚慧菩萨。

我以佛眼观一切众生。

贪嗔痴诸烦恼中。

有如来智。

如来眼。

如来身。

结加趺坐。

俨然不动。

善男子。

一切众生虽在诸趣烦恼身中。

有如来藏常无染污。

德相具足如我无异。

于此文后。

即举九事以喻其法。

各有长行重颂。

一萎华佛身喻。

二岩蜂淳蜜喻。

三糠绘粳米喻。

四粪秽真金喻。

五贫家宝藏喻。

六庵罗内实喻。

七弊衣金像喻。

八贫女贵胎喻。

九焦模铸像喻。

弊帛者。

经偈云。

譬如持金像行诣于他国。

裹以秽弊物。

弃之在旷野。

天眼见之者。

即以告众人去秽现真像。

一切大欢喜。

我天眼亦尔。

观彼众生类。

恶业烦恼缠生厄备众苦。

又见彼众生无明尘垢中。

如来性不动无能毁坏者。

土模者。

经偈云。

譬如大冶铸无量真金像。

愚者自外观但见焦黑土。

铸师量已冷。

开模令质现。

众秽既已除。

相好划然显。

我以佛眼观。

众生类如是。

烦恼淤泥中。

皆有如来性。

闇室下。

复出涅槃经云。

如闇室中井。

及种种宝。

人亦知有。

闇故不见。

有善方便。

然大明灯照之得见。

是人终不生念是水及宝本无今有。

涅槃亦尔。

本自有之。

非适今也。

大智如来。

以善方便。

然智慧灯。

令诸菩萨得见涅槃。

今文但引闇井具宝。

以证理即。

不取人亦知有等文。

诸喻皆尔。

须知诸喻。

理兼圆别。

若言三障定覆佛性破障方显。

此犹属别。

若全性成障。

障即佛性。

以不思议德。

障消者则诸喻皆圆。

方是今文理即之喻。

故如来藏喻止观显别。

今文显圆。

次净名皆如。

语尚涉通。

今须圆解。

次宝箧下卷胜志菩萨。

向佛说偈。

己界及法界。

众生界同等。

己界即心法。

法界即佛法。

佛以法界而为体故。

对众生界即成三法。

心生在因佛法在果。

三无差别故云一界无别界也。

二此是下。

就本觉明佛。

前引诸经。

虽云即佛。

犹未的示觉了之相。

且指三障体全是理。

今示此理。

当处照明。

名为本觉。

佛义成也。

此自分二初正示。

言此是者。

指上大经众生即佛。

诸喻宝物。

净名皆如。

宝箧法界。

此等皆是本性圆智。

非三般若融即微妙。

智不名圆。

知一切法一一含受一切诸法。

全法是智。

全智是法。

待对斯绝名圆觉诸法。

诸法乃是生佛依正。

三际十方。

此等时处。

既全是智。

何有一处一物一尘。

体不明了。

然此明了非心意识所能及也。

故起信论本觉义云。

心体离念无所不遍。

等虚空界本性明了。

既其离念安以情求所谓不思议智照等也。

勿认六道漏心三乘证智而为本觉明了之相。

妙觉之觉方是理佛。

全修在性斯之谓欤。

二虽五下遮情。

情执者云。

诸有业缚无明惑暗。

那言众生即是佛邪。

故遮之曰。

虽业至无间。

而皆当体是三解脱。

虽见思昏倒而本觉理未始不存惑业。

全是性德缘了佛性。

岂可更坏理佛。

刀不自伤故。

二斯下。

对四事辩理。

世间常住者。

即十法界三十世间。

一一皆住真如法位。

法位常故。

世相亦常。

然世本代谢而言常者。

以一切法即真实性。

性不改故。

故名为常。

若谓迁流不得言常。

斯谓情见。

良以生法即性故。

常住异灭法即性故。

常即性之常。

非常无常不可思议。

言偏意圆。

故可得云一生一灭无非中道。

唯生唯住。

唯异唯灭。

法华迹门显所证云。

世间相常住。

于道场知已。

本门乃云。

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

非如非异。

故知世间即是三界常住。

岂乖非如非异。

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也。

此理秘妙。

佛能明见故。

故云灼然。

今我智者成秘妙观。

虽是肉眼而名佛眼。

能见秘藏亦云灼然。

故妙乐云。

显露彰灼称为真秘真秘之理即世相常。

世相常故众生即佛。

此理妙故。

有佛教化不益一毫。

空过无佛不损一毫。

五即得之何足为高理即失之未始暂下。

对此四事示理佛也二如斯下。

名字即。

此至究竟皆修德也。

须论损益及以高下。

言名字即佛者。

修德之始。

闻前理性能诠名也。

然有收简。

收则耳历法音。

不门明昧异全不闻。

俱在此位。

简则未得圆闻。

齐别内凡。

尚属理即。

以七方便未解妙名。

岂知即佛。

此自分二。

初带喻示名字二。

初不闻之失。

理虽是佛全体在迷。

佛出不闻经名绝听。

此乃却指但理之失也。

二若佛下。

闻名之得。

六即辩佛。

故今名字唯约三宝及十号也。

无明长夜佛出令晓。

阐本智日乃识三宝照世光明。

生死巨关无佛长锁。

佛能于此开甘露门。

令知十号是常住味。

此光此味。

乃从众生心性流出。

还使众生解此光味即本性佛。

因说等者。

却指贫女舍宝喻也。

初既不知家有宝藏。

唯受贫苦。

因示得知。

宝虽未掘预生适悦。

此等法喻皆示于名有识知义。

能知所知即名字佛。

二故须下。

引人明即佛。

梵云须达多。

此云善施。

亦曰给孤独涅槃二十七云。

舍卫有长者。

名须达多。

为儿娉妇。

诣王舍城。

宿珊坛那舍。

见彼长者中夜而起。

庄严舍宅。

乃问。

当请摩伽陀王耶。

答云。

请佛。

须达初闻身毛皆竖。

复问。

今在何处。

答曰。

在迦兰陀精舍。

须达思念欲见。

于时忽见光明如昼。

寻道而出。

城门自开。

见佛闻法证须陀洹。

疏云。

巨关。

即城门也。

今明毛竖。

即惊觉也。

闻名生觉即本性佛。

若论大经追叙昔事。

方证初果。

验闻名时。

未能解了觉即本性。

及前科中三宝十号。

亦涉于小。

今约跨节取意而谈。

五时示现身相名号说法度人。

乃至闻者一念微解。

一一皆是全性起修。

当处无非本性佛法。

如前一化增数诸行。

皆会圆常。

四教四门。

唯诠一理。

不从跨节焉消彼文。

况文出涅槃。

部已开会。

故约惊觉示名字佛。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第二

  三观行即。

此中观法。

异常坐等直观心性。

故托他佛而为所缘。

然是大乘知心作佛佛即是心。

其观未成为尘所动。

始自圆闻观佛妙境。

至识次位勤行五悔。

若未发品。

此等行人皆属名字。

故知名字其位甚长。

今明对尘即成佛观。

其中念念觉知之心。

名观行佛此自分。

二初观妙色即真法。

以大小相皆悉周遍。

故此色身即是真法。

又二。

初约一佛二。

初示始习即心观相。

此是名字升进之位。

不独解名能修观故。

但未入品。

非观行位。

观佛相者。

若此经中八万相好。

非羸劣想而可系缘。

故须初心先观落日。

渐观地树及以座像。

观既深着方观胜身。

今依般舟初心先观千辐轮相。

次第逆想至肉髻。

三十二种是下品相。

复从足起。

可作始行系心之境。

不须更以落日为缘。

若相若好。

皆依于身。

身唯金色。

故云如铸金像。

此之色相虽从心想如在目前。

故云与眼作对。

言妙色者。

即是不可思议色也。

所以者何。

由此行人已圆闻故知色唯心。

知心唯色。

五根所对尚体唯心。

况想成色岂在心外。

此色非色非色非非色。

而能双照。

色与非色。

既离情想故名妙色。

非由三观莫见妙色。

非由妙色莫成三观。

境观相资尘念靡间。

方能得入观行位也。

二开眼下。

明观成称性。

周遍。

妙心作相妙相发心。

心心不休成观入品。

尘缘莫动佛常现前。

闭目了然开眼不失。

在明见佛处暗不忘。

性无间然。

佛岂暂阙。

一一相海庄严法身。

相为大相。

好为小相。

观大发小名为流出。

劫水虽大止剂二禅。

佛相遍周称于法界。

且以分喻显于周遍。

观行佛眼名曰周眸。

此眼所观何处非佛。

问金光明玄义。

观于三道显金光明。

似位尚云闭目则见。

开目则失。

今观三身位在观行。

因何开闭俱得见邪。

答彼明性德金光明理。

此理初住方任运见。

故于似位犹论得失。

今带事定。

托彼应色。

观于三身。

以其应相凡心可见故理三身虽乃未显。

不妨应色先与定合。

故令开闭皆见佛身。

如以三观观彼落日。

三观未成而能开闭。

皆见于日。

故虽事理一念同修。

而理难事易。

事易故先现。

理难故后发。

故般舟三昧。

以三十二相为事境。

以即空假中为理观。

境观虽乃同时而修。

境必先成。

托境进观。

藉观显境。

更进更显。

从凡入圣。

故知彼就趣真无住。

对似爱顶堕。

为开闭得失。

此就应色。

得成观行。

为开闭俱见。

不知事理难易浅深。

此相违文何能销释。

二念一下。

等诸佛二。

初约一佛等诸佛。

为成观故不可散缘。

故以弥陀一佛为境。

虽观一佛何异十方。

虽照现今何殊过未。

此彰一切不离弥陀。

良以弥陀是无量之一。

故能等于一中无量。

二一身下。

明诸佛同三法。

一佛等彼一切佛者。

以由佛佛同得三法。

身是法身。

智慧是般若。

十力四无所畏是解脱。

亦是三身三涅槃等。

身智言一者。

显于诸佛法报不别。

应用亦同。

故力无畏结云亦然。

同身智一也。

菩萨因中分破无明。

分同妙觉所证三法。

无明破尽。

则究竟同诸佛三法。

诸佛三法既其不二。

是故弥陀三法不少。

一切诸佛三法不多。

故言等也。

二念色下。

念三身以结。

示色是应身。

通于胜劣及他受用。

法门是报身。

以诸法门。

聚而为身。

即八万四千陀罗尼为发。

第一义谛为髻。

种智为头。

慈悲为眼。

无漏为鼻。

四辩为口。

四十不共为齿。

二智为手。

如来藏为复。

三三昧为腰。

定慧为足等。

此诸法门。

若从所证名为法身。

今从能证名为报身。

自受用也实相是法身。

非不具于一切法门及诸色相。

让于能证及垂应故。

今是所证及以能垂。

但名实相前论观法文中。

但言相好周遍。

次文乃约三法论等。

至今结示云念三身。

应知法门及以实相。

不离色身举一即三。

全三是一。

法尔相即非纵非横。

是故此经第九佛观。

经示相好。

疏名真法。

不知圆观。

此名莫消。

若观佛身。

不涉后二。

便同小外。

何预妙宗。

须知此文。

是结前观色相周遍已具三身。

二常运下。

明即佛。

观行位人一切时处。

念佛三观。

常得现前。

故云无不念时言念念皆觉者。

示即佛义。

虽是始觉即同本觉。

非全本觉观不名中。

亦得义论始本一合。

虽非究竟及真似合。

而亦得是观行合也。

若论即字。

广雅训合。

荆溪云依训乃成二物相合。

于理犹疏。

今以义求其体不二。

方名为即。

然其始觉与本觉合。

虽名为合非二物合。

正是荆溪体不二义。

良以始本觉体是一。

故知六即得名六合。

理即乃以逆修之觉与本觉合。

五皆顺觉与本觉合。

六合无非体不二也。

荆溪有时亦以合名明不二体。

故不二门云。

复由缘了与性一合。

方能称性施设万端缘了是始性岂非本。

修性体一复名为合。

四相似即。

今既释佛。

乃似本觉。

良以此位始觉之功。

尚伏无明。

全未破故。

非真本觉。

唯得名为相似即佛。

若四十一位分破无明。

故得分分是真本觉。

名分真佛。

至极果位无明既尽。

本觉全彰。

故得名为究竟是佛。

即究竟本觉。

亦究竟始觉。

亦是究竟始本一合。

亦是究竟始本俱忘。

例前五即皆有四义。

问名字等五。

以始对本。

论合及忘四义稍可。

唯初理即。

既全在迷。

岂有始觉及二义邪。

答理虽全迷而具三因及五佛性。

缘了二性岂非本有修因始觉果。

及果果二种佛性。

岂非理中究竟始觉。

理若不具此等始觉。

名字等五。

便须别修。

复何得云全修在性。

但有即名无即义也。

自非山教圆位徒施今当相似位中四义。

文自分二。

初标释二。

初约三身明即佛。

前观行位。

常用三观念佛三身。

观觉虽成似觉未发。

加功不已。

今本觉三身相似而发。

与始觉三观相似相应。

应是合义合而不忘。

非妙觉也。

问于一本觉约何要义。

显示三身令人可见。

答本觉诸法即空假中。

觉诸法假。

即相好身。

觉诸法空。

即法门身。

觉诸法中。

即实相身。

如此论之其义宛尔。

更于一觉约寂照说。

照而常寂自在神通。

即相好身。

寂而常照清净智慧。

即法门身。

非寂非照而寂而照。

即实相身。

此之二三皆非纵横不可思议。

乃是寂觉照觉。

双遮照觉全本成始。

即是相应及俱忘义。

此位三身即佛义显。

是故文中不特言觉示于即佛。

二相似下。

约四喻明相似。

行人本觉寂照及双相似而发。

成相似位三种之觉。

此觉似真若鋀若瓜。

比金比瓠。

此之二物喻始似本。

如将至火先觉暖气。

行欲近海预睹平相。

此之二事喻于相似近乎分真。

前二约法论似。

后二约位论似。

二水性下。

劝证二。

初约事劝。

本觉清凉其犹冷水。

似觉饮之知消烦热。

名字之人如热渴者。

须三观功掘无明地方得真似清凉之水。

徒闻之水不施观功。

又无事行取水具物。

守渴而终至极热处。

二略举下。

引文证相似相应功德之相。

如彼法华六根清净。

文虽稍广其相显然。

行者易知故得名要。

六根同有五种似发。

所谓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肉耳天耳慧法佛耳。

乃至意根亦有五相。

此之六五。

即三相应肉天法六。

即相好身相似相应。

慧六佛六。

即法门实相相似相应。

以五眼等是不次第相似发故。

可以对于圆三身也。

行者能于三观。

观佛六根三德。

不久相应。

五分证即。

即心观佛。

托境显性。

虽得相似尚属缘修。

今则亲证属于真修。

分破无明。

起信论中称随分觉。

寂照双融。

本觉真佛分分而显。

从所显说。

名为分真。

从能显言。

名为分证。

四十一位皆受此名。

自分二。

初明初住。

一代教中圆位显者。

唯起信论及华严经。

经说三身初住顿得。

论明八相初住能垂。

若此位不论破无明惑。

安得如此上冥下应。

故知十向方伏无明。

初住但能断于见惑。

此等经论是渐次教。

不可与其华严起信顿修顿证菩萨一槩。

是故今立诠中道教论次不次。

分于别圆。

今就彼经明分证佛。

此文分二。

初约发心明即佛二。

初约三法明发就初住名示。

即佛相。

位名发心。

发本觉心也。

常寂常照寂照双融。

是本圆觉。

即一而三。

不发而发。

故成三发皆言一切者。

法界无外摄法不遗。

诸佛众生色心依正同一觉体。

全体为缘全体为了。

全体为正。

缘因发故。

了正亦发。

了因发故缘正亦发。

正因发故。

缘了亦发。

盖三法圆融。

发则俱发。

缘发名功德。

能资成故。

了发名智慧能观照故。

正发名境界。

是真性故。

是所显故。

问三德既是一本觉性。

由证显发。

今云一是所显境界。

二名能显功德智慧。

若是能显。

二则是修。

何得名证本觉三德。

答其理如是。

方不思议。

所以者何。

三虽性具缘了是修。

二虽是修。

非适今有。

二若非修三法则横。

二若非性三法则纵。

故释签明三点不纵横云。

虽一点在上。

不同点水之纵。

三德亦尔虽法身本有。

不同别教为惑所覆。

虽二点在下。

不同烈火之横。

三德亦尔虽二德修成。

不同别人理体具足而不相收(文毕)辄出其意。

别教法身为惑覆者。

良由不知本觉之性具染恶德是故染恶非二德也。

故别惑通惑业识事识烦恼结业三乘六道。

变易分段此等一切迷中二法。

非二佛性既非佛性。

乃成定有能覆之惑。

是故但有法身本觉。

随于染缘作上一切迷中之法。

以是名曰为惑所覆。

应知覆义不同泥土覆彼顽石。

既覆但中佛性之理。

如淳善人。

一切恶事非本所能。

为恶人逼令作众恶。

故说善人为恶所覆应须还用随染觉性。

别缘真谛及以俗中。

次第别修空假缘了或中边缘了种种二因。

或初缘次了。

或初了次缘次第翻破一切迷法。

显于法身本觉之性。

是故覆理成于纵义。

圆人不尔。

以知本觉具染恶性。

体染恶修即二佛性故通别惑事业识等一切迷法。

当处即是缘了佛性。

岂有佛性更覆佛性。

如君子不器善恶俱能。

或同恶人作诸恶事。

则彰己能何覆之有。

故即二迷以为缘了。

显发于正。

缘了二德体迷而得。

义当所发。

元是修德复当能显。

虽分修性皆本具故。

义不成纵言别人理体具足而不相收者。

亦为不知本觉之性具染恶德。

不能全性起染恶修。

乃成理体横具三法。

言不相收者。

以其三法定俱在性皆是所发。

犹如三人各称帝王。

何能相摄。

是故不知性中三法。

二是修者二乃成横。

圆人不然。

元知本觉具染恶性。

故使迷中一切染恶。

当处即是缘了佛性。

以此二修显于一性。

如一主二臣。

主摄于臣臣归于主。

三德相收亦复如是。

今初住位所发三法。

皆性具故发则俱发。

故云不前不后以此三法。

二为能显一是所显。

修性宛尔。

故云亦不一时不一时故非横。

不前后故非纵不纵不横不思议发。

是故名为初发心住。

二三智下。

约三身明佛。

前以正助二修。

对性明圆发相。

今约报智证法起应。

报应二修对法一性论分证佛。

从智证法。

从法起应。

即非一时。

三身顿得故非前后。

不纵不横复见于此。

从始圆修一心三观。

今圆三智一心中得。

即以此智证得法身。

智性即色三一体融名妙色身。

此身湛寂如鉴无情。

形对像生山毫靡间。

名应一切。

三身三德体离纵横。

今始发明名开秘藏。

入理般若名为住此住无住住秘藏中。

二以普下。

约被物明佛用二初总示三轮。

色像即身轮。

一音即口轮。

等悦即意轮。

身名神通轮口名正教轮。

意名记心轮。

妙观察智也。

轮者转义。

亦能摧碾。

己心证法转入他心。

能摧碾他一切业惑。

此三业应有十界相。

皆是初住分得佛用。

二应以下。

别示十界。

上明能用种种三业不出十界。

今分别之。

先明佛三。

况出九界。

佛应三土。

且说同居。

化有始终。

须彰八相。

大机所见八相难思。

若应小乘八种皆劣。

大示出没如水之波。

全法界身八皆胜妙。

小乘生灭体是无常。

如火烧薪终归灰断。

故两八相不分而分。

胜劣宛尔。

此等皆是果人法则。

名佛威仪。

初住能为名之曰具。

威仪属身。

音声属口。

方便是意。

应以佛界而得度者。

即为现此三轮相也。

佛相至高尚能迹示以佛况九。

现之不难。

既现九界各具三业然非直现十界而已。

于一一身。

复现十界重重无尽。

以得普现诸身三昧故也。

二初住下。

况后位。

初住始破一品无明。

分证三身。

垂形十界。

其相尚尔。

况二三住。

况第十住行。

向登地至于等觉。

破惑转深。

德用转广。

宁以心口而思说邪。

良由位位始觉本觉一合俱忘。

致使体用高广若此。

六究竟即。

一切诸法无不是佛。

迷故不知。

故圆实教不顺迷情。

直示一切皆是佛法。

世间相常众生是佛。

不禀教者。

但有理是全不知是。

若闻此教。

于名知是。

若入五品于观知是。

入十信者相似知是。

四十一位分真知是。

今登极果。

究竟证知一切诸法皆是佛法。

此自分二。

初据位直明。

等觉已名满足方便地菩萨究竟地。

始觉道穷本觉理极。

本始既泯无以名焉。

强称妙觉。

大品般若四十二字。

字字互具诸字功德。

南岳用对圆顿教中四十二位。

初住阿字中四十字对至等觉。

最后茶字当于妙觉。

虽一一位皆能遍具诸位功德。

然是分具。

今此极位。

乃究竟具诸位功德。

故引法华唯我释迦与一切佛。

乃能究尽诸法之权。

实相之实。

达无明底到诸法边。

名边际智。

不思议权智也。

今已究竟。

故名为满。

于种种法证本圆觉。

不思议实智也。

此觉极满名为顿圆。

复用第七无上士号。

显智断极。

有惑可断名有上士。

等觉位也。

无惑可断名无上士。

即是妙觉。

断德究竟名大涅槃。

更有过者。

名有上士。

亦等觉也。

更无过者。

名无上士。

即是妙觉。

智德究竟名大菩提。

二约喻称叹。

用彼大经月爱之喻。

十五日月。

对四十二圆因果位。

皆智光增惑暗减灭。

故初之三日对住行向三十位也。

从初四日至十三日。

对十地位。

十四日以对等觉。

十五日对妙觉位。

此乃合前三十。

开后十地。

若三十三天同服甘露。

对四十二位皆证常理。

开前三十位对三十天。

合后十地用对一天。

等觉对一。

妙觉极位次对释天。

若四十二字。

字字互具四十一字。

对于圆证四十二位。

位位相收则前后俱开。

若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对圆真因四十位者。

前后俱合也。

今十五日月光既满。

即智德圆。

暗无不尽即断德极。

故大师云。

此之增减日日有之。

此之智断位位有之。

故不更用后十五日邪光减也。

复以众星对诸因人。

月喻果佛。

最上等言。

皆是称叹究竟佛也。

二佛有下。

以例诸号明难说。

圆极之果所有名字。

一一不虚究竟成就。

盖其所召皆真极故。

以望真因尚带虚设。

妄未尽故。

七种方便一切凡夫。

悉是虚名一无实义。

故大经云。

世谛但有名无实义。

第一义谛有名有实义。

佛是究竟第一义故。

又复应知非别有法。

名为究竟第一义谛。

毗卢遮那遍一切处。

一切诸法皆是佛法。

是则世间及出世间二死五住。

至鞞荔多蠢动蜎蜚五无间等。

若因若果无非圆极第一义谛。

故此诸名皆实不虚。

悉是究竟佛之异名。

是故称为佛有无量德。

应有无量名。

今唯举佛一名当之。

故诸大乘明于佛号或增或减。

皆是四悉赴彼物机。

今于通号十名之中。

举第九佛也。

净名经云。

正遍知如来及佛。

此三句义。

大千众生皆如阿难多闻第一。

以劫之寿不能尽受。

随其宜乐举此三名以少况多。

功德无尽。

  二释说字二。

初牒释。

悦是畅悦。

怀是心怀。

若就此经即是如来久修久证念佛三昧。

蕴之在怀。

今机扣发。

说之乃畅昔之所怀。

二即十下示相。

据今之说正在念佛。

次文委示。

今不预陈。

故且通涂明其说相文二。

初明所说法相。

十二部经总明说相。

谓或作长行说。

或作重颂说。

或作未曾有说。

或作无问自说说等。

若八万法藏乃具示所说种种法门。

合云四千。

且举大数。

然应了知有多八万。

且约四谛示诸八万。

若言八万法藏。

即苦谛八万尘劳。

即集谛。

八万对治门。

八万三昧门。

八万陀罗尼。

皆道谛。

八万波罗蜜。

即灭谛。

今虽示一。

义以兼三。

以法藏名是蕴聚义。

判属苦谛。

复由蕴义兼得三谛。

盖四名言不离阴故。

如俱舍云。

牟尼说法蕴。

数有八十千。

彼体语或名。

是色行蕴摄。

故十二八万俱通小衍。

或云小乘唯有九部。

大则十二。

或云小有十二。

大唯九部。

或云大小皆有十二。

六度四等虽在大乘。

亦通三藏事度菩萨。

然其名数四教皆同。

须就所诠真中二理。

定其权实。

复论四种能趣观行。

用简偏圆。

使宝渚化城迂直不滥。

二又于下。

明能说善巧二。

初于一法一门明四悉。

上之所列八万等法。

既通四教。

即是生灭八万无生八万。

无量八万。

无作八万。

如生灭八万。

趣举一法。

须开四门。

四门假人同皆叵得。

若其实法四义不同。

约有门说。

念念无常如灯焰焰。

约空门说。

三假浮虚犹如云雾。

双亦门说。

二相从容。

双非门说。

二相俱舍。

四中一门机生熟故。

四悉被之为未种者。

作世界说。

令其乐欲赞用受行。

为已种者用中二悉。

善根未发作为人说。

令起宿善信戒进念。

恶未破者。

必对治说。

令其三毒豁尔冰消。

为已熟者。

第一义说令得契真革凡成圣。

佛智鉴机。

说之必中。

知不入理令得三益。

知不破恶令得二益。

无善可发作世界说。

但生欢喜。

若全无益佛则不说。

二若一下。

例诸法诸门示四悉。

上明一门被机四悉。

余之三门被机亦尔。

八万中一四门四悉被机既尔。

其余诸法四门四悉被机亦然。

一教八万门悉既然。

三教亦尔。

八万法藏。

例于尘劳及对治门三昧总持波罗蜜等。

一一八万。

法法四教。

教教四门。

门门四悉。

其十二部六度四等。

准此可知。

以此略明佛说之相。

三释观字即所说也。

上十二部八万等法。

岂非所说。

然是泛举显于能说。

下无量寿及今观字。

的是此经所说义也释观分二。

初牒释双标。

牒起观字。

以观释之。

乃用观法观于胜境若非观法将何观之。

撮经所诠立兹题目。

经明十六以为能观。

今释题名唯论三观。

经文是别。

题是总名。

总总于别。

别别于总。

若也立题收文不尽。

则不能应篇章之式。

故知今立三观释观。

乃是经文十六观体若就十六。

各各示于三观相者。

其文繁广。

故于释题总而示之。

令其修者以兹观法入十六门。

则境境皆三。

心心绝妙。

四依被物言简意周。

双标次第及以一心。

二三观者。

此乃以次显于不次。

不融别观无以明圆。

如止观中皆用思议显不思议。

二从假下。

据教双释二。

初次第三观二。

初列名指经。

所列诸名释中自见。

二今释下。

释相结果。

依前列名释三观相。

第一空观而有二名。

假是等者见思取境无而谓有。

虚假凡俗知虚名谛。

二空之理是审实法。

知实名谛。

不究俗虚莫知真实。

要须照假方得入空。

是故名曰从假入空。

又假是等者。

迷世俗时谓虚是实。

则二俱不谛。

若悟俗虚必知真实。

则二俱谛。

故复得名二谛观也。

此观等者。

修观名因。

证智名果。

释论三智为易解故。

分属三人。

故以声闻对一切智。

即空观果当于别教十住位也。

第二假观。

亦有二名。

先斥住空堕二乘地。

若修假观能成佛法。

能益众生观空欲作入中方便。

故于空智证而不住。

三界惑着须荡令空。

诸法因缘须究本末。

见思重数如尘若沙。

以大悲心遍观遍学。

名为知病。

诸法诸门破性破相。

一一对治无不谙练。

是名识药。

随惑浅深知机生熟。

神通骇动智辩宣扬。

四悉当宜各令获益。

如此授药方肯服行。

皆由证空能入此假。

故此观名从空入假。

而言等者。

前除见爱破假用空。

今遣尘沙破空用假。

于空于假各一破用。

前后相望至今均等。

故复名为平等观也。

此观等者。

若依释论以菩萨人对道种智。

即假观果。

位在十行。

二空下。

第三中观。

初双标。

初观空生死者。

别人初心。

信今知觉本是常住中道佛性。

从教道故。

名为但中。

唯善唯净不具染恶。

虽无染恶其性灵知。

强觉忽生境界斯现。

分别境相执着我人。

不昧之知。

邪思邪见。

现前染恶既非性具。

皆是随缘变造而有。

是变造故非性本然。

是故见思不即中道定须破故。

即义不成。

故不得云唯爱唯见唯色唯香。

设欲修中能所不绝。

故修空为正。

中观为傍。

何者。

心既著有须别缘空破兹爱见。

所观之空是二乘法。

既非性具。

乃是别修空非毕竟。

是故空观但空生死。

次观空涅槃者。

生死之有虽已破除。

心又着空。

须别缘假破此空着。

假是建立是菩萨法。

非性具故。

亦是别修。

能荡空著名空涅槃。

此之等者。

前空生死见思惑忘。

次空涅槃尘沙惑尽。

二惑既尽心无偏着。

是故得为双遮方便。

初观等者。

复因次第用于二观观其二谛。

是故得为双照方便。

方便立已圆观可修。

于十向中即以所显中道佛性。

而为能观中道之观。

谛观不二惑智一如。

三观圆融是无作行。

故得自然入萨婆若。

此观之果。

名一切种智。

位在初地。

二一心三观。

斯乃称性而观。

绝待而照。

盖一切法。

性是法身般若解脱。

如伊字三点。

三非孤立。

一一圆具。

举一即三。

乃以三德而为三谛。

般若是真。

解脱是俗。

法身是中。

德既不纵不横。

谛乃绝思绝议。

此是佛之所谛。

今以此谛而为所观。

谛既即一而三。

观岂前后而照。

故依妙谛以立观门。

即于一心而修三观。

此观观法能所双绝。

况无量寿佛。

本修此观成就三身。

法报泯然真应融即。

非兹妙观宁显妙身。

化主若斯徒众亦尔。

正报既妙依报岂粗。

故十六境皆须妙观。

此文为三。

初依智论释二。

初释相二。

初约法释。

三智即前次第所明一切智。

道种智。

一切种智。

令易解故。

分属三人。

克性圆论三智实在一心中得。

三智是果。

三观是因。

果在一心因岂前后。

因果不二方曰圆修。

故举智后即明三观。

只一观而三观者。

趣举一观即具三观。

举一空观假中亦空。

三观悉能荡相着故。

举一假观中空亦假。

三观皆有立法义故。

举一中观空假亦中。

三观当处皆绝待故。

若知三观只在一心。

则一一观任运具三也。

观于一谛而三谛者。

谛观名别其体不殊。

全谛发观观还照谛。

既无别体。

以何义故立谛立观。

若欲分别就三因说。

性三为谛修三为观。

性了是真。

性缘是俗。

正是中谛。

不是了因非大真谛。

俗中亦然。

此之三谛方与三观体性不殊。

顽空为真与观体别。

俗中亦尔。

三观互具者。

盖性三本融。

全性成修此之谓矣。

二类如下引类释。

以有为法类无为性。

一刹那心初生即灭。

两间名住。

不无三相而在一心。

三相无常尚居促念。

三观称性无作无生。

具于一心其义何爽。

二此观下结果。

不明智果观法无归。

故示观成惑灭理显。

豁然妙证三种智慧。

实在一心。

或具论三智。

或从胜说。

只但名为一切种智。

寂灭等者论自解释。

一切种智双寂二边无明之相。

双照二谛种种行类。

始自初心圆修三观。

妙观中道。

念念双忘。

而即二边念念双照。

一心二观。

法尔如然。

今入分真本智显发。

全由始行亡照之功。

二引中论证。

论云。

因缘所生法。

我说即是空。

亦名为假名。

亦名中道义。

论通衍三。

今证圆观。

观所对法岂有不从因缘生者。

今修圆观必先解知能生因缘及所生法。

皆不思议。

方于此境观空假中。

又须了知妙谛妙观。

悉是能观因缘所生阴等诸境。

皆是所观。

前且直云观于一谛而三观。

须知于阴等境观一谛等也。

勿守略文。

须寻观义。

又不可谓先解所观不思议故。

便不得言阴及无明。

何者本说因缘及所生法。

是不思议。

若非无明何名因缘。

若非阴等何名所生。

有人见释心法妙云。

心法在因约迷以说。

佛法在果约悟以说。

辄便难云。

心法称妙何得是迷。

良由此人不知所以解迷是妙。

方曰圆人。

如论苦集称为无作。

及十二因缘名不思议。

岂不得云不思议无明。

人虽解妙法体是迷。

不知理即一向在迷。

妙觉一向属解。

中间四位迷解共俱。

名字即人若不观迷。

何处用观。

等觉之位若不破迷宁登妙觉。

以上上智断下下惑。

惑非迷邪。

人之多僻其类实繁。

释论三智已如前释。

三此观下。

约妙结示。

初一句总叹微妙。

次二句约三一叹妙。

一不定一。

一即是三。

三不定三。

三即是一。

释论以不决定解不可思议。

次三句对十六叹妙。

上明一三融即总一妙观也。

即此一观遍入诸门。

名一观一切观。

虽入诸门只一妙观。

名一切观一观。

观若定一。

莫入多门。

观若定多。

不可为一。

实不可以一多思议。

故云非一非一切。

后二句结示。

虽非一多能摄一切。

是故十六无非妙观。

四释无量寿。

正示三观所观境也。

前明三观。

且以三德。

及以三因。

而为谛境。

盖示所观融即用显能观绝妙须知性中三德。

体是诸佛三身。

即此三德三身。

为我一心三观。

若不然者则观外有佛。

境不即心。

何名圆宗绝待之观。

亦阿弥陀三身以为法身。

我之三观以为般若。

观成见佛即是解脱。

举一具三。

如新伊字。

观佛既尔。

观诸依正理非异涂。

此意不明非今观佛。

释此为二。

初牒名从梵。

无量寿者已是华言。

天竺梵语称阿弥陀。

二佛本下。

从真出俗二。

初约本无三。

标无量寿。

乃是无量而为其量。

是则题中已言寿量。

寿量依身乃成三义。

故约三义而论有无。

所言佛者。

究竟觉也。

理智既极始本两忘。

无相无名不可说示。

宁得立其身及寿量。

二随顺下。

随世俱立二。

初列三身各三。

据究竟觉第一义谛。

则不可言身及寿量。

为度生故。

乃顺世间立名立相。

故说三身及三寿量。

是则真佛无三。

随世故有。

然须了知有无之意。

言佛本无身无寿量者。

但无有相随情之三。

非无性具征妙身等。

是故真佛究竟一切净秽法门。

若一向无何异小乘所诠真理。

故真无俗有。

真有俗无。

皆是悉檀不可偏执。

今文意者。

盖立三身释无量寿。

恐执定有。

是故先言佛本无三。

随世说有。

得此意已。

分别三身三寿三量。

则无滞也。

二法身下。

释三身三义二。

初约义分别。

二据理融即。

以有次文尽理融即故。

今且约修二性一。

一涂分别。

初自为三。

初法身二初别释三。

初法身者。

师轨释法。

舍通从别。

通则生佛俱轨法性。

然其九界虽轨而违。

如人依师不顺师教。

唯有诸佛从初发心。

轨法而修。

今能究竟冥合法性。

故大经云。

诸佛所师。

所谓法也。

以法常故。

诸佛亦常顺法性故名法为师。

实非所师。

与能体别。

故即所师法而为其身。

虽名为身已出五阴。

故非色质。

及非心智。

色是初阴。

心智即四阴。

既其非阴亦非入界故非三科任持摄属。

此则已简分段变易。

以示生死阴等摄故。

亦可色质简应心智简报。

三科简因。

既非此等何以状名。

为物机故。

强指法性名为法身。

二法性下。

寿连持之寿。

亲依命根。

今法性寿非识息暖报得命根。

亦非三事连持之寿。

为物显德。

乃指法性非八相迁。

非九世易。

强名为寿。

三此寿下量。

寿之分量合论长短及以延促。

今法性寿实无此等分量之相。

此则通简。

若别简者长是报佛。

短是众生。

能延能促即是应身。

非此等量为成观故。

强指法寿同虚空量二此即下。

总示。

法性三义。

非阴聚身。

非报得寿。

非长短量。

不可思议强于法性说身说寿说量故也。

二报身二。

初称法有报二。

初引经。

报即酬报也。

修行是因。

感于妙报而酬因也。

法华证智德经云。

慧光照无量久修业所得。

大般涅槃证断德也。

此二果德酬答修因。

是故名报。

二如如下释相感报之时。

其相何似。

故以一法二喻显之。

如名不异。

所观差别。

不名如境。

智外有境不名如智。

各二如者。

境如如智智如如境。

此之境智故得应冥。

智慧名通。

故以果觉菩提简之。

即是无上菩提之智。

与法性境相应相冥。

先举函盖喻其相应。

恐谓函盖虽际畔相当。

终存两相。

故重举水乳以喻相冥。

令知始本同是觉性。

其体泯然。

正同水乳。

则显境外无智。

智外无境。

水乳可见。

二法身下。

于报立三。

即身寿量也。

三中一一言法身者。

报智所冥。

离法无报故。

初身言非身者。

非应佛有分齐身。

非不身者非报佛无分齐身。

又非身则非有。

非不身则非空。

中道法身乃本觉体始觉冥此能冥亦忘。

为成观故。

强名报智。

二法寿下。

明寿言非寿者。

非应同连持之寿。

非不寿者。

非报智不连持寿。

双非二边冥中法体。

强名之意。

同前身也三法量下。

明量。

非应有量非报无量。

及非二边义同身寿。

三应身三。

初明应物有三。

初身。

如谷答响。

大小随声。

如鉴现形端丑在质。

应万物感现胜劣身。

二应同下寿。

身既同物寿岂差机三应同下量。

随宜长短示量无量。

二智与下。

明依二有应三。

初法。

智即报身。

体即法身。

此二冥合。

应用无方。

二如水下喻。

真金上色须水银和。

方能涂物。

阙此一缘金无涂用。

三功德下合。

报智功德契会法身随有机处应无不往。

三能为下明应遍三土二。

初双明报应。

二有量下。

单示应身。

初义者上所说报。

但论冥法。

即自受用也。

今明垂应以他受用常住之应。

对于生身无常之应。

示二迹用。

是故双明身等。

身即生身。

有分齐相。

故名为身。

非身是报。

无分齐相。

故曰非身。

小般若云。

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大身者乃他受用身也。

无分齐身其寿则常。

故无量也。

有分齐身寿。

则无常。

故有量也。

此二应用乃依真中二理而住。

机依事业二识而见。

住理广如金光疏说。

二识委在起信论。

明论意要在事识见。

则取色分齐。

故名应佛。

业识见则离分齐相。

故是报身。

此义至后释观佛观钞中辩之。

行者须知常身无量。

通应三土。

无常有量但应同居。

所以者何盖实报机分证论见他受用身。

方便土人唯禀别圆。

所见佛相虽小优降。

然匪生身。

悉是报佛。

若同居土具四教机禀别圆者。

能睹报佛。

故法华明常在灵山。

华严说法尽未来际。

及诸大乘即于应相。

见是法性尊特之身。

故知常身遍应三土。

若无常身唯应同居。

逗藏通机生凡夫善也。

次义分二。

初明有量二义。

上之所说自受用外。

垂三土身。

皆名为应。

其他受用虽就对机名之为应。

而是实因之所感克。

复名为报。

非是差别逗机之用。

若论逐物随缘参差长短身寿量者。

须就同居无常用说。

故今别示应身之相。

但于有量开出两量。

而此两量依于事识但空见故。

唯属无常。

若依业识不空见者。

即此无常全体是常。

则常无常二用相即。

二鸟双游也。

若上二土机息应转。

亦是无常。

以非八相。

故且言常。

言七百等者。

首楞严三昧经云。

坚首菩萨问。

佛寿几何。

佛令往东方过三万二千佛土。

于庄严国问照明庄严自在王佛彼佛答云。

如释迦寿我亦如是。

汝欲知者。

我寿七百阿僧祇劫。

坚首回此白佛。

阿难云。

彼佛乃是释迦异名。

虽机胜见长。

而七百犹可数故。

亦是有量之量。

若阿弥陀。

人天莫数。

故是有量之无量也。

二应佛下。

结应佛皆然。

佛佛既皆三身圆证。

应身被物。

物寿长短。

岂不随顺各示两量。

故弥陀现长亦能现短。

释迦现短亦能现长。

故大论第三十六云。

当知释迦文佛。

更有清净国土如阿弥陀佛国。

阿弥陀佛亦有不严净国如释迦文佛国。

又第三十八云。

此间阎浮恶故。

释迦寿应短。

余处好故佛寿应长。

故涅槃二十二云。

西方去此三十二河沙有无胜国。

所有庄严如安乐世界。

我于彼土出现于世。

斯皆随逐物机也。

二然下。

据理融即。

上辩三身。

法是本有。

报约修成。

应论现往。

其言似纵。

须知报应二种之修性德本具。

虽是性德修相宛然。

全性起修全修在性。

三一冥泯思说莫穷。

不可等者。

如上竖论显非并一。

若言性具三身寿量显非别异。

若作并别一异之解。

即乖所诠圆常法体。

即一而三故不横。

即三而一故不纵。

非纵非横不可思议。

如此解者。

乃会能诠玄妙之文也。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第三

  二辩体前文解释能说所说。

能观所观皆能诠名。

今辩此名所诠之体。

欲令学者因筌得鱼。

寻名显体。

寻名意在忘名。

显体知无别体。

此乃今师释名辩体之妙意也。

复应了知。

释名是总。

总三法故。

三章是别。

别三法故。

是故解释通别二名。

无不义具教行理三。

能说之佛。

既具三身。

所说观境各具于三。

故云释名总于三法体章别在法身。

宗用别当余二教相一章分别总别。

今之辩体虽在一法一必具三。

故明体礼体底体达三种之义。

虽论三义但是法身中三。

未明余二各三。

故涅槃玄云。

总唱秘藏故当其名。

法身摄一切法。

不纵不横以当其体。

般若摄一切法如面三目。

以当其宗。

解脱摄一切法。

如三点伊。

以当其用。

如此敷演。

即是其教。

非但经体义成。

余义亦显(文毕)今出其意空假皆中故三属体假中皆空故三属宗。

中空皆假故三属用。

用是解脱特喻三点。

点是文字故宗当般若。

特喻三目。

目能照明故。

法身之三特泯纵横。

彰离念故故知释名总于九法。

辩体别在法身中三。

然九不多。

三不为少。

方是圆教总别之义。

此自分二。

初牒起略示。

名傍是宾。

体正是主。

名是假名体是实质。

一切名下。

皆有其质。

二释论下。

正释主质四。

初据二文定体。

诸法当处。

不生不灭非有非空。

无能无所。

离言说相。

离名字相。

离心缘相。

离此等相。

名为实相无相之相也。

谁人不具何法不然。

若论证知唯有诸佛。

故法华云。

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

禀圆说者初心即用佛智照境。

故能信解诸法实相。

既解实相。

亦解诸法实性。

实体实力。

实作。

实因。

实缘。

实果。

实报。

实本末究竟等。

十法既实。

即是实生实佛。

实依实正。

一色一香无非中道。

一切诸法皆是佛法。

既一切皆实。

实外无余。

复何得云余皆魔事。

应知此说以理简情。

若离心缘能所等相名为实相。

介尔有相即为魔事。

故别教已下至六道法。

皆有能所心缘等相。

魔能说之悉名魔事。

故知一切皆魔一切皆佛。

以情分别一切皆邪。

离情分别一切皆正。

今简情取理而为经体。

应知实相全体照明。

称为真心。

亦名本觉。

觉体遍故诸法皆实。

若指其要。

不离现前分别之念。

念即本觉觉即经体。

无别经体以为所诠。

以此觉心观于依正。

能所即绝待对斯忘。

妙观之宗自兹而立。

若不尔者。

何须得体方立经宗。

实相印者。

印即符印亦信也。

亦印定义。

乃以所诠定其大小及以邪正。

理符佛旨方可信从。

小乘三印无常无我。

此之二印印于生死。

寂灭一印印于涅槃。

小乘涅槃与生死异。

故各印之。

所诠符此则可信受。

是小乘经非魔外说。

大乘一印即一实相。

二种生死三德涅槃。

其体是一。

究竟真实。

义符于此可以信受。

是大乘经非小非外。

今据此经圆实为大。

若从彼论三藏对衍。

通别二教亦名一印。

今不取二。

唯圆实相名一印也。

则能说之人。

所观依正。

四种净秽。

五逆罪等。

其性不二。

以此一印为经正体。

二无量下。

为四章所归。

无量功德等者。

经用归也。

经之力用亦名功德。

力有灭恶之功。

用有生善之德。

灭一切恶生一切善。

是故功德受无量名。

如此功德共严实体。

其犹帝王治乱育民。

以此功德庄严圣躬。

种种众行即经宗也。

从理起行全理成修。

如水为波波还归水。

宗必会体。

故云既趣。

通则万行别观十六。

故名众行。

言说问答即经名也。

能诠之名在于言说。

言义幽奥。

复须问答种种诠辩。

以立经名而彰实体。

问题目为名。

何尝问答等邪。

答名能诠体。

一部言句皆能诠名。

如法华经本迹十妙。

以为其名但题是总。

故就题释名。

余之四义皆遍始终。

故一经之名问答诠辩等。

从后向前。

示能归法。

不别云教。

兼在名中。

自禀曰名。

化他为教。

自他虽异俱是能诠。

故知四章同归一体。

三譬众下。

约二喻显尊。

体于四章。

犹如北辰众星环拱。

又似东海万水潮宗。

以其四章不暂离体。

一切诸法无理不成。

经体既然。

安得不辩。

四故以下。

以一印结示。

三书家下。

具明体德。

体对释名。

但在一德。

所谓法身。

盖释名中。

总示三法。

利根虽解。

钝者未明。

何者以总示文带于宗用。

体混其中。

情想叵忘。

本性难显。

故于总后。

别示灵源。

永异四魔。

诸法皆实。

于彼圆伊。

当上一点。

绝思绝议。

非用非宗。

而其性融。

一不定一。

如伊一点。

点不孤然。

故直法身非法身。

法身必具般若解脱。

故别显体而谈三义。

虽彰三德意在法身。

以空假皆中。

是故明三名为体德。

中三。

初约礼义明法身。

书既以体而释于礼。

故今以礼而释于体。

礼别尊卑意崇君父。

前明魔事已拣偏邪。

今之臣子唯拣宗用。

故君父体即是法身。

诸佛所师万法朝会。

体非修证理绝言思。

欲使标心。

强称贵极。

斯是本觉非寂非照。

亦是法性非深非广。

第一义谛名为本性法身德也。

寻能诠名欲识此体。

体显故行。

令修观者以此体德体彼依正。

一一贵极成妙宗矣。

二复次下。

约底义明般若德空即中故。

故般若德是诸法底。

亦名本源渊府实际。

若得中体则能穷畅也。

论云。

智度即实相般若。

佛以观照般若于诸法中证此智体。

故云穷底。

然法性甚深无有底际。

云穷底者。

良由佛以无底际。

智称性而证。

义言穷底。

七方便人以有底智。

故不能到诸法源底。

若圆教人。

从名字即以信解心。

穷智度底。

五品观行穷底。

十信相似穷底。

四十一位分证穷底。

唯佛与佛究竟穷底。

以此底义辩于经体。

则彰法性甚深第一义空。

名般若德也。

寻名识体体显。

故行令修观者以此体德。

穷彼依正。

一一到底成妙宗矣。

三复次下。

约达义明解脱德。

假即中故。

故解脱德是一切法自在之体。

复具一切真实名义。

若识此体则于诸法通达自在。

复于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异名。

一中解多多中解一。

论云般若。

亦实相般若。

般若解脱名殊义一。

故互举也。

前明底义以观照般若穷实相底。

今明达义以文字般若。

说实相般若种种名也。

七方便人迷此体故。

于诸异名壅塞障碍。

圆教行人名字体达。

观行体达。

相似体达。

分真体达。

论今举佛究竟体达。

达义辩体。

则彰法性无量如来藏义。

名为真性解脱德也。

令修观者以此体德达彼依正一一无壅成妙宗矣。

三明宗。

宗谓宗要。

此经之要在修心妙观感于净土。

心观即是一心三观。

释名之中其相已委。

感土之相。

此文备论。

今经妙宗。

在此因果。

且分为二。

初标列。

二有人下。

随释二。

初简示宗体。

以其宗体一异之相。

人多惑之。

故须简示。

文二。

初简二。

初简宗体一二。

初牒言略斥。

宗是因果。

此属于事。

体是一性。

此属于理。

虽不相舍。

二义须分。

定执是一。

于义实乖。

故云不用。

二何者下。

据义广破三。

初约义破。

宗是宗趣。

趣果趣理。

趣果必因。

若趣理者。

要须修观。

观有明昧理有证不。

皆成因果。

故云宗既是二。

体本是理。

观虽趣理。

理非明昧。

因果依理。

理非因果。

如波依水波有千差。

水常是一。

故云体即不二。

不谈诸法同一理性。

则不名为大乘经体。

故云二即非体。

不论修证因果二法。

则非佛经所证宗趣也。

二如梁下。

立喻破。

屋空梁柱虽不相离。

若谓是一则无虚实也。

三宗体下举过结。

二简宗体异二。

初牒言破。

虽破是一不可执异。

若其定异则二物孤调。

宗异于体则非全性而起成修。

观行有作属于八倒。

既不符理信非圆宗。

故云邪倒无印体。

若异宗则理不即事。

事外之理其体不周。

法性之体既异因果。

则一切法皆成别有。

二宗体下。

举过结。

二今言下示。

今据普贤观经。

验其宗体不定一异。

故彼经云。

大乘因者诸法实相是。

大乘果者。

诸法实相是。

实相因果不异而异。

非倒有印。

此为妙宗。

因果实相不一而一。

非事外理此为妙体。

岂同他立定一定异。

他不闻此。

偏说奈何。

讲兹疏文。

合知宗体。

唯想事境。

三观靡施。

正同次家邪倒无印。

可伤之甚。

二今此下。

就体明宗三。

初依经直示。

大乘之法。

其要在心。

心具易知。

色具难解。

故止观云。

因通易识。

果隔难知。

故观自观他。

皆修心观。

今观净土须求于心。

心能具故。

心能造故。

心垢土垢。

心净土净。

此犹通示。

未是的论。

的在一心。

顿修三观。

此观观于安养依正毕竟清净。

名心观净。

此观能令四佛土净。

如是方为此经宗致。

二四种下。

约土广明三。

初列四土。

二各有下。

立净秽。

随文释义。

教观俱沈。

用义解文。

解行可发。

前释观字文中明示一心三观。

又文频示心观为宗。

至结宗云修心妙观能感净土。

今消此文四土净秽。

须准此观为四净因。

若依诸文逐其四土。

各论土因。

何能通贯前后之文焉。

令闻者证无生忍。

初五浊轻为同居净者。

此净甚通。

须知别意。

如戒善者。

四教凡位。

皆悉能令五浊轻薄。

感同居净。

而圆观轻浊。

感同居净。

依正最净。

如此经说地观已去一一相状。

比于余经修众善行。

感安养土。

其相天殊。

言体析巧拙有余净秽相者。

此土人众。

净相亦宽。

析观感秽。

可在三藏。

体观感净不专通人。

衍门三教对三藏析。

俱明体法。

通但空体。

别次第体。

圆不次体。

三人生彼俱感净相。

圆人最净如观音疏。

别向圆修。

圆七信去。

见彼依正。

同于实报。

住行及通。

见相俱劣。

今经妙体须异三人。

故同居有余所明净相。

文通意别。

须以前后顿观之文。

妙宗之语。

解此通文令归的趣。

言次第顿入实报净秽者。

若论实证。

此土唯有圆圣所居。

别人初地证与圆同。

称实感报。

有何优降。

今就教道十地不融。

致所感土异于圆人。

故约渐顿分于净秽。

言分证究竟寂光净秽者。

若就别人同圆证实。

论寂光者唯约真因。

对圆极果而分净秽。

今论教道诠于极果。

但断无明一十二品。

寂光犹秽。

圆知须断四十二品。

名究竟净。

仍要了知圆人始终。

能用上品常寂光理。

而为观体。

今谈究竟意成行人修心妙观也。

三娑下释名相。

但释土名略指净秽。

若的论四净能感之因。

唯一圆观。

已如向述。

文四。

初释同居。

同居约人。

净秽约土。

谓凡人圣人。

同居秽土也。

净土亦有凡圣同居。

二处凡圣凡即是实。

圣通权实。

始证为实。

应来为权。

次于泥洹者。

泥洹涅槃梵音新旧尔。

生安养者烦恼调伏近于涅槃。

故名为次。

皆正定聚者。

三聚判也。

若如此土博地凡夫。

属邪定聚。

发心修行未不退者。

属不定聚。

得不退者属正定聚。

若生安养不论高下。

五逆罪人临终十念得往生者。

亦得不退。

故云皆正定聚。

起信论明初心生彼住正定。

故小弥陀经云。

生彼皆得阿鞞跋致同居净中。

极乐当其上品土也。

若依今经十六观门圆妙修者。

通惑纵存生于彼土。

常睹胜相。

如此土华严诸大乘会机所见也。

二释有余三。

初约修断释名。

九种行人合生彼土。

藏二。

通三。

别住行二。

既修空假皆方便道。

别向圆信所修虽实。

犹居似道。

判属方便。

不生分段。

盖除四住。

约此修断得名方便。

断通余别故曰有余。

二释论下。

据经论释相。

小乘虽云同入法性。

而执法性体类虚空。

子果若忘永无身土。

大乘法性体具色心。

子果若忘身土广大。

释论以大。

对破小乘界外无土。

特云出界而有净土。

小乘法性无有色心。

是故特云受法性身。

又引法华遇余佛者。

即有余土佛也。

此约灭后不值四依不生实信。

自谓永灭而生有余。

蒙佛开权即能决了。

三就中下。

明利钝净秽。

彼土利钝。

唯约大说。

若在此土已修中观生彼则利。

佛乃为说不次第法。

若在此土未修中观。

生彼则钝。

佛乃为说次第法也。

利根居上。

故云指上。

指下例此。

利根所见同彼实报。

故名为净。

钝根所见相劣于上。

故名为秽。

以今利钝验前体析。

唯圆名体。

前三皆析。

别向观中稍同圆体。

三释实报三。

初约因果释名。

行真实道者。

圆人初从。

别人十向能于诸法。

称实观中也。

中理今开。

即感妙报。

色心不二。

毛刹相容。

纯是法身菩萨所居。

尚简圆似。

况七方便。

收简语宽。

宜善分别。

二仁王下。

依经论释相。

仁王借别而名圆位。

三贤十圣借别名也。

住果报者名圆位也。

三贤既与十圣同住果报。

验是实报。

不证中道宁住实报。

故知名别。

其义属圆。

今取果报证实报土。

问前明实报无有二乘。

今那忽云迦叶起舞。

答须知四土有横有竖。

仍知横竖只在一处。

如同居土趣尔一处。

即是实报。

若破无明转身入者。

斯是法身同佛体用。

称实妙报。

则六根净人。

亦莫能预。

岂居二乘。

此则一处竖论实报。

若未破无明。

即身见者。

此乃诸佛乃大菩萨。

为堪见者。

加之令见实报土也。

盖有机缘虽未破惑。

已修中观。

如华严会及诸座席杂类之机。

感见身土难思者。

是今引论文。

乃方等中为弹斥故。

示实报土胜妙五尘。

令迦叶等顿忘少欲。

起动舞戏。

欲令声闻知大法妙。

生欣慕心鄙弃小道。

此等皆是一处横论实报土相。

故八部二乘。

机热皆见也。

今以劣喻显于胜土。

如其鬼趣居人境界。

有人舍报堕彼趣者。

即同彼类非他人共。

有人即身能见彼趣。

不妨他人同见其相。

堕譬竖入实报土者。

见譬横论实报土也。

实报既尔。

方便寂光横论同处。

亦复如是。

于同居处。

论三土横竖。

于方便处。

论二土横竖。

于实报处论一土横竖。

至寂光处无横无竖。

当处亦无。

问论云。

迦叶对于菩萨胜妙五欲。

生爱之甚。

不安起舞。

至法华中。

迦叶叙昔。

闻菩萨法游戏神通。

不生一念好乐之心。

二事皆是菩萨之法。

因何爱恶顿尔相乖。

答应知二心。

俱是别惑。

爱于妙欲即同体思。

恶于度生即界外尘沙。

如不肖子但爱富贵而怠修学。

例净名中斥身子云。

结习未尽华则着身。

畏生死故五欲得便。

既畏生死乃指尘沙为结习耳。

又引华严无量香云。

即前所明同居。

横示实报之相。

三就中下。

明渐顿净秽。

四释寂光三。

初克体立名。

前三在事。

故从居人修断因果。

而立土名。

此土属理。

故从本体三德为名。

问分证寂光三障未尽。

何得一向就理立名。

答障未尽边自属实报。

今就因果分忘之处。

名为中下常寂光土。

二诸佛下。

约能居示相。

金光明云。

如来游于无量甚深法性诸佛行处。

过诸菩萨所行清净。

无量即寂。

甚深即光。

法性即常。

又普贤观云。

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

此佛住处名常寂光。

常波罗蜜所摄成处。

我波罗蜜所安立处。

乐波罗蜜离身心相处。

净波罗蜜灭有相处。

故知此土乃从四德究竟处立。

以四彼岸显于三德。

常我即法身。

乐即解脱。

净即般若。

三德互具。

一一论三。

故法身等。

各具四德。

虽云三四。

实非十二。

学者知之。

如是方名不纵不横秘密藏也。

三分得下。

明分满净秽。

分得名秽。

从证者论。

常寂光名从极理立。

三故以下。

据义结示。

释题观字。

明圆三观。

至今明宗。

初云以心观净则佛土净。

为经宗致。

次即广明四土净秽。

今乃结云。

故以修心妙观能感净土。

为经宗也。

若其不用圆妙三观感四净土。

则标结文全为无用。

释题三观。

为被何人。

为何处用。

若谓欲感实报寂光二种净土。

须圆三观。

若有余净但修体空。

若同居净。

只用事行不须三观者。

此义不然。

偏空体法种种事行。

虽是二种净土之因。

非是此经的示宗致。

盖以此经本为韦提厌同居秽求同居净。

故谈妙观观彼依正。

那得辄云感同居净不须三观。

三观若成粗垢先落。

非有余净更生何处。

岂有余净非妙观耶。

须知正为生同居净。

故说三观良由观妙。

能破三惑。

不独感于同居净土。

随其惑断浅深之处。

自然感得有余等三。

如病须药。

本为身安。

求得仙方修合服之。

不但身安兼能轻骨。

身安可喻生同居净。

轻骨可喻感上三土。

只是。

一药效乃深胜。

如一妙观能净四土。

起信论说。

初心修行大乘正信。

惧在此土不常值佛。

信心退失。

乃教求生极乐世界。

令观彼佛真如法身。

毕竟得生。

住正定故。

非圆三观宁照法身。

那谓极乐因唯事善。

四论用。

宗是自行所修之法。

用是利他所施之法。

自行趣理故明妙观。

化他摄机合通众善。

他宜妙观。

亦须教修自行助道。

岂废众善。

是故宗用法必齐等。

但有自行化他之异耳。

文二。

初标名略示。

力方有用。

故言力用。

力用何为。

生善灭恶也。

行者应知体宗用三。

别明三法。

乃从一性起于二修。

体是法身所显性也。

宗是般若能显智也。

用是解脱所起力也。

二虽修成须知本具。

一虽是性全起成修。

故非纵横不可思议。

二德在性全指惑业。

即是性具善恶二修。

今体逆修既全性具。

当处融妙乃化他德。

故以此二为经宗用。

用遍一切。

非无恶用。

以顺性故。

生善灭恶。

故染恶用称性用之最能灭恶。

灭恶下。

约义广释二。

初约善恶具明。

既施力用必成功德。

是故一用而有四名。

偏论灭恶。

须施功力。

偏论生善在于德用。

斯是一往。

若二往说力用功德。

皆能灭恶。

力用功德皆能生善。

须知灭恶极至阿鼻。

生善理合至于妙觉。

方是圆经力用功德。

二苦是下。

就灭恶偏释二。

初无恶不除。

所言灭恶须灭恶因方除恶果。

如果报修因二种行人。

不除三毒众苦之本。

纵暂免苦。

终非永谢。

今明化他修净土观。

则令诸恶因果俱灭。

惑纵未断生彼不起。

断在不久。

故能永灭恶因恶果。

以要言之。

此经力用灭五住因。

除二死果。

二是故下。

从重别显。

恶之重者莫过五逆。

五逆是业。

从于上品烦恼而起招无间苦。

此经大力能灭此等极重三障。

即生净土。

若此三障性非三德。

何能无间转为极乐。

从极钝根且论十念生最下品。

若从利根非不能生上之八品。

以其五逆体是寂光。

故可于此净四佛土。

五判教相。

教是圣人被下之言。

相是相状。

览而可别。

上之四义皆是言教。

谓诠名教。

诠体诠宗诠用之教。

若以其相而分别之。

则令览者观之显了。

故约五时二藏渐顿。

而示其相文二。

初正判所说教三。

初约五时判二。

初明教部。

于大小乘。

此属大乘。

经中亦有频婆证小。

然非此教正所被机。

今从正为韦提希等宣净土观。

尚非通别。

岂是小乘。

于五时中。

是其第三方等时也。

二赴机下。

明广略且辩文相未论定散。

二约二藏判。

约人判法。

此属菩萨。

阿含等经虽说三乘。

从多从正属声闻藏。

大乘诸部虽有二乘。

非部正意。

是故判藏归菩萨也。

三约渐顿。

若约化仪论渐顿者。

华严属顿三时皆渐。

经在方等非化仪顿。

今经顿者。

乃于化法以圆为顿。

故就韦提即身得忍。

判教为顿。

且无生忍位。

别在初地。

圆在初住。

别教凡夫经无数劫。

方至此位。

唯有圆教。

即生可入。

若将结益判教偏圆最为明显。

是故今文就其当机证位定之。

是顿非渐。

二题称下。

傍简能说人。

若四人说。

如来印之亦得称经。

今经始末皆出金口。

故称佛说二分文下。

随经显义。

前取经中名等五义解释总题。

总意虽彰别文难显。

故须以句节定经文。

令义显现总别虽异义无两涂。

方知玄义释此经题。

复了疏句不显他义分二。

初总别科判。

总科三分。

别判六章。

二初证下。

随科解释三。

初序分二。

初正信序即是通序。

大论云。

佛将涅槃阿难问佛。

一切经首。

当安何语。

佛答阿难。

应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某国土与某大众。

非独我法如是。

三世诸佛经初亦然。

故知六义即是通序。

以诸经同故。

亦名经前序。

付嘱令安故。

亦名经后序。

结集者所置故。

今言证信者。

令闻者不疑故。

论第四问曰。

何不直说般若而言住王舍城。

答说时方人。

令人信故。

言六句者。

但以诠义究竟为句。

如佛但一字亦名句也。

二初标指六句。

如是标于信者。

释论第二问曰。

诸佛经何故初称如是。

答佛法大海。

信为能入。

智为能度。

如是义者。

即是信也。

若人有信能入佛法。

无信不入。

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

信者言是事如是。

我闻异外道。

亲承于佛。

故曰我闻。

不同外道不禀佛也。

一时辩息诤者。

谓机熟受道之时。

故无诤也。

释论云。

不应无一时。

佛自言。

一人出世。

多人得乐。

是者何人。

佛世尊也。

二如是下。

随文释义六。

初标信。

信名忍乐。

理当言善。

方忍方乐。

理当则不异名如。

言善则无非曰是。

四教言理皆称如是。

而有浅深。

若其三藏。

唯就世俗。

论于不异及以无非。

通虽即理但在二谛。

别教知中要先破二。

唯圆初心。

即了诸法一一中实当处皆如。

称此而谈无非曰是。

故圆望三教。

皆不如是。

此经所信。

虽未开废而所被机。

不从偏小。

故但就圆明于如是。

决定可信也。

此句既尔。

下之五句皆意在圆。

故通序文通。

其义亦通而其意别。

今以别意释其通文。

故此云也。

二我闻下。

异外道二。

初正释。

有在者。

在于佛也。

虽释我闻意多明闻。

次文明我。

二我者下。

料拣二。

初立难。

我者自在及主宰义。

凡夫小乘。

于人法中而着于我。

今传圆观合顺二空。

何得言我。

二随俗下。

通难二。

初直通。

毕竟空中虽我叵得。

此空即俗。

诸我宛然。

今且约三。

分别我相。

横计主宰名为见我。

俱生主宰名为慢我。

随世流布即名字我。

阿难尊者至结集时。

尚破同体见慢之我。

岂有界内二种我邪。

为传化故。

故顺妙俗立名字我。

二如人下。

举譬。

知无我理。

如用金钱。

随俗立我如易铜钱及草木等。

三一者下。

辩息诤二。

初示论释二。

初释一。

先约真破。

次随俗立。

在文可见。

释论广破一异者。

论云。

若一与物一。

一与物异。

二俱有过。

问曰。

若一有何过。

答曰。

若一。

瓶是一义。

在在有一。

处处皆应是瓶。

则无衣等诸物。

一中之过既然二中之过云何。

答若一与瓶异。

瓶则非一。

若瓶与一异。

一则非瓶。

若瓶与一合。

瓶名一者。

今一与瓶合。

何不名一为瓶。

是故不得言瓶异。

一彼文极广盖瓶显可见。

故以瓶喻时也。

一则是数。

时则是体。

若于数体定执一异。

则诸惑纷然。

能离执者则于法解脱。

斯乃寄于数体一文。

示离着观令于诸法皆袪定计。

即知六事及以诸文皆须离于一异之见也。

二释时。

此土诠召。

但直云时。

天竺二音。

若云迦罗即是实时。

云三摩邪即是假时。

亦如此间心有二称。

言智是解心。

言识是迷心。

故令依智不依识也。

外人执时以为实因。

是故对彼云三摩邪。

显时是假。

若内弟子依时而食。

护明相等。

乃言迦罗显时是实。

言迦罗短时三摩邪长时者。

若据论文。

短时长时。

并名三摩邪也。

谓方时离合一异长短等名字。

出凡人着心。

是故长短。

皆假无实。

今以短长分对二名者。

恐是大师依建立门。

巧会论意。

以依佛制时则生死时短。

外道执时则生死时长。

既回论文必有此意。

二今不下。

明今意。

言不论等者。

今非界内护明相等。

故不论实时。

又非破外执时为实。

故不论假时。

长短如前。

但是众生机熟。

佛应说经。

机应合一之时。

亦是谛智合一之时。

故云一时。

文但从应。

故云说经。

岂无机感佛空说法。

故佛说竟韦提悟讫。

然一时文义本通深浅。

今意别在圆机感佛。

故使凡夫顿入法忍。

四佛者下。

化主三。

初约异名释。

大论第四。

以四义释婆伽婆。

一能破烦恼。

二有功德。

三巧分别。

能分别诸法总相别相故。

四好名声。

无有得声名如佛者故。

今文略出二义。

新云薄伽梵。

具六义。

一自在。

二炽盛。

三端严。

四名称。

五吉祥。

六尊贵。

以多含故不翻。

旧云婆伽婆讹也。

二佛者下。

约三觉释。

佛者下。

总示。

既能下别示。

三觉对迷说自。

对自说他。

对因说满。

一平等觉对三不同。

说为三觉。

三一切下。

约超因释。

一切智故。

异外邪痴。

无缘慈故。

异小自度。

三智等故。

异偏菩萨。

究竟觉故。

异诸因位。

能异不殊。

对所异故。

四种分别然释佛义。

六即等说其文稍委故今略云。

五在者下。

论住处二。

初释住二。

初会在同住。

在暂住久一往分之。

故非尽理。

久在暂住有何所妨。

况灵鹫山如来应身常在其中。

岂得言暂。

二住者下。

约论释住。

此经云在。

大品言住。

其义不别。

故引彼论住义释在。

分二。

初标列。

四威仪者。

谓行住坐卧。

此之身仪。

皆住灵鹫而能住法。

则有四差。

即天梵圣佛也。

二天住下。

解释。

今四住文。

乃是尽取论释住义。

是知四中。

皆明因果而能住法。

正在于因。

所谓如来以摄物故。

示现施戒及十善心。

此即佛以欲天之法。

住王舍城。

为物示现四无量心。

示三三昧。

即梵法圣法住王城等。

此皆如来随他意住。

若随自意即以楞严至不共等。

住王城也。

故普贤观云。

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

此佛住处名常寂光。

释迦遮那既是异名。

王城寂光。

毕竟无二。

故云此佛住处名常寂常。

今之所住是何境界。

又应了知。

若以人法分于能所。

施戒至于首楞严等。

皆所住法。

佛为能住。

若以王城为所住处。

上之人法皆名能住。

又据经文但云佛住。

论应唯就首楞严释。

而明前三者。

荆溪二解。

一从通以趣别。

从广之狭也。

二将胜以摄劣佛住王城必摄欲色及以三乘。

佛住既胜则无法不住。

非不住恶为引物故。

且从善说。

而于善中就世间善。

略指定散收一切善。

故言天梵。

于出世中。

略指小大。

摄一切法。

故言圣佛。

他人不明能住心法。

唯云身住王舍城等。

则抑极圣同凡夫住。

况复凡圣各各有于能住之法。

且如比丘修戒定慧。

乃以天梵及以圣住住于房舍。

若破戒者则以地狱住于房舍。

其有能修一心三观。

则所住处即空假中。

岂非楞严为能住法初心尚尔。

如何果佛唯论身住。

二王舍下。

释处二。

初各释城山二。

初释城二。

初翻梵名。

亦名摩竭提。

此云不害。

言此国法不行刑戮。

其有犯死罪者。

送置寒林。

二释论下。

解释三。

初约诸王治化释。

二又先下。

约移居免火释。

三又下。

约畏罪得处释。

二耆阇下。

释山二。

初翻名。

二诸圣下。

解释三。

初约圣灵依就释。

二又名下。

约山形似鹫释。

三又山下约鹫鸟栖隐释。

二然法下。

总示法应。

不言报者。

报能冥法。

复能垂应。

既言法应报在其中。

三身融妙言且暂分。

体常相即。

六与大下。

列同闻二。

初标科辩次。

二声闻下。

依次解释二。

初声闻众二。

初分科示略。

二与者下随文解释二。

初标位四。

初释与。

与即共义。

以七一释。

七种一故。

方成共义。

若据时判。

已属生酥。

且从本说。

七在三藏。

同感佛时。

同鹿苑处。

同别脱戒。

同一切智心。

同无漏正见。

同三十七道。

同有余脱。

昔同七者。

今日同闻。

然此观门佛将阿难及以目连。

入韦提希后宫宣说。

大众未闻。

至回灵山阿难具述方得同闻。

二大义下。

释大。

华言大者。

梵曰摩诃。

乃含三义谓大多胜。

故须就本三义释之。

大人所归。

德量大故。

梵王师陈如。

帝释师迦叶等。

通内外典。

识解多故。

出九十五。

知见胜故。

皆无疑解脱。

故小中极。

虽标一大义必具三。

三释比丘二。

初标列六义。

因三果三。

一一主对。

二释论下。

随要释三。

因三若成。

果三自克。

复欲行者效彼修因。

故释因三。

三中初乞士。

今举身子答彼净目乞士之义。

须离上下方维之食。

常行乞食清净活命。

故名乞士。

至果乃成应供德也。

二怖魔。

魔主生死。

在家受欲增长生死。

出家离染趣向无生。

是故魔王闻之生怖。

染欲破戒魔还快乐。

勤修三学果证无生。

三破恶。

见思二使共九十八。

名恶名贼。

修观推穷名为破恶。

证智断尽名为杀贼。

四众者下。

释众三。

初释通名。

二一有下。

释别相。

三今此下。

明去取。

羯磨通凡。

故取有羞。

今此二僧者。

即有羞真实也。

论云。

是中二种僧可共百一羯磨同闻证信。

尚简学人。

前三绝分也。

二千二下。

列数二。

初标人合数二。

初合一千。

二舍利下。

合二百五十。

二迦叶下。

常随所以。

二菩萨众二。

初科四文。

二天竺下。

释二义二。

初释位。

二文殊下翻名。

二发起序三。

初对辩不同二。

初泛举差别。

放光如法华经放眉间光。

照东方万八千土也。

动地如大品世尊以神通力。

大千国土六种震动。

微笑如报恩经。

尔时如来熙怡微笑也。

入禅如金光明经。

是时如来游于无量甚深法性也。

自唱位号。

如梵网经。

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台也。

劝人令问。

如涅槃经。

普告众生。

大觉世尊将入涅槃。

若有所疑。

今悉可问。

为最后问也。

然诸经发起事。

或兼有之。

今且各举一端。

以明发起之相。

二今经下。

正显今经二。

初正显。

二何故下。

释疑。

二就中下。

总科略释二。

初分科。

二问频下。

释二。

初问答释疑二。

初问频婆韦提皆请弟子。

赴频婆请。

何故唯遣目连楼那。

至赴韦提。

何故如来躬亲而往。

答频婆国父。

愿闻戒法。

可遣人授。

韦提国母。

机在妙观。

须佛亲开。

父母之称从阇王得。

二频婆下。

预翻名字。

三初段下。

随科解经。

初正明杀父二。

初分科。

二初尔下。

随释四。

初为子幽禁二。

初随释经文二。

初师资现事二。

初释时处标人。

经云尔时。

即当佛在城不远耆阇山时也。

前译阿阇世为未生冤。

今方释义处胎之日有冤害相。

占者预记因以为名。

二随顺下。

明顺友造逆五。

初释恶友名族。

二为利下。

释恶友谋术二。

初从人学术。

阿难亲弟。

知取通法。

自未得通不知其心。

故授与之。

二心念下。

诱人同谋。

作象马宝。

以轮王事诳惑阇世。

作抱持等。

欲其生爱也。

三语王下。

明恶友言教正教造逆。

我杀牟尼以作新佛。

汝杀频婆以作新王。

新王新佛共化世间。

不亦快哉。

四随顺下。

明太子造逆。

阇世受教乃行杀逆。

五调达下。

明恶友造逆。

调达自造三逆成就。

复教阇世杀父成就害母加行。

自行教他五逆罪故生陷泥犁。

二频婆下。

父子前因。

被杀仙人生恶念故。

即来为子。

胎中已有害父之怨。

二如此下。

总结权化。

调达阇世频婆韦提。

皆是大权。

现逆现顺。

利益众生。

二夫人奉食。

三圣为说法。

二初释目连授戒二。

初释疾至。

以其宿世事辟支佛。

今得神通疾至王所。

二授八下。

释戒相。

初开香衣及上高床。

以为八戒。

斋在八外。

次合香衣高床为七。

不过中食为第八。

则斋在八内。

法无增减数有开合。

皆名为八戒斋也。

二富楼下。

释楼那说法。

四频婆下法食延寿。

二次害下。

明欲害母二。

初分科。

二初阇下。

随释四。

初为子幽闭三。

初欲害母三。

初王问在不。

二守门下。

以事实答。

三王闻嗔怒二。

初消经文。

二应杀下。

释妨难。

二劫初下。

二臣谏三。

初释劝辞。

二以手下。

释劝相。

三惊怖下。

明从劝。

三敕语下。

敕幽闭。

二韦提下。

因禁请佛二。

初分科。

二韦提下。

随释二。

初请人。

一是门师。

一是佛侍。

先常教诫。

故偏请二人。

既在深宫。

故请二人不敢偏一。

欲传我意请佛宣说生净土因。

请人之意也。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第四

  二悲泣下。

请式。

科云请法。

即法式也。

三世尊下。

因请往赴二。

初分科。

胜鬘等者。

胜鬘夫人也。

即舍卫国波斯匿王女。

末利夫人所生。

为踰阇国妃。

其后父母遣书云。

佛出我国。

神通自在。

普益众生。

胜鬘执书。

对使说偈云。

仰惟佛世尊。

普为世间出。

亦应愍我等。

速来至此处。

即说此偈时。

佛于空中现。

复说偈赞云。

如来妙色身世间无与等等。

今韦提哀请佛即降赴。

其事相类。

故云不异。

二知韦下随释五。

初神通二。

初消文。

如来之心寂而常照。

无数河沙世界众生若干种心。

悉知悉见。

非同小圣作意方知。

他心及以身如意通皆无记通也。

二问前下。

释妨二。

初出妨。

此难重出。

问不异前。

答不同彼。

言二解者。

一灭即今嫌佛之恶。

二生以后行法之善。

何以故。

若佛入彼频婆之室。

即令世王谓佛朋父还谋国政怨嫌既重。

后不行法。

故不穷往。

母无斯事故佛亲赴。

二时韦下。

色身。

三坐百下。

坐座。

四目连下。

眷属。

五普雨下雨华。

四伤叹请法二。

初分科。

今向世尊下。

明请往生之因者。

即二意中第二请示往生净土之因。

经云。

唯愿佛日教我观于清净处文也。

初明供养问往生因者。

即第一意问往昔生中。

何罪为因。

生此阇世恶逆之子。

应知此二语同意别。

分二。

初我有下。

供养问往生因。

经自绝璎珞。

举身投地。

号泣向佛。

即三业供养。

绝璎投地是身。

号泣是口。

以二显意。

阇世之因已略如前。

疏今但出调达之缘。

二浊恶下。

正问生处。

二今向下。

请往生因。

第二正说分二。

初泛科悬解二。

初科三段。

二如来下解初文。

二初放下。

重科广释二。

初总别分科。

酬前生处者。

前韦提请云。

惟愿为我广说无忧恼处。

佛今放光照其净土。

令彼见之。

以酬前请。

酬前净业者。

前请云。

惟愿教我观于清净业处。

今示三种净业十六妙观。

即教彼观净业处也。

近答等者。

以韦提希于酬生处中因光见土。

乃再请云。

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此在正宗。

故云近答。

若酬序中所请。

即是远答。

二随科解释二。

初酬二问二。

初酬前生处二。

初答其生处三。

初尔时下放光普示。

二或有下示土差别。

三时韦下。

的示生处。

二思惟下。

见土更请因。

此请净土正助二因。

初教我思惟。

若不思惟不成愿乐。

有愿之思。

乃成业因。

惟愿世尊。

教我修于净土愿思。

令成业因。

此请事善助道之业也。

次教我正受离邪倒想。

领纳所缘名为正受。

此请世尊教我修行净土观法。

即正观也。

二微笑下。

酬前净业二。

初总别分科。

初业共凡夫等者。

今三种福是圆助道与正观合。

皆如来行故。

云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但以三种有通有局。

初孝养等通于大小及以博地。

故云初业共凡夫。

次归戒等唯通大小凡夫无分。

故云次共二乘。

若菩提心等专在大乘。

不通凡小故云不共之法。

二何以下。

随科解释二。

初三种净业。

答思惟三。

初正明净业三。

初光照频婆得道二。

初释微笑二。

初问。

二答二。

初解有下答放光。

观法得果者。

无生法忍是圆三观习果故也。

二微笑下。

答微笑。

恶业之报害命。

絷身。

而为获果及净土缘。

如来心了善恶因果交互万差。

欲表内心是故微笑。

二阿那下释阿那含。

二去此下。

举果劝修因二。

初问。

大本小本俱云极乐去此十万亿刹。

刹即大千故云河沙。

何言不远。

二解云下。

答有二意。

初以佛力故。

令修观者欲见即见。

故此文云汝当系念谛观彼国。

故知佛力加欲见者。

令观成见。

后文云。

一切众生观于西方极乐世界。

以佛力故当得见彼清净国土。

故般舟见佛而论三力。

一佛威力。

二三昧力。

三行者本功德力。

次意即是光中现土即目睹见也。

其二种见皆由感应。

虽远而近。

然若心性不具尘刹。

则佛无应现之理。

生无感见之功。

故此经谈是心是佛。

观迷此意则非妙宗。

三第一下。

正示往生因二。

初正示三。

初共凡夫业。

此经正被顿修之机。

虽修佛行。

父母师长岂不孝事。

轮王十戒岂不止行。

但能修之心。

一一称性。

何妨所修慈孝之善。

共于凡夫。

二第二下。

共二乘业。

圆顿行者岂违小乘出家之式。

三归众戒威仪等事。

但受持之心合于一体。

依于毕竟而所行之法共于二乘。

三第三下。

大乘不共业。

依无作境起无缘誓。

名发菩提心。

实相不二而二。

立因果殊。

二而不二。

始终理一。

信此因果方名为深。

读诵大乘修三智解。

运圆乘行。

以此解行教其行者名为劝进。

此三种业得前前者不得后后。

得后后者必得前前。

故今行人能修前二。

前二不能修于大乘。

故云余二不及是言大乘。

二佛告下结叹。

既是佛业验是圆修。

故大经中复有一行。

名如来行。

虽云一行而具五行。

今亦如是虽是佛业而具三种。

二谛听下。

叹其所问。

谛听等者。

诸经诫听皆有此语。

莫不令人生于三慧。

而须按教明慧偏圆。

能听所听。

能思所思。

能念所念。

若作生灭解者。

即三藏三慧。

无生解者通教三慧。

无量无作别圆可知。

今令韦提等生圆三慧若不尔者。

安能此座即证法忍。

三即得下。

略付阿难经如执明镜等者。

观法如镜修之如执。

观成土现如见面像。

是知外有三种净业。

内备十六妙观。

乃得见也。

此虽略付净业。

意说妙观。

初住初地者。

圆住别地俱破无明。

是无生忍位。

妙玄一实位云。

若入初住正破无明。

是明圆教无生忍位。

今意在圆。

引仁王五种忍位者。

用显无生居三忍上。

若依别教十信伏忍。

十住信忍。

十行去顺忍。

十地无生忍。

妙觉寂灭忍。

若约圆位五品伏忍。

六根清净信顺二忍。

初住至等觉名无生忍。

妙觉名寂灭忍。

然别初地即圆初住。

故引仁王以证今位。

行者应知。

如来将说十六观法。

预彰所说是圆妙观。

故云一切众生观于极乐观成即得无生法忍。

是故韦提闻说十六随语观成。

说讫即证此之妙位。

经示此观是取初住径捷之门。

故不可云想事而已。

二初明下。

明十六妙观。

答正受二。

初分科。

二汝是下。

随释二。

初明韦提见土之由。

经未得天眼等者。

问阿那律天眼最胜。

但见大千。

岂有得天眼者越十万亿土见安养乎。

答此语未得分真菩萨天眼。

非二乘也。

故大经二十二云。

菩萨所得清净天眼。

异于声闻缘觉所得。

以是异故。

一时遍见十方世界现在诸佛。

大论亦同此说。

韦提实大菩萨者。

此显韦提本住法身。

为欲发起净土观法故示同凡。

此会即得无生忍者。

即者方将也。

此会闻观将证法忍。

非谓前文说无生忍是韦提证。

前文乃是通说未来众生修十六观能得无生。

人见示同凡夫之言。

便谓前文是韦提证。

须知即得非已得也。

既云实大菩萨。

乃是久证无生。

如来据迹言是凡夫心想羸劣。

劣想凡夫修之得忍。

显兹妙观能革下。

凡顿成圆圣。

异方便者。

十六观法奇异方便也。

故起信论云。

修多罗说有胜方便。

系念极乐令生彼国。

非直观名方便者。

谓彼依正有二方便。

能令此土凡夫得见。

一者修观正受方便令心眼见。

二佛神力示现方便能令目击。

既得见之由。

有其二种。

故云非直观名方便。

佛力令见亦是方便。

韦提乃得二种之见。

一者将有随文作观之见。

二者已蒙佛力示现见也。

故云韦提见土之由。

二韦提下。

为未来请见土之法二。

初请。

韦提先领示现方便而为请由。

是故经云。

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见彼国土。

然复正请观法方便。

乃以众生而为请缘。

故经云。

若佛灭后诸众生等。

浊恶不善五苦所逼。

云何当见极乐世界。

五苦者。

疏有二释。

初以五道非乐释。

二以五罪招报释者。

地狱烧煮苦。

饿鬼饥虚苦。

畜生屠割苦。

人间八种苦。

天上五衰苦。

次释者。

圣意多含更明五恶招于二报。

名出大本无量寿经。

今云大经是也。

疏文先列三五之名。

次五恶下。

释出三五。

杀至饮酒五恶因也。

如大经下。

释五痛即华报也。

五烧下。

释五烧即果报也。

然其二报并无五相。

各称五者皆从五种恶因而立。

故彼五文。

后皆结云。

是为一大恶一痛一烧。

乃至总云。

五大恶五痛五烧。

故知二五皆从因立。

二答二。

初列观分科二。

初列观。

义例云。

夫三观者。

义唯三种。

一者从行。

唯于万境观一心。

万境虽殊。

妙观理等。

如观阴等即其意也。

二约法相。

如约四谛五行之文。

入一念心以为圆观。

三托事。

如王舍耆阇名从事立。

借事为观以导执情。

如方等普贤其例可识。

问今十六观于三种中属何义邪。

答既不撮乎。

法相入心成观。

信非附法。

又非借彼事义。

立境立观。

验非托事明矣。

如来直谈十六观行修证之门。

正当从行也。

问义例三种。

皆是理观今之十六历依正事何预三种邪。

答托事附法二种三观有事有理。

且置未论从行三观以何义故。

不得历事。

既言从行。

必四种行。

常坐一种纵直观理。

余三三昧岂不兼事。

如般舟三观历念佛事。

方等三观历持咒事。

法华三观历诵经事。

请观音三观历数息事。

觉意三观历三性事。

此等历事若非从行摄属何邪。

般舟三昧初观足下千辐轮相。

次第逆缘至肉髻相。

彼观相时即用三观。

彼是从行今那独非。

况义例云。

唯于万境观一心。

岂今依正不唯一心。

经文具列十六境相。

大师但于首题示圆三观。

令将此观观十六境。

正是万境虽殊妙观理等。

又今三观。

并诸历事三观。

若非从行等者。

那云三观义唯三种。

问今经但于像观示。

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诸文皆无观理之语。

则知佛外皆是事观。

纵将此义例观十五。

斯是行人用理观意。

据经现文但是事观。

答若自依经修观入证。

何须四依解说经意制立观法。

大师深得佛旨。

故于首题以妙三观释能观观。

以妙三身释所观佛。

而云观虽十六言佛便周。

今依大师用三妙观观十六境。

岂是行人自用观意。

应知四种三昧无不于事观三谛理。

但般舟等依定散善事。

觉意纵任善恶等事。

是故偏得历事之名。

若常坐等直于三道之事。

而观三谛。

不兼修善及纵恶事。

故受理名。

今经观法岂可异于四三昧邪。

故知十六正是从行历事观理也。

应知十六皆用三观为想相之法。

三观微故且观落日及以清水。

三观渐着乃观地树座像佛身。

下去诸境皆须三观。

二就十下分科。

以十六观三类分之。

六属依报者。

日标送想之方。

冰表琉璃之地。

虽此土物意显彼邦。

是故六观皆彼依报。

七属正报者。

座为三圣亲依。

像类三圣真体。

是故七观皆名正报。

三辈之人自此之彼。

修因托质事相不同。

是故此三自为一类。

二第一下。

随科解释三。

初六观观依报六。

初日观二。

初立意分科。

先作日观意令系心。

凡心暗散何能明见净土妙境。

故令专想落日之形。

一事系心想之不已。

其心则定。

心若静细种种观法皆可造修。

系心之法须落日者。

欲令定想趣于西方。

是向弥陀所居处故。

二随解释二。

初佛告下。

总劝修观。

经韦提希汝及众生者。

韦提希等是现在机。

一切众生是未来机。

故知修观不专佛世。

况复韦提是发起者。

正为今人请正受法。

是故我佛劝众生修。

修法如何。

专系一处所谓西方。

二云何下。

正明日观三。

初举所观境。

经文意者谓。

昔曾见者。

或现前见日欲没相。

为所观境。

盖以此观所被周遍。

唯除生下。

双目俱盲。

既不识日故莫能想。

若曾有目即今盲者。

亦可修之。

况现有目见日分明。

修之越易。

即以所见落日为境。

想之令起观中之日。

二当起下。

正教观察。

释题观字明妙三观。

题目是总。

经文是别。

岂不以总而贯于别。

今想落日。

而能想之观随解而进。

三藏事定能想所想无非生灭。

通教事定能想所想皆如幻化。

别知能想元是佛性。

于想能所次第观中。

圆人妙解知能想心本具一切依正之法。

今以具日之心缘于即心之日。

令本性日显现其前。

斯乃以法界心缘法界境。

起法界日。

既皆法界。

岂不即空假中。

圆人六根常所触对。

尚须念念即空假中。

岂今修观顿废此三。

此犹总示。

若别论三观成日功者。

以根境空寂故。

心日无碍。

以缘起假立故。

累想日生。

以其心日皆法界故。

当处显现。

此之三观同在一心。

非一非三而三而一。

不可思议。

以其圆人凡修功行皆悉如是。

若不尔者非是圆人修事观也。

通人必。

以如幻之心。

修诸事定。

以验圆人用即中心成其事观。

既以妙心观于落日。

此心坚住能于本性显现日相。

不唯闭目能见开目亦皆明了。

若如此者则日观成也。

疏出二义二。

初教令下除疑。

大本下卷云。

若有众生以疑惑心。

修诸功德愿生彼国。

不了佛智修习善本。

愿生其国。

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

常不见佛。

不闻法。

不见僧。

于彼国土而受胎生。

此人宿世无有智慧。

疑惑所致。

乃至生彼宫殿无有一念恶事。

但于五百岁中不见三宝。

故作此观令除疑惑者。

经云。

不了佛智则生疑惑。

疏云。

故作此观令除疑惑。

即显此观能了佛智。

若其不用一心三观观落日者。

则迷佛智。

那名此观能除疑惑。

日观既尔余观例然。

故知大师依乎佛智立今观法。

然十六观属顿教故。

原始要终皆用佛智。

若凡小善乃于临终回向佛智。

作众恶者须依佛智求灭罪障。

此等亦名了于佛智不生疑惑。

既有乘种生彼速得见佛闻法预于海众。

不生边地及胎宫也。

二障者下。

灭障即五逆重罪也。

彼经散善力弱。

故逆谤不生。

故彼经云。

若有众生闻其名字信心欢喜。

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

即得往生。

住不退转。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若依今经修正观者。

下至日想即能灭除五逆重罪。

是知逆罪得生必由修观。

下辈自论者。

下品下生观云。

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今言六十者。

恐六字误。

问既用法界以为心境。

显法界日。

令闭目开目常得见日。

即是观行见法界理。

当中三品。

今何判位在名字初。

属下下品。

答理观事定相即修者。

心虽不二。

事杂凡情。

故未伏惑。

事定可成。

理观忘情。

伏惑方发。

故别惑初伏名观行位见法界理。

深伏乃名相似位见。

分断方得真见法界。

今之行者观日观冰及观琉璃。

虽用法界心境而观。

而惑全未伏。

凡情尚浓方得名字见法界日。

非观行位。

作此判者。

盖约钝根于日等观。

且得定心假想之益。

故在名字也。

若利根者法界日显便能圆伏。

及任运除二种粗惑。

岂非日观历九品邪。

问今用理解想日现前。

纵未断惑事定已成。

据下经说。

下下品人以苦逼故不遑念佛。

但十念顷称彼佛名。

心虽相续终不可类见日定心。

因何同在第九品位。

答彼由造逆及作众恶。

临终苦逼得遇善友为说妙法。

虽不能念彼佛三身。

怖地狱故。

苦切称名具足十念。

既绝后恶即乘此念。

托彼莲中名下下品。

今论始行乐习三昧亲善知识。

闻法了心。

本具净土依正诸法。

标心具修十六观法。

故先观日令心坚住。

望后诸观此当末品。

彼人虽即不成事定。

而能十念称佛不散。

亦为定摄复兼临终勇决之力。

故得预于第九品也。

是故行相虽少不同品位无别。

三是为下结。

二水观二。

初分科二。

二随释三。

初举所观境。

即以曾见大陂池水为所缘境。

二见水下。

正明起观。

既禀圆宗知能想心具七大性。

故以具水之心托彼即心之水。

观于本性令水现前。

并及诸相皆于心性观令显现。

经文为四。

初作水想。

妙心既运性水即生专想澄清令心不散。

二既见下。

变水成冰。

性具之法转变自由。

故可令水。

而作坚水。

三见冰下。

变冰为琉璃。

冰想若成琉璃可识。

四此想下。

观琉璃成地。

心藏具法。

有何边涯。

无妙观缘隐而不发。

今依佛语顺性想之。

宝地光明种种奇相随心出现。

此自六段初成地莹彻。

二下有下。

宝幢光明。

三琉璃下。

地上庄严。

四一一下。

宝光楼阁。

五于台下。

华幢乐器。

六八种下。

风乐演法。

疏实无时节等者。

大本云。

彼无四时不寒不热。

及无日月常有光明。

寄于此土四方四维。

有八种风。

故亦顺此对有八风。

然彼八风不同此土令物生长及以衰落。

但鼓自然之乐演乎妙法之音耳。

三是为下结。

三地观二。

初分科。

二随释四。

初渐想者。

转于冰想用表琉璃。

虽复观地种种庄严。

未称彼佛胜应所居。

良以三观尚微犹兼假想故。

于彼地名为粗见。

二若得下。

实观。

妙观功着三昧有成。

见彼胜身所依之地。

庄严之相岂可具陈。

应了同居横具三土其相非少。

如诸经说。

凡小善行回向求生。

纵依大乘仍是散善。

故感养净相犹劣。

若今顿教心观。

妙宗所见净相永异他部。

如修妙观于同居秽。

尚见尊特及实报土。

岂净同居身土一槩。

故今地想妙三昧成。

见庄严事不可具说。

三佛告下。

明利益。

疏云。

前水是想者。

盖托此方水成冰事。

表彼宝地。

但是假想故名粗见。

今成三昧实见彼地则名实观。

言假想不能灭罪。

斯是大师顺经策进。

令其行者速成三昧。

非是假想全不灭罪。

何以知然日观尚类下品下生灭罪之数。

岂粗见地全不除愆。

四作此下。

显邪正。

观与经合则称性见。

名为正观。

见相乖经是发魔事。

故名邪观。

下去皆然。

四树观二。

初分科。

二随释三。

初结前生后。

二正明观行。

问日观水观皆先立境。

地树等观何不云邪。

答别论水日有曾见相。

可指为境。

地树已下。

非曾睹对。

将何为境。

若通论者皆得有境。

何者诸观皆用教所示相。

忆持在心为所缘境。

仍了能观本具此法。

托境想成令性具法发明心目。

是故心观及所发相一一皆三。

故知通论皆得有境。

此文为五。

初观宝下。

树体者下之庄严及生法等。

皆是能依。

今一一树八千由旬。

即所依体。

二一一下。

庄严相。

琉璃具云吠琉璃邪。

此云不远。

谓西域有山去波罗奈城不远。

此宝出彼。

故以名之。

玻璃正云窣坡致迦。

其状少似此方水精。

然有赤白者。

三诸天下。

明生法。

生即众生诸天童子也。

以生对诸庄严之事。

皆称为法。

释迦毗楞伽此云能胜摩尼。

正云末尼。

此翻离垢。

言此宝光净不为垢秽所染。

又翻增长。

谓有此宝处必增其成德。

旧云翻为如意随意。

此皆义译也。

色中上者。

谓摩尼之光间杂众宝色像殊妙最上无过也。

阎浮檀金。

阎浮具云染部捺陀。

此是西域河名。

近阎浮捺陀树。

其金出彼河中。

此则河因树立称。

金由河得名。

如帝释瓶者。

帝释具云释迦因陀罗。

此云能主。

言其能为天主。

言瓶者。

释论第十五云。

有人常供养天。

其人贪穷一心供养满十二岁。

求索富贵。

天愍此人自现其身。

而问之曰。

汝求何等。

答我求富贵。

欲令所愿皆得。

天与一器名曰德瓶。

而语之言。

所须之物从此瓶出。

其人如已。

应意所欲无所不得。

今此妙华涌出诸果。

如彼天瓶出种种物。

故以喻之。

四有大下。

现佛国。

非独现一大千十方佛刹。

亦于中现树观。

若发转观佛土亦应不难。

五观见下结观。

虽因光盖见十方土。

然从树起故。

须结末而归其本。

三是为下结。

此乃结树当第四观。

五池观二。

初疏科。

二释经五。

初明池体。

体义同树。

二一一下。

明池相。

支派金渠底沙莲华。

皆是八池奇妙之相。

三其摩下。

明随心。

论其宝水称适人情。

自然上树然后流下。

故上生经明兜率宫有水。

游梁栋间与此同也。

四其声下。

明利益。

即水声说法增人观慧也苦空等是说小诸度相好是说大又赞念佛法僧则令人深观三宝也。

说法既分大小。

验此三宝亦赞别体同体之殊。

涅槃经中琉璃光菩萨欲来此土先放光明。

非青现青。

文殊言。

此光明者即是智慧。

大师引此立有分别色。

若心若色唯是一色。

今水声说法光明化鸟。

岂不彰于有分别色。

色能造心色具于心。

唯是一色耶。

须知万法唯心。

尚兼权教他师皆说。

一切唯色但在圆宗。

独从吾祖以变义兼别具唯属圆故。

五是为下结观。

疏释八德而对五入。

并前说法即声入也。

虽成六入无非妙境。

故令行者速证无生。

六总观二。

初疏科二。

经文四。

初明总观二。

初观宝楼二。

初众宝下。

正明观楼。

二其楼下二处乐声。

即楼中天作及空裹自鸣。

此乐音中皆诠三宝微妙观门。

二此想下。

结成总观。

最初系念且寄此土。

落日及冰以为方便。

次观彼国地树池楼。

应知此四得后后者必得前前。

故楼观成四事都现。

是故至此得总观名。

虽云总见若望后观此犹约略。

故曰粗见。

二是为下结。

三若见下。

明利益。

除无量亿劫极重恶业者。

华座中云除五万亿劫罪。

前地观除八十亿劫。

然其灭罪多少之数。

皆是佛智如量言之。

非是初心所能思议。

但可信奉而已。

四作是下。

显观邪正二。

七观观正报二。

初分科二。

随释四。

初敕听许说。

二说是下。

佛现身相。

三时韦下。

为未来请。

四第四下。

酬请广明二。

初别从酬请列五。

韦提因睹三圣乃为未来请三圣观。

如来酬请须示五门。

何者既欲观佛。

佛必坐座故先观座。

又真佛难观要须想像使心流利。

是故答三陈兹五观。

而独标佛者以主包徒也。

二初华下。

通就所观释七。

具论正报。

须依前科照于七境。

文七。

初第七华座观二。

初疏科二。

经文五。

初成座法用及辩相。

子科分二。

初佛告下。

明法用谓观法之用也。

以由理具方有事用。

能想之心何法不具。

依圣言境就性而观。

华座庄严不现而现。

一令其下。

辩相。

即法用所成华座众相也。

文四。

初华色数量。

二一一下。

华间殊光三释迦下。

华台宝网。

甄叔迦者。

此云赤色。

西域有甄叔迦树。

其华赤色形大如手。

此宝色似此华因以名焉。

四于其下。

宝幢庄严。

须弥山者。

此云妙高。

亦曰安明。

夜摩天者。

具云须夜摩。

此云善时。

以彼天光明无昼夜之别。

故曰善时。

应知能观三观转深所发胜相渐大。

如前宝树止高八千由旬今之华座台土宝幢自如万亿须弥。

验其座体极为高大。

故知妙境随观增明矣。

二一一金色下。

明能随机利物。

座观若成。

十方佛事随观皆睹。

三是为下。

结观。

四佛告下。

明由愿力成。

彼佛因中作菩萨比丘。

名为法藏。

于世自在王佛所。

发四十八愿。

取此净土摄诸众生。

今愿力成。

故令所依华座若此。

五若欲下。

明未来利益。

二第八佛菩萨像观二初分科。

二法界下。

随释三。

初泛明诸佛法身从心想生。

欲想佛身须知观体。

体是本觉起成能观。

依体立宗斯之谓矣。

须知本觉乃是诸佛法界之身。

以诸如来无别所证。

全证众生本性故也。

若始觉有功本觉乃显。

故云法身从心想生。

又复弥陀与一切佛。

一身一智应用亦然。

弥陀身显即诸佛身。

诸佛相明即弥陀体。

是故泛明生诸佛身以为观察。

弥陀观体。

疏约三义释此经文。

初释初八句二。

初约感应道交释二。

初明佛入生心。

报佛法性身者。

满足始觉名为报佛。

究显本觉名法性身。

始本既冥能起应用。

然须能感应方现前。

今论三观净心念佛。

方名能感。

故云众生心净法身自在。

此二道交是为入义。

复以白日升天喻始合本。

影现百川喻应入净想。

二即是下。

相随物现。

三十等者。

牒经是故汝等已下文也。

明佛下释义。

由法报冥故。

应用自在。

有净心感悉能示现。

前明佛菩萨者。

即指诸佛是法界身之文也。

而言菩萨者。

以法界身通分证故。

故兼菩萨意明前虽显示法身入心。

未明随观现身之相。

今明观佛相好佛以相好随心观现。

故云此显能随也。

二又法下。

约解入相应释。

前明感应道交。

恐谓佛体异众生体感召方入。

今袪此见。

故云佛身无所不遍。

既法界无外岂少异众生。

若尔佛体本遍全是众生色心依正。

何故经云入众生心。

然虽全是而众生迷背。

是故佛体成出离义。

今得观解契合佛体。

是故佛体入观解心。

故得名曰解入相应。

斯乃始觉解于本觉。

是故本觉入于始觉。

问解入相应释之方的。

此义即足。

何须前约感应释邪。

答今之心观非直于阴观本性佛。

乃托他佛显乎本性。

故先明应佛入我想心。

次明佛身全是本觉。

故应佛显。

知本性明。

托外义成唯心观立。

二释相假。

是今观门故感应释阙之不可。

二是心下。

释中二句二。

初作是别明二。

初约能感能成释作。

作有二义一净心能感他方应佛。

故名是心作佛。

言佛本是无者。

法身妙绝无有色相迭相见故心净故有者。

众生净心依于业识熏佛法身。

故见胜应妙色相也。

二三昧能成己之果佛。

故云亦因等也。

复名是心作佛。

初作他佛次作己佛。

二是心是下。

约即应即果。

释是。

是亦二义。

一心即应佛。

故名是心是佛。

向闻等者佛体无相。

心感故有。

是则心佛及以有无。

条然永异。

经泯此见。

故言心是应佛。

心外无佛。

二心即果佛。

故名是心是佛。

即亦无佛之因一句也。

既心是果佛。

故无能成三昧之因也。

众生心中已有如来结加趺坐。

岂待当来方成果佛。

初是应佛二是果佛。

此乃消释经疏之文。

若论作是之义者。

即不思议三观也。

何者以明心作佛故。

显非性德自然有佛。

以明心是佛故显非修德因缘成佛。

应知外道诸句三教四门。

所有思议不出因缘及自然性。

故佛顶经明乎七大皆如来藏循业发现。

一一结云。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

皆是识心分别计度。

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彼云世间该于九界。

今于一念妙观作是能泯性过。

即是而作。

故全性成修则泯一切自然之性。

即作而是。

故全修即性则泯一切因缘之性。

若其然者何思不绝。

何议不忘。

既以作是绝乎思议复以作是显于三观。

以若破若立皆名为作。

空假二观也。

不破不立名之为是。

中道观也。

全是而作则三谛俱破。

三谛俱立名一空一切空。

名一假一切假也。

全作而是则于三谛俱非破非立。

名一中一切中也。

即中之空假名作。

能破三惑能立三法故。

感他佛三身圆应。

能成我心三身当果。

即空假之中名是则全惑即智。

全障即德。

故心是应佛。

心是果佛。

故知作是一心修者乃不思议三观。

十六观之总体一经之妙宗。

文出此中义遍初后。

是故行者当用此意修净土因。

不可不知。

故今略释。

二始学下。

作是共释二。

初约始终释。

若论六即皆作皆是。

今辩修证作是须分。

始则名字观行相似三位。

修而未证。

故且名作。

终则分证究竟任运真觉。

得名为是意存拣滥。

故有此释。

二若当下。

约当现释。

以现释是。

以当释作。

为令即心见佛法体。

以此现因而证当果。

故以心佛同体名心是佛。

观生彼果名心作佛。

意在即心念佛及令慕果修因。

故有此释。

三正遍下。

后二句。

三智融妙名正遍知。

无量甚深故喻如海。

斯乃究竟圆明大觉。

与我心体无二无别。

今依顿教即三惑染修圆净心。

能生诸佛正遍知海。

此约他释心生也。

若依此心能成当果。

此约己佛释心生也。

二多陀下。

偏观弥陀并示观法二。

初令偏观。

经是故应当者。

上已明示心感诸佛。

心即诸佛以是义故。

知可即心而观弥陀。

心尚能作诸佛。

岂不感于弥陀。

心尚即是诸佛。

岂不即是弥陀。

应知弥陀与一切佛不多不少。

诸佛乃即一之多。

弥陀乃即多之一。

一心系念谛观彼佛者。

即一心三观也。

但云谛观那云三观。

以所观境列三号故。

显于能观知是三观。

何者多陀阿伽度。

此云如来。

阿罗诃。

此云应供。

三藐三佛陀。

此云正遍知。

此之三号即召三德。

今就所观义当三谛。

正遍知即般若。

真谛也。

应供即解脱。

俗谛也。

如来即法身中谛也。

以三德为三谛三一圆融不一不异。

此谛与观名别体同绝思绝议。

此乃复见弥陀观体。

当以此观观像观真。

疏释三号其文可见。

问像观文中示心作佛。

示心是佛。

复以三号显于三谛。

妙观既立。

可用此法观下诸境。

其落日观至华座观。

佛既未示三观之式。

何得行人预用兹观。

答佛对当机示观前后。

全由圣意非凡所知。

灭后之人欲修观行。

所用法则须凭四依。

大师释题能观之观。

既论三观。

题目是总经文是别。

岂不以总而贯于别。

况云观佛十六俱包。

今依天台修习教观。

不凭智者更托何人。

如般舟三观妙门。

普贤六根悔法。

皆于定内见圣方宣。

而大师教人。

预习精熟方入道场。

何不疑之。

那独责此且禀斯宗者。

若闻若思不离三观。

须于动静用空假中立一切行。

若其然者。

今何不用空假中心。

想乎日冰及地树等种种相邪。

如心想日以何力故日想现前。

般舟经云。

我所念即见心作佛。

心自见心。

心者不知心。

心有想则痴。

心无想则泥洹。

彼经初心以佛相为境。

故言心作佛等。

今之初心既先观日。

岂不得云心作日心自见心等耶。

止观以彼经此文。

示于中观。

中观若立三观自成。

如此观日方依此疏修日观也。

况一切法皆是佛法。

何得依报非佛法邪。

二想彼下。

示观法子科分经为四。

初观佛像二。

初正明像观。

既是具足三号之像。

理合于像。

照空假中如见此方泥木之像。

尚须体达性。

若虚空三身宛然四德无减。

观中宝像岂可不然。

若于像观不达三谛。

次观真佛宁见三身。

二见像下。

因像见土像。

观既成心眼开发。

广见依报地树诸相。

应知树等出过前树无数倍也。

何者以今宝像必称华座。

座像高胜树合覆之。

皆由妙观转深故。

使所观愈胜。

二见此下。

观二菩萨。

三圣设化动静必俱。

一主二臣非并非别表乎。

三法三一妙融真身既然像合相似。

观二足佛令妙观成三。

三此想下。

像放光二。

初明光照诸树。

二一一下。

明树皆三像。

四此想下。

行者闻法二。

初明因定闻。

二行者下。

明与经合。

此文疏有二释。

初须定与教合。

二须散与定合。

初义者。

谓出定忆持。

定中闻法须与经中所说符契。

故云令与教法相应。

次意者。

谓心虽出定对彼五尘须息爱憎。

净乎身口三业。

若尔虽不住定亦闻法音故。

云出定入定常闻妙法。

言与十二部经教合者。

以十二部总称修多罗同名为经。

三藏分之经诠定学。

律诠戒学。

论诠慧学。

故名经为定。

与修多罗合。

是与定合。

经若不合名妄想者。

若定不合经若散不合定皆是发于魔事。

全非像观禅定。

故名妄想。

若已合名粗想见极乐界者。

谓以经验定无差。

出定与在定相似。

得名粗想见彼国界。

问见此妙事那名粗想。

答以像望真须分粗妙。

此想乃是佛观方便。

岂可全同。

真佛观邪。

三作是下。

明修观利益像想。

若成真观可获故。

于现身得念佛三昧。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第五

  三第九佛身观二。

初分科。

真法身者。

前观宝像则似佛身。

今对彼似故名为真。

然此色相是实报身应同居土。

亦名尊特。

亦名胜应。

而特名法身者。

为成行人圆妙观也。

良以报应属修法身是性。

若渐教说。

别起报应二修庄严法身一性。

若顿教诠。

报应二修全是性具。

法身一性举体起修。

故得全性成修全修在性。

三身融妙指一即三。

问既言指一即三。

但名为应自摄二身。

何故疏文立法身称。

答若言报应恐滥别修归于别教。

今以报应名为法身。

即显三身皆非修得。

故今家生身应身报身法身。

对藏通别圆。

行者应知。

圆宗大体非唯报应称为法身。

亦乃业惑名为理毒。

三观十乘名性德行。

慈悲与拔性德苦乐。

今之胜应称为法身。

显示妙宗其旨非浅。

须袪滞想方见旨归。

二随释五。

初明结上。

二正观佛身。

既指报应名为法身。

即显弥陀三身具足既为妙境。

但是法身行人心观即空假中。

空假是二修。

中观是一性。

修性冥妙三观圆融。

既为能观。

但是般若境观相契见尊特身。

虽具三身但名解脱。

此则以三照三故发现三合此三三只是一三。

三不定三。

同在一念。

一念无念三三宛然。

如此方名修心妙观。

此观能令四土皆净。

若不尔者非是顿教所诠妙观。

当以此观观弥陀身。

子科分经为三。

初次当下。

总标略列。

二正观佛身相四。

初阿难下。

观身色二。

佛身下。

观身量疏释分二。

初略消经文。

二眼如下。

商较分量二。

初以眼度身。

二定经斥译。

三观身光。

然观色量及相好光明。

皆须用前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而为观法。

以心作佛故能观所观破立宛尔。

破则三惑三智皆荡。

立则三谛三观皆成。

非此破立则非净心作佛义也。

以心是佛故。

忘能忘所非破非立。

作是一念遮照同时。

此则即观无观用无作行修念佛定。

此法乃是观佛要术。

今若不用宣示奚为。

此术不施胜相不发。

观光分四。

初身诸下。

毛孔光。

二彼佛下。

观圆光。

三于圜下。

光中化佛。

四一一下。

化佛侍者。

四观相好二。

初无量下。

正示相好身。

总相别相总好别好总光别光。

此三总别皆云八万四千者。

即障显德故成。

此数佛居凡地具于八万四千尘劳。

于此尘劳皆见实相。

理智既合故能示现相好光明故。

节节云八万四千。

行人今观知心即是。

能于尘劳皆即佛相。

二一一下。

光明摄生生佛体同。

虽土广生多摄无一失。

观佛心处还释此文须摄之意。

三明观成能见二。

初其光下。

见一佛。

二见此下。

见诸佛中观见佛。

佛体圆融一即一切。

同尊特身故观一佛。

能见诸佛三正观佛心。

疏三。

初眼见下。

因身见心。

疏有二释。

初约如来由大悲心起胜应身故。

令行者观身见心。

由见身下二。

约行者观想明故得见佛。

心所以明者由观佛身。

是故二意皆是由色而见于心。

以心无形由色表故。

以圆人所观色心不二。

既见微妙色。

岂隔大悲心。

故胜鬘云。

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

既三种慈体是三谛。

今三观明故三慈显。

以用果法为观行故。

故于位位见佛色心。

二佛心下。

正示心体。

若匪无缘慈悲不大。

三以无缘下。

引文广释三。

初牒经引论以明文意。

问经文但云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疏中何故兼明生法皆云无心。

答起三慈者。

由三观智照三谛也。

照真即起法缘之慈。

照俗即起众生缘慈。

照中即起无缘之慈。

此三谛慈浅不具深。

深必具浅故照真俗。

未必照中。

若能照中必具真俗。

故次第生法不即无缘。

今无缘慈合具生法。

岂但具二亦乃俱深。

故今生法皆云无心。

故涅槃云。

慈若有无非有非无。

如是之慈非诸声闻辟支佛等所能思议。

当知三慈其体本一非三非一而三而一。

如是方名佛心慈也。

此自分三。

初众生缘慈三无差别。

今尽现前心与众生。

能所既绝无我心想。

缘他众生而一切众生与我同体。

十界因果不离一心。

而此一心是慈体。

故十界苦集四种道灭。

能于一时任运与拔。

故云无心攀缘自然现益。

如涅槃下。

梵行品文也。

然彼经如来凡说八事。

一伏醉象。

二降力士。

三化卢至。

四度女人。

五涂割疮。

六摩调达。

七救群贼。

八医释女。

一一皆结云。

慈善根力。

见如是事。

今文云我实不往者。

即引第五涂割疮文。

文现一处意通诸缘。

言割疮者。

经云。

波罗柰城有优婆夷名摩诃斯那达多。

夏九十日屈请众僧。

奉施医药。

有一比丘身婴重病。

良医诊之当须肉药。

若不得者命将不全。

是优婆夷寻自取刀。

割其股肉切以为羹。

施病比丘服已病差。

女人患疮苦恼发声称佛。

我在舍卫闻其音声。

于是女人起大悲心。

是女寻见我持良药涂其疮上。

还复如本。

善男子。

我于尔时实不往至波罗柰城。

持药涂彼。

当知皆是慈善根力。

令彼女人见如是事。

今云我实不往者。

正引此缘。

不言女人而言众生者。

通收十界众生。

不以文害意也。

即俗谛慈也。

涅槃云。

慈之所缘一切众生如缘父母妻子亲属。

以是义故。

名众生缘。

以缘十界同在一心。

故非次第生缘慈也。

二法缘慈。

十界缘起是三谛法不离一心。

唯佛究尽。

境相既寂能观亦忘。

是故得云无心观法而毕竟空智。

照此三谛不受一尘。

此智自然照破众生三谛惑着。

或为众生说斯空慧。

皆令得离有相之苦证真实乐。

此即不思议真谛慈悲。

名为法缘。

故涅槃云。

不见父母妻子亲属。

见一切法皆从缘生。

是名法缘。

不见之言须忘十界。

是佛法缘也。

三无缘慈。

以佛性中成究竟智。

有何别理为心所缘。

故云无心观理境智既泯。

空有又忘。

无住无依绝思绝议。

此名安住第一义中。

心既无缘慈乃周遍。

入众生性称为内熏。

或为现身说第一义称为外熏。

以此摄生名无缘慈。

二念佛下。

却牒前经以对初慈。

即前正观佛身光明摄生之文也。

虽与无缘慈体不别。

若约义辩为门不同。

是故此慈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终令离苦永得安乐。

此从感应生佛相关。

顺于俗谛名生缘慈。

故举鱼母念子不失。

喻此慈相也。

三今明下。

正以无缘会释经意。

既与生缘为门有异。

须辩慈相不同前二。

故生法慈。

约次第论则两二乘及偏菩萨有修证分。

若此无缘唯圆唯极。

今约极显故云诸佛所被。

不住有无者。

正与生法辩不同相。

生缘妙有法缘妙空今是妙中。

故云无缘。

中必无缘故也。

不依三世者。

此之慈悲非四相故。

知缘不实者了苦乐事即性德故。

以众生等者。

此慈所被。

令众生发即境之智方乃名得实相智慧。

得此智者方终离苦得于永乐故。

与前慈门异益等。

若对法缘亦以实慧。

故一切空。

是故三慈益物不异。

疏不云者略也。

四举利劝修子科分三。

初正举益劝。

得生极乐则见十方一切诸佛。

故云生诸佛前。

法身观成已入相似。

是故至彼即证无生。

别圆地住也。

疏释分四。

初舍身下牒释。

二如人下喻显。

习巧如修观。

从少至长喻观有微着。

所作遂妙喻生彼土亲见真法。

然且分喻是心作佛。

行者应以是佛与作佛义。

一念圆照。

方合今经由观见佛。

三以随下结示。

四故般下引证。

二的示观法。

相有八万都想难成。

故令但观眉间毫相如五须弥。

此观若成。

八万皆现。

此为要门也。

疏释二。

初从一下牒经。

二正示四。

初如观下。

引他文示二种毫量。

此明释迦胜劣两相。

以例弥陀。

经明劣相论明胜相。

云云者。

即前疏云。

长一丈五尺毫有八楞周围五寸。

二故文下。

据此经明凡心难及。

即第七杂观中经文也。

三正可下。

正示初心从易现观。

斯是大师别示初心即观佛相入门要术也。

若从落日水冰方便。

次入地树座像等观心得流利观已宏深。

此之行人自可称彼毫量而观使八万相自然而现。

故如令观劣应毫相乃为未修前诸观者。

及以虽修观不成者。

故于佛身别指。

初心可观之相。

为三昧门也。

行者须知所托之境有胜有劣。

若能观观皆须顿照即空假中。

以胜劣相皆心作故。

皆心是故。

四克示观成称彼而见二。

初若得下正示。

因用作是观劣应毫。

观渐深着得成真似念佛三昧。

乃能称彼胜相而见。

二智度下。

引证。

引此释迦胜身说法。

增真似位念佛三昧。

类彼弥陀八万相好。

须真似人方能观见。

三见无下。

就观结成。

五作此下。

显观邪正。

然此佛观义具释题。

疏文既略。

学者多疑。

若不释之造修无路。

故更寄问答明乎境观。

问此经观佛止论八万四千相好。

若华严说相好之数有十华藏世界微尘。

二经所说优降天殊。

彼经正当尊特之相。

此经乃是安养生身。

凡夫小乘常所见相。

钞中何故言是尊特。

答一家所判丈六尊特。

不定约相多少分之。

克就真中感应而辩。

如通教明合身之义。

见但空者唯睹丈六。

见不空者乃睹尊特。

生身本被藏通之机。

尊特身应别圆之众。

今经教相唯在圆顿。

释能观观是妙三观。

释所观境是妙三身。

疏解今文云观佛法身。

约位乃当圆教七信。

正托法性无边色像尊特观心。

使其增长念佛三昧。

据何等义云是生身。

用圆顿观显藏通身。

未之可也。

问以坐华王具藏尘相。

而为尊特。

三十二相老比丘形。

而为生身其文炳着那云不以相好分邪。

答约相解释四教佛身。

此乃从于增胜而说。

未是的分相起之本。

其本乃是权实二理空中二观事业二识。

就此分之则生身尊特如指诸掌。

故金光疏云。

丈六身佛住真谛。

丈六尊特合身佛双住真中。

尊特身佛双住俗中。

法身佛住中道。

此依二理故有二佛。

众生二识有二观因。

故感二佛。

言二识者。

起信论云。

佛用有二种。

一者依分别事识。

凡夫二乘心所见者。

名为应身。

以不知转识现故。

见从外来。

取色分齐不能尽知故。

二者依于业识。

谓诸菩萨从初发意。

乃至菩萨究竟地心所见者。

名为报身。

身有无量色。

色有无量相。

相有无量好。

所住依果亦复无量。

种种庄严随所示现。

即无有边不可穷尽。

离分齐相随其所应。

常能住持不毁不失。

如是功德皆因诸波罗蜜等无漏行熏。

及不思议熏之所成就。

具足无量乐相故说为报(文毕)此乃佛用依二识彰也。

应是生身报是尊特。

论意要在见从外来取色分齐。

与知转识现离分齐相而分二身。

然须了知权理但空不具心色。

故使佛身齐业齐缘。

生已永灭故曰生身。

名应名化体是无常。

实理不空性具五阴。

随机生灭性阴常然。

名法名报亦名尊特。

体是常住。

须知依事识者。

但见应身不能睹报。

以其粗浅不穷深故。

依业识者。

不但睹报亦能见应。

以知全体起二用故。

随现大小彼彼无边。

无非尊特。

皆酬实因悉可称报。

故妙经文句云。

同居方便自体三土。

皆是妙色妙心果报之处。

故知菩萨业识见佛。

一切分齐皆无分齐。

岂比藏通佛邪。

方知智者师与马鸣师。

精切甄分生身尊特其义罄矣。

问约相多少分于二身。

其义已显。

何须理观及就识分。

答华藏尘相及八万相虽是尊特。

三十二相不局生身。

何者。

以由圆人知全法界作三十二及以八万藏尘相好。

故三品相皆可称海。

既一一相皆无边底。

是故悉可名为尊特。

故止观并辅行以法华三十二相。

观无量寿八万相华严十华藏尘相。

同是别圆道品修发法身现相。

对斥藏通相非奇特以验三经所谈相海。

皆是尊特。

然有通局。

三十二则通。

大见无边小见分齐。

若藏尘八万唯大非小。

若也不就理观等分此义全失。

故金光明龙尊叹佛。

经文但列三十二相圆光一寻。

疏乃判云。

正叹尊特。

故知不定以相数多。

方为尊特。

只就不空妙观见耳。

问行人睹于劣应谈圆佛相。

只可即是法身及自受用不即尊特。

以尊特身现起方有不现则无。

岂见不空不待佛现。

便自能见尊特相邪。

答既以尊特对于生身。

分身非身常无常等。

今云劣应但即法身及自受用。

不即尊特则成寿量属于尊特。

身相自属生身。

如此分张进退皆失。

须知行者无有一见非如来力。

如来鉴机未始差忒。

有须现者即为现之。

如梵网华严及此经等相多身大也。

不须现者。

即以力加令于劣身不取分齐。

见三十二相即无有边。

以知丈六是法界故。

应持不见其顶。

目连莫究其声。

丈六身声既因二圣穷不得际。

后之圆人岂不即劣见于无边。

不必一一待现方见。

若不尔者。

用圆解为用业识为。

若但即法身及自受用不即尊特。

此说全乖顿足之义。

何者。

如释签解色无边故。

般若无边云。

五阴是理故即阴是。

实相般若故皆无边。

以由理故令法无边。

自受用身既证理极。

岂不即劣而无边邪。

行者应知今之妙观观佛法身见八万相。

不同金光但于劣身见无分齐。

今是彼佛全法界身。

应圆似观现奇特身。

非是彼土常身常相。

若彼常身即般舟中三十二相也。

今乃特现八万四千相好光明。

经文自云身量无边非是凡夫心力所及。

正类净名如须弥山显于大海。

安处众宝师子之座。

药师中巍巍堂堂如星中月。

大论中色像无边尊特之身。

此等经论所明尊特与今所现无少差殊。

彼色像无边既称尊特。

此云身量无边。

那谓生身。

问所言龙尊叹尊特相。

非现起者是义不然。

以彼疏释尊特身云巍巍堂堂。

若不现者何谓堂堂。

答华藏尘相华严经列九十七名。

与龙尊叹全不相应。

又无身相高大之说。

以验非是特现之相。

只由龙尊言中妙示即劣含胜难思之文。

大师见彼得意之处。

是故疏云巍巍堂堂。

得意处者。

即总叹云。

诸佛清净微妙寂灭也。

清净乃是四德中净。

必不阙于常乐我也。

寂灭岂非涅槃之义。

即称微妙是大灭度秘密藏也。

以总冠别故三十二相遍严三身。

生身则百福所成。

见无厌足。

尊特身则色无分齐。

劣即堂堂。

法性身则色性即智法门为相。

疏云。

此三不纵不横。

若纵横一异则不清净。

非微妙寂灭。

岂非圆人了乎三身是秘密藏。

密藏乃是法界总体。

一摄一切事事相收。

应用无边不离毫末。

相好至劣星等虚空。

故法华中龙女赞佛。

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

显是劣应以法身具故。

相相尊特。

是故荆溪类同华严一一相好与虚空等。

又文句云。

一一相皆法界海。

又妙玄云。

垢衣内身实是长者。

释签云。

即是璎珞长者。

璎珞长者岂非尊特。

何待现邪。

又妙乐云。

若隐前三相从胜而说。

非谓太虚。

名为圆佛。

法华已前三佛离明隔偏小故。

来至此经从劣辩胜。

即三而一。

若也法华但即法身不具尊特。

正以太虚而为圆佛。

又不具尊特。

如何得名从劣辩胜即三而一。

问法华文句云。

地师说多宝是法身。

举南岳破云。

法身无来无出。

报身巍巍堂堂。

应身普现一切。

若即此谓是三佛者。

未尽其体。

只是表示而已。

多宝表法佛。

释尊表报佛。

分身表应佛记释云。

无来者不合东来。

无出者不应踊出。

巍巍不应塔内。

应身不应唯此。

尚非应身岂具三身。

既云巍巍不应塔内。

信知报佛须现大身。

若其即劣便得名报。

塔内何妨何得破他。

答此破地师不知表示。

真将舍利便为法身。

故记破云。

尚非应身岂具三身。

又以世人不知法华开权之妙即劣显胜。

只执身大相多为报故。

就其见斥云巍巍不应塔内。

此用世人通解之义。

而破于彼不可据此便令法华相非尊特。

只如记云尚非应身岂具三身。

亦非今家尽理之说。

如荆溪据论若知像性遍虚空。

三身宛然四德无减。

泥木之像尚具三身。

岂全身舍利皆不具邪。

虽曲引文欲令非报。

然终不能令法华机非业识见佛也。

问请观音疏云。

无量有二义。

若生身无量是有量之无量。

法身无量是无量之无量。

大论云。

法性身色像无边尊特之身犹如虚空。

既云法性身。

此乃不灭方名尊特。

今第九观观于佛身。

第十即观观世音身。

观音既是补处菩萨验佛有灭。

岂非生身有量无量。

安以此身便为尊特。

答藏通补处彰佛有量。

别圆补处显佛无量。

以十方三世一切如来更无彼此迭相见故。

同一法身一智慧故。

菩萨机忘如来应息。

名补佛处。

实异藏通前佛定灭后佛定生。

为补处也。

故金光明四佛降室。

疏乃释云。

若见四佛同尊特身一身一智慧。

即是常身。

弟子众一故。

若见四佛佛身不同。

即是应化。

弟子众多故。

故知只就同与不同常与无常。

分于二身。

藏通三乘故弟子多。

别圆纯菩萨。

故弟子一。

岂论相好多少等邪。

既同一身复云常身。

岂竖分当现横论彼此。

是知观音补法身处。

愈彰尊特无量之无量矣。

且华严佛身委明八相。

既是尊特。

此论补处与彼何异。

云是生身。

是知今佛全法界身。

故灭即非灭。

观音补处生即非身。

不灭不生常身义成。

尊特相显。

问今所观佛高六十万亿那由他由旬。

虽云高大只是净土常所见身。

何以知然如法华中。

净光庄严国妙音菩萨欲来娑婆。

彼佛诫云。

汝身四万二千由旬。

我身六百八十万由旬。

汝往彼土于佛菩萨勿生劣想。

故知净土常身高大。

安以常身便为尊特。

答于同居中净光庄严土唯演顿。

如净名中众香之土。

以其所被纯菩萨故。

所以但现高大之身。

佛知妙音所将之众。

不知娑婆开权之妙。

于佛辄起定小之讥。

故寄妙音规未达者。

意令得悟即劣之胜秘妙之权。

既诫勿生下劣之想。

乃是令起尊特之心。

若谓不然。

安得皆获普现三昧。

若安养土渐顿俱谈。

声闻菩萨共为僧故。

故使佛示生身法身二种之相。

三十二相通于生法。

大小共见。

若八万相局在法身。

大乘贤圣方得见也。

是故众经多说弥陀生身常相。

今当略出。

小弥陀经云。

彼土莲华大如车轮。

大弥陀经说。

弥陀浴池广四万八千里。

以依验正身未极大。

般舟经说。

阿弥陀佛三十二相。

此经中说惯习小者。

生彼即得见佛闻法。

便证小果。

更有丈六八尺之身。

此等岂非常身常相邪。

若今所观八万相好。

别圆真似方得见之。

故上品下生疏判已登习种性位。

生彼七日见佛众相。

心不明了。

三七日后乃了了见。

及闻众声皆说妙法。

唯上品上生道种性位。

生彼即见众相具足。

光明宝林皆说妙法。

即悟无生。

三贤菩萨。

依业识故。

知心现佛。

乃就尊特论乎明昧。

若惯习小者。

及诸凡夫依事识故。

不于尊特而论明昧。

良以此等虽因临终回向得生。

佛顺本习。

故且用小令其证果。

既说无常苦空之法。

须以生身相好应之。

浴池之身三十二相。

正对此机。

故般舟经云。

在菩萨众中说经。

又云。

在比丘僧中说经。

信三十二相通大小人常所睹见。

是故彼经观法之初。

不托日冰便观此相。

斯盖凡心可想之境故也。

若八万相是彼如来现奇特身。

增进深位念佛三昧。

非是凡夫心力所及。

是故此经初令观日。

疏释齐于下品下生。

以验想冰至假想地。

属下三品当名字人。

次得三昧见彼实地。

合入观行初二两品。

次观宝树及以池楼。

至总观成当三四品。

宝座观成当第五品。

以座上宝幢如百千万亿须弥山大。

比知座体其量难思。

非第五品三观功成。

凡小事禅见莫能及。

此观虽就经文未便许观佛身。

乃令先想一大宝像称座而坐。

及二菩萨皆想坐座。

况复悉用作是不二妙观观之。

使心流利方令观佛。

学者应知日观已来所修三观共于事禅。

良以皆须想成相起故也。

事禅既胜三界思惑悉已被伏。

妙观观像见破即登第七信位。

得此位已。

方令观佛真法之身八万相显。

乃得名为念佛三昧。

即感诸佛现前授记。

生彼便证无生法忍。

经文如此明圆深观所显之相。

诚谓奇特。

实匪生身凡夫小乘常所见相。

问释题序云。

无量寿佛是所观胜境。

岂非托彼依正色心。

修乎三观显三谛理。

今八万相既是正报。

义当生身。

托此修观观成理显。

乃见藏海尘数之相。

方名尊特。

岂分段生身便为尊特邪。

答前正释题。

以妙三身解所观境。

今至经文。

以八万相为所观境。

信八万相与妙三身无二无别。

二处皆用不思议境而为所观。

故八万相观之令显。

显名观成无别所显。

且行人念佛。

谁不托佛正报修观。

但境随解名生名法。

小机不解所观佛身是法界用。

谓正习生故曰生身。

大机能解所观之佛。

是法界用。

应既有本生即同法。

是故受于法身之称。

故见佛相若多若少皆称法身。

今经明示佛法界身入心想中。

故疏标云。

观佛法身斯乃即三而一之法身也。

况今不是初心观境。

乃圆七信所观境耳。

岂于座像圆观已成。

却托藏通生身修观。

又观生身显藏尘相。

此乃通人被别圆接。

全非顿教始终圆观。

只如般舟三十二相即知心现。

故相相皆中。

据所观胜境言是生身。

深不可也。

学者应知八万相显即三谛显。

良以此相法身所具。

与彼三惑本不相应。

故一一相即真俗中。

即一而三即三而一。

不可思议名真善妙色。

今之三昧显本妙相。

故观音观云真实色身也。

问尊特既是他受用报。

须入别圆地住方见。

今八万相似位能见。

验非尊特合是生身。

答据何文义别圆似位唯见生身。

须知尊特地住已上分证论见。

地住之前相似论见。

斯乃如来以实报身。

应下二土。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第六

  故荆溪云。

胜兼两处劣唯鹿园。

若其似位全不见者。

法华四信何故见于实报土邪。

有余那见圆满相海。

通教案位受接之人为见何相。

若非尊特合身不成。

今经明说无量寿佛身量无边。

与大论云色像无边。

有何异邪。

彼云无边既称尊特。

此何独非。

况疏专引彼论此文。

以证身量无边之义。

验今佛身的是尊特。

不须疑也。

问若是尊特合是常身。

何故法华疏中。

判观无量寿佛经。

云实有量而言无量。

答此乃刊正钞中错引彼疏。

彼疏并云实有量而言无量。

如阿弥陀与金光疏及此疏同。

盖以小大二弥陀经不专尊特被于顿机。

故彼佛现三十二相通被众机。

大机虽见尊特常身。

其惯习小人洎诸凡夫。

虽因回向得生彼土。

未宜尊特说常住理。

故以应化说无常法。

成其小果。

是故佛寿虽不可数。

终归有量。

娑婆生彼多是此机。

以别圆似位人难及故。

三疏约此。

故判弥陀在有量中。

若观无量寿佛经纯被圆人。

明说佛身全法界起。

应既有本。

生即同法。

的类释论法性尊特。

正当无量之无量也。

故释签云。

教分二身为机劣故。

暂现生身。

今机不劣岂对生身。

问大本中云。

生我国者身皆具足三十二相。

彼国人民既具此相。

佛身理合超胜于人。

故知常身有八万相。

般舟经云三十二相。

盖借释迦为初心观境耳。

答般舟经云。

菩萨用是念佛。

故当得生阿弥陀佛国。

当念如是佛身。

有三十二相悉具足。

光明彻照端正无比。

在比丘僧中说经。

经指弥陀有三十二相。

何文言借释迦为境。

况止观无文辅行不说。

岂得自言成于己见。

又彼人民三十二相。

故佛常相须八万者其义不然以同居土佛应同人。

只净由土人。

皆有于三十二相。

故佛常身须现此相。

但于同中相相皆胜。

秽土佛身虽异凡鄙。

亦同上人。

故应此方所有相法。

故三十二同轮王相。

亦于同中而分明昧。

三十二相既同彼人。

验是彼土常身常相。

是知八万别为大机现尊特相。

更何所疑。

问一等尊特。

以何因缘相分三品。

答悉檀因缘故。

盖一类机应以藏尘尊特之相得四益者。

故佛称机而为现之。

应以八万尊特之相。

应以三十二尊特之相得四益者。

佛皆称机而为现之。

仍须了知此之相海。

别教则用别修缘了成就此相。

即修成之尊特。

故名报身。

圆教能了二修即性修德无功。

乃性具之尊特。

故名法身。

已在此观开章中说。

须知华严华藏尘数之相虽多。

此以兼别故犹带修成。

此论八万既唯圆顿无非性具。

故三圣观疏皆示云观于法身。

行者当须以教定理。

就理明观于观显相。

无得但以多数斥少使胜成劣。

实在精学然后勤修。

欲罢不能故兹辩析。

四第十观音观二。

初疏科略释带果行因者。

观音三昧经云。

观音昔已成佛号正法明。

今为菩萨修净土行。

斯乃带昔果德行今因行。

顶有化佛表带果也。

二依科列经三。

初结上。

二正观菩萨身三。

初正观身相。

子科十一。

初次复下身量。

应云十八万亿。

今云八十者。

翻过佛身二十万亿。

故知误也。

问如释迦丈六人身八尺。

今佛身六十万亿菩萨十八。

菩萨之身何太卑邪答净土胜应不可以秽土劣应例也。

亦如妙音身量但四万二千由旬。

佛身六百八十万由旬。

佛身之量去菩萨更多。

二身紫下身色。

三顶有下肉髻。

四项有下项光。

五举身下身光。

六顶有下天冠。

七观世下面色。

八眉间下毫相。

九臂如下臂相。

十手掌下手相。

十一举足下足相。

二其余下与佛同异。

肉髻是相。

无见顶是好。

此之相好表于极果。

今作因人故不及佛。

三举利劝修子科二。

初佛告下举观利劝二。

初约修观明灭罪。

二如此下约称名况获福。

二若有下示观次第。

身相既多先观何相。

故今示云先观肉髻次观天冠。

以此二种能别表示观音德相。

何者。

肉髻降佛表现行因。

冠有化佛表昔成果。

别相若显其余通相则易可明。

行者观于冠髻毫面身色光明。

一一须用心作心是。

而为能观。

说在像前用在此处。

既云作佛是佛。

岂不能作观音是观音邪。

作髻作冠是髻是冠。

皆可为例。

不独以佛例观菩萨。

亦须例于普杂三辈。

岂唯以前例后。

亦合以后例前。

以今行人览经始末。

方修观故。

大师得意乃于释题总示三观。

若也不于十六处用。

则令大师虚说。

亦见行者谩修。

当遵佛言勿背祖法。

专用妙观显乎胜相。

以此妙观为见佛本。

迥出余因。

至彼土时速证法忍。

三作是下结观邪正。

五第十一势至观二。

初分科叙意二。

初分科。

二叙意二。

初略无下约当门明阙真观。

观佛真身乃立观云正观佛身等。

观音中云正明观菩萨身。

今势至观但云因光神力制二种名。

及云与观音辩同异。

何不例上各立观法。

故疏出意云略无观法当不异上。

以大势至与观世音身量大小皆悉同等。

此令行者辩异之后。

用观音观观势至身。

何须别立。

二所以下兼观音明无像想。

观成见佛真法身后。

观二侍者。

岂须更修像想方便邪。

二依科列经三。

初因光神力制二名。

子科二初遍示诸光。

二但见下正立二名。

光照十方。

故立无边光为名。

令三途人得佛十力。

故立大势至为名也。

行者应知即举身光名智慧光。

以是邻极色心不二。

若不尔者。

焉得色相名为法身。

二明与观音同异子科三。

初此菩下正明同异。

二此菩下更示行坐。

观音行坐岂不动地集佛等邪。

但于势至观中说耳。

若不然者。

何得云除顶上宝瓶。

余与观音等无有异。

三作此下结成观相。

经云色相疏称法身。

若非全色是心色由心造。

安令色相即名法身。

此乃三谛一境之法身。

发我三观一心之般若。

相冥见相则三脱圆彰。

故云佛法界身入心想中。

疏云。

念佛三昧解入相应。

非此相应不发胜相。

三除无下灭罪以劝修。

名为具足观观世音大势至者。

以二菩萨唯有顶上化佛宝瓶。

二种有异余相皆同。

同异分明名具足见。

六第十二普往生观二。

初疏科二。

初对杂辩异。

二普中下就普分科。

二经文二。

初作自身往想。

上来诸观先依次正先主次徒。

虽皆观成未为普总。

又未想身生彼亲见。

故今令想身终生彼一时普见。

非独所观境界顿足。

亦乃往生心想成就。

可类前文依报之观。

初地树池等别观。

至楼观成四事总见。

名为总观。

然但能总依报四事。

今想生彼普见普闻依正诸相。

故名普观。

问上品上生乘金刚台。

上品中生乘紫金台。

上品下生入金莲华。

今三圣观成方修普观。

合是上品上生之者。

何故同彼上品下生邪。

答十六观人对九品位义有多途。

今且一往以三圣观及普观成。

当上中品杂及三辈四观成者。

方是上上故上中品终时虽见坐紫金台。

此台到彼成大宝华。

经宿则开。

此文亦云生极乐界于莲华坐作开合想。

莲华开时见佛满空。

及说妙法。

正合上品中生之相。

若上品下生华开七日乃得见佛。

仍于众相心不明了。

故知此文与上中品生相正齐。

若其以品对别圆位。

至三品观方得委论。

二无量下明三圣来现。

上想终后生于彼土见佛菩萨。

今想未终三圣常来入我心想。

良由当念即是来际。

故能预想将生之事。

复由生佛体不别故。

故令三圣不来而来。

斯乃三观一心作是双运。

致令心佛往彼来此。

故知观体不可言思。

七第十三杂明佛菩萨观。

今评此观略有二意。

一为前观佛及菩萨胜相不成者。

乃令舍大而观丈六。

二为观前胜相已成之人。

令其更观胜劣化用遍十方界。

使品位增进。

若谓不然。

前观既成修后诸观有何益邪。

疏从前意故作拂疑生重释。

以观成者。

自知经意。

是故大师从初意示。

释此为二初分科。

二随释二。

初佛告下观丈六像。

经若欲等者。

行人于前依正诸观修虽不入。

求生之意弥加敦督。

名为至心。

故令此人舍胜观劣。

未观二侍前想弥陀。

故云先当观于一丈六像。

行人欲托彼土莲池。

故令观像在池水上。

应知胜身既心作心是。

岂今丈六非作是邪。

圆人作为皆了唯心。

全具而变全变是具。

具变不二。

故观佛相胜劣皆然。

二明弥陀变现子科二。

初示化主随物二。

初如先下劝常修观。

二阿弥下拂去众疑。

疏二。

初所观下示相问疑。

二前闻下示疑明破。

胜身观法修虽不成。

而且得知广大无量。

今闻观小顿违前说。

宁免轻疑。

为拂此疑。

故说弥陀。

神通如意能大能小皆全法界。

但以重心观令成就。

勿疑身谢不生西方。

二明补处同生二。

初观世下明劣应同众生。

佛应既随万物。

补处亦同众生。

二但观下仿胜身论观法。

前明观音胜身观法。

先想冠髻则令众相次第皆明。

势至观中髻有宝瓶。

其余身相不异观音。

以此二种是二大士身之别相。

令修观者但观别相。

别相若显同相则明。

疏释首相虽通两说。

然头首之首手足之手皆是别相。

悉可以别而显于通。

应知观佛丈六之身。

先观白毫方彰众相。

备如前疏约释迦说。

三后三观明三辈往生四。

初立观所由。

此中二义。

初即杂观观劣应者。

位在中下。

令识三品进修胜观登于上品。

次义即是前观胜应。

及修杂想了随机化。

在八九信。

今令此人以妙三观。

分别九品。

即大本三辈。

事理穷深登第十信。

既云此下三观观往生人有二义。

乃是修前观法行者观于九品往生之相。

非是凡小求生之者。

读今三辈经文改转行业。

纵通此义亦是傍兼。

非今增进观行意也。

二释会经论二。

初会论即无量寿经论。

今云往生论是也。

天亲所造有十七成就。

至第十六大义门成就中。

偈云。

大乘善根男。

等无讥嫌名。

女人及根缺。

二乘种不生。

长行释云。

故净土果报离二种讥嫌过。

一者体。

二者名。

体有三种。

一二乘人。

二女人。

三诸根不具足人。

无此三种过故名离讥嫌也。

名亦三种非但无三体。

乃至不闻二乘女人诸根不具三种名故。

此十七成就俱明彼土果报。

故无二乘等悉约彼土。

非是此方二乘等不得生也。

恐惑者不晓。

故和会解释之。

分二初会二乘二。

初会不生。

且据彼论二乘种不生句。

并于此经小戒得生。

以具足戒及沙弥戒等是小乘种故。

二说相违而为诘问。

今以住小回心以会释之。

坚住小道志趣无余。

不求净土。

故云正处。

若回小向大转小乘业。

作净土因故云要由。

经就现今向大时说。

是以得生。

论就本始住小时说。

是故不生。

然论说彼土无二乘人。

由在此身因转故也。

二何故下释证果云。

垂终回小向大方生彼国。

何故中辈三品行人生彼复证小乘果邪。

今释意者。

回心故得生。

惯习故证小。

知大证小不执偏真而为究竟。

不久证大也。

二问论下会女人。

复举论偈女人根缺不生之文。

并于此经韦提侍女得生之说。

而为诘问。

今约彼此会释二说。

论就转报。

是故彼土无有女人及根不具者。

若名若体。

经就此土修净业者。

故有善心一切得往。

故大弥陀经薜荔多蠢动蜎蜚皆得往生。

故知经论无少相违。

二问大下会经二。

初对经双问。

逆罪得生即下品下生文。

二释有下立义双释二。

初悔有轻重。

上即利根下即钝根。

俱舍云。

愚智所犯轻重不同。

愚作罪小亦堕恶。

智为罪大亦脱苦。

如团铁小亦沉水。

为钵铁大亦能浮。

涅槃云。

智者有二。

一者不造诸恶。

二者作已忏悔。

愚者亦二。

一者作罪。

二者覆藏。

如阿阇世王杀父害母。

至涅槃会身疮肿热。

生重惭愧悔过自责。

耆婆劝往佛所。

佛为说法得无根信。

文载涅槃梵行品。

此经明逆罪得生净土者。

即同阇王上根利智能重心忏也。

彼经不生者。

下根愚人至于临终不能重悔也。

二二者下约行有定散。

大本就此者。

指上散善力微也。

此经明观者。

即观佛三昧。

问若定力得生下下品。

云此人苦逼不遑念佛。

善友告言。

若不能念者应称无量寿佛。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

此与大本散心十念理应无别。

答此虽造恶已曾修观故。

使临终善友劝称十念。

定心则成。

亦是法行乘急戒缓人也。

修观故乘急。

造恶故戒缓。

由乘急故得值善友。

纵现世不修三昧。

亦是宿种今熟。

故得往生。

所以华开见二大士说实相法。

自非定善孰至此乎。

故十疑论云。

临终遇善知识十念成就者。

并是宿善业强始遇知识等。

当知作此解释方合此中定善之义。

若本不修三昧之者。

则属前悔有轻义也。

三依品定位二。

初通示九品二。

初就三下示三中具九。

经文显示三辈各三。

二判九品属三二。

初上品下约位判。

虽分九品。

以义定之不出三位。

即内凡外凡及悠悠者。

然习种解行及十信名。

乃是别教地前凡位。

以为今经往生位者。

略有三意。

一别位次第对品显故。

二别具四观收机广故。

三九品多判所观人故。

若以九品判今能观圆观位者。

则以三贤对今十信。

彼之十信对今五品。

悠悠即对名字人也。

以名字位通修未修故。

应知疏用此之三位。

判九品人其意深细。

不可粗心。

今试略言盖一切善若能回向。

皆净土因。

仍一切恶若能忏愿。

亦净土因。

故种种善修之浅深。

无非九品。

其一一恶约忏功力。

亦皆九品。

故上上品善通下下品。

下下品恶通上上品。

三心六念或闻或修。

未能伏惑属下三品。

以此伏惑入中三品。

能破二惑方预上三。

如五逆罪临终十念为能消功。

属下下品。

阇王重悔得无根信。

即是上辈三品所摄。

岂非五逆随于忏功自分九品。

中间七品若善若恶若修若忏。

随功浅深一一皆须明于九品。

若据经文下三唯恶。

中下世善。

中中中上即小乘行。

上三唯大。

疏则纯用大乘三位。

判九品者。

以中三品回向大乘故。

下三品人依大灭罪故。

故九品行一一成大。

随一品行若至三贤。

皆上三品。

若至十信皆中三品。

全未伏惑即下三品。

应知经为收机尽故。

故以大小善恶分其九品。

盖约增胜高下互显也。

大师得意乃约三位判乎九品。

则何机不摄。

何行不深。

乃由妙解大小观行善恶之业全修即性。

一一具于四种净土。

但能回向随功能显四种乐邦。

如是说者。

多约一行随功浅深历于九品。

亦自有人节节改行历于九品。

若以三位定其高下。

改与不改皆悉不滥。

问今十六观既是圆修。

为一一观皆通九品。

为须节节改观入品。

答虽俱圆观。

而所托境随其宜乐有改不改。

合有二途。

若就现文。

多从改观历于九品。

以初心人虽了根尘皆是法界。

而心想羸劣胜境难观。

是故如来设异方便。

先观落日于西定心。

疏云。

除五逆罪下辈自论。

故知妙观想落日成当下下品。

次以三观想水结冰。

合在下中。

转想琉璃粗见彼地可对下上。

若得三昧见彼宝地及宝树宝池。

虽五品初而五住圆伏。

名得三昧。

品当中下。

总见依报五品中心合当中中。

华座观成五品后心即中上品。

此之三品虽成三昧能伏五住。

见惑未断事识犹存。

未可即观胜妙身相。

故修三观观于宝像。

像想现前见思俱尽。

所以尽者。

以事定力深能伏思。

见断即登圆第七信。

即上下品。

事识既尽。

全依业识可观三圣真法之身。

及普观成在八九信。

即上中品。

故难思相法界光明。

十方佛事悉能洞见。

后修杂观及三辈观成。

当第十信。

即上上品。

内外尘沙任运除尽。

故随机应相。

及差别行业观察明了宣示无穷。

此约修者从微至着。

三圣观成后修杂想及三辈观。

故当如此。

若观胜相不成就者。

始依杂观观丈六身。

此人或在下。

之三品。

或沾中辈。

今观九品。

必能进功从劣观胜求预上流。

是故疏云。

令识三辈往生。

舍于中下修习上品。

此从节节改观次第入品。

如是说也。

有因改观超品位者。

不可定判。

此上皆从次第改境修观者说。

其不改者十六境中宜乐何境。

即用妙观修之不舍。

乃从名字修成观行。

入相似位历乎九品。

然十六中佛境最宜。

从劣观胜成于九品。

故疏令观释迦毫相。

以为初心入门之渐。

杂观令观一丈六像。

经虽不云从一相入。

据理合然。

若般舟经则从足下千辐轮相。

次第上观至顶肉髻。

故知但解今家住前三位以判九品。

于境于行改与不改。

次比自成也。

非独今经九品如此。

法华五品其义亦然。

解一千从矣。

二何以下以经验。

以无生忍位在别圆初地初住。

非别十向圆第十信。

何能见佛便登此位。

上上既尔诸品例知。

复以造罪验下三品。

以别圆教内外凡位不造众恶。

既约罪说。

知是未入外凡人也。

类此似尔者。

经不明示。

故以得悟及造罪等。

比类验之。

此乃大师尊经谦己。

近人判解不逊者多。

二别明上三二。

初上品下约三位定。

上以三品判于九品下至悠悠。

今则别明上辈三品。

故约种性以分三位。

璎珞经明六种性。

一十住习种性。

二十行性种性。

三十向道种性。

四十地圣种性。

五等觉性六妙觉性。

问今此上品是出假位。

合在秽土利益有情。

何故求生净土邪。

答大论四十三正有此说。

故彼问云。

菩萨法应度众生。

何以但至清净无量寿佛国土中。

答曰。

菩萨有二种。

一者有慈悲心多为众生。

二者多集诸佛功德乐多集功德者。

至一乘清净无量寿国土。

好多为众生者。

无佛法众处赞叹三宝之音。

故知一等断惑菩萨而好乐不同。

故有二别。

又论第四十五云。

菩萨有二。

有先自成就功德。

然后度众生。

有先成就众生然后自成就功德者。

故知今十向菩萨求生净土。

乃是先自成就功德人也。

故十疑论明未得无生忍已还要须常不离佛故须求生。

二一得下约二义求。

上上生已即悟无生法忍。

上中经七日得不退转。

上下经三。

小劫住欢喜地。

得无生忍证念不退。

即欢喜地也。

四随文解释三。

即十六中后三观也。

疏前标云。

此下三观观往生人。

若但读文不名为观。

必须览经所诠之相入一念心。

用空假中微妙之观。

照于心性本具净土因缘果报。

生佛咸然三无差别。

诸佛净土因果已满。

能应众生。

众生由具净土因果。

能感诸佛。

感应缘起不一不异。

一一融妙相相宛然。

随品随功感佛感土。

观之不已。

则难思俗谛净土因缘自然明了。

明了之位大判有三。

若相似明当上三品。

若观行了即中三品。

名字观解属下三品。

论断伏等虽有高下。

而皆了知一切善恶回向忏悔。

皆通九品。

或共不共或超不超。

或改不改或进或否。

状类万差难以言具。

若不尔者。

岂得名为观于三辈往生人邪。

初第十四上品生观三。

初上品上生二。

初分科。

二随释三。

初标。

二释四。

初明生因。

经有二段。

初段既云发三种心即便往生。

知此三心是一人发。

次段乃云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

据此合是三人各修成三种行。

然修之在人。

或别一行或兼余行。

或具足修。

但能位至别教道种圆第十信。

即得名为上品上生。

言至诚等三心者。

此与起信论中三心义合。

彼云。

一者直心。

正念真如故。

二者深心。

乐集一切诸善行故。

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

今初至诚疏以专实释之。

非念真如。

岂名专实解于深心。

疏虽三义而不相舍。

求高深果须契深理。

欲契深理须厚乐善根。

此乃立行依理求果也。

二经证成三种深义。

不出彼论乐集一切诸善行也。

经回向发愿心疏虽不解。

义当彼论大悲拔苦之义。

盖以真如实念趣果善心。

二心功德善巧回向。

愿生净土速证法忍。

广拔一切众生苦恼。

然此三心顺于三法。

何者。

初念真如平等一性。

次二即是自行化他二种修义。

既是修二性一。

乃就圆融三法而发心也。

今此三心一念中修。

见思尘沙任运先去。

入第十信。

故当此品。

若此三心但能圆伏即中三品。

若全未伏当下三品。

文在此中义该下八。

经慈心不杀具诸戒行者。

以无缘慈不害物命。

知性离非心具诸戒。

读诵方等者。

随文成观也。

修行六念者。

涅槃疏云。

前三念他后三念自。

戒施是自因生天是自果。

戒是止善施是行善。

天有近果远果。

远即第一义天也。

安心下释念义。

谓念同体三宝一心戒施第一义理。

悉不为二边所动。

故通名念。

经回向发愿等者。

总论不杀等皆须善巧回向。

愿生净土。

证无生后广度含识。

经具此功德者。

或全或分皆得言具。

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者。

上一一行修之成就。

至道种位长时弥善。

下至七日或唯一日。

皆得预于上上品生也。

此等悉须约于断伏及全未伏。

分下八品。

若不尔者。

岂令初修六念等人。

三惑尚炽便登极品邪。

须知九品难将法定。

只可随功。

此去科节经疏分明。

钞不标也。

上品中生明生因云不必受持方等经典善解义趣等者。

是义持人不乐读诵。

但于经中取一句偈深穷旨趣。

于绝言思深广之理。

心不惊动。

又复其心安住中道。

不为二边之所惊动。

了达因果皆是实相。

名为深信。

虽不遍习或闻大教赴机异说。

知显一理不生疑谤。

此一种因亦通九品。

但今此观位至圆教八九信位。

故当此品。

若第一义解全未伏惑。

只在下品三品摄也。

如常不轻不专读诵。

但以一句礼拜授人。

深知义故多年不懈。

此以第一随喜品行。

始从名字历于五品至六根净。

故知读诵等四品行皆可从于名字修之至六根净。

若证分真无偏修者也。

生后利益中。

疏云名之深妙精进等者。

以闻众声说第一义。

能成趣理不思议观。

既顿泯绝情尘微碍。

是故进趣其疾如风。

比余事行杂而且滞。

故此精进最称第一。

疏牒阿耨不退。

释云道种菩提等。

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为无上正等觉。

斯是行人心之本性所求之果。

于此不退其位有三。

若破见思名位不退。

则永不失超凡之位。

习种性也。

伏断尘沙名行不退。

则永不失菩萨之行。

当性种性及道种性也。

若破无明名念不退。

则永不失中道正念。

圣种性也。

上中生者此土已得性种菩提。

到彼一劫始得无生圣种不退。

今于七日所得菩提不退转者。

义当道种菩提不退也。

通名地者凡圣所依皆名地故。

四种授记一往现前者。

净名大疏出四受记。

谓未发心记密记现前记无生记。

言一往现前者。

以现前记通于凡圣。

今无生位。

佛就一往通名现前耳。

上品下生亦信因果不谤大乘。

同上中品故名为亦。

彼以解了第一义谛而为别行。

此以但发无上道心而为别行。

究理摄生标心虽异。

从凡入圣历位无殊。

谓依无作四谛妙境。

发四誓愿名为真正发菩提心。

未度苦者誓令得度。

阴入皆如故。

未解集者誓令得解。

尘劳本净故。

未安道者誓令得安。

即惑成智故。

未证灭者誓令得证。

即生成灭故。

发此道心亦通九品。

名字中发自有静散。

即下三品。

观行五位即中三品。

相似既分三般种性。

即上三品。

今习种发故当此品。

此心深运分真可阶。

岂不能至上上品邪。

约位判之无法非九。

生后利益中。

经虽见佛身。

于众相好心不明了。

于三七日后乃了了见者。

以此品人位当习种。

见思虽破尘沙未除。

故于众相心不明了。

过三七日。

进入性种侵断尘沙。

故八万相一一分明。

自此三劫游历十方。

供佛闻法进入道种。

登于初地。

此地即得百法明门。

言百法者。

如百法论所出名数。

今于此法皆证三谛。

乃以百法而为明达三谛之门。

三谛若明。

则了一切。

是故论云。

增长智慧思惟种种法门义。

明此义故心大欢喜。

故名欢喜地也。

中品上生明生因中。

但言众戒。

斯乃略举三学之初也。

若据生彼闻赞四谛。

便成罗汉三明八解。

以果验因不专持戒。

合修小乘理观事禅。

但未证果犹在贤位。

于临终时闻赞方等。

回心向大愿生净土。

然回向心须至别教七信已上圆教观行四五二品。

方是中品上生人也。

若其小行已至忍位及世第一。

但案位回即当此品。

若在暖顶及外凡者。

须猛利回超入此品。

大约小乘并世间善。

从回向心深浅高下判于九品。

生后利益疏二。

初正释经文。

四谛者。

既是共二乘行。

由宿习故而闻生灭无生二种四谛也。

生灭者。

苦则三相迁移。

集则四心流动。

道则对治易夺。

灭则灭有还无。

无生四者。

苦无逼迫相。

集无和合相。

道不二相。

灭无生相。

次三明者。

过去宿命明。

现在漏尽明。

未来天眼明。

此三名明。

复得名通。

余三但得名通者。

婆沙云。

身通但是工巧。

天耳但是闻声。

他心缘他别想而已。

是故非明。

宿命知过去苦生大厌离。

天眼知未来苦生大厌离。

漏尽正观断惑。

是故此三称明。

大论问通明何别。

答直知过去等名通。

知过去等因缘行业名明。

次释八解脱。

一内有等者。

内色即内身骨人也。

为修八色流光故存骨人。

欲界结使难断故。

以不净心观外色也。

位在初禅能脱自地及下欲界。

二者下位在二禅。

二禅内净故坏灭内身骨人。

欲惑难断。

故犹观外不净之相。

三者下除外不净相。

但于定中练八色光明。

清净皎洁故名净也。

住在三禅。

四空处者。

若灭根本四禅及三背舍等色。

一心缘无边虚空而入定。

即观此定依阴入故有。

无常苦空虚诳不实。

心生厌背而不受着。

五识处者。

若舍空缘识入定。

即观此定虚诳不实。

而不受着。

六无所有处者。

若舍识缘无所有入定时。

乃至而不受着。

七非非想处者。

若舍无所有处缘非非想入定时。

乃至而不受着。

八灭尽等者。

背灭受想诸心数法也。

诸佛弟子患厌散乱心。

欲入定休息以涅槃法安着身中。

故云身证而想受灭也。

前三等者。

位在色界能离自地五欲也。

中四等者。

位在无色界皆展转离下地。

然前三亦离下。

中四亦离自地。

互现说耳。

后一可知。

亦名下背舍因称解脱果名。

二释会下释诸疑妨三。

初会小乘不生疑。

疏与释论取法华意会于今经及往生论。

论云不生。

据决定性。

入无余者。

今经云生。

是退菩提。

取小乘者。

疏前会云。

正处小行不生要由垂终发大心故生。

若无宿种。

岂能垂终回小向大。

故知与前义不相反。

仍释伏疑既因回心向大得生。

何故至彼却证小果。

故释云。

无漏道熟等。

以退大既久习小功深。

是故彼佛称习说小且令证果。

或接下再出经论引小之意。

今经释论说至彼土证小果者。

意欲别接小乘求生。

其若生已。

咸慕大乘必不证小。

然虽出此意前义为正。

二中品下释中不及下妨。

以下下品生彼闻法。

应时即发菩提之心。

中上生彼何故只证无学果也邪。

以大小故难第四品不及九品。

解云下以登地速而为答也。

中上顺习虽证小果。

不逾十劫必入初地九品恶重十二大劫。

方得出胎。

虽发大心更经多劫。

方阶法忍。

故以速证比彼为胜。

三大本下通中不出家难。

彼明中品云虽不能行作沙门。

故云不明出家。

长时始终者。

谓尽形出家者。

就短时者。

谓一日一夜也。

是知若据短时大本约义亦有。

若论长时此经约说亦无。

此乃二经事同也。

中品中生修因中。

疏云十戒者。

释经持沙弥戒也。

金银生像者。

南山云。

胡汉二彰。

谓胡言生像此翻金银也。

善见云生色似色。

似即像也。

此谓金则生是黄色银则可染似金。

故云生像。

若尔生像此方之言何谓胡语邪。

答谓五竺之北胡地言音有涉汉者。

故谓生像胡人重译又却入汉。

故存胡音。

中品下生修因中。

经云孝养父母行世仁慈。

此凡夫善不能伏惑。

岂预中辈。

疏前判位中辈人常别教十信。

即圆五品。

斯由垂终善友广说阿弥陀佛随顺本性取极乐国。

及谈法藏称理发愿。

行者闻已解悟大乘。

发回向心求生净土。

经虽不云发回向心。

既闻广说岂不回心。

特是影略。

临终发心心猛利故。

能入别圆外凡初位。

通伏顿伏。

故令世善当此品位。

大师唯就大乘三位对于九品。

深有其致。

生后利益中过一小劫成阿罗汉。

问到彼证小皆顺本习。

今此行人本习世善。

是人天因非声闻行。

至彼那得阿罗汉邪。

答孝养仁慈大小基址。

何教不谈。

而其阿含偏论此善以果验因。

是依三藏行孝顺等。

虽行世善心在无常。

既久标心无漏道熟。

故证小果。

第十六下三品人造罪轻重值缘得灭。

为往生因。

须知经意为易解故。

以三业等恶灭。

为下三品因。

回向凡小为中三品因。

以大乘诸善为上三品因。

此乃上下互相显映为观法境。

若称实观依义而说。

大小善恶逐回向心随灭罪力。

浅深阶位各论九品。

今之三人闻法称佛。

虽业障灭全未伏惑。

位在名字故属下三。

若灭罪心利入别圆外凡。

即中三品。

能至内凡即上三品。

阇王悔逆得无根信。

是其类也。

下品上生经云虽不诽方等经典者。

此品不谤显罪犹轻。

至下一品云五逆十恶具诸不善。

则谤经等一切恶业无不造作。

故言具也。

圆顿教说罪无轻重悔则皆灭。

如仙预杀诸婆罗门。

地狱三念知谤方等。

心生改悔即生佛国。

下品中生经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者。

所盗之物不出四种常住。

一常住常住。

谓众僧厨库寺舍众具。

华果树林田园仆畜等。

以体通十方不可分用故。

二十方常住。

如僧家供僧常食。

体通十方唯局本处。

三者现前现前谓僧得之物。

四十方现前。

如亡五众轻物。

若未羯磨从十方僧得罪。

若已羯磨望现前僧得罪。

则属第三现前现前盗前二种。

名偷僧祇物。

盗后二种名现前僧物。

不净说法者。

但求名利非益物也。

无有惭愧者。

屏处为恶不。

惭于天。

显露为恶不愧于人。

惭愧犹羞耻也。

下品下生疏释修因中二。

初称无下明念佛灭罪。

二引大论问答二。

初问云下约少时责。

二是心下约猛心答。

此猛利心从二缘发。

一值善友二为苦逼心怖恶道耳听佛名。

是故牢强至诚称念。

既境胜心猛故时少功多。

能超百年悠悠愿力若此二缘猛心不发。

此人乃是合堕地狱也。

二明利益二。

初疏科。

二释经二。

初夫人悟道。

经豁然大悟逮无生忍者。

以凡夫心闻十六观。

即闻即修顿入圆住。

盖由了知依正应色即报即法非纵非横三一融妙。

全心作佛全心是佛。

能所既忘思议泯绝。

三德秘藏当念顿开。

是故名为豁然大悟。

悟通观行及相似位。

是故特云逮无生忍。

显此大悟的在分真。

若十六观非妙宗者。

岂令当机顿入圆位。

经文结益显此观门非偏非渐。

信不可用事相销文。

二明侍女发心。

经文但云。

发无上正等觉心。

是何位邪。

经示夫人无生忽后。

别云发心验非真发。

净名疏云。

苦萨柔顺忍方有发义。

故多约相似明发心位。

名字观行亦有发义。

去无生远故下得论。

大段第三流通分。

金光明疏云。

流名下澍通名不壅。

欲使正法之水从今以澍当。

圣教筌罤不壅于来世。

是故此下举名举益劝人修习。

若不尔者。

安令法水下澍不壅。

疏二初总别分科。

二随科解释。

今经两处流通观道。

初于王宫佛自嘱劝。

次回灵鹫阿难备述。

初文自四。

初列名教持二。

初阿难问二。

初当何下问经名。

疏云言义非一等者。

经文别示三种净业十六妙观。

未审以何而为总目二。

初法下问持法。

二如来答二。

初佛答前问。

观之一字心观妙宗也。

极乐三圣实相圆体也。

此从宗体而立此名。

净除业障极至五逆。

生诸佛前该于九品。

此名从用总此三义即是释名。

此四既圆即当教相。

故示二名五章意足。

信今释题冥符佛旨。

二汝当下答后问。

无令忘失即是念心。

念心能成欲等四法。

良以欲进巧慧一心。

若其忘失皆不成就。

佛令不忘则具五法。

受持之功于兹尽矣。

二举益劝修三。

初明生善灭恶二。

初次明下直明生见佛善。

能见弥陀及二菩萨真法之身。

生善极也。

以深比浅何善不生。

二善男下况显灭生死罪。

闻名是闻慧。

忆念是修慧。

举闻之劣况其修胜。

行者应知前无忘失。

亦是忆念然属方便。

今之忆念乃是正修。

名同义异善须分别。

二明身胜友胜二。

初念佛下喻白莲明身胜。

分陀利者此云白莲华。

涅槃云。

水生华中分陀利最为第一。

显修圆观超余一切修道之人。

即七方便也。

二观音下类补处明友胜。

二圣本修圆念佛定。

今为补处。

行者今修亦是此定。

位虽高下所修法同。

故可为友。

其犹世人道术之交。

岂分贵贱。

三当坐下明得果起行。

事相解释。

菩提树下坐金刚台。

此处成佛名为道场。

事本表理。

今观本性弥陀觉体。

此体即是所坐道场所生佛家。

理一义异名场名家。

此理为场坐必得果。

此理为家生必起行。

果即分果行即真修。

此观本期分证之果无功用行。

欲以病行及婴儿行度众生故。

修念佛观求生净土。

生彼速获故云当坐。

三结名下结名付嘱。

经好持者。

好即妙也。

以不纵横绝思议心。

方能受持此经章句。

别文既妙。

是故能持经之总名。

上以三一融妙释者。

意在于此此寄阿难嘱今人也。

四欢喜下众闻欢喜。

言三义者。

一遇人。

二闻法。

三得果。

文出大论义归此经。

人既是佛。

佛必具足四无碍智。

谓法义词及以乐说。

说观佛法离于错谬。

故名清净。

今遇此人宁不欢喜。

法是观法。

一十六门曲尽其妙。

能令凡心入深三昧。

离虚设故名为清净。

闻如是法岂不欢喜。

果即修观克获之果。

韦提希等闻法即修登分真果。

侍女诸天得相似果。

目连阿难同佛化机。

或能增道莫测浅深。

各以离惑名为清净。

得如是果岂不欢喜。

此三相由。

得果由法法由人说。

彼众欢喜具兹三义。

我于今日虽面不睹金容。

而为妙智所被。

又得闻此微妙观法。

但未获果。

是故阙于第三喜耳。

二崛山流通二初耆山下佛步空还。

前赴请时从崛山没。

于王宫出。

今步虚空还于崛山。

二俱神通前隐后显者。

前欲施化化法未成。

故但密往。

今宣妙观当机已益。

欲使同遵此法。

是故现变彰灼而还。

二次阿下阿难重述。

王宫机悟崛山未知。

故遣重宣普令信受。

阿难所述即是佛言。

是以文云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理合同前三义故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