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八教大意

天台八教大意一卷

此土著述 #

天台八教大意一卷

隋天台沙门灌顶撰

  

天台八教大意 #

  前佛后佛。

自行化他。

究其旨归。

咸宗一妙。

佛之知见。

但机缘差品应物现形。

为实施权故分乎八。

顿渐秘密不定化之仪式。

譬如药方。

藏通别圆所化之法譬如药味。

初言顿者。

从部得名即华严也。

佛垂迹化尘劫叵量因。

寿倍之果宁可喻。

且从今日一期降生托阴摩耶。

主伴互为唯资大法。

譬如日出先照高山。

机不经历故名为顿。

约譬次第。

以初譬初名为乳味。

故涅槃云。

从佛出十二部经。

譬从牛出乳。

又二乘机生未受大化。

虽复在座如聋若盲。

初会俱无见闻之益亦名为乳。

故迦叶领解云。

即遣傍人急追将还。

迷闷躄地等即第一时也。

次从鹿苑至于般若名为渐教。

既二乘全生贵药非贱治。

不动九会脱妙着粗。

贯日托阴纳妃生子。

示成鹿苑转生灭四谛法轮。

小乘生信先度五人。

约譬次第名为酪味。

故迦叶领解云。

密遣二人方便附近等。

故涅槃云。

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

譬从乳出酪即第二时也。

次明方等大集宝积净名。

褒圆叹大折小弹偏自悲败种。

约譬次第名生酥味。

故涅槃云。

从修多罗出方等典。

譬从酪出生酥。

故迦叶领解云。

过是已后心相体信出入无难。

然其所止犹在本处即第三味也。

次说诸部般若转教付财虽通洮汰。

约譬次第名熟酥味。

故迦叶领解云。

长者自知将死不久等即第四味也。

此等四味对顿名渐。

法华涅槃非顿渐摄。

开前顿渐归会佛乘。

约譬次第名醍醐味。

故涅槃云。

从摩诃般若出大涅槃合于法华。

譬从熟酥出醍醐味。

故迦叶领解云。

临欲终时而命其子等即第五味也。

余之六教遍在渐顿之中。

同听异闻互不相知名秘密教。

同听异闻彼彼相知名不定教。

秘密不定名下之法。

只是藏通别圆佛世逗机。

一音异解从化仪大判且受二名。

略明化仪四教义竟。

次明藏通别圆四教。

亦遍顿渐二味之中。

华严顿部圆教兼别。

鹿苑初成十二年前说戒定慧三。

并属小但三藏教。

十二年后般若之前大集宝积楞伽思益净名金光明。

除般若外并属方等。

对半明满具有四教。

诸部般若带半明满具通别圆无三藏教。

法华会竟。

无三唯一圆教。

涅槃最后谈常四教并知圆理。

所以二经同醍醐味。

第一明三藏教者。

仍于法华及大智度论。

对斥小乘得此名也。

论云。

迦旃延子自以聪明利根。

于婆沙中明三藏义。

不读衍经非大菩萨。

广破三祇六度。

权义建立衍门通别圆三大乘观行。

谓四阿含即修多罗藏。

俱舍婆沙即阿毗昙藏。

五部毗尼即是戒藏。

此之三藏三乘同须戒防身口。

经多诠定。

论多辩慧。

声闻观于四谛。

缘觉观十二因缘。

菩萨修事六度。

二乘则自调自度。

菩萨乃弘誓。

与拔因虽小异俱析实阴而归但空。

声闻阶位立于七贤七圣不同。

种福乃三生六十劫。

次明支佛者。

支佛此翻缘觉。

若出无佛世观华飞叶落。

顿悟支佛名为独觉。

生于佛世闻说因缘顿悟支佛名为缘觉。

并福厚根利谓四生一百劫所修因也。

三明菩萨乘者。

从初发心缘生灭四谛。

发四弘誓愿一味度者令度。

即众生无边誓愿度。

谓度天魔外道。

爱见二种六道众生。

此缘苦谛境而发心也。

二未解者令解。

即烦恼无数誓愿断愿断。

爱见六道众生二十五有。

见思之缚令得解脱。

即缘集谛境而发心也。

三未安者令安。

谓法门无尽誓愿知。

即令爱见六道众生。

知三十七品道谛。

自安此缘道谛而发心也。

四未得涅槃者令得涅槃。

即佛道无上誓愿成。

此令六道爱见众生。

灭二十五有因果证灭谛理。

此依灭谛境而发心也。

既以发心须行填愿行。

即三祇百劫所修六度。

从初值释迦牟尼。

至罽那尸弃名初僧祇。

从此常离女人身。

亦不自知当得作佛。

即是外凡五停心总别念位。

从尸弃至燃灯佛。

用七茎莲华供养布发掩泥。

受然灯记当得作佛号释迦文。

尔时自知口亦未说名二僧祇。

此是暖法修事六度。

次从然灯至毗婆尸佛为第三僧祇。

亦知亦说此是顶法之位修行六度。

若过三祇百劫。

种福三十二相百福成一相。

福谓相因福义多途难可定判。

于南洲男身佛出世时。

缘佛身相故得种也。

一云。

轮王于四天下自在为一福。

有云。

如帝释于二天下自在为一福。

有云。

大千人盲治差为一福。

有云。

一切人破戒能为说法。

令舍毁禁为一福。

有云。

不可譬喻唯佛能知。

入第三僧祇修行大行故福难量。

问几时种三十二相因。

答极迟百劫极疾九十一劫。

故弗沙佛观见释迦弟子根熟宜在前度。

于宝窟中放光远照。

菩萨寻光至弗沙所。

七日七夜一心观佛。

目不暂眴。

苦行赞叹。

超弥勒前九劫获证。

修行六度。

各有满时。

凡有所施而无遮碍。

如尸毗王代鸽是檀满。

如须陀摩王舍国。

获偈护不妄语是名尸满。

如羼提仙人为歌利王割截无恨。

身体平复是忍辱满。

如大施太子为诸众生。

入海求珠充足穷乏得珠入手。

海神见其睡即藏其珠。

太子觉已。

誓将此身抒海令尽。

天帝感见诸天助之海水减半。

乃至七日翘足偈赞。

弗沙即精进满。

如尚阇黎仙人入定鸟巢髻中。

待子能飞方乃出定是名禅满。

如劬嫔大臣分阎浮提地而为七分。

息国仇诤是般若满。

此讫前百劫并下忍位也。

次入补处生兜率。

托母胎出生出家降魔。

魔军散已安坐住禅即中忍成就。

次一刹那入上忍。

次一刹那入世第一。

次一刹那发真无漏。

三十四心断惑证果。

十力无畏等皆成就名佛。

转于法轮缘尽入灭。

舍利住世广福人天。

此是三藏三乘之相。

问何故二乘即生断结。

菩萨从初乃至降魔仍未断耶。

答二乘厌患生死。

自求涅槃故先断结。

菩萨慈悲先物后己。

设乃因时断思未得无漏力弱。

从其元意亦名未断。

问三乘所修凡具几法。

答大而为论并用十法能通之门有四随入咸然。

今约有门略明十义一明所观之境。

即是识正无明因缘生一切法也。

故大论云。

色若粗若细总而观之。

无常无我悉是颠倒。

如阿毗昙广说。

不同外道计微尘世性及自然等。

二真正发心者。

既识无明乃至老死。

正求涅槃发三乘心。

出离见爱不要名利唯志无余。

三遵定慧者既誓求出有。

依木又住修道。

但遮障纷驰道。

何由克为修四念学五停心。

破五种障名停。

事观名定念处即慧。

慧定均停故名安心。

四破法遍令见有得道。

以无常等慧遍破见爱也。

五知通塞者。

前虽知见等是过未见其德。

过即是塞。

德即是通。

通谓道灭无明灭等。

及于六度塞即集因缘生等。

及于六蔽节节检校是通须护塞。

即须破六道品调适。

既识通塞进修道品。

所谓观身不净观受是苦。

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勤修念处名四正勤。

定心中修名四如意。

五善根生名五根。

根增长名五力。

定慧调停名七觉。

安隐道中行名八正。

若一停作三十七品。

余停心亦如是。

此三十七是行道法。

将入无漏城有三门。

谓空无相无作。

苦下空无我二行为空门。

集道各四及苦下苦无常十行为无作门。

灭下有四为无相门。

故知三乘莫不依谛。

七修对治者。

若利人即入。

钝人不入当修助道。

故论云。

贪欲心起教修不净。

及背舍等为助。

无常析观归真为正。

八识次位者。

虽修正助等法明识。

真似阶降不同。

令无上慢九善修安忍。

总修四念入于暖法似道烟生。

若不安忍不至暖顶。

顶法退为五逆。

暖退为一阐提。

忍世第一后入真无漏。

由能安忍内外诸障。

十无法爱者上安忍。

策进外凡令入内凡。

令无法爱策内凡位。

而入见谛断于见惑。

或超或次得成无学。

利人节节得入。

钝人具乘至十。

阿毗昙中所明虽广不出十意。

名为十法成乘。

有门既尔空门亦有亦空门非有非空门亦如是。

广如大本三藏教竟。

次明通教。

通者同也。

此教三乘因果大同故名通教。

故经云。

欲得三乘当学般若。

论云。

声闻及缘觉解脱涅槃道皆从般若得。

三人共行十地。

三人同断见思。

前无七贤之名。

后无等觉妙觉。

所证虽同三藏观法巧拙有殊。

通教体阴则真名巧。

三藏析阴方真名拙。

即是界内巧拙相对。

相对虽尔。

此去三教并属大乘。

大名虽同若地若行。

名数多少深浅天隔。

初干慧地即是外凡。

体阴界入如幻如化。

总伏见爱八倒名四念观。

住是观中修正勤如意根力觉道。

虽未得暖法相似理水。

总相智慧深利故称干慧地。

二性地者。

得暖法理水沾心。

增进顶忍及世第一。

见无漏性皆名性地。

即内凡也。

三八人地。

四见地此两地不出入观。

共断见惑发真无漏。

见于谛理即初果位。

八人者。

八忍也。

即无漏一十六心。

亦应云八智。

智少一分文略从因故云八人。

五薄地者。

体破欲界六品思惑。

故名为薄。

即斯陀含果。

六离欲地断欲九品不来欲界。

即阿那含果。

故云离欲。

七已办地者。

三乘进断色无色界八九七十二。

品思惑。

即罗汉果。

名为已办。

声闻行极八支。

佛地虽同断见思福厚根利能除习气也。

九菩萨地。

从初发心缘无生四谛。

发菩提心至六七地。

从空入假。

假谓化道。

空即空观。

道观双流誓扶习气还生三界。

用道种智游戏神通。

净佛国土或就众生。

三乘机熟。

即坐道场。

用一念相应智慧进断余习及界内无知。

得一切种智。

名第十佛地。

转无生四谛法轮。

化三乘众入无余涅槃。

如火烧木无复灰炭。

香象度河到于边底。

故经云。

诸法实性相三乘。

亦皆得而不名为佛。

三乘观行亦有四门。

今亦约有门明于十法成乘。

初明观境。

即六道阴入。

能观所观皆如幻化。

二明发心二乘缘真自行。

菩萨体幻兼人与乐拔苦譬于镜像。

三安心定慧前。

虽止观并空如空。

而安二法。

四破法遍用幻化之慧。

破幻化见思。

五识通塞。

虽知苦集十二缘生及六蔽等。

皆如幻化。

亦以幻化道灭十二缘灭及六度等。

通之节节检校皆如幻化。

六道品调适者。

以不可得心修三十七品也。

七对治者。

体三藏法无常苦空如幻而治。

八识次位者。

了干慧等十地因果。

三人殊途而不谬滥。

九令安忍干慧外凡内外诸障而入性地。

第十速令内凡性地。

不着相似法爱。

而入八人见地证真余三门亦如是。

广如大本通教竟。

三明别教者。

此约界外独菩萨法。

教理智断行位因果别前二教别后圆教。

故名为别。

涅槃云。

四谛因缘有无量相。

非诸声闻缘觉所知。

诸大乘经广明菩萨历劫修行。

行位次第互不相摄并此教也。

华严明十住十行十回向为贤。

十地为圣。

妙觉为佛。

璎珞明五十二位前加十信。

仁王不论等觉但五十一位。

金光明经但出十地佛果。

胜天王但明十地。

涅槃明五行十功德。

既是界外菩萨行位。

随机利益岂得定说。

今约璎珞总明七位。

一十信。

二十住。

三十行。

四十回向。

五十地。

六等觉。

七妙觉。

初十信者。

十心之中以信为本。

故云十信。

十心者。

一信。

二念。

三精进。

四慧。

五定。

六不退。

七回向。

八护法。

九戒。

十愿。

即是外凡伏忍位也。

住行向。

三并属内凡柔顺忍位。

二明十住者即习种性。

从信入住习。

从假入空。

断界内见思。

故名习种。

一发心。

二持地。

三修行。

四生贵。

五方便具足。

六正心。

七不退八童真。

九法王子。

十灌顶。

三明十行者。

性种性也。

从十住空性而入十行假性。

名性种性。

一欢喜。

二饶益。

三无嗔恨。

四无尽。

五离痴乱。

六善现。

七无著。

八尊重。

九善法。

十真实。

四明十回向道种性者。

修中道观伏界外惑。

故名道种。

一救护众生。

二不坏。

三等一切诸佛。

四遍至一切处。

五无尽功德藏。

六随顺一切坚固平等善根。

七等观一切众生。

八真如相。

九无缚无著解脱。

十入法界无量。

五明十地圣种性者。

证中道观。

故名为圣。

一欢喜。

二离垢。

三明地。

四焰地。

五难胜。

六现前。

七远行。

八不动。

九善慧。

十法云。

此之十地破界外十品无明。

更破一品入于等觉。

更破一品入于妙觉。

始终但破十二品无明。

乃与圆教第二行齐。

以我之因为汝之果。

教权位高者。

譬如边方未静。

高位目之定爵论功其官则下。

此教缘无量四谛发菩提心。

苦集灭道皆无量相。

若论自行随一门竖入化他。

始终横破故。

十住自行从假入空。

用生无生观六界空。

十行入假广集四四十六门法。

知十界假回向后心灭九界假。

证佛界中地前。

缘修两观经劫无量。

为中道方便登地三观现前。

与圆初住无二无别。

名为证道。

若有宜闻地上历别。

亦作一地不知二地说之故得诸大乘经。

或明七地之前犹居方便位也。

此则始终约教不同。

缘修地前对地名为教道。

且约自行四门之中有门所修十法成观。

初明境者。

缘于登地中道妙有之境。

而为所观局出空有之表。

二明发心者。

缘此妙有起四弘誓。

故华严云。

菩萨不为一人一国一界微尘人。

乃为法界众生发菩提心也。

三安心者。

既发心已安心进行。

修诸定慧定爱慧策耳。

四破法遍者。

用妙有慧遍破空有也。

五识通塞者。

次第三观为通见思尘沙无明为塞。

传传检校是塞令通耳。

六道品调适者。

三十七品是菩萨宝炬陀罗尼。

念处破倒正勤如意。

能生五根力必增长七觉八正。

定慧均平入三解脱门证中无漏。

七对治助开者。

用前藏通助开妙有实相中道。

八知次位者。

善达七位终不谓我叨极上圣。

九安忍者。

策十信位入于十住。

令离违顺强软二贼。

十无法爱者。

策三十心令入十地。

若爱相似之法名为顶堕。

余三门亦如是。

广如大本。

别教竟。

次略明圆教者。

圆名圆妙。

华严法界广大。

净名入不二法门。

般若最上之乘。

涅槃一心五行等。

并圆妙法也。

此等圆妙一理无他兼带半满。

权覆于实旨趣犹隐。

今从佛意卷权归实。

开显之圆粗腾纲要。

即以法华分别功德品末。

明本迹流通如来灭后。

五品闻经转说起观行成。

以为凡地措心之首。

经云。

又复如来灭后。

若闻是经。

而不毁呰起随喜心。

从会而出聚落田里。

为父母宗亲随力演说。

如是展转至第五十人闻而随喜。

其福超胜于四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众生令得罗汉。

百千亿分不及其一。

则初随喜品也。

经云。

何况读诵受持之者即第二品。

经云。

若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即第三品。

经云。

况复有人能持此经。

兼行布施持戒忍辱。

精进一心智慧是兼行六度即第四品。

经云。

若人读诵为他人说。

复能持戒忍辱无嗔精进勇猛得诸深定智慧。

问答则是具行六度第五品也。

初品之初校量叵测。

余之四品非凡小所知。

略如经文不能具述。

初言随喜者。

随喜妙法也。

法即心法及生佛法。

此法即心此心即法三无差别。

凡圣一如如即实相。

实相遍相百界三千。

百界三千无非实相。

故经云。

诸法实相即指诸佛权实法也。

所谓如是相性体力等。

即百界三千也。

妙心体具具不出心。

犹如金体具足众器具不出金。

故名具心以之为妙。

妙心是境妙智是观。

观境不二能照能遮。

所言境者。

具三谛也。

具心即空真谛境也。

具心即假俗谛境也。

具心即中中道第一义谛也。

知真即空观。

知俗即假观。

知中即中观。

常境无相常智无缘。

无缘而缘无非三观。

无相而相三谛宛然。

初心此知庆己庆人故名随喜。

即第五十人也。

会初闻说即五品之初观念无间故有异也。

一一品中以五悔为本故。

弥勒因时无别苦行但修五悔。

日夜六时无时有须臾废成等正觉。

次以圆解观心修行五悔。

更加读诵善言妙义与心相会。

如膏助火。

是时心观益明名第二品也。

次以增品胜心修行五悔。

更加说法转其内解。

导利前人。

以广济故。

化功归己心倍胜前名第三品。

次增进心修行五悔。

傍行六度福德力故。

倍助观心更一重。

深进名第四品。

次以圆心修行五悔正行六度。

自行化他事理具足心观无碍。

转胜于前不可比喻。

名第五品。

此等五品并外凡位假名五品。

既转明静豁入闻慧。

通达无滞深信难动。

即入十信六根清净内凡位也。

见思之惑任运先除。

如冶铁作器粗垢先尽。

故仁王般若云。

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

与三藏通教佛果位齐。

与别教十回向齐也。

信名虽同别教。

人之与行深浅永殊。

住行向地亦复如是。

圆贤位竟。

次明圣位。

四十二品并破界外微细无明。

初入十住破十品无明。

证圆佛性开佛知见。

故华严云。

初发心时便成正觉。

真实之性不由他悟。

即此意也。

证初一位即能分身百佛世界。

为十界像普现色身。

随机设化二住已去。

十位加前乃至妙觉不可说界。

本高迹下普现三昧。

次入十行更破十品示佛知见。

次入十回向更破十品悟佛知见。

次入十地进破十品入佛知见。

竖论虽尔横论一一皆具开示悟入佛知见也。

次破一品入等觉。

后破一品入妙觉。

妙觉无上。

无所复论。

始终理等故名为圆。

约事仍殊乃分诸位。

譬如湿性冰水无殊。

融冰成水初后宛然。

应明六即方显圣理。

圆性恒遍生佛咸如。

理即佛性如理而知。

名字佛性如知修观。

刹那无间。

观行佛性获净六根。

相似佛性破界外惑。

证真初住乃至等觉四十一位。

分证佛性妙觉一位智断俱圆。

究竟佛性理同故即。

事异故六。

故名六即。

如诸大教有即名者。

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等。

并判六即方免滥非。

问华严经云。

初发心住便成正觉。

何须更因余之位耶。

答正觉分成名成正觉。

非即发心成究竟正觉。

譬如闇室分四十二分。

一炷之灯即名室明可同于二三乃至四十二炷。

若了此喻一成一切成不失。

初后明昧宛然应知。

圆人四门并位位十法浅深有异。

今且总明十法名相一观不思议境者。

谓观一念所具之心。

即无作四谛达此具心无非众生。

生佛一如涅槃无二。

即苦灭谛不可思议。

达此具心无非烦恼。

烦恼即般若即集道谛不可思议。

惑智相即因果宁殊。

一一无非空假中。

境即空故方便净。

即假故圆净。

即事故性净。

三净一心中得名大涅槃。

故净名云。

一切众生即大涅槃名不思议境。

境法非一名广。

无非实相名高。

故法华云。

其车高广。

第二发真正菩提心者。

缘前实境起四弘誓。

缘前若境誓度众生。

故法华云。

未度者令度。

缘前集境誓断烦恼。

故法华云。

未解者令解。

达惑即智则法门无尽誓愿知。

故法华云。

未安者令安。

生死即涅槃则佛道无上誓愿成。

故法华云。

未得涅槃者令得涅槃。

四谛是所缘之境。

四弘是能发之誓。

誓若无境名为狂愿。

境不发誓名为顽谛。

依谛发心离于邪小偏伪之过。

故名真正。

故法华云。

又于其上张设幰盖等。

三巧安止观者。

体境法界法界寂然名止。

止即定也。

寂然常照名观。

观即慧也。

此即总安。

若分止观逗四悉机名为别安。

若总若别无非圆观故名善巧。

故法华云。

安置丹枕即车内枕也。

四破法遍者。

以圆三观遍破三惑。

惑智俱圆一心中破名破法遍。

故法华云。

其疾如风五识通塞者。

苦集无明见思尘沙为塞。

道灭无明。

灭即空即假即中等为通。

是通须护有塞须破。

于通起塞亦复如是。

节节检校名识通塞。

即车外枕也。

六道品调适者。

无作七科一一调试。

随宜而入。

四念为本双非枯荣。

余品例之无非中道名道品调适。

故法华云。

有大白牛等。

七对治助开者。

若正道多障圆理不开。

须修事。

助事即五停及三藏六度等事成理显。

事理咸如名为合行。

故法华云。

又多仆从等。

八知次位令无上慢。

九能安忍策进五品而入十信。

十无法爱策于十信入证初住。

故经总譬乘是宝车游于四方。

乃至直至道场等。

故知中下修观十法。

具须上根体境含诸。

或一二三不定。

内外作受无不咸然。

大车无量言岂徒设。

以法对譬出自一家。

本迹所归圆理无二。

不别而别。

位位增明广如余文。

非此可具依文判义。

若四若八目击道存。

更引涅槃证成其理。

故第六云。

凡夫如乳。

须陀洹如酪。

斯陀含如生酥。

阿那含如熟酥。

阿罗汉辟支佛佛如醍醐。

大论云。

声闻经中称阿罗汉名为佛地。

故三人同是醍醐。

此譬三藏教五味也。

涅槃三十二云。

众生如杂血乳。

须陀洹斯陀含如净乳。

阿那含如酪。

阿罗汉如生酥。

辟支佛如熟酥。

佛如醍醐。

此譬通教五味。

支佛侵习小胜声闻。

故与菩萨同为熟酥。

佛正习俱尽名醍醐。

涅槃第九云。

众生如牛新生血乳未别。

声闻如乳。

缘觉如酪。

菩萨如生熟酥。

佛如醍醐。

此譬别教五味。

十信轻毛菩萨如杂血乳。

九住已前断通见思名乳比拟声闻。

十住小深故比拟支佛如酪。

十行十向如生熟酥。

十地之初已名为佛故如醍醐。

涅槃二十七云。

雪山有草名为忍辱。

牛若食者即成醍醐。

草喻八正。

能修八正即见佛性。

此譬圆教不历四味即成醍醐。

又涅槃二十七云。

置毒乳中遍于五味皆能杀人。

譬于秘密及不定教。

毒譬佛性了因种子。

五味譬受报五道。

杀人譬值佛闻法断惑。

不明诸教经不可通。

无彼经譬教何能显。

问别具五味亦具四教。

及方等涅槃四教何别。

答涅槃四教俱知常住。

方等四教隔别不融别。

具四教法四人。

一谓菩萨人知四种法。

虽四不同善须得意。

故知禀教自行化他。

暗于八教旨归行解甚难通会。

为实施权意在于实。

卷权归实意在于权。

权实虽殊不思议一。

本迹久近妙理恒同。

十方佛化无他。

戒定智慧人人备足。

汝等所行是菩萨道。

五篇何局自度心修。

无二无三之谈方便焉不归实。

得法华意冰冶云销。

古今失意之人。

咸招打脚之喻。

执实谤权尚违安乐之行。

执权谤实愆逾七逆者哉。

谨案天台一宗略论旨趣。

究其始末余文广寻可谓习义观之初章。

辩偏圆之妙慧。

终朝结舌。

遍诵众经。

八音掩扇。

常闻梵响。

灵山亲证语不徒施。

发陀罗尼言可验矣。

顷因好事者直笔书之。

傥有见闻者咸资种智自他功德。

冀必由兹法界。

怨亲俱沾愿深。

天台释明旷于三童寺录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