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传佛心印记

天台传佛心印记一卷

此土著述 #

天台传佛心印记一卷

天台宗教兴教大师虎溪沙门怀则述

  

天台传佛心印记(附净土境观要门)

  只一具字。

弥显今宗以性具善。

他师亦知具恶缘了。

他皆莫测。

是知今家性具之功。

功在性恶。

若无性恶必须破九界修恶显佛界性善。

是为缘理断九。

非今所论。

故止观所明十乘妙观。

观于阴等十境三障四魔。

一一皆成圆妙三谛。

此乃发心立行之体格。

岂有圆顿更过于此。

初心修观必先内心。

故于三科拣却界入。

复于五阴又除前四。

的取识阴为所观境。

如去丈就尺去尺就寸。

是为总无明心。

若就总明别即第六识。

如伐树得根。

灸病得穴。

千枝百病自然消殒。

若不入者然后历余一心例余阴入。

乃至九境待发方观。

不发不观莫不咸尔。

方显九界三道修恶。

当体即是性恶法门。

性恶融通无法不趣。

任运摄得佛界性善。

修恶既即性恶修恶无所破。

性恶无所显。

是为全恶。

是恶即义方成。

是则今家明即永异诸师。

以非二物相合亦非背面相翻。

直须当体全是方名为即。

何须断除烦恼生死。

方显佛界菩提涅槃耶。

又应须了此性善恶。

在诸大乘立名不同。

广略有异。

立名不同者。

华严云。

能随染净缘。

遂分十法界。

迷则十界俱染。

悟则十界俱净。

十法界离合读之三因具足。

三字合呼九界。

为恶正因。

佛界为善正因。

十字独呼法界。

合呼即了因。

十法合呼界字。

独呼即缘因。

法华云。

诸法实相不出权实。

诸法是同体权中善恶缘了。

实相是同体实中善恶正因。

九界十如即恶缘因。

佛界十如即善缘因。

三转读之了正不缺。

涅槃经中。

阐提善人二人俱有性善性恶。

名为善恶缘因。

三因既妙言缘必具了正言了必具正。

缘言正必具缘。

了一必具三。

三即是一。

毋得守语害圆诬罔圣意。

若尔九界三因性。

染了因性恶缘因。

染恶不二是恶正因。

岂唯局修。

佛界三因性善缘。

因性净了因。

善净不二即善正因。

此性善恶亦名性净性秽。

或名理明理暗。

或名常无常双寂之体。

如请观音。

或单名毒害。

毒害即性恶。

皆一体之异名也。

随机利钝广略有异者。

略则十界广则三千。

故知善恶不出十界。

十界性融互具成百界。

界十如则成千如。

假名一千。

五阴一千国土一千。

如此三千现前一念修恶之心。

本来具足非造作而成。

非相生而然。

非相含而然。

一念不在前。

三千不在后。

一念不少三千不多。

须知情可破法不可破。

执法成病亦须破。

是则善恶净秽是法门理体。

体本明净不断纤毫。

是则断证迷悟。

但约染净而论。

往人无择法眼。

情理不分药病不辨。

才闻空中名遮一相不立。

便作断灭而解假观名。

照三千宛然。

定谓三千立法。

若三谛俱遮。

又如何立法耶。

迷情须破。

故用即空即假即中。

达此一念修恶之心。

即是三千妙境。

修恶既即性恶。

是理具三千。

而此修恶便是妙事三千。

但观理具俱破俱立俱是法界。

自然摄得事用三千。

三千皆实相相宛然。

事理本融非头数法。

不属所破宁非所显。

故曰诸佛不断性恶。

阐提不断性善。

点此一意众滞自消。

问曰阐提与佛断何等善恶。

答阐提断修善尽修恶满足。

诸佛断修恶尽修善满足。

问修善修恶既是妙事。

乃属所显何名所破。

答修善恶即性善恶。

无修善恶可论。

斯是断义故。

诸佛断修恶尽。

阐提断修善尽。

修善恶既即性善恶。

修善恶何尝断。

斯不断义。

断与不断妙在其中。

问阐提不断性善修善得起。

诸佛不断性恶还起修恶否。

答阐提不达性善为善所染。

故修善得起。

广治诸恶。

诸佛能达于恶。

故于恶自在恶不复起。

广用诸恶化度众生。

妙用无染名恶法门。

虽无染碍之相。

而有性具之相。

博地但理名字。

初闻观行未显。

验体仍迷。

六根似发。

初住分见妙觉果成。

究竟明显是则理须亲证。

其相方彰。

如曹公相隐解衣方见事可比知。

如孙刘相显了然在目。

又如全波为湿全湿为波。

波相易识湿性难彰。

如此事理宛有三用。

只一事理三千即空性。

了因即假性。

缘因即中性。

正因三谛若不性具即义何由可成。

非但三千即三谛亦乃三谛即三千。

故云中谛者。

统一切法。

真谛者泯一切法。

俗谛者立一切法。

三千即中。

以中为主。

即一而三。

名为本有所观妙境。

以空假即中三皆属性中。

即空假还归二修。

三千即空以空为主。

名全性起修。

是为因中能观妙观。

以假中皆空三皆属观空。

即假中还归用。

境三千即假以假为主。

名为果上解脱大用。

以中空即假三皆属用。

假即中空还归境观。

只一三法。

各对二明。

论乎三境。

三观三用不即不离。

不纵不横即遮即照。

二义同时玄妙深绝。

如三点伊。

一不相混。

三不相离。

名大涅槃。

今就能观论乎三观。

所观即是三谛。

言三观者。

以即空故破染碍情。

一相不立。

显此三千同一性故。

一切即一方能同居。

一念派之弥合故。

如众珠咸趣一珠。

毕竟清净非断无空。

以即假故互具互摄。

诸相宛然显此三千。

不失自体一即一切。

虽复同居一念即之弥分故。

如一珠影入众珠。

不可思议非赖缘假。

以即中故显此三千。

非一非一切。

非分非合。

双遮二边。

无有二相双照二谛。

空假宛然。

岂同但中。

不具诸法一空一切空。

三观皆空总空观。

一假一切假。

三观皆假总假观。

一中一切中三观皆中总中观。

是则终日破相诸法皆成。

终日立法纤尘必尽。

终日绝待二边炽然。

是为即破即立。

即立即破。

非破非立而破而立。

亦名即遮即照。

即照即遮。

非遮非照而遮而照。

说虽次第行在一时。

若尔无理不立无情不破。

岂与断无之空赖缘之假。

出二边中同日而语耶。

故曰。

唯佛与佛乃能究尽。

稻麻二乘恒沙菩萨。

并不能知斯义少分。

如此三千通依诸部的在法华。

盖由昔经。

一有兼带之过。

二有隔偏之失。

今经非但纯一无杂。

复能开粗即妙。

题称妙法。

良在兹焉。

是知用此绝待妙法为观体者。

方譬日光不与暗共。

此乃终穷究竟极说。

是为佛祖正传心印。

佛以是传之于迦叶。

迦叶以是传之于阿难。

乃至二十四代传之于师子比丘。

师子遇难不得其传焉。

是为金口祖承。

皆见而知之者出付法传。

或有前加六佛后添四祖。

说偈付法。

拈华微笑唱为教外别传经论无凭。

人皆不许。

洎汉明夜梦佛法流东至北齐之间。

有慧文师。

因探释论悟一心三智。

横宗龙树推而上之。

即二十四祖中第十三师。

文师则闻而知之。

以此授之南岳。

南岳克证法华三昧获六根清净。

传之于天台。

天台灵岳亲承大苏。

妙悟持因静。

发证不由他故。

用法华妙旨。

结成三千绝待妙观。

传之于章安。

章安结集法藏传之于二威。

威传左溪。

左溪传之于荆溪。

荆溪广作传记辅翼大义。

昭如日星。

复推而下之。

皆见而知之者。

一家教观光被四海。

始则安史作难中因会昌废除。

后因五代兵火教藏灭绝。

几至不传。

螺溪访失。

旧闻网罗天下。

钱王遣使高丽日本。

教观复还无行江浙。

传至于四明。

荆溪未记者记之。

四三昧难行者悉行之。

中兴此道。

如大明在天不可掩也。

此亦闻而知之者。

故翰林梁敬之。

谓之抗折百家超过诸说。

员外柳子厚谓之去圣逾远。

异端并起。

唯天台大师为得其说。

二贤者岂虚美而谄附之耶。

诸宗既不知性具恶法。

若论九界唯云性起。

纵有说云圆家以性具为宗者。

只知性具善也。

不知性具恶故。

虽云烦恼即菩提。

生死即涅槃。

鼠唧鸟空有言无旨。

必须翻九界修恶。

证佛界性善。

以至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即心是佛等。

乃指真心成佛。

非指妄心。

故有人云。

即心是佛。

真心耶。

妄心耶。

答真心也。

又有人云。

修证即不无。

染污即不得。

此乃独标清净法身。

以为教外别传之宗。

拣云报化非真佛。

亦非说法者。

然大功大用非无报化。

若解通报化即滞染污。

缘非护念不能顿见法身。

是皆不出但中之义。

尚未能知佛界。

但中性具三身岂能知九界三身耶。

以善恶言之偏属性善。

十界言之偏属佛界。

真妄言之偏属于真。

九识言之偏属真常净识。

四教言之偏属别教。

阴等十境言之属菩萨境。

未离三障四魔。

何名圆顿心印。

故知诸师言即指真即真。

非指妄即真。

是则合云菩提即菩提。

涅槃即涅槃也。

既非即阴而示。

又无修发之相。

偏指佛界真心一破一立。

若非别教缘理断九推与何耶。

又复不了性恶即佛性异名。

烦恼心生死色。

皆无佛性。

烦恼心无佛性。

故相宗谓定性二乘。

极恶阐提不成佛。

生死色无佛性故。

彼性宗谓墙壁瓦砾不成佛。

须破九界烦恼生死修恶。

显佛界性善佛性故。

但知果地融通。

不了因心本具。

若尔非但无情无性有情亦无。

何者须约真如心说唯心。

则成遮那有佛性真常色。

说唯色则成寂光有佛性。

何关有情烦恼心无情生死色耶。

具如金錍中说。

问有人云。

南岳天台令依三谛之理修三止三观。

教义虽是圆妙。

然其趣入门户次第。

亦只是高僧所修四禅八定。

诸禅行相唯达磨所传顿同佛体。

今此所明何相反耶。

答良由他人见今家。

立第六识为所观阴境。

乃谓权教所诠。

观第九识方同佛体。

如斯指斥谬之甚矣。

前虽已辨今更评之。

若论境者唯尚近要。

即以第六识心。

以为所观之境。

知妙三识未尝暂离一见一思。

虽唯一识未尝不以三识为观。

未尝不以三识为境。

若直以此心缘于佛界实相理者。

如用蕅丝悬山徒增分别绝念无由。

何者。

此第六识既是见思熏起。

能起忻厌分别作善恶因。

即是修恶体。

此修恶即是性恶。

是为能观观法。

复是所显法门。

故荆溪云。

忽都未闻性恶之名。

安能信有性德之行。

以由修恶即性恶故。

三观十乘无惑可破无理可显。

方名无作妙行。

乃至果上普现色身。

垂形九界游戏六道。

全性恶起得名无谋而应。

若也翻恶为善断恶证善。

因中行成有作果上。

作意神通何异外道。

如此称为顿同佛体。

乃认鱼目作明珠。

指山鸡为鸾凤。

虽三尺童子亦知其谬。

若以性恶对乎性善。

约十界次第迭论者。

六界为恶二乘为善。

八界为恶菩萨为善。

九界为恶佛界为善。

此之九一乃是恶之际善之极。

故今所辩盖就极论圆人性具善恶。

故如君子不器。

善恶俱能体用不二。

别人不具性恶。

故如淳善人不能造恶。

为无明所牵方能造恶也。

释论云。

淫欲即是道。

痴恚亦复然。

如是三法中具一切佛法。

淫欲痴恚修恶也。

具一切佛法即性恶也。

又经曰。

弹指散华低头合掌皆成佛道。

弹指等修善也。

皆成佛道者即性善也。

夫如是莫不咸使法界有情。

复此本有自性而已矣。

故得山林之下草泽之士。

精究佛乘弘宣圣化。

或于师门耳提面命见而知之。

或于经疏研几索隐闻而知之。

见闻之间两心相照。

玄领默契名之为传。

我心本具不从他得名为不传。

心虽本具点示方知是为传。

此不传之妙如印即心是名心印。

知此者名妙解。

行此者名妙行。

证此者名妙果。

如此则能事毕矣。

如上所论且在自行未涉化他。

何者迦叶于譬说中一闻即悟不假修持。

具领五时施化故。

曰说法据此故施开自在。

遂蒙如来述成授记。

故知迦叶传此心印的在法华。

闻譬者妙解也。

悟入者妙果也。

故曰。

今法王大宝自然而至。

迦叶既尔余可例然。

金口既然今师亦尔。

北齐一披其文朗然大悟。

南岳九旬乃证。

天台二七方克。

故知从闻而思。

思修而证。

根性不同证有迟速。

若论化他名为付托。

亦曰嘱累。

仍有通别。

通该四众。

别在迦叶。

如劝持读诵嘱累流通。

乃至余深法中示教利喜。

声闻则具有八千。

菩萨则无量无数。

别则唯在迦叶。

付嘱不局一处。

故涅槃中虽不在会。

欲令四众咸知敬信有在。

乃曰我今所有无上正法。

以付摩诃迦叶。

又付法传云。

化缘将毕垂当灭度。

告大弟子摩诃迦叶。

如我今者将般涅槃。

以此深法用嘱累汝。

汝当于后敬顺我意。

广宣流布无令断绝。

若尔经必有文不尽度耳。

所以独付迦叶者有三意故。

一者如来缘谢迦叶缘兴。

二者迦叶苦行能令佛法久住。

三者附于小果化导易行。

例如净明德佛付嘱一切众生喜见菩萨。

广令流布是也。

盖由缘不在彼。

是以付托于斯岂传佛心印。

独在迦叶余皆不了耶。

世人昧此欺罔圣贤妄生戏论。

未能知此自行化他的传之旨也。

呜呼。

是为一家古今绝唱佛祖正传。

但白雪阳春唱高和寡耳。

则幸逢嘉运不辞鄙陋。

辄凭纸墨以广见闻。

效法华若田若里。

涅槃若树若石。

或生谤毁。

庶几强毒如兽渡河。

岂敢顾于濡尾者也。

净土境观要门 #

  夫净土法门者。

乃末世机缘出生死之要路。

横截五道之舟航。

一生彼处永无退转。

以诸天身飞行自在。

衣食自然得。

预清净海众。

常得见佛闻法速入圣位。

无虎狼师子蚊虻蚤虱有情之恼。

无寒热风雨无情之所煎熬。

莲华化生寿命无量。

既无生老病死等苦但受诸乐。

故名极乐世界。

故我释迦如来欲令此土在迷众生。

出离众苦开折伏之门。

弥陀慈父示摄受之路。

所以苦口叮咛殷勤告诫。

偏赞净土普劝往生良由于此。

是故西天此土圣贤道俗。

回向发愿临终见佛得往生者。

具载典记不可胜数。

但下劣凡夫贪着粗弊色声甘心。

流浪生死不求出离。

譬如入城句当。

若不预办安歇之处。

至乎日暮无所栖泊。

深可痛伤悲悼也。

然而诸上善人。

厌苦求乐发心念佛者多。

知于境观者少。

因引笔略书大概。

庶使信乐之人。

因此以得入道之门。

不致徒劳苦行也(初入道场当存想三宝。

心生恳恻默发愿云。

我与法界众生诸佛菩萨性体不二。

但我与众生在迷。

诸佛菩萨已悟。

我今普为法界众生。

求生安养净土。

入是道场讽诵经文称念佛号。

如补助仪)

  观无量寿佛经云。

若欲志心生西方者。

先当观于一丈六像在池水上。

如先所说身量无边非是凡夫心力所及。

是则八万相好乃是十信位人方得见之。

非是凡夫初心所观境界。

是故令观丈六之身。

身有三十二相不可遍观。

须是从一相好入。

但观眉间白毫三十二相自然当现。

观若纯熟不妨改观。

观余身相无不可也。

若观此相极须明了。

其相在两眉中间白如珂雪。

长一丈五尺周围五寸。

外有八棱内则虚通。

右旋宛转显映金颜分齐分明。

莹净明彻不可云喻。

欲观此相应须先了万法唯心一切唯识。

故经云。

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又云。

心如工画师。

造种种五阴。

一切世间中。

莫不从心造。

是则极乐依报国土宝树宝地宝池。

弥陀海众正报之身三十二相等。

皆是我心本具。

皆是我心造作。

不从他得不向外来。

能了此者方可论于即心观佛。

所以得云唯心净土本性弥陀。

故观经云。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

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至八十随形好诸句。

天台大师作二义释之。

一约感应道交释。

二约解入相应释。

若无初释则观非观佛。

若无次释则心外有佛。

是则解入相应者即心也。

感应道交者观佛也。

至释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从修观边说名为心作。

从本具边说名为心。

是文出第八像观义遍初后。

夫如是例此合云是心作日是心是日。

乃至是心作势至是心是势至。

以至九品之中。

随境作观莫不咸然。

然而即心观佛亦名约心观佛者。

约心就托佛边说。

即心就本具边论由具故即也。

各举一义意必双含也。

此之境观说者虽多未见的当。

今当先引旧说评之而后正出其意。

净觉法即谓。

摄佛归心然后用观名为观佛。

今谓送想西方境在东土境观既差。

何由生彼亦滥直观于心也。

广智法师谓。

摄心归佛名为观佛。

此乃直观于佛。

祖师何名心观为宗耶。

若据二师所见必须先了万法唯心。

方可观心先了万法唯佛。

方可观佛。

此同常坐等直观三道。

是为直观心直观佛也。

二师执诤不已遂求决于四明祖师。

祖师双收二家云也。

不是摄佛归心也。

不是摄心归佛。

乃是约心观佛。

何者弥陀净土既是我心本具。

是故托彼果佛三十二相。

熏我自心本具法身性体。

观智若成自然发现。

故妙宗云。

托彼依正熏乎心性。

心性易发即此义也。

问约心观佛唯是所观。

境亦含能观观耶。

答观之一字是能观观。

心佛二字是所观境。

若尔此所观境是妄耶是真耶。

答一家所论境观永异诸说。

直观真心真佛唯属佛界。

是故凡曰观心观佛皆属妄境。

意在了妄即真。

不须破妄然后显真。

诸家直观真者。

妄必须破真理方显。

此乃缘理断九之义。

正是破九界修恶。

显佛界性善是断灭法。

乃属偏前别教非是圆顿妙观。

问既曰约心观佛。

佛是果人何得是妄。

若是妄者。

弥陀世尊应是凡夫耶。

答初心行者外境未忘以来见有他佛。

无非是忘亦是外阴入也。

则知过在于我何关佛耶。

问凡所观境不出内外。

心则属内佛则属外。

今云约心观佛。

莫也内外俱观。

若尔必须仰面观佛低头照心。

如足跨门限如首鼠两端。

毕竟如何用心。

答此尤难得的当。

今略举一家之非。

而后出其正义。

初义者先辈乃云定境属外观属唯心。

须知此说有二失。

一者正堕内外俱观之失。

二者观属唯心有滥真心之失。

以由初心行者须约妄心。

而观弥陀应身。

显真佛体方免斯过。

祖师虽有唯心观立之言。

正是唯于妄心所造之境。

用三观体之。

观若成时真佛方显也。

故知此说失之甚矣。

次出正义者。

须知我心不局方所。

如前所引经文是也。

故荆溪云。

唯心之言岂唯真心。

须知烦恼心遍。

子尚不知烦恼心遍。

安能了知生死色遍色。

何以遍色即心故。

若尔不须摄佛归乎东土。

五阴质内亦不须仰面观佛低头照心。

今断之曰。

定境属外。

境便是心。

不须摄佛归心。

方名约心观佛。

如此明之非但深得佛意。

亦乃迥出常情。

况佛亲口引喻云。

如执明镜自见面像。

镜中之像在外。

岂可摄归我身方是我像耶。

亦是引心向彼作往生因。

虽无方所在迷成局。

今以妙解融此局心。

而即于佛成三谛三观。

是则镜喻观法。

执喻修观。

见像喻观成。

即见本性佛也。

观未成时像既在外。

以譬于心何须摄归我身耶。

此譬显然人自不达耳。

问约心观佛定为外。

境乃属于妄。

其义显然无可疑者。

用于三观体此妄境成妙三谛愿示其相。

答如观白毫一心一意专想不移。

了了分明能了此境。

具足诸法此相为从我身得。

为从我心得。

佛不从我身得。

不从我心得。

不从我身得佛心。

不从我心得佛色。

何者若是心佛无心。

若是色佛无色。

不可以色心求三菩提。

所观之境既空。

能观之观亦寂。

能所俱亡不落情想。

空虽不可得随念即见。

如镜照面像现其中。

又如比丘观骨起种种光。

此无持来者亦无有此骨。

皆意作耳。

悉如幻化假。

佛本不曾来我亦无所至。

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见心。

心有想则痴。

无想是泥洹。

是法不可示。

皆念想所为。

设有念亦无所有空耳。

中三观就能观边论。

三谛就所显边说。

谛观不二能所一如。

故祖师云。

三谛三观三非三三一一三无所寄谛观名别体。

复同是故能所二非二斯之谓也。

问一心三观三谛一境。

不前不后方是圆顿三昧。

据上所论似如次第一心义之何在。

答说虽前后用在一时。

且如照此白毫即是我心。

心外无法法法叵得是空。

其相宛然是假。

假即是境。

空即是观。

了了通达不为境所染亡假也。

了了通达不为智所净亡空也。

非染非净。

境观双绝能所顿亡。

即是中道何有前后耶。

若论假观亦复如是。

白毫宛然如骨起光是假。

其相叵得是空。

此无持来者。

亦无有此骨是中也。

若论中观了此白毫非空非假。

若心有想则痴。

无想是尼洹。

是法不可示皆念想所为亡二边也。

既其双亡必也双照。

以双照故空假宛然。

亡照同时不可前后。

是则一空一切空三观俱空。

一假一切假三观俱假。

一中一切中三观俱中。

不前不后绝思绝议。

问净土依正在十万亿刹外。

何云唯心净土本性弥陀。

又经云阿弥陀佛去此不远耶。

答此义须约三谛三观说之其疑方解。

何者就不失自体东西宛尔边。

何妨在十万亿刹之外。

即妙假也。

就同一性体不隔毫厘边。

即妙空也。

就不一不异二相亡泯边。

即妙中也。

亦是一即一切故不妨远。

一切即一故不妨近。

非一非一切故不远不近。

以例取舍不取不舍。

合散不合不散等莫不皆然。

具如止观前六章。

依修多罗广开妙解直论诸法本真。

无非三谛妙法。

由此理具方有事用。

以即假故不失自体。

不远而远往生彼土。

复由即空故同一性体故。

以佛力故。

三昧力故。

一念能见故。

心在定故。

如弹指顷故。

不近而近实不往生双非二边。

非生非不生事既即理便是妙事。

但佛世根利随举其一必具三。

故小弥陀偏语其远。

十六观经偏语其近。

既其远近双照必也远近双寂。

是则近远非近非远。

生即无生无生即生非生非不生。

今人随语生解偏执一边不能圆解。

故十疑论云。

今人闻生便作生解。

闻不生便作不生解。

正堕此责也。

悲夫。

若不约理具三法。

而论事用三法。

则遭从心生法之过。

复招缘理断九之讥。

岂是圆顿法门。

若不尔者。

何故妙宗引般舟三昧经三力为证。

一佛力。

二三昧力。

此二非事用耶。

三者本功德力。

此非理具耶。

然末代行人而欲立行造修。

须拣入理之门起观之处。

以众生在迷未悟理故。

故至第七正修章中。

方论阴等十境的拣所观。

今亦如是如前所辩。

良由于此不见此意岂不惑哉。

问唯心净土之唯心与本性弥陀。

及十不二门唯色唯心之唯心同异如何。

答唯心净土。

是所观阴境。

本性弥陀。

是所显法门亦是能观观法。

各举一边意在互显。

若十不二门约三谛。

妙色妙心而论唯心。

故云非色非心空也。

而色而心假也。

唯色唯心中也。

此乃直约中道绝待而论。

名为妙色妙心。

岂与唯心净土所观阴心同日而语。

熟看金[金  畀]指要自见臧否。

若观二菩萨身相既同弥须拣别。

经云。

但观首相知是观世音。

如是大势至。

首相者。

观音顶上有一肉髻。

如未开莲莹净红鲜。

大势至于肉髻上。

有一宝瓶盛诸光明。

若念此菩萨名时须观此相。

若念清净海众时。

须想三乘诸天。

围绕一佛二菩萨也。

所论境观之相悉例上可知。

若不精拣何称圆修。

是故不能已也。

信笔述此老眼昏华不及检文多有疏脱。

观者恕之。

至大三年冬至前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