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藏经

杂藏经一卷 #

小乘阿含部 #

杂藏经一卷 #

东晋释法显译 #

  

杂藏经 #

  佛弟子诸阿罗汉。

诸行各为第一。

如舍利弗。

智慧第一。

乐说微妙法。

目连神足第一。

常乘神通。

至六道见众生受善恶果报。

还来为人说之。

目连又一时至恒河边。

见五百饿鬼。

群来趣水。

有守水鬼。

执铁杖驱驰。

令不得近。

于是诸鬼迳诣目连所。

礼目连足。

各问其罪因缘。

有一鬼白目连言。

大德我受此身。

常患热渴。

先闻此恒水清凉且美。

欢喜趣之。

入中洗浴。

而便沸热。

举身烂坏。

若饮一口。

五藏焦烂。

臭不可当。

何因缘故。

受如此罪。

目连报言。

汝先世时作相师相人吉凶。

少实多虚。

或毁或誉。

自称审谛。

以动人心。

诈惑欺诳。

以求利养。

迷惑众生。

失如意事。

是故今日虽闻此水清凉且美。

到不如意。

此是恶行花报。

后方受地狱苦报。

  复有一鬼。

白目连言。

我常为大狗。

利牙赤目。

来啖我肉。

遗有骨在。

风还吹起。

肉续复生。

狗复来啖。

我常受此苦。

何因缘故尔。

目连答言。

汝前世时。

作天祠主。

常教众生。

杀羊以血祠天。

汝自食肉。

是故今日以肉偿之。

此是恶行华报。

后方受地狱苦果。

亿百千倍也。

  复有一鬼。

白目连言。

大德我常身上。

有粪遍涂漫。

亦复啖之。

何因缘故。

受如是罪。

目连语言。

汝前世时。

作婆罗门。

恶邪不信罪福。

有乞食道人。

意不欲使更来。

即取其钵。

盛满中粪。

以饭着上。

持与道人。

道人得已。

持还本处。

以手食饭。

粪污其手。

是故今日受如此罪。

此恶行华报。

后方受地狱苦果。

  复有一鬼。

白目连言。

大德我腹极大如瓮。

咽喉手脚。

甚细如针。

不得饮食。

何因缘故。

受如此苦。

目连答言。

汝前世时。

作聚落主。

自恃豪贵。

饮酒纵横。

轻欺余人。

夺其饮食。

饥困众生。

由是因缘。

受如此罪。

此是华报。

地狱苦果。

方在后也。

  复有一鬼。

白目连言。

我常趣溷欲食粪。

有大群鬼。

捉杖驱我。

不得近厕。

口中烂臭。

饥困无赖。

何因缘故。

受如此罪。

目连答言。

汝前世时。

作佛图主。

有诸白衣贤者。

供养众僧。

供设食具。

若有客僧来。

汝便粗设粗供。

客僧去已。

自食细者。

以是因缘故。

粪尚叵得。

何况好食。

此是华报耳。

后当受地狱果。

  复有一鬼。

白目连言。

我身上遍满生舌。

斧来斫舌。

断续复生。

如此不已。

何因缘故尔。

目连答言。

汝前世时。

作道人。

众僧差作蜜浆石蜜块大难消。

以斧斫之。

盗心啖一口。

以是因缘故。

斧还斫舌。

  复有一鬼。

白目连言。

我常有七枚热铁丸。

直入我口。

入复五藏焦烂。

出还复入。

何因缘故。

受如此罪。

目连答言。

汝前世时。

作沙弥行。

果蓏子到师所。

敬其师故。

偏心多与实长七枚。

是故受如此罪。

此是华报。

后受地狱果。

  复有一鬼。

白目连言。

常有二热铁轮。

在我两腋下转。

身体焦烂。

何因故尔。

目连答言。

汝前世时。

与众僧作饼。

盗心取二番。

挟两腋底。

是故受如此罪。

此是花报。

后方受地狱果。

  复有一饿鬼。

白目连言。

我丸极大如瓮。

行时担着肩上。

住则坐上。

进止患苦。

何因缘故尔。

目连答言。

汝前世时。

作市令。

常以轻称小斗而与。

重称大斗而取。

常自欲得大利于己。

侵克余人。

是故受如此罪。

此是华报。

地狱苦果。

方在后也。

  复有一鬼。

白目连言。

我常两肩有眼。

胸有口鼻常无有头。

何因缘故尔。

目连答言。

汝前世时。

恒作魁脍弟子。

若杀罪人时。

汝常有欢喜心。

以绳着髻挽之。

以是因缘故。

受如此罪。

此是恶行华报。

地狱苦果。

方在后也。

  复有一鬼。

白目连言。

我常有热铁针。

入出我身。

受苦无赖。

何因缘故尔目连答言。

汝前世时。

作调马师。

或作调象师。

象马难制。

汝以铁针刺脚。

又时牛迟。

亦以针刺是故受罪如是。

此恶行华报。

地狱苦果。

方在后耳。

  复有一鬼。

白目连言。

我身常有火出。

焦热懊恼。

何因缘。

故尔。

目连答言。

汝前世时。

作国王夫人。

更一夫人。

王甚幸爱。

常生妒心。

伺欲危害。

值王卧起去。

时所爱夫人。

眠犹未起着衣。

即生恶心。

正值作饼。

有热麻油。

即以灌其腹。

腹烂即死。

以是因缘。

受罪如是。

  复有一鬼。

白目连言。

常有旋风。

回转我身。

不得自在随意东西。

心常恼闷。

何因缘故尔。

目连答言。

汝前世时。

常作卜师。

或时实语。

或时妄语。

迷惑人心。

不得随意。

是故受如此罪。

此是华报。

地狱苦果在后。

  复有一鬼。

白目连言。

我身常如块肉。

无有手脚。

眠耳鼻等。

恒为虫鸟所食。

罪苦难堪。

何因缘故尔。

目连答言。

汝前世时。

常与他药。

堕他儿胎。

是故受如此罪。

此是华报。

地狱苦果。

方在后耳。

  复有一鬼。

白目连言。

常有热铁笼。

笼落我身。

焦热懊恼。

何因缘故。

受如此罪。

目连答言。

汝前世时。

常以罗网。

掩捕鱼鸟。

是故受如此罪。

此是恶行华报。

苦果在后。

  复有一鬼。

白目连言。

我以物自蒙笼头。

亦常畏人来杀我。

心常怖惧。

不可堪忍。

何因故尔。

目连答言。

汝前世时。

淫犯外色。

常畏人见。

或畏其夫主捉缚打杀。

或畏官法戮之都市。

常怀恐怖相续。

是故受此罪。

此是恶行华报。

后方受地狱果耳。

  复有一鬼问曰。

我受此身。

肩上常有铜瓶。

满中净铜。

手捉一杓。

取自灌头。

举体焦烂。

如是受苦。

无数无量。

有何因缘。

罪咎如此。

目连答言。

汝前身时。

出家为道典僧饮食。

以一酥瓶。

私着余处。

有客道人来者。

不与之。

去已出酥。

行与旧僧。

此酥是招提僧物。

一切有分。

此人藏隐。

虽与不等。

由是缘故。

受此罪也。

  目连复见一天女坐一莲华上。

纵广百由旬。

此华独妙殊于余者。

所欲资生之具堂殿饮食。

随念欲得。

尽从华出。

进止随身。

目连问言。

作何善行。

受报如此。

天女答言。

迦叶佛灭度后。

遗全舍利。

诸弟子辈。

建七宝塔。

高广四十里。

时我作女人。

出见宝塔中佛像相好。

信敬情发。

念佛功德。

脱头上华。

奉献于像。

以是因缘故。

受报独妙如此。

  舍利弗夏盛热时。

游行至庵罗园中。

有一客作人。

汲井水溉灌于树。

此人于佛。

无有大信。

见舍利弗。

发小信心。

唤舍利弗言。

大德来脱衣树下坐。

我当以水浇之。

不失溉灌。

兼相利益。

于是舍利弗。

脱衣受洗。

身得凉乐。

随意游行。

此客作人。

其夜命终。

即生忉利天上。

有大威力。

次释提桓因。

便自念言。

我何因生此。

自观宿命。

信心微薄因客作溉灌计水。

洗浴舍利弗。

我若信心纯厚。

知必有报。

故设浴具。

以为供养。

自惟为功虽少。

以遇良田。

获报甚多即诣舍利弗所。

散花供养。

舍利弗因其净信之心。

即为说法。

得须陀洹道。

  目连复见一神。

身体极大。

有金色手。

五指常流甘露。

若有行人。

所须饮食。

资生之具。

尽从指出。

恣而与之。

目连问言。

汝是何天。

福报功德奇特乃尔。

天王答言。

我非忉利天王。

乃至非第六天王。

亦非梵天王。

我是大鬼神乃依其国大城住。

为游行观看故来至此。

目连问言。

汝作何善行。

得如此报。

答言。

彼国大城。

名曰罗楼。

我昔在中。

作贫女人。

又织毛缕囊。

卖以自活。

居计转贫。

屋舍坏尽。

逐至陌头。

近一大富好施长者家。

织囊自活。

日欲中时。

若有沙门婆罗门持钵乞食。

问我言。

某长者家。

为在何处。

我心真实。

无有虚妄。

欢喜举手。

指示其家言。

彼处去彼处去。

日时欲过。

勿复余求。

以是因缘故。

得报如是。

贫女人以随喜心。

助行施者。

得报如此。

何况实行布施者也。

  佛在世时有五大国王。

迦叶佛时。

为善知识。

出家为道。

释迦文佛出世。

皆得道迹。

今说一王得道因缘。

国名槃提。

王名忧达那。

其国殷富。

人民炽盛。

王有二万夫人。

第一夫人。

字月明。

容仪端正。

王甚爱敬。

王时大会作众伎乐。

命月明舞。

月明夫人衣以上服。

金银名宝。

缨络其身。

舞甚奇雅。

悦众欢情。

王善能相见其夫人将终相现。

不过半岁。

奄然殒逝。

恩爱离苦。

忧戚不视。

月明怪而问之。

王以死事大故。

恐其忧恼。

隐而不说。

殷勤重问。

王便答言。

汝寿命短。

将终不久。

爱离之情。

是故愁耳。

月明白言。

夫生有死。

自世之常。

何独忧耶。

若顾隆念。

但相告示。

见放出家。

王善其言。

听其入道。

王欲证明果报增益信心。

与之结誓语言。

汝若出家。

持戒思惟。

设未成道。

必生天上。

生天上已。

还至我所。

听汝出家。

月明即许其誓。

于是唤诸比丘尼。

即度将去。

以贵重能舍五欲。

多来问讯。

恭敬供养。

妨其道业。

是故游行诸国。

从出家日。

数满六月。

持戒清净。

勤思惟道。

厌恶世间。

得阿那含道。

于一聚落命终。

即生色天上。

观昔因缘。

于王有要。

要赴本誓。

观王没于五欲[怡-台+龍]戾难化。

直尔而往。

无以感发。

宜以恐逼。

尔乃降伏。

便自变身。

作大罗刹。

衣毛振竖。

执五尺刀。

因王夜静卧。

去之不远。

在虚空中。

王觉已甚大怖畏语言。

汝虽有士众千万。

今唯属我。

不得自在。

死时已至。

何缘得济。

王即报言。

我无因缘。

惟恃本所作善。

修心清净。

死生善处。

天可之言。

如此因缘。

最为可恃。

更无余理。

王便问言。

汝是何神。

使我大生怖畏退缩。

天答言。

我是月明夫人。

王放出家。

思惟离欲。

生色天上。

今来赴要。

王言。

汝虽说此。

我犹不信。

复汝本形。

尔乃可信。

天即变形。

如本月明。

衣裳服饰如本在王边立。

王欲心发即趣欲捉。

月明念言。

此人欲态不净。

何可近之。

于是即还上升虚空。

为王说法语王。

此身无常。

弹指叵保。

譬如朝露日出则灭。

不惟无常。

贪着于身。

王不见。

盛年华色。

老所吞灭。

诸根朽迈。

目视不明。

耳听不聪。

形败腐朽。

无所复直。

譬如酿酒。

綟取淳味。

糟无所直。

是身既老。

无可贪乐。

唯有死在。

是身既生。

死常与俱。

王不见。

胎中死者。

出胎死者。

壮时死者。

老时死者。

是身危脆。

死贼常随。

须臾叵信。

身心火然。

但是众苦。

心有三毒忧恼。

身有寒热饥渴众患。

而不生厌。

贪着我身。

宫人妓女。

华色五欲。

国财妻子。

悉非我有。

死至之时。

无一随去。

身自尚弃。

何况余物。

生死忧喜。

无一可奇。

凡细愚闇。

迷没五欲。

回流生死。

莫知出路。

王是智人。

何不厌离出家求道。

王时善心生。

许其出家。

月明重化之曰。

若当出家。

当求好师。

当闻妙法。

闻妙法已。

受而修行。

日夕精进。

翘勤勿懈。

说此语已。

忽然不现。

王至天明。

禅位太子。

舍离五欲。

投迦施延。

出家为道。

时人以其国王舍重荣利求正真道。

臣吏人民。

多来供养。

恭敬问讯妨修道业。

于是游行至摩竭国。

佛为说法得阿罗汉道。

诸根静默无所求欲。

执持瓦钵。

入王舍城。

乞得宿饭。

斋还林中。

坐草而食。

洴沙王出游遇见。

诣林问讯。

汝本为王出入营。

从椎钟鸣鼓。

人民聚落。

赀输库藏珍奇。

资生自然。

今作乞儿。

独行乞食。

岂可乐耶。

汝还罢道。

相与分半国治。

道人答言。

我大国王。

聚落甚多。

今复何缘舍大就小。

非我所宜。

洴沙王复问。

汝本食以上味。

盛以宝器。

今执瓦钵。

乞残宿食。

不亦难乎。

汝本为王。

勇夫将士侍卫。

今日单独。

岂不恐怖。

汝本在深宫。

夫人后妃。

妓女娱乐。

好声妙色。

盈悦耳目。

坐以宝床。

敷以綩綖细褥。

今日飘然独宿林野。

卧敷草蓐。

岂不苦哉。

道人报言。

我以此知足无所贪乐。

洴沙王言。

汝是可怜之人。

道人答言。

汝是可怜人。

非我也。

所以者何。

汝为五欲所缠。

恩爱所驱使。

不得自在。

我今心意静悦。

无欲自在。

快乐种种。

为洴沙王说法已。

王即还去。

问曰。

此四众皆好佛道。

欲行菩萨三事。

有欲一日一夜行者。

有欲七日行者。

乃有终身行者。

为得几许福耶。

答曰。

此问甚深。

吾不能答。

唯佛能知此福多少。

自舍如来不能了也。

如月氏国王。

欲求佛道故。

作三十二塔。

供养佛相。

一一作之。

至三十一时。

有恶人触王。

王心退转。

如此恶人。

云何可度。

即时回心。

舍生死向涅槃。

作第三十二浮图。

以求解脱。

由是因缘成罗汉道。

是故此寺名波罗提木叉(秦言解脱生死)。

自尔以来。

未满二百年。

此寺今在。

吾亦见之。

寺寺皆有好形像。

王去世后。

一人得庵罗树花。

其色如金。

是人得好花。

欲为首饰即自惟念。

此头无常。

坏时狐狗食啖。

粪土同流。

何用严饰。

即持入佛塔。

见佛像相好。

心生念言。

此是释迦牟尼佛像相好。

续念佛功德。

佛是一切智人。

大慈大悲。

十力四无所畏等功德念已。

心热毛竖。

即以华上佛。

上佛已念言。

虽闻佛说一华供养必得大报。

不知齐限多少。

即出见劝化道人。

问言。

以一花散佛。

得几许福德。

答言。

我厌世苦舍五欲。

出家受戒而已。

不读经书。

如此深事。

我不能知。

当问读经聪明者。

即往问读经道人。

答言。

我如画师。

随所闻见。

无有天眼神通。

不能知见善恶果报。

即示坐禅道人可往问。

坐禅道人。

上座是六通罗汉。

必知此事。

即便往问念佛功德。

心热毛竖。

以一花散佛。

得几许福德。

阿罗汉即为观之。

舍此身已。

次第受天上人中福德。

一世至千万亿世。

从一大劫。

乃至八万大劫。

福犹不尽。

过是以往。

不能复知。

阿罗汉自以众所推举。

一花果报。

云何不知。

即语此人。

小住语已。

遣化身至兜率天上。

诣弥勒所。

具称贤者所说。

表之弥勒。

得几许果报。

弥勒答言。

不能知。

正使恒河沙等一生补处菩萨尚不能知。

况我一身。

所以者何。

佛有无量功德福田甚良。

于中种种果报无尽。

待我将来成佛。

乃能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