羯磨

羯磨二卷 #

小乘律 #

羯磨二卷 #

曹魏沙门昙谛集

  

羯磨卷上(出昙无德律)

结界法第一 #

  (凡诸羯磨作法。

应先白。

未受具戒者出。

不来比丘说欲及清净。

僧今和合何所作为。

僧中一人随事答言。

某甲羯磨。

除结界无受欲法故。

又结法。

二界不得相接。

应留中间。

亦不得隔駃流水结。

除常有桥梁。

若大界内安戒场者。

先竖戒场四方相竟。

于外下至相去一肘。

竖大界内相外随近远亦竖四方相。

使一旧住比丘唱其方相。

众中差堪能羯磨者结。

应先结大界后结戒场。

如欲唱此大界相者。

先从外相东南角起。

四方一周。

又唱内相。

亦令一周言。

彼为外相。

此为内相。

是大界内外相一周。

如是三唱。

若内无戒场者。

直唱外相。

结大小界法。

僧应尽集。

不得受欲。

受欲者不知相故。

失衣破夏故)

  凡说欲有三种。一者说戒时与欲清净。二者自恣时与欲自恣。三者自余羯磨。但言与欲。

  结大界羯磨文。

  大德僧听。此住处比丘某甲。唱四方大界相。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于此四方相内结大界。同一住处同一说戒。白如是。

  大德僧听。

此住处比丘某甲。

唱四方大界相。

僧今于此四方相内结大界。

同一住处同一说戒谁诸长老忍。

僧于此四方相内结大界。

同一住处同一说戒者默然。

谁不忍者说。

僧已忍于此四方相内结大界。

同一住处同一说戒结大界竟。

僧忍默然故。

是时如是持。

  结戒场羯磨文(原戒场之兴。

为其住处众大难集故。

别结此界用拟。

众中有于要事。

随时得作故。

不容即解。

若不依住处。

但为暂时作法者。

事讫去即便解。

不容不解得罪。

为碍后人结界故)大德僧听。

此住处比丘某甲。

称四方小界相。

若僧时到僧忍听。

僧今于此四方小界相内结作戒场。

白如是。

  大德僧听。

此住处比丘某甲。

称四方小界相。

僧今于此四方小界相内结作戒场。

谁诸长老忍。

僧于此四方相内结戒场者默然。

谁不忍者说。

僧已忍于此四方相内结戒场竟。

僧忍默然故。

是时如是持。

  解大界戒场羯磨文(此一羯磨。通解二界故。羯磨文中。但云解界。名无偏局。其致在兹。任现作法时随事所称解戒场。唯除同住同说戒为异)

  大德僧听。今此住处比丘。同一住处同一说戒。若僧时到僧忍听。解界。白如是。

  大德僧听。

此住处比丘。

同一住处同一说戒。

今解界。

谁诸长老忍。

僧同一住处同一说戒解界者默然。

谁不忍者说。

僧已忍同一住处同一说戒解界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结不失衣界羯磨文(不失衣界。即衣大界相结。无别异相故。文言还称此住处。若有村除村。无村不须唱除村村外界)

  大德僧听。此住处同一住处同一说戒。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结不失衣界。除村村外界。白如是。

  大德僧听。

此住处同一住处同一说戒。

僧今结不失衣界。

除村村外界。

谁诸长老忍。

僧于此住处同一住处同一说戒结不失衣界除村村外界者默然。

谁不忍者说。

僧已忍。

同一住处同一说戒。

结不失衣界除村村外界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解不失衣界羯磨文(大界不失衣界既是一处重结故前后解结互易不同。若欲解者应先解。不失衣界却解大界)

  大德僧听。

此住处比丘。

同一住处同一说戒。

若僧时到僧忍听。

僧今解不失衣界。

白如是。

大德僧听。

此住处比丘。

同一住处同一说戒。

僧今解不失衣界。

谁诸长老忍。

僧同一住处同一说戒解不失衣界者默然。

谁不忍者说。

僧已忍同一住处同一说戒。

解不失衣界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结小界羯磨文(若布萨日。诸比丘于村野路中行。欲说戒众多难集。不得和合。听随同师善友知识。下道别集一处。结小界说戒。不须唱相。数人结故)

  大德僧听。今有尔许比丘集。若僧时到僧忍听。结小界。白如是。

  大德僧听。

今有尔许比丘集。

结小界。

谁诸长老忍尔许比丘集结小界者默然。

谁不忍者说。

僧已忍。

尔许比丘集结小界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四人言四人。

五人言五人。

等亦如是。

不定数故。

言尔许比丘集)

  解小界羯磨文。

  大德僧听。今有尔许比丘集。若僧时到僧忍听。解此处小界。白如是。

  大德僧听。今有尔许比丘集。解此处小界。谁诸长老忍僧解此处小界者默然。谁不忍者说。僧已忍解此处小界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结小界自恣法(非村阿兰若道路行欲自恣。非同意不得和合自恣。应同师亲友异处结小界自恣。此是人坐已满。界不须唱相也)

  大德僧听。诸比丘坐处已满。齐如是比丘坐处。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于此处结小界。白如是。

  大德僧听。

齐如是比丘坐处。

僧于此处结小界。

谁诸长老忍。

齐如是比丘坐处僧于中结小界者默然。

谁不忍者说。

僧已忍齐如是比丘坐处结小界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结同一说戒同一利养羯磨文(若二住处彼此各别。

今欲共合同一说戒同一利养者。

先彼此各解本界。

然后两住处通竖标相。

合为一界。

僧尽集一处。

羯磨结界)

  大德僧听。

如所说戒相。

若僧时到僧忍听。

于此处彼处。

结同一说戒同一利养。

白如是。

大德僧听。

如所说界相。

今僧于此处彼处。

结同一说戒同一利养。

谁诸长老忍。

僧于此处彼处同一说戒同一利养。

结界者默然。

谁不忍者说。

僧已忍于此处彼处同一说戒同一利养。

结界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结同一说戒别利养羯磨文(亦先彼此各解本界。然后两住处通竖标相。合为一界。僧尽集一处作羯磨结之)

  大德僧听。如所说界方相。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于此处结同一说戒别利养。白如是。

  大德僧听。

如所说界方相。

僧今于此处结同一说戒别利养。

谁诸长老忍。

僧于此四方相内结同一说戒别利养者默然。

谁不忍者说。

僧已忍于此四方相内结。

同一说戒别利养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若二住处。

先共同说戒同利养。

或同说戒别利养。

后还欲别者。

应先解界。

后各自唱界相。

依旧别结)

  结别说戒同一利养磨羯文。

  大德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于此彼住处。结别说戒同一利养。为守护住处故。白如是。

  大德僧听。

僧今于此彼住处。

结别说戒同一利养。

为守护住处故。

谁诸长老忍。

僧于此彼住处。

结别说戒同一利养。

为守护住处故。

僧忍者默然。

谁不忍者说。

僧已忍于此彼住处。

结别说戒同一利养。

为守护住处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受戒法第二 #

  度沙弥法(若欲在僧伽蓝中剃发。当白一切僧。若不和合。房房语令知已与剃发。若和合当作白。白已然后剃发。当如是白)

  大德僧听。此某甲。欲求某甲剃发。若僧时到僧忍听。与某甲剃发。白如是(若欲僧伽蓝中度令出家者。当白一切僧。白已然后听与出家。当如是白)

  大德僧听。

此某甲。

从某甲求出家。

若僧时到僧忍听。

与某甲出家。

白如是(作如是白已出家。

教使着袈裟。

偏露右肩脱革屣右膝着地合掌。

教作如是言)我某甲。

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

随佛出家。

某甲为和上。

如来至真等正觉。

是我世尊(如是三说)我某甲。

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

随佛出家竟。

某甲为和上。

如来至真等正觉。

是我世尊(如是三说)尽形寿不得杀生。

是沙弥戒。

能持不(答言能)尽形寿不得盗。

是沙弥戒。

能持不(答言能)尽形寿不得淫。

是沙弥戒。

能持不(答言能)尽形寿不得妄语。

是沙弥戒。

能持不(答言能)尽形寿不得饮酒。

是沙弥戒。

能持不(答言能)尽形寿不得着华鬘香油涂身。

是沙弥戒。

能持不(答言能)尽形寿不得歌舞倡伎及故往观听。

是沙弥戒。

能持不(答言能)尽形寿不得高广大床上坐。

是沙弥戒。

能持不(答言能)尽形寿不得非时食。

是沙弥戒。

能持不(答言能)尽形寿不得捉持生像金银宝物。

是沙弥戒。

能持不(答言能)此是沙弥十戒。

尽形寿不得犯。

能持不(答言能)汝已受戒竟。

当供养三宝佛宝法宝僧宝。

勤修三业坐禅诵经劝作众事。

  受大戒法请和上文。

  大德一心念。

我某甲。

请大德为和上。

愿大德。

为我作和上。

我依大德故。

得受具足戒。

慈愍故(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和尚应言好。

若言可尔。

尔时众僧。

应安欲受具足者。

离闻处着见处已。

戒师应问言)众中谁能为某甲。

作教授师(若有能者答言我能戒师即应。

作白)差教授师法。

大德僧听。

是某甲。

从和上某甲求受具足戒。

若僧时到僧忍听。

某甲作教授师。

白如是(教授师应往受戒人所问言)此安陀会。

郁多罗僧。

僧伽梨。

是衣钵。

是汝有不(答言是应语言)善男子谛听。

今是真诚时实语时。

实当言实。

不实当言不实。

汝不犯边罪不。

汝不犯比丘尼不。

汝不贼心受戒不。

汝不破内外道不。

汝非黄门不。

汝不杀父不。

汝不杀母不。

汝不杀阿罗汉不。

汝不破僧不。

汝不恶心出佛身血不。

汝非非人不。

汝非畜生不。

汝非二根不。

汝字何等。

和上字谁。

年满二十未。

三衣钵具不。

父母听汝不。

汝不负债不。

汝非奴不。

汝非官人不。

汝是丈夫不。

丈夫有如是病。

癞痈疽白癞[病-丙+干]痟颠狂病。

汝无如是诸病不(答言无应语言)如我今问汝。

僧中亦当如是问汝如汝向者答我。

僧中亦如是答(教授师如是问已还僧中如常威仪至舒手及僧处立应如是白)

  大德僧听。

是某甲从和上某甲求受具足戒。

若僧时到僧忍听。

我问已听将来。

白如是(教授师唤受戒人言汝来来已为捉衣钵与戒师教礼僧足已在戒师前。

长跪合掌教授师应教乞戒如是白)

  大德僧听。

我某甲。

从和上某甲求受具足戒。

我某甲。

今从僧乞受具足戒。

和上某甲。

愿僧济度我。

慈愍故(第二第三亦如是说戒师应作白)大德僧听。

是某甲。

从和上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

今从众僧乞受具足戒。

和上某甲。

若僧时到僧忍听。

我问诸难事。

白如是(作是白已应问言)善男子听。

今是真诚时实语时。

我今问汝。

当随实答。

汝不犯边罪不。

汝不犯净戒尼不。

汝不贼心受戒不。

汝不破内外道不。

汝非黄门不。

汝不杀父不。

汝不杀母不。

汝不杀阿罗汉不。

汝不破僧不。

汝不恶心出佛身血不。

汝非非人不。

汝非畜生不。

汝非二根不。

汝字何等。

和上字谁。

年满二十未。

三衣钵具不。

父母听汝不。

汝不负债不。

汝非奴不。

汝非官人不。

汝是丈夫不。

丈夫有如是病。

癞痈疽白癞[病-丙+干]痟癫狂。

汝无如是诸病不(若言无应作白四羯磨)大德僧听。

是某甲从和上某甲求受具足戒。

此某甲。

今从众僧乞受具足戒和上某甲。

某甲自说清净无诸难。

事年满二十三衣钵具。

若僧时到僧忍听。

僧今授某甲具足戒。

和上某甲白如是。

  大德僧听。

是某甲。

从和上某甲求受具足戒。

此某甲今从众僧乞受具足戒。

和上某甲。

某甲自说清净无诸难事。

年满二十三衣钵具僧今授某甲具足戒。

和上某甲。

谁诸长老忍。

僧与某甲受具足戒和上某甲者默然。

谁不忍者说。

是初羯磨(第二第三亦如是说)僧已与某甲受具足戒竟。

和上某甲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善男子谛听。

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四波罗夷法。

若比丘犯一一法。

非沙门非释种子。

汝一切不得犯淫作不净行。

若比丘犯不净行。

受淫欲法。

乃至共畜生。

非沙门非释种子。

如折石破不可还合。

是中尽形寿不得犯。

能持不(答言能)一切不得盗乃至草叶。

若比丘盗人五钱若过五钱。

若自取若教人取。

若自斫教人斫。

若自破教人破。

若自烧教人烧。

若埋若坏色。

非沙门非释种子。

犹如截头不复还活。

汝是中尽形寿不得犯。

能持不(答言能)一切不得故断众生命乃至蚁子。

若比丘故自手断人命。

持刀授与人。

教死赞死劝死。

与人非药。

若堕胎若厌祷杀。

自作方便若教人作。

非沙门非释种子。

犹如多罗树心断不复生。

汝是中尽形寿不得犯。

能持不(答言能)一切不得妄语乃至戏笑。

若比丘不真实非己有。

自称言得上人法。

得禅得解脱得定得四空定。

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

言天来龙来鬼神来供养我。

非沙门非释种子。

如针鼻破不复用。

汝是中尽形寿不得犯。

能持不(答言能)善男子谛听。

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四依法。

比丘依是出家。

依粪扫衣。

是比丘出家。

人法。

是中尽形寿能持不(答言能)若得长利。

檀越施衣。

割坏衣。

得受依乞食。

是比丘出家人法。

是中尽形寿能持不(答言能)若得长利。

若僧差食。

若檀越送食。

月八日食。

十五日食。

月初日食。

众僧常食。

檀越请食。

得受依树下坐。

是比丘出家人法。

是中尽形寿能持不(答言能)若得长利。

别房尖头屋。

小房石室两房一户。

得受。

依腐烂药。

是比丘出家人法。

是中尽形寿能持不(答言能)若得长利。

酥油石蜜。

得受汝已受戒竟。

白四羯磨如法成就。

得好处所。

和上如法。

阿阇梨如法。

众僧具足。

当善受教法。

应劝化作福治塔供养众僧。

和上阿阇梨一切如法教。

不得违逆。

应学问坐禅诵经勤求方便。

于佛法中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

汝始发心出家。

功不唐捐果报不绝。

余所未知。

当问和上阿阇梨(应令受戒人在前而去)

  受衣钵文。 #

  长老一心念。我某甲。此僧伽梨若干条割截成。今受持不离宿(如是三说余二衣亦尔)长老一心念。我某甲。此钵多罗应量器。令受持常用故(如是三说)

  请依止文。 #

  大德一心念。

我某甲。

请大德为依止阿阇梨。

愿大德。

为我作依止阿阇梨。

我依大德故。

得如法住。

慈愍故(如是三说师应语言莫放逸若言好若言去彼答言尔)

除罪法第三 #

  忏僧残罪法(此第二篇。

其罪既重。

故须经众悔。

行调伏法以肃其怀。

然调伏法。

要有于二。

一者治过。

二者治罪故。

初覆藏羯磨法。

治过。

非治罪故。

乞覆藏羯磨时。

先忏覆藏突吉罗罪。

后方与覆藏羯磨治法。

六夜出罪。

此二是治罪法。

正忏僧残故。

故有覆藏者。

备三种羯磨。

无覆藏者。

唯与六夜出罪)

  乞覆藏羯磨文。

  大德僧听。我比丘某甲。犯某甲僧残罪覆藏。我比丘某甲。犯僧残罪随覆藏日。今从僧乞覆藏羯磨。愿僧。与我随覆藏日羯磨。慈愍故(如是三说)

  与覆藏羯磨文。

  大德僧听。

比丘某甲。

犯某甲僧残罪覆藏。

此比丘某甲。

犯僧残罪随覆藏日。

已从僧乞覆藏羯磨。

若僧时到僧忍听。

僧今与比丘某甲随覆藏日羯磨。

白如是。

大德僧听。

比丘某甲。

犯某僧残罪覆藏。

此比丘某甲。

犯僧残罪随覆藏日。

已从僧乞覆藏羯磨。

僧今与比丘某甲随覆藏日羯磨。

谁诸长老忍。

僧与比丘某甲随覆藏日羯磨者默然。

谁不忍者说。

是初羯磨(第二第三亦如是说)僧已忍与比丘某甲随覆藏日羯磨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行覆藏者。

应当备修四法羯磨。

是其教法。

克宜遵之在心。

夺三十五事。

是折伏法。

勿得有违。

下最执众苦事。

敬奉清净比丘。

是调伏法。

当一一顺而行之。

白等八事是发露悔法宜加愧省。

深自慨责忆念依法而白。

勿容阙失若阙失宿一一事。

皆得突吉罗罪。

何等八。

往余寺不白。

有客比丘来不白有余事出界外不白。

寺内徐行者不白。

病不遣信。

白。

二三人共室宿。

在无比丘处住。

不半月半月说戒时白。

是为八事失夜。

佛听半月半月说戒时白。

应如是白。

彼行覆藏者。

应至僧中偏露右肩脱革屣右膝着地合掌。

白如是言)大德僧听。

我比丘某甲。

犯僧残罪覆藏。

我比丘某甲。

犯僧残罪随覆藏日。

今从僧乞覆藏羯磨。

僧已与我随覆藏日羯磨。

我比丘某甲。

已行若干日。

未行若干日。

白大德令知。

我行覆藏(有三最下。

一最大比丘下行。

二最下卧具。

三与最下房舍。

有三事随本次。

僧得施物时。

自恣时行钵时)

  乞摩那埵羯磨文。

  大德僧听。

我比丘某甲。

犯某甲僧残罪覆藏。

我比丘某甲。

犯僧残罪随覆藏日。

已从僧乞覆藏羯磨。

僧已与我随覆藏日羯磨。

我比丘某甲。

行覆藏竟。

今从僧乞六夜摩那埵。

愿僧与我六夜摩那埵。

慈愍故(如是三说)

  与摩那埵羯磨文。

  大德僧听。

比丘某甲。

犯某甲僧残罪覆藏。

此比丘某甲。

犯僧残罪随覆藏日。

已从僧乞覆藏羯磨。

僧已与比丘某甲随覆藏日羯磨。

此比丘某甲行覆藏竟。

今从僧乞六夜摩那埵。

若僧时到僧忍听。

僧今与比丘某甲六夜摩那埵。

白如是。

  大德僧听。

比丘某甲。

犯某甲僧残罪覆藏。

此比丘某甲。

犯僧残罪随覆藏日。

已从僧乞覆藏羯磨。

僧已与比丘某甲随覆藏日羯磨。

此比丘某甲。

行覆藏竟。

从僧乞六夜摩那埵。

僧今与比丘某甲六夜摩那埵。

谁诸长老忍。

僧与比丘某甲六夜摩那埵者默然。

谁不忍者说。

是初羯磨(第二第三亦如是说)僧已与比丘某甲六夜摩那埵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佛言。

听行摩那埵比丘亦行如上事。

行摩那埵者应常在僧中宿日日白。

应如是白偏露右肩脱革屣。

右膝着地合掌白如是言)大德僧听。

我比丘某甲。

犯某甲僧残罪覆藏。

我比丘某甲。

犯僧残罪随覆藏日。

已从僧乞覆藏羯磨。

僧已与我随覆藏日羯磨。

我比丘某甲。

行覆藏竟。

从僧乞六夜摩那埵。

僧已与我六夜摩那埵。

我比丘某甲。

已行若干日。

未行若干日。

白大德令知。

我行摩那埵(三说)

  乞出罪羯磨文。

  大德僧听。

我比丘某甲。

犯某甲僧残罪覆藏。

我比丘某甲。

犯僧残罪随覆藏日。

已从僧乞覆藏羯磨。

僧已与我随覆藏日羯磨。

我比丘某甲。

行覆藏竟。

从僧乞六夜摩那埵。

僧已与我六夜摩那埵。

我比丘某甲。

行六夜摩那埵竟。

今从僧乞出罪羯磨。

愿僧与我出罪羯磨。

慈愍故(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与出罪羯磨文。

  大德僧听。

比丘某甲。

犯某甲僧残罪覆藏。

此比丘某甲。

犯僧残罪随覆藏日。

已从僧乞覆藏羯磨。

僧已与比丘某甲随覆藏日羯磨。

此比丘某甲。

已行覆藏日羯磨竟。

从僧乞六夜摩那埵。

僧已与比丘某甲六夜摩那埵。

此比丘某甲。

行六夜摩那埵竟。

今从僧乞出罪羯磨。

若僧时到僧忍听。

僧今与比丘某甲出罪羯磨。

白如是。

  大德僧听。

比丘某甲。

犯僧残罪覆藏。

此比丘某甲。

犯僧残罪随覆藏日。

已从僧乞覆藏羯磨。

僧已与比丘某甲随覆藏日羯磨。

此比丘某甲。

行覆藏竟。

从僧乞六夜摩那埵羯磨。

僧已与比丘某甲六夜摩那埵羯磨。

此比丘某甲。

行六夜摩那埵竟。

从僧乞出罪羯磨。

僧今与比丘某甲出罪羯磨。

谁诸长老忍。

僧与比丘某甲出罪羯磨者默然。

谁不忍者说。

是初羯磨(第二第三亦如是说)僧已忍与比丘某甲出罪羯磨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舍堕忏悔法(此第三篇。尼萨耆波逸提过。犯两篇故。加以折伏法。要须僧中舍。若住处无僧。亦得三人二人一人前舍。但不得别众舍不。成舍)

  持舍堕衣于僧中舍文。

  大德僧听。我比丘某甲。故畜尔许长衣。过十日犯舍堕。今舍与僧(第一第三亦如是说舍已即应僧中忏悔)

  从僧乞忏悔文。

  大德僧听。

我比丘某甲。

故畜尔许长衣。

过十日犯舍堕。

此衣已舍与僧。

犯某甲罪。

今从众僧乞忏悔。

愿僧。

听我比丘某甲忏悔。

慈愍故(第二第三亦如是说僧中别请一人对忏悔至清净比丘所作如是白)我比丘某甲。

请大德忏悔(受忏者应白僧已然后受忏)

  受忏者僧中白文。

  大德僧听。比丘某甲。故畜尔所长衣。过十日犯舍堕。此衣已舍与僧。有某甲罪。今从众僧忏悔。若僧时到僧忍听。我受比丘某甲忏悔。白如是。

  某对一人僧中忏悔文。

  大德一心念。

我比丘某甲。

故畜尔所长衣。

过十日犯舍堕。

此衣已舍与僧。

今有某甲罪。

今从大德忏悔。

不敢覆藏。

忏悔则安乐。

不忏悔不安乐。

忆念犯发露。

知而不敢覆藏。

大德忆我清净。

戒身具足清净布萨(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说已受忏悔者应语言)自责汝心生厌离(彼即应答言尔)

  僧还此比丘衣羯磨文(舍堕还衣法。

若有畜染者。

应经宿方羯磨还。

若有缘亦听即日作羯磨。

但须别称人转付。

不得直还。

若无畜染者。

皆即日还。

今此畜长犯舍堕还衣。

是经宿还羯磨文)

  大德僧听。比丘某甲。故畜尔所长衣。过十日犯舍堕。此衣已舍与僧。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持此衣与某甲。某甲当还比丘某甲。白如是。

  大德僧听。

比丘某甲。

故畜尔所长衣。

过十日犯舍堕。

此衣已舍与僧。

僧今持此衣与某甲。

某甲当还比丘某甲。

谁诸长老忍。

僧持此衣与某甲。

某甲当还比丘某甲者默然。

谁不忍者说。

僧已忍。

僧持此衣与某甲。

某甲当还比丘某甲衣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三人二人一人前舍堕文(若三人二人一人前舍法同上。唯不称僧为异。三人二人一人中忏法。受忏者应语边人然后受忏。对一人者。直尔舍已。而忏悔也)

  三人二人中受忏者语边人文。

  长老听。我受比丘某甲忏悔(彼答言尔忏法如上)

  余罪忏悔法(言余罪者。

除上二篇及尼萨耆。

自余波逸提。

下二篇偷兰遮突吉罗等。

此余罪中波逸提提舍尼。

皆是对手悔。

第五篇罪皆是心悔。

偷兰遮罪中。

重者众中悔。

微者对悔。

故致悔法阶降不同)

  向一比丘忏悔文(应至一清净比丘所偏露右肩。若上座礼足右膝着地合掌说罪名。说罪种。作如是言)

  长老一心念。

我某甲比丘。

犯某甲罪。

今从长老忏悔。

不敢覆藏。

忏悔则安乐。

不忏悔不安乐。

忆念犯发露。

知而不覆藏。

长老忆我清净。

戒身具是清净布萨(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彼受忏者应语言)

  自责汝心生厌离(即答言尔)二比丘前忏悔文(应至二清净比丘所请一比丘对忏悔。受忏者应先问彼。第二比丘作如是言)

  长老听。我比丘某甲忏悔(彼答言尔。其忏法同上)

  三比丘前忏悔文(应至三清净比丘所。亦请一比丘对忏悔。余与上二人法同也)

  僧中忏悔文(应往僧中偏露右肩脱革屣。礼僧足已右膝着地合掌白如是言)

  大德僧听。我比丘某甲。犯某甲罪。今从僧乞忏悔(如是三说僧中别请一人对忏悔至清净比丘所作如是言)

  我比丘某甲。

请大德忏悔(受忏者应白僧已然后受忏应作如是白)大德僧听。

彼比丘某甲。

犯某甲罪。

今从僧忏悔。

若僧时到僧忍听。

我受比丘某甲忏。

白如是(作如是白已受忏其悔法同上)

  一切僧同犯即僧中忏悔文(于住处当说戒时。

一切僧同犯。

而同犯者不得相向忏悔。

既临说戒时。

复不容于外求清净比丘。

说戒事重故。

听众以单白而忏。

得为说戒。

应作如是白)

  大德僧听。此一切众僧犯罪。若僧时到僧忍听。此一切僧忏悔。白如是(作如是白已然后说戒)

  疑罪发露文(至一清净比丘所偏露右肩脱革屣礼僧足已右膝着地合掌自称所犯戒名口作是语)

  大德忆念。我于某罪生疑。今向大德说。须后无疑时。当如法忏悔。

  一切僧同犯罪疑于僧中发露文(亦是当说戒时疑罪发露与上忏悔法同应作如是白)

  大德僧听。此一切僧于罪有疑。若僧时到僧忍听。此众僧自说罪。白如是(作如是白然后得说戒)

说戒法第四 #

  与欲及清净文(若有佛法僧事病患及看病与欲清净法)

  大德一心念。

今日众僧布萨说戒。

我某甲。

为某缘事故。

如法僧事。

与欲清净(有五种与欲。

若言与汝欲若言我说欲。

若言与我说欲。

若现身相若广说尽成与欲。

不者不成与欲。

自恣时与欲亦同。

但言我与欲自恣为异也)

  受欲清净文(随能忆姓字多少得受至僧中应如是说)

  大德一心念众多比丘。为某缘事。我与众多比丘受欲清净。如法僧事与欲清净。

  转与欲清净文(受彼欲清净已。后自有事起故以彼及己欲清净。更转与余人言)

  长老一心念。我比丘某甲。与众多比丘受欲清净。今有缘事。彼及我身如法僧事。与欲清净。

  布萨说戒文(布萨日若小食上若大食上上座应唱言)

  今布萨日。

某时。

众僧和合。

集某堂说戒(若四人若过四人应先白已然后说戒白者如戒中说。

若三人若二人各各相向。

共作三语布萨言)长老一心念。

今日众僧十五日说戒我某甲清净(如是三说若一人应心念口言)今日众僧十五日说戒。

我某甲清净(如是三说)

  告清净文(布萨日有三。

或十六日十五日十四日。

若有客旧已说未说。

来有先后。

众有多少及等。

若客已说。

后旧比丘来。

多之以等。

皆重说戒。

若旧比丘少。

当出界外说戒。

若旧比丘已说戒。

后客比丘来多旧比丘应更重说戒。

客比丘少之以等。

应自出界外说戒。

若说戒日同。

而时不同。

客旧先后多少以等。

若旧比丘说戒后。

客比丘来。

多之以等。

皆更重说戒。

若客比丘少。

当告清净。

若客比丘说戒后。

旧比丘来。

多之以等。

客比丘亦当更重说戒。

少当告清净。

依次坐听。

若举众未起。

若多以起说以不说。

义皆同上告清净法应言)

  大德僧听。我某甲清净(如是三说已随次坐听)

  八难事起及余缘略说戒文(八难者。

王难贼难火难水难病难人难非人难恶虫难是为八难及余缘者。

大众集床座少。

若众多病。

大众集坐上覆盖不周。

或天雨。

若布萨多。

若斗诤事起。

论阿毗昙毗尼。

说法夜已久。

明相未出。

应作羯磨说戒。

若明相出。

不得宿受欲清净羯磨说戒。

应随事远近。

可广说便广说。

不者如法治。

可略说便略说。

不者如法治。

若难事近不得略说。

即应从坐起去。

略说戒者。

说戒序已。

余者应言。

僧常闻。

若说戒序四事已。

余者应言。

僧常闻。

如是乃至提舍尼。

余者应言。

僧常闻)

  教诫比丘尼法(僧说戒时诵戒者应问谁遣比丘尼来受教尼嘱授者为白僧言)

  大德僧听。比丘尼僧某甲等。和合礼大德僧足。求教授(如是三说众中若有教授人应差若无上座应设教授敕法)

  差教授比丘尼人羯磨文。

  大德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僧差比丘某甲。教授比丘尼。白如是。

  大德僧听。

僧差比丘某甲。

教授比丘尼。

谁诸长老忍。

僧差比丘某甲。

教授比丘尼者默然。

谁不忍者说。

僧已忍。

差比丘某甲教授比丘尼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被差人往尼寺中应教集尼僧已)先为说八不违法。

何等为八。

一者虽百岁比丘尼。

见新受戒比丘。

应起迎逆礼拜与敷请坐。

此法应尊重赞叹。

尽形寿不得违。

二者比丘尼不应骂比丘呵责比丘。

不应诽谤言破戒破见破威仪。

此法应尊重赞叹。

尽形寿不得违。

三者比丘尼。

不应为比丘作举作忆念作自言。

不应遮他觅罪说戒自恣。

不应呵比丘。

比丘应呵比丘尼。

此法应尊重赞叹。

尽形寿不得违。

四者式叉摩那学戒已。

从比丘僧乞受大戒。

此法应尊重赞叹。

尽形寿不得违。

五者比丘尼犯僧残罪。

应在二部僧中半月行摩那埵。

此法应尊重赞叹。

尽形寿不得违。

六者比丘尼。

半月半月从僧乞教授。

此法应尊重赞叹。

尽形寿不得违。

七者比丘尼。

不应无比丘僧处夏安居。

此法应尊重赞叹。

尽形寿不得违。

八者比丘尼僧安居竟。

应比丘僧中求三事自恣见闻疑。

此法应尊重赞叹。

尽形寿不得违(说八不可违已然后随意为说法广教法也)

  上座教授敕文(答言)

  此处无教授人。尼众等当如法布萨。谨慎莫放逸(明日尼来时受嘱者应还依此文答遣此略教法)

安居法第五 #

  僧差人分房舍卧具羯磨文。

  大德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僧差比丘某甲。分房舍卧具。白如是。

  大德僧听。

僧差比丘某甲。

分房舍卧具。

谁诸长老忍。

僧差比丘某甲分房舍卧具者默然。

谁不忍者说。

僧已忍。

差比丘某甲分房舍卧具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分房法先使营事人选择一房取已余房白上座次第取房白言)

  大德上座。如是好房舍卧具。随意所乐便取(先与上座房以次与第二第三第四乃至下座亦如是若长房应留客比丘)

  安居文。 #

  长老一心念。

我某甲比丘。

依某甲聚落某甲僧伽蓝某甲房舍。

前三月夏安居。

房舍破修治故(第二第三亦如是说)依某甲持律。

若有疑事。

当往问(后安居亦如是法唯言后安居为异)

  受七日文。 #

  长老一心念。我比丘某甲。受七日法出界外为某甲事故。还此中安居。白长老令知(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受过七日羯磨法(其羯磨法。出在律本瞻波揵度。据斯以验。旧本曰羯磨文不足故宜须详准改以从正)

  乞受过七日羯磨文。

  大德僧听。

我比丘某甲。

此处夏安居。

受过七日法。

十五日若一月日。

出界外。

为某事故。

还此中安居。

今从僧乞受过七日法。

十五日若一月日羯磨。

愿僧与我比丘某甲受过七日法。

十五日若一月日羯磨。

慈愍故(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与过七日羯磨文。

  大德僧听。

比丘某甲。

此处夏安居。

受过七日法。

十五日若一月日出界外。

为某事故。

还此中安居。

今从僧乞受过七日法。

十五日若一月日羯磨。

若僧时到僧忍听。

僧今与比丘某甲受过七日法十五日若一月日羯磨。

白如是。

  大德僧听。

比丘某甲。

此处夏安居。

受过七日法。

十五日若一月日出界外。

为某事故。

还此中安居。

今从僧乞受过七日法。

十五日若一月日羯磨。

僧今与比丘某甲受过七日法十五日若一月日羯磨。

谁诸长老忍。

僧今与比丘某甲受过七日法十五日若一月日羯磨者默然。

谁不忍者说。

僧已忍。

与比丘某甲受过七日法十五日若一月日羯磨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自恣法第六 #

  僧差自恣人羯磨文。

  大德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僧差比丘某甲。作受自恣人。白如是。

  大德僧听。

僧差比丘某甲。

作受自恣人。

谁诸长老忍。

僧差比丘某甲作受自恣人者默然。

谁不忍者说。

僧已忍。

差比丘某甲作受自恣人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白僧自恣文。 #

  大德僧听。今日众僧自恣。若僧时到僧忍听和合自恣。白如是(作如是白已然后自恣)

  众僧自恣文。 #

  大德一心念。众僧今日自恣。我比丘某甲亦自恣。若见闻疑罪。大德长老哀愍故语我。我若见罪。当如法忏悔(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若四人更互自恣文。

  长老一心念。众僧今日自恣。我比丘某甲亦自恣(如是三说若二人若三人亦如是说。若一人心念口言自恣)

  众僧今日自恣。我比丘某甲亦自恣(如是三说自恣法若五人若减五人不得受欲)

  有八难事起白僧各三语自恣文。

  大德僧听。

若僧时到僧忍听。

僧今各各三语自恣。

白如是(如是白已。

各各共三语自恣。

再说一说亦如是。

若难事近。

不得各各共三语自恣。

亦不得作白。

彼比丘即应以此难事故去)

  差持功德衣人羯磨文(僧应先问谁能持功德衣。若有言能者应差)大德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僧差比丘某甲。为僧持功德衣。白如是。

  大德僧听。

僧差比丘某甲。

为僧持功德衣。

谁诸长老忍。

僧差比丘某甲。

为僧持功德衣者。

默然。

谁不忍者说。

僧已忍差比丘。

某甲为僧持功德衣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以衣与持功德衣人羯磨文。

  大德僧听。此住处僧得可分衣。现前僧应分。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持此衣与比丘某甲。此比丘某甲。当持此衣为僧受作功德衣。于此住处持。白如是。

  大德僧听。

此住处僧得可分衣。

现前僧应分。

僧今持此衣与比丘某甲。

某甲比丘当持此衣为僧受作功德衣于此住处持。

谁诸长老忍。

僧持此衣与比丘某甲。

某甲比丘当持此衣为僧受作功德衣。

于此住处持者默然。

谁不忍者说。

僧已忍与比丘某甲衣。

此比丘某甲持此衣于此住处持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白僧受功德衣法。

  大德僧听。

今日众僧受功德衣。

若僧时到僧忍听。

僧今和合受功德衣。

白如是。

持功德衣人持衣。

众僧前说法(以功德衣横叠长展从上次第随手及衣者人各捉衣已持衣应作如是说尔)此衣众僧当受作功德衣。

此衣众僧今受作功德衣。

此衣众僧已受作功德衣(如是三说)

  捉衣者受功德衣法(其手捉衣人随次各自言受之应作如是说)其受者已善受。

此中所有功德名称属我(持衣者答言可尔。

如是尽各说受已。

复以功德衣次第转下。

亦令随手及者捉。

说受法用如前。

如是讫未)

  出功德衣白羯磨法。

  大德僧听。今日众僧出功德衣。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和合。出功德衣。白如是(过限不出得罪五利功德亦失)

羯磨卷下 #

分衣法第七 #

  分非时僧得施羯磨法(僧得施凡有二种。一时僧得施为夏安居。应时法故各随安居处摄。二非时僧得施无所居故作羯磨法分)

  大德僧听。此住处若衣若非衣。现前僧应分。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与比丘某甲。彼某甲当还与僧。白如是。

  大德僧听。

此住处若衣若非衣。

现前僧应分。

僧与比丘某甲。

彼某甲当还与僧。

谁诸长老忍。

此住处若衣若非衣现前僧应分。

僧与比丘某甲。

彼某甲当还与僧者默然。

谁不忍者说。

僧已忍与比丘某甲。

彼某甲当还与僧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若住处有三人二人得施衣物应各各相向作如是说)长老一心念。

是住处得可分衣物。

现前僧应分。

是中无僧。

此衣物属我及长老。

我及长老受用(如是三说若一人应心念口言)是住处得可分衣物。

现前僧应分。

是中无僧。

此衣物属我。

我应受用(如是三说)

  分亡者衣物羯磨法(以出家人同遵出离身行所为。

莫不皆是僧法所摄。

故身亡已后所有资生。

皆属四分僧。

义同非时僧得施。

又僧得施其用有二。

一者随处。

二者随人。

故非时僧得施。

从施主为定。

亡比丘衣物。

据轻重为判。

重者随即入住处。

轻者僧作羯磨法分)

  看病人持亡者衣物资具僧中舍法大德僧听。比丘某甲此住处命过。所有若衣若非衣。此住处现前僧应分(如是三说)

  持亡者衣钵与看病人羯磨文。

  大德僧听。比丘某甲此住处命过。所有衣钵坐具针筒盛衣[袖-由+著]器。现前僧应分。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与比丘某甲看病人。白如是。

  大德僧听。

比丘某甲此住处命过。

所有衣钵坐具针筒盛衣[袖-由+著]器。

现前僧应分。

僧今与比丘某甲看病人。

谁诸长老忍。

僧与比丘某甲看病人衣钵坐具针筒盛衣[袖-由+著]器者默然。

谁不忍者说。

僧已忍与比丘某甲看病人衣钵坐具针筒盛衣[袖-由+著]器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现前僧分亡者轻物羯磨文。

  大德僧听。比丘某甲此住处命过。所有若衣若非衣。现前僧应分。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与比丘某甲。比丘某甲当还与僧。白如是。

  大德僧听。

比丘某甲此住处命过。

所有若衣若非衣。

现前僧应分。

僧今与比丘某甲。

比丘某甲当还与僧。

谁诸长老忍。

比丘某甲此住处命过。

所有若衣若非衣。

现前僧应分。

僧今与比丘某甲。

比丘某甲。

当还与僧者默然。

谁不忍者说僧。

已忍与比丘某甲比丘。

某甲当还与僧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三人二人分亡者衣物文(若住处有二人。二人欲分亡者衣物。应一人作法余人不须。作如是言)

  长老一心念。

比丘某甲此住处命过。

所有若衣若非衣。

现前僧应分。

此处无僧。

是衣物属我及长老。

我及长老受用(如是三说。

若独一人应心念口言)比丘某甲此住处命过。

所有若衣若非衣。

现前僧应分。

此处无僧。

是衣物应属我。

我应受用(如是三说)

衣药净法第八 #

  真实净施文。 #

  长老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有此长衣未作净。今为作净故舍与长老。为真实净施故。

  展转净施文。 #

  长老一心念。

我比丘某甲。

有此长衣未作净。

施与长老。

为展转净故(彼受请者应如是言)长老一心念。

汝有此长衣未作净。

为展转净故施与我。

我已受之(受已当问彼言汝施与谁彼应答言)施与某甲(受请者应语如是言)

  长老一心念。

汝有是长衣未作净。

为展转净故施与我。

我今受之。

受已汝与某甲。

是衣某甲已有。

汝为某甲善护持。

着用时随意(作真实施者应问主然后得用。

展转净施者。

若问若不问随意用之)

  足食已作余食文(应持食至彼比丘前应如是言)

  大德。我已足食。长老看是知是。作余食法(彼应即取少许食食已语言)我已食止。汝取食之(若受请足食作余食法亦如是唯称受请为异)

  受请已食前食后入村嘱授文。

  长老一心念。我比丘某甲。已受某甲请。有缘事。欲入某甲聚落至某甲家。白长老令知。

  受七日药文(先从净人边受已持至大比丘所作如是言)

  长老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有病因缘。是七日药。为共宿七日服故。今于长老边受(如是三说)

  受尽形寿药文(先从净人边受持至大比丘所作如是言)

  长老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有病因缘。此尽形寿药。为共宿长服。故今于长老边受(如是三说)

  结净地文(净地法有四种。

一者初作僧伽蓝时处分。

二者僧伽蓝半有墙障。

三新作僧伽蓝未在中宿。

此三不须羯磨结。

四者僧已住宿作羯磨结。

若故僧伽蓝疑先有净地。

应解已然后更结)

  大德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结某处作净地。白如是。

  大德僧听。僧今结某处作净地。谁诸长老忍僧结某处作净地者默然。谁不忍者说。僧已忍结某处作净地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房舍杂法第九 #

  乞作小房羯磨文。

  大德僧听。

我比丘某甲自乞作房。

无主自为已。

今从僧乞处分无难处无妨处(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僧应当观此比丘若可信即应与法。

若不可信一切僧应当到彼处看若远遣。

可信者看已作羯磨)大德僧听。

比丘某甲。

自乞作房。

无主自为已。

今从僧乞处分无难处无妨处。

若僧时到僧忍听。

僧今与比丘某甲处分无难处无妨处。

白如是。

  大德僧听。

此比丘某甲。

自乞作房。

无主自为已。

今从僧乞处分无难处无妨处。

僧今与比丘某甲处分无难处无妨处。

谁诸长老忍。

僧与比丘某甲处分无难处无妨处者默然。

谁不忍者说。

僧已忍与比丘某甲处分无难处无妨处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次后大房羯磨与此同但称有主为异)

  结房作库藏文。

  大德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僧结某甲房作库藏屋。白如是。

  大德僧听。僧结某甲房作库藏屋。谁诸长老忍。僧结某甲房作库藏屋者默然。谁不忍者说。僧已忍结某甲房作库藏屋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差守库藏物人羯磨文。

  大德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僧差比丘某甲作守物人。白如是。

  大德僧听。

僧差比丘某甲作守物人。

谁诸长老忍。

僧差比丘某甲作守物人者默然。

谁不忍者说。

僧已忍差比丘某甲作守物人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差作维那。

使如法作饭食净果菜杨枝敷僧卧具分僧粥分饼分雨衣处分沙弥守僧园人。

如是等羯磨文同。

但称事为异也)

  老病比丘畜杖络囊乞羯磨文。

  大德僧听。我比丘某甲老病。不能无杖络囊而行。今从僧乞畜杖络囊。愿僧听。我比丘某甲畜杖络囊。慈愍故(如是三说)

  与老病比丘畜杖络囊羯磨文。

  大德僧听。比丘某甲老病。不能无杖络囊而行。今从僧乞畜杖络囊。若僧时到僧忍听。比丘某甲畜杖络囊。白如是。

  大德僧听。

比丘某甲老病。

不能无杖络囊而行。

今从僧乞畜杖络囊。

僧今听此比丘畜杖络囊。

谁诸长老忍。

僧听比丘某甲畜杖络囊者默然。

谁不忍者说。

僧已忍听比丘某甲畜杖络囊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非时入聚落嘱授文。

  长老一心念。我比丘某甲。非时入某甲聚落。至某甲家。为某缘事。白长老令知。

比丘尼羯磨文 #

结界法第一 #

  (其诸结界羯磨作法一与上大僧同。唯称尼大姊为异也)

受戒法第二 #

  比丘尼乞畜众羯磨文(若比丘尼欲度人者。当往比丘尼僧中偏露右肩脱革屣礼僧足已。右膝着地合掌乞畜众羯磨作如是白)

  大姊僧听。我比丘尼某甲。今从僧乞度人授具足戒。愿僧听。我度人授具足戒(如是三说)与畜众羯磨文。

  大姊僧听。此比丘尼某甲。今从僧乞度人授人具足戒。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听比丘尼某甲度人授人具足戒。白如是。

  大姊僧听。

此比丘尼某甲今从僧乞度人授人具足戒。

僧今听比丘尼某甲度人授人具足戒。

谁诸大姊忍。

僧听比丘尼某甲度人授人具足戒者默然。

谁不忍者说。

僧已忍听比丘尼某甲度人授人具足戒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度沙弥尼文(若欲在寺内剃发者。应白一切僧知。若不和合应房房语令知。若和合应作白。然后与剃发。应作如是白)

  大姊僧听。

此某甲。

欲从某甲求剃发。

若僧时到僧忍听。

为某甲剃发。

白如是(白已为剃发。

欲在寺内出家者。

应白一切僧若不和合应房房语令知。

若和合应作白。

然后与出家应作如是白)大姊僧听。

此某甲。

欲从某甲求出家。

若僧时到僧忍听。

与某甲出家。

白如是(应作如是出家教出家者。

着袈裟已偏露右肩脱革屣右膝着地。

合掌教作如是言)

  我阿夷某甲。

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

我今随佛出家。

和上尼某甲。

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是我世尊(如是三说)我阿夷某甲。

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

我今随佛出家竟。

和上尼某甲。

如来无所著等正觉。

是我世尊。

(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如是说已应与受戒)

  尽形寿不得杀生。是沙弥尼戒。能持不(答言能)

  尽形寿不得盗。是沙弥尼戒。能持不(答言能)

  尽形寿不得淫。是沙弥尼戒。能持不(答言能)

  尽形寿不得妄语。是沙弥尼戒。能持不(答言能)

  尽形寿不得饮酒。是沙弥尼戒。能持不(答言能)

  尽形寿不得着华鬘香油涂身。是沙弥尼戒。能持不(答言能)

  尽形寿不得歌舞倡伎。亦不得故往观听。是沙弥尼戒。能持不(答言能)

  尽形寿不得高广大床上坐。是沙弥尼戒能持不(答言能)

  尽形寿不得非时食。是沙弥尼戒。能持不(答言能)

  尽形寿不得捉持生像金银宝物。是沙弥尼戒。能持不(答言能)

  如是沙弥尼十戒。

尽形寿不得犯。

能持不(答言能)汝已受戒竟。

当供养三宝佛宝法宝僧宝。

当修三业坐禅诵经劝助众事(听童女十八者二年学戒年满二十。

二部僧中受大戒。

若年十岁曾出适者听二岁学戒。

年满十二与受大戒。

应如是与二岁学戒)

  式叉摩那受六法文(沙弥尼应往比丘尼众中。

偏露右肩脱革屣礼比丘尼僧足已。

右膝着地合掌白如是言)大姊僧听。

我沙弥尼某甲。

今从僧乞二岁学戒。

和上尼某甲。

愿僧济度我。

慈愍故。

与我二岁学戒(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应将沙弥尼至离闻处着见处已。

众中差堪能作羯磨者如上应作白言)大姊僧听。

此某甲沙弥尼。

今从僧乞二岁学戒。

和上尼某甲若僧时到僧忍听。

僧今与某甲沙弥尼二岁学戒。

和上尼某甲。

白如是。

  大姊僧听。

此某甲沙弥尼。

今从僧乞二岁学戒。

和上尼某甲。

僧今与某甲沙弥尼二岁学戒。

和上尼某甲。

谁诸大姊忍。

僧与某甲沙弥尼二岁学戒。

和上尼某甲者默然。

谁不忍者说。

是初羯磨(如是三说)僧已忍与某甲沙弥尼二岁学戒和上尼某甲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应如是与六法)某甲谛听。

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六法。

不得犯不净行行淫欲法。

若式叉摩那行淫欲法。

非式叉摩那非释种女。

与染污心男子共身相摩触缺戒。

应更与受戒。

是中尽形寿不得犯。

能持不(答言能)

  不得偷盗乃至草叶若式叉摩那。

取人五钱若过五钱。

若自取教人取。

若自斫教人斫。

若自破教人破。

若烧若埋若坏色。

非式叉摩那非释种女。

若取减五钱缺戒。

应更与受戒是中尽形寿不得犯。

能持不(答言能)不得故断众生命乃至蚁子若式叉摩那。

故自手断人命。

持刀授与人教死劝死赞死若与非药。

若堕胎厌祷咒术自作教人作者非式叉摩那非释种女若断畜生不能变化者命缺戒。

应更与受戒。

是中尽形寿不得犯能持不(答言能)不得妄语乃至戏笑。

若式叉摩那。

不真实非己有自称言得上人法。

言得禅得解脱得三昧正受。

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言。

天来龙来鬼神来供养我。

此非式叉摩那非释种女。

若于众中故作妄语缺戒。

应更与戒。

是中尽形寿不得犯。

能持不(答言能)不得非时食。

若式叉摩那。

非时食犯戒。

应更与戒。

是中尽形寿不得犯。

能持不(答言能)不得饮酒。

若式叉摩那。

饮酒犯戒。

应更与戒。

是中尽形寿不得犯。

能持不(答言能)式叉摩那。

于一切尼戒中应学。

除为比丘尼过食自受食食。

  式叉摩那受大戒法(若式叉摩那学戒已。年满二十若满十二应与受大戒。先至比丘尼僧中请和尚。应如是说言)

  大姊一心念。

我某甲。

求阿夷为和上。

愿阿夷。

为我作和上。

我依阿夷故。

得受大戒(第二第三亦如是说和尚尼应答言)尔(应如是受戒人离闻处着见处应差教授师是中戒师应如是问言)此众中谁能为某甲作教授师(若有者答言我能尔时戒师即应作白)大姊僧听。

此某甲。

从和上尼某甲求受大戒。

若僧时到僧忍听。

某甲为教授师。

白如是。

(教授师应往至受戒人所语言)此安陀会郁多罗僧僧伽梨。

此僧祇支覆肩衣。

此衣钵是汝有不(答言是)

  善女人谛听。

今是真诚时。

我今问汝。

有便言有。

无当言无。

汝不犯边罪不。

汝不犯净行比丘不。

汝不贼心受戒不。

汝不破内外道不。

汝非黄门不。

汝不杀父杀母杀真人阿罗汉不。

汝不破僧不。

汝不恶心出佛身血不。

汝非非人不。

汝非畜生不。

汝非二根不。

汝字何等。

和上尼字谁。

年岁满不。

衣钵具足不。

父母夫主听汝不。

汝不负债不。

汝非婢不。

汝是女人不。

女人有如是诸病。

癞白癞[病-丙+干]痟颠狂二根二道合道小大小便常漏涕唾常出。

汝有如是诸病不(答言无者应语言)如我向问汝。

僧中亦当如是问。

汝如汝向者答我。

僧中亦当如是答(教授师问已应至僧中如常威仪至舒手及处立作白)大姊僧听。

此某甲。

从和上尼某甲求受大戒。

若僧时到僧忍听。

我已问竟。

听将来。

白如是(彼应语言来。

来已应与捉衣钵教礼僧足已在戒师前胡跪合掌教作如是乞)大姊僧听。

我某甲。

从和上尼某甲求受大戒。

我某甲。

今从僧乞受大戒。

和上尼某甲。

愿僧济度我。

慈愍故(如是三说是中戒师应作白)大姊僧听。

此某甲。

从和上尼某甲求受大戒。

此某甲。

今从僧乞受大戒。

和上尼某甲。

若僧时到僧忍听。

我问诸难事。

白如是。

  汝谛听。

今是真诚时。

我今问汝。

有当言有。

无当言无。

汝不犯边罪不。

汝不犯净行比丘不。

汝不贼心受戒不。

汝不犯破内外道不。

汝非黄门不。

汝不杀父杀母杀真人阿罗汉不。

汝不破僧不。

汝不恶心出佛身血不。

汝非非人不。

汝非畜生不。

汝不二根不。

汝字何等。

和上尼字谁。

年岁满不。

衣钵具足不。

父母夫主听汝不。

汝不负债不。

汝非婢不。

汝是女人不。

女人有如是诸病。

癞白癞[病-丙+干]痟颠狂二根二道合道小大小便常漏涕唾常出。

汝有如是诸病不(答言无应作白)大姊僧听。

此某甲。

从和上尼某甲求受大戒。

此某甲。

今从僧乞受大戒。

和上尼某甲。

某甲自说清净无诸难事。

年满二十衣钵具足。

若僧时到僧忍听。

僧今为某甲受大戒。

和上尼某甲。

白如是。

  大姊僧听。

此某甲。

从和上尼某甲求受大戒。

此某甲。

今从僧乞受大戒。

和上尼某甲。

某甲自说清净无诸难事。

年岁已满衣钵具足。

僧今为某甲受大戒。

和上尼某甲。

谁诸大姊忍。

僧今为某甲受大戒和上尼某甲者默然。

谁不忍者说。

是初羯磨(如是三说)僧已忍与某甲受大戒竟。

和上尼某甲。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尼往比丘僧中受大戒法(彼受戒者与比丘尼僧俱至比丘僧中礼僧足已右膝着地合掌作如是言)

  大德僧听。

我某甲。

从和上尼某甲求受大戒。

我某甲。

今从僧乞受大戒。

和上尼某甲。

愿僧救济我。

慈愍故(如是三说此中戒师应问诸难事)大德僧听。

此某甲。

从和上尼某甲求受大戒。

此某甲。

今从僧乞受大戒。

和上尼某甲。

若僧时到僧忍听。

我问诸难事。

白如是。

  善女人谛听。

今是真诚时实语时。

我今问汝。

有当言有。

无当言无。

汝不犯边罪不。

汝不犯净行比丘不。

汝不贼心受戒不。

汝不破内外道不。

汝非黄门不。

汝不杀父杀母杀真人阿罗汉不。

汝不破僧不。

汝不恶心出佛身血不。

汝非非人不。

汝非畜生不。

汝不二根不。

汝字何等。

和上尼字谁。

年满二十未。

衣钵具足不。

父母夫主听汝不。

汝不负债不。

汝非婢不。

汝是女人不。

女人有如是诸病。

癞病白癞[病-丙+干]痟颠狂二根二道合道小大小便常漏涕唾常出。

汝有如是诸病不(答言无者应问言)汝学戒未清净不(答言学戒清净应问余比丘尼)某甲学戒未清净不(答言已学戒清净)大德僧听。

此某甲从和上尼某甲求受大戒。

此某甲。

今从僧乞受大戒。

和上尼某甲。

某甲自说清净无诸难事。

年岁已满衣钵具足。

已学戒清净。

若僧时到僧忍听。

僧今为某甲受大戒。

和上尼某甲。

白如是。

大德僧听。

此某甲。

从和上尼某甲求受大戒。

此某甲。

今从僧乞受大戒。

和上尼某甲。

某甲自说清净无诸难事。

年岁已满衣钵具足。

已学戒清净。

僧今为某甲受大戒。

和上尼某甲。

谁诸长老忍。

僧为某甲受大戒和上尼某甲者默然。

谁不忍者说。

是初羯磨(如是三说)僧已忍为某甲受大戒竟。

和上尼某甲。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善女人谛听。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八波罗夷法。若比丘尼犯者。非比丘尼非释种女。

  不得犯不净行行淫欲法。若比丘尼作不净行行淫欲法乃至共畜生。非比丘尼非释种女。是中尽形寿不得犯。能持不(答言能)

  不得偷盗乃至草叶。

若比丘尼盗人五钱若过五钱。

若自取教人取。

若自斫教人斫。

若自破教人破。

若烧若埋若坏色。

非比丘尼非释种女。

是中尽形寿不得犯。

能持不(答言能)

  不得断众生命乃至蚁子。

若比丘尼自手断人命。

持刀授与人。

教死赞死劝死。

与人非药。

堕胎厌祷咒术。

若作方便教人作方便。

彼非比丘尼非释种女。

是中尽形寿不得犯。

能持不(答言能)不得妄语乃至戏笑。

若比丘尼不真实非己有。

自称言得上人法。

得禅得解脱三昧正受。

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

言天来龙来鬼神来供养我。

彼非比丘尼非释种女。

是中尽形寿不得犯。

能持不(答言能)不得身相触乃至共畜生。

若比丘尼有染污心。

与染污心男子身相触。

腋已下膝已上若摩若捺。

若逆摩若顺摩。

若牵若推。

若举若下。

若捉急捺。

彼非比丘尼非释种女。

是中尽形寿不得犯。

能持不(答言能)不得犯八事乃至共畜生。

若比丘尼有染污心。

与染污心男子受捉手捉衣。

至屏处屏处立屏处语。

若共行若身相近若共期。

犯此八事。

彼非比丘尼非释种女。

是中尽形寿不得犯。

能持不(答言能)

  不应覆藏他罪。

乃至突吉罗恶说。

若比丘尼知比丘尼犯波罗夷。

不自举亦不白僧不语人令知。

后于异时。

此比丘尼若休道若灭摈。

若作不共住若入外道。

后作如是言。

我先知此人如是如是。

彼非比丘尼非释种女。

覆藏重罪。

是中尽形寿不得犯。

能持不(答言能)不得随被举比丘语乃至沙弥。

若比丘尼知比丘为僧所举。

如法如毗尼如佛所教。

犯威仪未忏悔不作共住。

便随顺彼比丘。

彼比丘尼谏此比丘尼言。

大姊。

彼比丘为僧所举。

如法如毗尼如佛所教。

犯威仪未忏悔不共住。

莫随顺彼比丘。

彼比丘尼谏此比丘尼时。

坚持不舍。

彼比丘尼应乃至三谏。

舍此事故。

乃至三谏舍者善。

若不舍者。

彼非比丘尼非释种女。

犯随举。

是中尽形寿不得犯。

能持不(答言能)善女人谛听。

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四依法。

比丘尼依此出家受大戒。

是比丘尼法。

  依粪扫衣出家受大戒。是比丘尼法。是中尽形寿能持不(答言能)若得长利。若檀越施衣。若得轻衣。若得割截衣。应受。

  依乞食出家受大戒。

是比丘尼法。

是中尽形寿能持不(答言能)若得长利。

僧差食。

若檀越送食。

月八日食。

十五日食。

月初日食。

众僧常食。

檀越请食。

得受。

  依树下坐出家受大戒。是比丘尼法。是中尽形寿能持不(答言能)若得长利。若别房楼阁。小房石室两房一户。应受。

  依腐烂药出家受大戒。是比丘尼法。是中尽形寿能持不(答言能)

  若得长利。

苏油生酥蜜石蜜应受。

汝已受戒竟。

白四羯磨如法成就得处所。

和上如法。

阿阇梨如法。

二部僧具足满。

当善受教法。

当勤供养佛法僧。

和上阿阇梨一切如法教敕。

一不得违逆。

当学问诵经勤求方便。

于佛法中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

汝始出家。

功不唐捐果报不绝。

余所未知者。

当问和上阿阇梨(使受戒人在前而去)

除罪法第三 #

  尼忏僧残罪法(尼以女弱。

事须假其强缘。

加其日数。

如若私已容恶。

则自坏坏彼。

犯在不轻故。

尼覆僧残。

但增罪治。

半月行摩那埵。

无别覆藏调伏法故。

尼忏僧残。

要在二部僧中。

作摩那埵羯磨。

大僧与尼。

二部各满四人。

若作出罪羯磨。

大僧与尼。

二部各满二十人。

不得减)

  乞摩那埵羯磨文(比丘尼犯僧残罪。应二部僧中半月行摩那埵。行摩那埵时。应至二部僧中偏露右肩脱革屣礼僧足右膝着地合掌作如是乞也)

  大德僧听。我比丘尼某甲。犯某甲若干僧残罪。今从二部僧乞半月摩那埵。愿僧与我半月摩那埵。慈愍故(如是三说)

  与摩那埵羯磨文。

  大德僧听。此比丘尼某甲。犯某甲若干僧残罪。今从二部僧乞半月摩那埵。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与比丘尼某甲半月摩那埵。白如是。

  大德僧听。

此比丘尼某甲。

犯某甲若干僧残罪。

今从二部僧乞半月摩那埵。

僧今与比丘尼某甲半月摩那埵。

谁诸长老忍。

僧与比丘尼某甲半月摩那埵者默然。

谁不忍者说。

是初羯磨(如是三说)僧已忍与比丘尼某甲半月摩那埵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比丘尼行摩那埵法。

与上大僧同。

唯应二部僧中。

日日应作如是白也)大德僧听。

我比丘尼某甲。

犯某甲若干僧残罪。

已从二部僧乞半月摩那埵。

僧已与我半月摩那埵。

我比丘尼某甲。

已行若干日过。

余有若干日在。

白大德僧令知。

我行摩那埵。

  乞出罪羯磨文(比丘尼半月行摩那埵竟。应至二部僧中作如是乞)

  大德僧听。

我比丘尼某甲。

犯某甲若干僧残罪。

已从二部僧乞半月摩那埵。

僧已与我半月摩那埵。

我已于二部僧中行半月摩那埵竟。

今从僧乞出罪羯磨。

愿僧与我出罪羯磨。

慈愍故(如是三说)

  与出罪羯磨文。

  大德僧听。

此比丘尼某甲。

犯某甲若干僧残罪。

已从二部僧乞半月摩那埵。

僧已与比丘尼某甲半月摩那埵。

此比丘尼某甲。

已于二部僧中行半月摩那埵竟。

今从僧乞出罪羯磨。

若僧时到僧忍听。

僧今与比丘尼某甲出罪羯磨。

白如是。

  大德僧听。

此比丘尼某甲。

犯某甲若干僧残罪。

已从二部僧乞半月摩那埵。

僧已与比丘尼某甲半月摩那埵。

此比丘尼某甲。

已于二部僧中行半月摩那埵竟。

今从僧乞出罪羯磨。

僧今与比丘尼某甲出罪羯磨。

谁诸长老忍。

僧今与比丘尼某甲出罪羯磨者默然。

谁不忍者说。

是初羯磨(第二第三亦如是说)僧已忍与比丘尼某甲出罪羯磨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说戒法第四(其说戒法一与上大僧同)

  尼僧差请教授人羯磨文(尼僧应半月至大僧中请教诫。故今须差此使。若尼僧请教诫。应如是差)

  大姊僧听。

若僧时到僧忍听。

僧今差比丘尼某甲。

为比丘尼僧故。

半月往比丘僧中求教授。

白如是。

大姊僧听。

僧今差比丘尼某甲。

为比丘尼僧故。

半月往比丘僧中求教授。

谁诸大姊忍。

僧差比丘尼某甲。

为比丘尼僧故。

半月往比丘僧中求教授者默然。

谁不忍者说。

僧已忍差比丘尼某甲为比丘尼僧故半月往比丘僧中求教授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更差一人为伴。

往大僧中。

至旧住比丘所。

礼足曲身低头合掌。

白如是言)大德一心念。

比丘尼僧某甲等和合。

礼比丘僧足求教授(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受嘱比丘说戒时。

应作如是白)大德僧听。

比丘尼僧某甲众和合。

礼大德僧足求教授(如是三说)比丘尼明日应问可否。

比丘教授师应期往。

比丘尼应期迎比丘。

期往不往者突吉罗。

比丘尼僧期迎而不迎者突吉罗。

若比丘尼闻教授师来。

当半由旬迎至寺内。

供给所须洗浴具。

羹粥饮食果蓏以此供养。

若不者突吉罗。

若比丘僧尽病。

若众不和合。

若众不满。

遣信往礼拜问讯。

若比丘尼僧尽病不和合若众不满。

亦当遣信往礼拜问讯。

若不往者突吉罗。

安居法第五(其安居法皆与上大僧同)

自恣法第六 #

  尼僧差往大僧中受自恣人羯磨文(比丘尼僧夏安居竟。应往大僧中受自恣。故今须差此使。为尼僧诣大僧中求受自恣。应如是差之也)

  大姊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差比丘尼某甲。为比丘尼僧故。往大僧中说三事自恣见闻疑。白如是。

  大姊僧听。

僧今差比丘尼某甲。

为比丘尼僧故。

往大僧中说三事自恣见闻疑。

谁诸大姊忍僧差比丘尼某甲。

为比丘尼僧故。

往大僧中说三事自恣见闻疑者默然。

谁不忍者说。

僧已忍差比丘尼某甲为比丘尼僧故往大僧中说三事自恣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往大僧中受自恣文(差二人为伴往大僧中。礼僧足已。曲身低头合掌。作如是说)

  比丘尼僧夏安居竟。

比丘僧夏安居竟。

比丘尼僧说三事自恣见闻疑。

大德僧慈愍故语我。

我若见罪。

当如法忏悔(如是三说)彼比丘僧自恣日便自恣。

而皆疲极。

佛言。

不应尔。

若比丘僧十四日自恣。

比丘尼僧十五日自恣。

若大僧病。

若众不和合。

若众不满。

比丘尼应遣信礼拜问讯。

不者突吉罗。

若比丘尼僧病。

若众不和合。

若众不满。

比丘尼僧亦当遣信礼拜问讯。

不者突吉罗(其至大僧中受自恣人还。

共尼僧作自恣。

其自恣法与上大僧同也)

分衣法第七(与上大僧同)

衣食净法第八(尼无作余食法除此已。余皆与大僧同)

杂法第九(尼无乞分处作房法。自余皆与上大僧同)

  内护匡救僧众摈罚羯磨法。

  律藏所明僧之正法。采要有三。故结集称言。是法是毗尼是佛所教。

  法者。

谓五称远离行。

何等五(一出离非世法。

二越度非受法。

三无欲非有欲。

四无结非有结。

五不亲近生死非亲近)毗尼者。

谓五种出要行。

何等五(一少欲非多欲。

二知足非无厌。

三易护非难护。

四易养非难养。

五智慧非愚痴)

  佛所教者。

谓五种教诫行。

何等五(一有罪行者制。

二无罪者听。

三若制若听法。

有缺戒者。

如法举之。

四数数违犯者折伏与念。

五真实功德爱念称美)故经云。

正法住正法灭。

谓之。

于此传法之人。

亦有于三。

故圣语称言。

知法知律知摩夷。

知法者。

谓善持修多罗藏。

如阿难等。

知律者。

谓善持毗尼藏。

如优波离等。

知摩夷者。

谓善于训导宰任玄纲。

如大迦叶等。

故凡欲晖踪圣迹以隆道教继轨后代不绝于时者。

非兹而谁。

  五种入众法。

何等五(一应以慈心。

二应自卑下如拭尘巾。

三应善知坐起上下威仪。

四不杂说俗事。

为众说法。

若请他说。

五若见僧中有不可事心安忍应作默然也)五。

种如法默然。

何等五(一见他非法默然。

而二不得伴而默然。

三犯重而默然。

四同默然。

五在同住地默然也)五种非法默然。

何等五(如法羯磨而心不同。

默然任之。

二得同意伴亦默然任之。

三若见小罪而默然。

四为作别住而默然。

五在戒场上而默然)

  五种弃法。

何等五(一比丘犯罪。

余比丘问。

汝犯罪见不。

答言不见。

彼语言。

汝若见罪应忏悔。

二比丘犯罪。

余比丘问。

汝犯罪见不。

答言不见。

彼语言。

汝若见罪。

应僧中忏悔。

三比丘犯罪。

余比丘问言。

汝犯罪见不。

答言不见。

彼语言。

汝若见罪。

当于此僧中忏悔。

四比丘犯罪。

余比丘问言。

汝犯罪见不。

答言不见。

众僧应舍弃语言。

汝不见罪随所至处。

不听汝布萨。

如恶马难调。

合缰杙俱弃。

汝亦如是。

五比丘犯罪。

余比丘问言。

汝犯罪见不。

答言不见。

彼应僧中作不见举羯磨也)五种作羯磨法。

何等五(一现前。

二自言。

三不清净。

四如法。

五和合)斯谓知病知药知对治。

善于废立通塞存护之仪。

故致任持之功。

义显于此。

三种调法(谓呵责羯磨。

摈羯磨。

依止羯磨)三种灭法(谓罪处所。

多人语。

如草覆地也)三种不共住法(谓三举羯磨。

恶骂治。

灭摈羯磨)呵责羯磨法(先作举作忆念与罪。

已然后作羯磨)

  大德僧听。

此比丘某甲。

喜共斗诤共相骂詈。

口出刀剑互求长短。

彼自共斗诤已。

若更有余比丘斗诤者。

即复往彼劝言。

汝等勉力。

莫不如他。

汝等多闻智慧财富。

亦胜多有知识。

我等当为汝作伴傥。

令僧未有诤事而生诤事。

已有诤事而不除灭。

若僧时到僧忍听。

为比丘某甲作呵责羯磨。

若后复更斗诤共相骂詈者。

众僧当更增罪治。

白如是。

  大德僧听。

此比丘某甲。

喜共斗诤共骂詈。

口出刀剑互求长短。

彼自共斗诤已。

若复有余比丘斗诤者。

即复往彼劝言。

汝等勉力莫不如他。

汝等智慧多闻财富。

亦胜多有知识。

我等当为汝作伴傥。

令僧未有诤事而有诤事。

已有诤事而不除灭。

僧为比丘某甲集呵责羯磨。

谁诸长老忍。

僧与比丘某甲作呵责羯磨。

若复后更斗诤共相骂詈者。

众僧当更增罪治者默然。

谁不忍者说。

是初羯磨(如是说三)僧已忍为比丘某甲作呵责羯磨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与羯磨已。

夺三十五事。

令其折伏。

后若其随顺改悔者。

僧应还与解羯磨)

  与罪处所羯磨法(先作举作忆念与罪已。然后作羯磨)

  大德僧听。

是比丘某甲。

无惭无愧多犯诸罪。

有见闻疑。

先自言犯。

后言不犯。

前后言语相违若僧时到僧忍听。

僧今与比丘某甲罪处所羯磨。

白如是。

大德僧听。

是比丘某甲。

无惭无愧多犯诸罪。

有见闻疑。

先自言犯。

后言不犯。

前后言语相违。

僧今与是比丘某甲罪处所羯磨。

谁诸长老忍。

僧今与比丘某甲罪处所羯磨者默然。

谁不忍者说。

是初羯磨(如是三说)僧已忍与比丘某甲罪处所羯磨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与羯磨已。

夺三十五事。

令其折伏后。

若随顺改悔。

僧应还与解羯磨)

  与灭摈羯磨文(先作举作忆念与罪已。然后作羯磨)

  大德僧听。是比丘某甲犯某甲波罗夷罪。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与比丘某甲波罗夷罪灭摈羯磨。不得共住。不得共事。白如是。

  大德僧听。

是比丘某甲。

犯某甲波罗夷罪。

僧今与比丘某甲波罗夷罪灭摈羯磨。

不得共住。

不得共事。

谁诸长老忍。

僧与比丘某甲波罗夷罪灭摈羯磨不得共住不得共事者默然。

谁不忍者说。

是初羯磨(如是三说)

  僧已忍与比丘某甲波罗夷罪灭摈羯磨不得共住不得共事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此永摈无解法)

  此后三羯磨。

皆是治罚法。

但以过有轻重。

阶之为三。

前呵责羯磨等是调伏法。

罪处所羯磨等是折伏法。

灭摈羯磨等是驱出法。

故经言。

应调伏者而调伏之。

应折伏者而折伏之。

应罚黜者而罚黜之。

若随事而言。

羯磨非一。

备明律典。

宁容具集。

故各当其分。

唯标一羯磨。

示之恒式。

余类准以可知。

  羯磨一卷。 #

  僧祇律受事讫羯磨文。

  大德僧听。

比丘某甲。

于此处两安居。

若僧时到僧忍听。

比丘某甲。

于此处两安居。

为塔事僧事出界行。

还此处住。

诸大德僧听。

比丘某甲。

于此处两安居。

为塔事僧事出界行。

还此中安居。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十诵律受三十九夜羯磨文。

  大德僧听。

某甲某甲诸比丘。

受三十九夜。

僧事故出界。

是处安居自恣。

若僧时到僧忍听。

某甲某甲诸比丘。

受三十九夜。

僧事故出界。

是处安居自恣。

如是白。

  大德僧听。

某甲某甲诸比丘。

受三十九夜。

僧事故出界。

是处安居自恣谁诸长老忍。

某甲某甲诸比丘受三十九夜僧事故出界是处安居自恣者默然。

谁不忍者说。

僧已忍听。

某甲某甲诸比丘受三十九夜。

僧事故出界是处安居自恣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十诵律受残夜法(若比丘受七夜未尽而还。事未竟。佛言。听受残夜法)

  我受七夜法。若干夜已过。若干夜在受彼出(如是一说)

  凡诸部律。

受日文各不同。

后来诸师用事者。

若执一部不用余部。

此亦是一家。

今详此诸部律文及以前事互用。

皆得所以者。

如其定知前事。

或须一夜。

即用十诵受一夜法。

乃至七夜亦如是。

或须三十九夜。

亦用十诵羯磨受法。

若须七日十五日一月日。

即用四分律文受日法。

若不定知前事几日当了。

即用僧祇律文受日法。

复有人不解。

即诵四分羯磨文。

为他受僧祇事讫。

十诵三十九夜。

此皆非法不成。

何以知羯磨文中叠事作法各各不同。

故知不成也。

今畏诸人谬用。

总抄诸部律正羯磨文。

呈简诸贤。

任见作法随事所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