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生义经

佛说大生义经一卷

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

佛说大生义经一卷

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

  

佛说大生义经 #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俱卢聚落。

与苾刍众俱。

是时尊者阿难独止一处。

于夜分中心生思念。

诸缘生法其义甚深难可了解。

惟佛世尊。

具正遍知善能宣说。

作是念已。

至明旦时离于本处来诣佛所。

到佛所已头面礼足。

伸问讯已退住一面即白佛言。

世尊。

我独止一处。

于夜分中心生思念。

诸缘生法甚深难解。

愿佛世尊为我宣说。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

如是如是。

彼缘生法甚深微妙。

难见难了复难思察。

惟诸圣者具善巧智即能分别。

非愚痴者之所晓解。

何以故愚痴众生此世他世灭已复生。

如时轮回。

皆由不了缘生法故。

阿难当知。

诸法皆由因缘展转相生。

是故轮回不能断绝。

缘生法者。

所谓老死。

由生为缘即有老死。

生法若无老死何有。

由是生缘展转相生。

所谓水族缘故而生水族。

飞禽缘故而生飞禽。

众类缘故而生众类。

乃至人类缘故而生人类。

由是缘故彼彼众生。

互相因缘而得生起。

阿难当知。

此生法者是虚妄法而不究竟。

此集此因此生此缘故有老死。

由是老死亦不究竟。

  复次生法以何为缘。

所谓有法为缘。

因彼有故即起生法。

有法若无生法何得。

是故有法如前所说。

令诸趣类展转相生而不断绝。

阿难当知。

此有法者即虚妄法而不究竟。

此集此因此生此缘得起生法。

由是生法亦不究竟。

  复次有法以何为缘。

所谓取法为缘。

由取法故即起有法。

取法若无有法何得。

阿难当知。

此取法者即虚妄法而不究竟。

此集此因此生此缘得起有法。

由是有法亦不究竟。

  复次取法以何为缘。

所谓爱法为缘。

因有爱故即起取法。

爱法若无取法何有。

阿难当知此爱缘故即起希求。

希求为缘即有所得。

以所得故心不决定。

由不决定无所厌足。

以其内心无厌足故即生喜贪。

以贪缘故即生我见。

我见生已有所取着。

取着为缘心即散乱。

由散乱故即起妄语论讼斗诤。

刀杖相治。

由是因缘即便造作诸不善业。

如此诸业皆由散乱而得生起。

若无散乱诸业不生。

此散乱法以何为缘。

所谓取着为缘。

由取着故心即散乱。

取着若无散乱何得。

此取着法以何为缘。

所谓我见为缘取着得起。

我见若无即无取着。

此我见法以何为缘。

所谓喜贪为缘我见得起。

喜贪若无即无我见。

此喜贪法以何为缘。

所谓内心无厌足为缘。

以无厌足故即有喜贪。

若内心有所厌足即不生喜贪。

此内心无厌足法以何为缘。

所谓不决定为缘。

以不决定故即无厌足。

心若决定即生厌足。

此不决定法以何为缘。

所谓有所得为缘。

以有得故即不决定。

若无所得心即决定。

此有所得法以何为缘。

所谓希求为缘。

以希求故即有所得。

若无希求即无所得。

如是诸法。

皆由爱与希求互为缘故展转生起。

当知爱法有其二种。

所谓欲爱有爱。

由此二法生诸过失。

阿难当知。

此爱法者。

即虚妄法而不究竟。

此集此因此生此缘得起取法。

由是取法亦不究竟。

  复次爱法以何为缘。

所谓受法为缘。

由受缘故即起爱法。

受法若无爱法何有。

阿难当知。

此受法者。

即虚妄法而不究竟。

此集此因此生此缘得起爱法。

由是爱法亦不究竟。

  复次受法以何为缘。

所谓触法为缘。

由触缘故即起受法。

触法若无受法何有。

由是眼触为缘内生诸受。

谓乐受苦受非苦乐受。

如是耳鼻舌身意触为缘内生诸受。

此等诸受。

皆由触法以为缘故。

阿难当知。

此触法者。

是虚妄法而不究竟。

此集此因此生此缘得有受法。

是故受法亦不究竟。

  复次触法以何为缘。

所谓六处为缘。

由六处缘即有触法。

六处若无触法何有。

阿难当知。

此六处法。

是虚妄故而不究竟。

此集此因此生此缘而生触法。

是故触法亦不究竟。

  复次六处以何为缘。

所谓名色为缘。

由名色故即生六处。

名色若无六处何有。

此名色者。

谓即色法及心等法有积聚故。

即此名色与彼识法互相为缘。

和合得生是为名色。

阿难当知。

名色法是虚妄法而不究竟。

此集此因此生此缘得有六处。

是故六处亦不究竟。

  复次此名色法以何为缘。

所谓识法为缘。

由识法故即有名色。

识法若无名色何有。

此识法者。

最初受生居母胎藏依羯逻蓝。

识法具已无所增减。

识因缘故而生诸蕴。

如是名色圆满具足。

当知此识与彼名色。

互相为缘而得生起。

  复次。

当知此识缘者即是名色。

是故识为名色缘。

名色为识缘。

由如是故苦果生起。

苦果既生即有老死相续而转。

由此集此因此生此缘。

是故苦果是虚妄法而不究竟。

如是因缘识缘名色。

名色缘六处。

六处缘触。

触缘受。

如是即得一大苦蕴集。

  佛告阿难。

汝今当知。

诸语言及语言道。

非语言及非语言道。

所生及所生道。

如是二种。

皆不离名色。

阿难。

若如是了知即住平等见。

是名了达缘生法。

此缘生法。

即是诸佛根本法。

为诸佛眼。

是即诸佛所归趣处。

是时尊者阿难作是赞言。

善哉世尊。

善说此法。

令我及诸苾刍皆得利乐。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

我今为汝说无受法。

汝当谛听谛受。

如善作意记念思惟。

阿难当知。

离于我相即无受法。

何以故。

我法若有受法随生。

为由了达我法是空何有受者。

阿难。

我及受法二皆灭已。

即无所有住平等见。

  阿难。

受法有其三种。

谓乐受苦受非苦乐受。

言乐受者。

所谓受者及所受法。

于此二种。

若能了达是灭坏法。

即无乐受。

是故无所受法。

何以故。

当知乐受是无常法。

乐受灭已即离我相。

我相既无何为受者。

  复次苦受。

所谓受者及所受法。

于此二种。

若能了达是灭坏法。

即无苦受。

是故无所受法。

何以故。

当知苦受是无常法。

苦受灭已即离我相。

我相既无何为受者。

  复次非苦乐受亦复如是。

所谓受者。

受法有其二种。

若能了达此二是灭坏法。

即于苦于乐及非苦乐。

三法平等即无所受。

何以故。

此三受法皆是无常竟无有实。

此受灭已即离我相。

我相既无何有受者。

  阿难于汝意云何。

当知诸受从心所生。

心无转故即内无受者。

法无实故即外无所受。

是故阿难。

如是了知住平等见。

住是见者。

即为了达无受法故。

此无受法。

即是诸佛根本法。

为诸佛眼。

是诸佛所归趣处。

是时阿难而复赞言。

善哉世尊。

善说此法。

我等闻已信解受持。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

我今为汝说无我法。

汝等谛听谛受。

如善作意记念思惟。

阿难。

了受无所有即离我见。

离我见已住平等见。

住是见者于相平等。

由平等故即于世间无所生起。

了无生已即得我生已尽。

梵行已立所作已办。

不受后有。

阿难当知。

我见不生住平等见。

如是即得心善解脱。

无知无见及无所得。

离诸思惟于得无得。

非有得非无得而悉了达。

如是了达。

即于语言及语言道。

非语言及非语言道。

所生及所生道。

皆悉无知无见。

如是了达已即离我见。

住平等见如实了知。

是即名为达无我法。

此是诸佛根本法。

为诸佛眼。

是诸佛所归趣处。

是时阿难闻佛所说又复赞言。

善哉世尊。

善说此法。

我等闻已信解受持。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

我今为汝重复宣说。

汝当谛听谛受。

如善作意记念思惟。

阿难当知。

无有色相可得。

离诸我执如实了知。

既了知已观想此身。

破坏不实非所爱乐。

如是观察离诸色相不生我执。

我相灭已即了此身破坏不实。

如是得住平等见。

住是见者。

即于诸蕴了达皆空。

诸蕴既空。

我及色相于何有见。

  复次阿难当知。

识所住处有其七种。

非识住处有其二种。

七识住处者。

所谓若有色有众生。

种种身种种想。

是为第一识所住处。

若有色有众生。

种种身一想。

所谓初禅天。

此为第二识所住处。

若有色有众生。

一身种种想。

所谓二禅天。

是为第三识所住处。

若有色有众生。

一身一想。

所谓三禅天。

是为第四识所住处。

若无色无众生。

彼一切处离诸色想。

都一虚空。

所谓空无边处天。

是为第五识所住处。

若无色无众生。

彼一切处离于空想。

都惟一识。

所谓识无边处天。

是为第六识所住处。

若无色无众生。

彼一切处离识无边。

都无所有。

所谓无所有处天。

是为第七识所住处。

阿难。

二种非识住处者。

所谓若有色有众生。

即无想天。

是为第一非识住处。

若无色无众生。

于彼一切离无所有处。

非有想非无想。

即非想非非想处天。

是为第二非识住处。

  佛言阿难。

如是有色有众生。

种种身种种想。

是为第一识所住处。

汝等诸苾刍。

当如实了知。

于行坐语言常当称赞此等法门。

广为他人分别演说。

如是乃至第七识所住处。

及二非识住处法门。

亦复如是。

于行坐语言常当称赞诸佛所说。

生净信心如实了知。

若了知者。

即得慧解脱阿罗汉果。

  复次阿难当知。

有八解脱法门。

所谓若内有色观外色。

是为第一解脱。

若内无色观外色。

是为第二解脱。

若身证清净解脱。

是为第三解脱。

若得清净已离诸色想。

观一虚空无有边际。

此观成已是为第四空无边处解脱。

若离空无边处。

当观于识识亦无边。

此观成已是为第五识无边处解脱。

若离识无边处已。

当观一切都无所有。

此观成已是为第六无所有处解脱。

若离无所有处已。

当观非想非非想处。

此观成已是为第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

若离是非想非非想处已。

当灭受想住三摩地。

彼身证已是为第八灭受想解脱。

如是名为八解脱法门。

  佛言阿难。

汝今当知。

我先所说七识住处。

二非识住处。

及八解脱法门。

汝等诸苾刍。

如我所说如实了知。

常当随喜称赞。

复当如理修行。

若于此等法门圆满通达者。

是得二种解脱阿罗汉果。

  尔时世尊说此经已。尊者阿难及诸苾刍。皆大欢喜信受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