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人仙经

佛说人仙经一卷

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

佛说人仙经一卷

宋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法贤奉诏译

  

佛说人仙经 #

  如是我闻。

一时佛。

在那提迦城昆左迦精舍中。

与大众俱。

尔时尊者阿难独止一处。

起如是念。

我佛世尊。

先说所有诸方诸国。

及诸城隍。

所谓盎誐国。

摩迦陀国。

迦尸国。

憍萨罗国。

蜜[口  爾]沙国。

大力士国。

奔拏国。

苏摩国。

阿说迦国。

嚩帝国。

俱噜国。

半左国。

嚩蹉国。

戍啰西那国。

夜嚩那国。

甘谟惹国等。

而彼诸国。

所有声闻。

已入灭者。

佛皆说彼生于某果报。

唯彼摩迦陀国。

所有上首。

诸优婆塞皆已命终。

彼摩迦陀国。

空廓无人。

我佛世尊。

未为宣说生于何处。

是时尊者阿难作是念已。

即出自舍。

往诣佛所。

到佛所已。

偏袒右肩。

右膝着地。

即以头面。

礼世尊足。

住立佛前。

白世尊言。

如先所说。

诸方诸国。

我从佛闻。

皆已了知。

乃至从佛闻所说法。

亦悉了知。

乃至那提迦城诸优婆塞所生之处。

佛亦说已。

又彼那提迦城。

次有五百优婆塞。

亦已命终。

彼优婆塞善断三障。

证须陀洹果。

逆生死流。

七来人间。

七生天上。

了苦边际。

决证菩提。

又彼那提迦城。

复有三百优婆塞。

亦次命终。

彼优婆塞亦断三障及贪嗔痴。

一来人间。

了苦边际。

证斯陀含果。

又彼那提迦城。

有二百五十优婆塞。

复次命终。

彼优婆塞能断五种烦恼及随烦恼。

证阿那含果。

不还人间。

不复轮转。

如是等事。

亦悉了知。

唯独摩伽陀国所有诸上首优婆塞。

命终之后。

摩伽陀国。

空廓无人。

云何世尊。

独不说彼诸优婆塞所生之处。

唯愿世尊。

为我宣说。

摩伽陀国诸优婆塞。

今生何处。

所修行业。

得何果报。

世尊。

又彼摩伽陀国。

频婆娑罗王一心向佛。

知于正法及奉僧伽。

尽于寿命。

常念不忘。

命终之后。

国中人民。

咸赞王德。

作如是言。

此是法王。

愿此法王。

生于善世。

获最胜乐。

世尊。

云何未说彼王所生之处。

及心所愿乃至果位。

唯愿世尊。

一一宣说。

又复白言。

世尊彼摩伽陀国。

乃是我佛成正觉地。

最胜无比。

而此胜地。

是王为主。

唯愿世尊。

为说生处。

  尔时世尊受阿难请已。默然而住。时尊者阿难见佛默然。即知受请。便以头面礼世尊足。还于本处。

  尔时世尊过夜分已。

至于来晨食时。

着衣执持应器。

入那提迦城。

次行乞食。

得品馔已。

还于本处。

收衣洗足。

敷座而食。

饭食讫已。

而暂经行。

复还本座。

观察阿难所问。

摩伽陀国王。

及诸优婆塞此处灭已。

当生何处。

以何行愿。

得何果报。

作是观时。

以佛神通。

于虚空中。

有声称名。

世尊。

我是人仙。

善逝。

我是人仙。

尔时世尊闻空声已。

即从座起。

往声闻处。

彼声闻众。

围绕而坐。

阿难尊者来诣佛所。

偏袒右肩。

礼世尊足。

住立佛前。

而白佛言。

世尊。

何因何缘倍常适悦。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

如汝所请。

为摩伽陀国频婆娑罗王。

及诸优婆塞。

此处灭已。

当生何处。

以何行愿。

得何果报。

我以此义。

说时未至。

示同世间。

忆念而住过是夜分。

至于食时。

入城乞食。

回还本处。

食讫经行。

复还本座。

以汝所问说时已至。

忆念观察。

彼摩伽陀国王。

及诸优婆塞。

死此生彼。

行愿果报。

如是之次以我神通。

于虚空中。

有声称言。

世尊。

我是人仙。

善逝。

我是人仙。

佛复告言。

阿难。

汝于往昔。

闻有如是名否。

阿难白言。

世尊。

未闻有是名者。

我闻此名。

身毛喜竖。

尊者阿难。

说是语次又闻空中声曰。

世尊我是频婆娑罗王。

善逝。

我是频婆娑罗王。

我今向佛。

二三称说名字族氏。

世尊。

往昔人仙。

命终之后。

生于人间。

得为人王。

证须陀洹果。

今第七生。

生毗沙门宫。

为天王子。

亦名人仙。

世尊。

我为毗沙门天王之子。

善能了知佛所说法。

微妙寂静安乐之句。

当来证得斯陀含果。

佛即赞言。

善哉善哉。

而汝人仙甚善甚善。

汝能如是行无放逸。

先于何处。

以何因缘。

而能获得须陀洹果。

人仙答言。

我别无因。

亦别无缘。

唯知佛法微妙最胜。

深信奉行。

乃证初果。

又复白言。

世尊。

我受持国天王命。

往彼南方增长天王处。

由是见知我佛世尊。

在昆左迦精舍。

独处堂中。

观察摩伽陀国王。

及诸优婆塞。

从此处灭生于何处。

以何行愿。

得何果报。

如是等事。

我佛欲说。

世尊。

我从父王毗沙门所。

亲闻是事。

忆持不忘。

是故我今正以此缘。

来诣佛所。

欲说斯事。

  佛言。

人仙。

今正是时。

汝当广说。

是时人仙承佛圣旨。

而白佛言。

世尊。

一时我闻。

父毗沙门天告于众言。

汝等圣者当一心听。

我于往昔在三十三天。

说法胜会。

诸天皆集。

及护世天。

亦在彼会。

各处本方。

持国天王处于东方。

面西而坐。

增长天王处于南方。

面北而坐。

广目天王处于西方。

面东而坐。

我处北方面南而坐。

诸听法众坐护世前。

是时诸天及护世等。

皆为听法。

来赴胜会。

既闻法。

已欲还本宫。

忽有大光。

普照胜会。

诸天光明映蔽不现。

  尔时帝释天主告诸天言。

汝等当知。

今此大光普照胜会。

使我诸天光明色相映蔽不现。

是故汝等当知非久。

大梵天王来此会中。

于意云何。

大梵天王。

凡所行处。

先现祥瑞。

汝诸天等。

勿起本座。

知彼何缘现此光明。

时诸天众及护世天白帝释言。

我等承命未起本座。

乃至了知所现光明。

时大梵王。

以童子形。

于彼胜会。

忽然出现。

头有五髻。

色相具足。

于彼会中即便说偈。

告诸天曰。

  汝归佛世尊  世间为眼目

  善说微妙法  令得寂静句

  汝等诸天众  威力大色相

  因持佛梵行  由是生天界

  复有净行者  具色寿名称

  是大智佛子  非久生此界

  天众闻是语  心生大欢喜

  归依佛世尊  信法中妙法

  梵王说偈时  具五种妙音

  甚深如云雷  闻者乐真实

  大梵天王说偈之时。

具五种妙音。

所谓大梵音。

迦陵频伽音。

大鼓音。

大雷音。

及爱乐音等。

又彼梵王于胜会中。

摄童子形。

复现大身。

于意云何。

大梵天王随众心乐。

而现其身。

所现大身。

有二种德。

具大色相。

普闻名称。

譬如黄金有二种德。

谓色及名。

大梵天王于天众中。

二种显现亦复如是。

又复梵王到胜会时。

会中天众。

不起本座。

亦不作礼。

时彼天众。

合掌而住。

各起所念。

呜呼娑婆世界主。

大梵天王于此会前以所现身。

复现大身。

是时梵王。

知天众心。

于大身中。

倍复现大。

于彼胜会。

上虚空中。

跏趺而坐。

譬大力士于地而坐。

大梵天王亦复如是。

  尔时大梵天王复告天众。

所现大身。

是四神足力。

唯佛世尊悉知悉见。

能说能修亦复能现。

是故汝等。

亦当诚心修彼神足。

乃至现通作大利益。

四神足者。

谓欲勤心慧。

是时天众。

又复心念。

呜呼大梵天王。

愿化我等天众。

一一皆如梵天王身。

一一梵天怀中。

坐一天王。

尔时大梵天王知天众心。

即以神力。

摄诸天身。

化梵王身。

各于怀中。

坐一天王。

是彼天众。

所有心念。

皆悉满足。

获大安乐。

譬如刹帝利王。

受父灌顶。

而绍王位。

心念满足。

获大安乐。

彼诸天众亦复如是。

  尔时大梵复告天众。

汝等诸天及护世等。

当一心听。

诸圣者唯佛如来正等正觉。

于四神足。

能广宣说。

能久修习。

能大变现。

是故汝等当发诚心。

应勤修习。

自在变现。

作大利益。

是时梵王怀中所坐天王。

各生疑念。

唯有一大梵王。

我坐怀中。

云何言时诸天皆言若彼默时诸天亦默。

又帝释天主。

起如是念。

呜呼大梵天王。

愿摄我等天众本形。

变一大身。

坐我怀中。

时大梵王知帝释念。

摄天众形。

现一大身。

帝释怀中跏趺而坐。

大梵天王当以如是神足之力。

种种变现。

作化事已。

又复告彼诸天及护世等。

我佛世尊以此四神足力。

及声闻法。

先所化度者。

即摩伽陀国八万优婆塞。

善断三障。

尽苦边际。

证须陀洹果。

于天上人间。

七返往来。

有生他化自在天者。

有生化乐天者。

有生三十三天者。

有生四王天者。

有生人间大刹帝利王宫者。

有生上首大婆罗门家。

有生上首大长者家。

又复诸天众等。

有思念者。

呜呼云何能得四佛出现于世。

复有思念。

呜呼云何能得八佛出现于世。

大梵天王知彼天众心之所念。

而复告言。

汝等天众莫作是念。

思欲四佛出现于世。

乃至八佛出现于世。

是义不然。

汝等当知。

我从佛闻。

无有二佛同出于世。

何有四佛八佛同出世耶。

汝等但愿。

我佛世尊无漏之体。

寿命增长。

久住世间。

时彼诸天。

又复作念。

大梵天王。

云何一一实知我心。

彼诸天等。

即生惊怖。

心怀愁恼。

时大梵王告彼众言。

汝诸天众。

及护世等。

一心谛听。

如来应供正等正觉。

宣说一乘正法。

令诸众生远离忧悲苦恼。

皆得清净。

证真实理。

又复告言。

有三种法。

如来悉知。

何名三种。

所谓有人。

先作身不善业。

意不善行。

后因亲近善友。

听闻妙法。

系念思惟。

断身不善。

造身善业。

断意不善。

行意善行。

是人乐中生乐。

悦意中复生悦意。

譬如有人于喜生喜。

喜复生喜。

彼人悦乐亦复如是。

此谓第一种法。

复次有人。

先受五欲作不善业。

后亲善友听闻妙法。

系念思惟。

弃于欲乐。

亦复不造诸不善业。

是人乐中生乐。

悦意中复生悦意。

譬如有人喜中生喜。

喜复生喜。

悦乐法者亦复如是。

此谓第二种法。

复次有人。

于不善法。

如实了知。

亦于善法。

如实了知。

乃至苦集灭道。

亦如实知。

后复亲近善友。

于不善法及诸善法。

乃至苦集灭道。

于是诸法。

倍复精晓。

是人乐中生乐。

于悦意中复生悦意。

譬如有人喜中生喜。

喜复生喜。

悦乐法者亦复如是。

此谓第三种法。

复次大梵天王又告诸天及护世等。

诸圣者当一心听。

有四种法。

彼佛世尊悉知悉见。

何者为四。

谓身受心法。

如来以慧观是四法。

若内若外。

如实了知。

智慧现行。

修习圆满。

善说菩提一乘正法。

令诸众生咸得清净。

离忧悲苦恼。

证妙法理。

  复次大梵天王又告诸天及护世等言。

诸圣者当一心听。

有八正道法。

彼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

悉知悉见。

何等为八。

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如是八正道。

即是三摩地受用法。

若有如是得正思惟。

行于梵行。

修习圆满。

获梵天乐。

又复正语。

正一切言。

满一切相。

正说梵行。

分别显教。

得如实旨。

宣说正语。

开甘露门。

示一乘法。

令诸众生咸得清净。

离忧悲苦。

证妙法理。

  尔时人仙白佛言。

世尊。

如我所说种种法要。

皆是大梵天王于帝释宫。

为三十三天及四护世诸天众等。

如是宣说。

我父毗沙门天王。

回还本宫。

为我宣说。

我悉记忆。

无所忘失。

今承如来大威力故。

为尊者阿难。

欲知频婆娑罗王所生所灭行愿果报。

我今对佛如实宣说。

佛即赞言。

善哉善哉。

汝能善说。

  尔时人仙说是法已。阿难尊者。及诸会众。得闻是法。欢喜信受。礼佛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