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十二头陀经

佛说十二头陀经一卷

大乘单译经 #

佛说十二头陀经一卷

刘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佛说十二头陀经(一名沙门头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给孤独园精舍。与八千比丘僧菩萨万人。皆着衣持钵游行乞食。食已至阿兰若处。加趺而坐。

  尔时世尊怡然微笑。时长老摩诃迦叶。从座起整衣服。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我从昔来未曾见佛无缘而笑。愿见哀愍告示我等。

  佛告迦叶。

见阿兰若处。

十方诸佛皆赞叹。

无量功德皆由此生。

求声闻者得声闻乘。

求缘觉者得缘觉乘。

求大乘者速得无上正真之道。

我今住此是故喜耳。

尔时摩诃迦叶闻佛所说。

欢欣踊跃叹未曾有。

重白佛言。

世尊。

此阿兰若处利益弘深。

能令众生依此修学成三乘道。

唯愿世尊。

开示我等阿兰若法。

  佛告迦叶。

谛听善思念之。

我当为汝略说其义。

迦叶白佛言。

世尊。

唯然受教。

佛告迦叶。

阿兰若比丘。

远离二着形心清净行头陀法。

行此法者。

有十二事。

一者在阿兰若处。

二者常行乞食。

三者次第乞食。

四者受一食法。

五者节量食。

六者中后不得饮浆。

七者着弊纳衣。

八者但三衣。

九者冢间住。

十者树下止。

十一者露地坐。

十二者但坐不卧。

  一者阿兰若比丘行头陀时。

应作是念我今在此空闲之处。

为无上道舍身命财修三坚法。

死当如[袖-由+厭]死不生顾恋。

若至病苦须人之时。

当作是念。

我今一身为。

法出家法为我伴。

若勤行法者即是救护。

是为阿兰若法行者。

本以居家多恼。

舍父母妻子出家行道。

而师徒同学。

还生结着心复多娆乱。

是故受阿兰若法。

令身远离愦闹住于空闲。

远离者。

离众闹声若放牧处。

最近三里能远益善。

若得身远离已。

亦当令心远离五欲五盖。

阿兰若比丘法当如是。

  二者欲入聚落乞食之时。

当制六根令不着色声香味触法。

又不分别男女等相。

得与不得其心平等。

若好若恶不生增减。

不得食时应作是念。

释迦如来舍转轮王位出家成道。

入里乞食犹有不得。

况我无福薄德之人而有得耶。

是为乞食法行者。

若受请食。

若众僧食。

起诸漏因缘。

所以者何。

受请食者若得食。

便作是念。

我是福德好人故得。

若不得食则嫌恨请者。

彼无所别识不应请者请。

应请者不请。

或自鄙薄懊恼自责而生忧苦。

是贪爱法则能遮道。

僧食者。

入众中当随众法。

断事摈人。

料理僧事。

处分作使。

心则散乱妨废行道。

有如是等恼乱事故。

应受常乞食法。

  三者头陀比丘。不着于色不轻众生。等心怜愍不择贫富故。受常次第乞食法。

  四者应作是念。

我今求一食尚多有所妨。

何况小食中食后食。

若不自损则失半日之功。

不能一心行道。

为佛法故。

为行道故。

不为身命。

如养马养猪。

是故断数数食。

应受一食法。

  五者得一食时应作是念。

我今若见渴乏众生。

以一分施之。

我为施主彼为受者。

施已作是愿言。

令一切众生兴福救之莫堕悭贪。

持食至空静处。

减一叚着净石上施诸禽兽。

亦如上愿。

若欲食时当敷尼师坛净手。

作是念言。

身中有八万户虫。

虫得此食皆悉安隐。

我今以食施此诸虫。

后得道时当以法施。

汝是为不舍众生。

若不见困乏者。

但食三分之二。

以自支身命。

所以者何。

行者若贪心极啖令腹胀胸塞妨废行道。

若留一分则身轻安隐易消无患。

于身无损则行道无废。

是故应受节量食法。

  六者节量食后。

过中饮浆则心生乐着。

求种种浆果浆蜜浆等。

求欲无厌不能一心修习善法。

如马不着勒。

左右啖草不肯进路。

若着辔勒。

则啖草意断随人意去。

是故受中后不饮浆法。

七者应入聚落中。

拾故尘弃物浣之令净。

作弊纳衣覆除寒露。

有好衣因缘。

则四方追求堕邪命中。

若得人好衣则生亲着。

若不亲着檀越则恨。

若僧中得衣如上说僧中之过。

有好衣是未得道者生贪着处。

好衣因缘招致贼难。

或至夺命。

有如是等患故。

应受弊纳衣。

  八者应少欲知足。衣趣盖形不多不少。白衣为好故畜种种衣。或有外道苦行裸形无耻。是故佛弟子应舍二边处中道受但三衣法。

  九者若佛在世若灭度后。

应修二法。

所谓止观无常空观。

是佛法初门能令厌离三界。

冢间常有悲啼哭声。

死尸狼籍眼见无常。

又火烧鸟兽所食不久灭尽。

因是尸观。

一切法中易得无常想。

又冢间住。

若见死尸臭烂不净。

易得九想观。

是离欲初门。

是故应受冢间住法。

  十者行人已作不净无常等观。

得道事办。

若未得道者心则大厌。

是故应舍至树下思惟求道。

又如佛生时。

成道转法轮般涅槃时皆在树下。

行者随诸法常处树下。

有如是等因缘故。

应受树下坐法。

  十一者在树下住。

如半舍无异。

荫覆凉乐又生爱着。

我所住者好。

彼树下如是等生漏故。

至露地住。

作是思惟。

树下有种种过。

一者雨漏湿冷。

二者鸟屎污身毒虫所住。

有如是等过。

空地则无此患。

露地者着脱衣裳随意快乐。

月光遍照令心明利。

易入空定。

是故应受露地坐法。

  十二者身四威仪中坐为第一。

食易消化气息调和。

求道者大事未办。

诸烦恼贼常伺其便。

不宜安卧。

若行若立心动难摄。

亦不可久。

是故应受常坐法。

若欲睡时胁不着席。

是为十二头陀之法。

  佛告比丘。

汝等念者系心一处无令散乱。

禅定功德从是得生。

一切凡夫以颠倒故。

系有我人众生受命。

随逐假名起诸妄见。

从本以来五阴清净。

空无我所不生不灭不出不在。

非凡夫非不凡夫。

非圣人非不圣人。

离诸名数言语道绝。

诸佛不能行不能到。

汝等今者。

宜各静缘谛观身相。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

心生欢欣。

即观此身。

皮肤血肉脓烂秽恶。

筋骨脉髓肪膏脑膜。

目泪洟唾肝胆脾肾。

心肺痰癊生熟二藏。

小肠大肠大小便利。

发毛爪齿胞垢污等。

三十六物九孔不净。

从外至内从内至外。

推求我相了不可得。

精勤不已遂见色心。

念念生灭。

如水流灯焰。

生无所从来。

灭无所至。

现在不住。

知此五阴从本以来空无所有。

灭除诸相证如实智。

成阿罗汉。

诸菩萨等思惟法已得无生忍。

满足十地。

  佛告诸大众。

谁能于后像法之中。

护持此经广宣流布。

使求佛道者识其要妙。

时天帝释与龙神八部。

闻佛宣告从空而下。

稽首佛足而白佛言。

世尊。

若像法之中有三乘人。

在空闲处求佛道者。

我等为作卫护。

不令诸恶鬼神得娆乱之。

文殊师利法王子白佛言。

世尊。

我当承佛威神。

于未来世护持此经使不断绝。

有修学者为作开导。

尔时阿难前白佛言。

世尊。

当何名此经。

云何奉持。

佛告阿难。

此经名为头陀苦行。

亦名离着集诸善本。

汝当奉持。

尔时天龙八部。

一切大众闻佛所说。

欢喜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