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顶最胜陀罗尼经

佛顶最胜陀罗尼经一卷

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

佛顶最胜陀罗尼经一卷

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佛顶最胜陀罗尼经序弘福寺沙门彦悰述

  夫业理绵微。

二乘不足臻其极。

神宰恍惚。

十地未易暨其深。

则知赋命交加。

罕言于孔宣父。

报应丛杂。

冥昧于太史公。

是以先笑后号。

鹯雀祥而莫准。

始凶终吉。

乘谷妖而弗验。

或倚或伏之说。

柱下庶欲照其几。

为祸为福之谈。

塞上仅可邻其次。

若乃采缘洞业索果明因。

俦絜大于百家。

孰有京于十力。

故能息善住之万恶。

杜阎摩之圆户。

转凡阶圣。

引短成修。

比宋景之退法星。

犹蔕介于三舍。

偶鲁阳之挥落日。

故龃龉于再中。

何只庇托延祺见闻招赖。

恧神香于异域。

耻灵草于琼田。

若斯而已哉。

乃将轻埃附而九恼祛。

清吹猎而三障殄。

皎镜齐光于日宝。

晖焕比丽于天金。

虽事若反掌而乘机显妙。

奚可以常人之耳目。

拟议大圣之希夷者焉。

此经以仪凤四年正月五日。

朝散郎行鸿胪寺典客令杜行顗。

与宁远将军度婆等。

奉诏译进。

时有庙讳国讳皆隐而避之。

即世尊为圣尊。

世界为生界。

大势为大趣。

救治为救除之类是也。

上读讫谓行顗曰。

既是圣言不须避讳。

杜时奉诏以正属有故而寝焉。

无几。

  敕中天法师地婆诃罗。

于东西二京太原弘福寺等传译法宝。

而杜每充其选。

余时又参末席。

杜尝谓余曰。

弟子庸材不闲文体。

屈师据敕删正。

亦愿依文笔削。

余辞以不敏。

载涉暄寒。

荏苒之间此君长逝。

余叹惋流涕思其若人。

又惧寝彼鸿恩乖于贝牒。

因请沙门道成等十人。

屈天竺法师再详幽趣。

庶临文不讳。

上奉皇私。

曲尽方言。

下符流便。

故乃具表曲委陈诸始末。

俾夫披览之土无猜此教焉。

于时永淳元年五月二十三日也。

佛顶最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

复有菩萨摩诃萨等。

一切皆得正智明炬。

照于诸法无所挂碍。

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莲华胜藏菩萨。

离诸障菩萨观世音菩萨。

得大势菩萨执金刚菩萨。

虚空藏菩萨普贤菩萨。

弥勒菩萨持地菩萨摩诃萨等。

如是上首三万二千人俱。

  复有万梵天王善吒天等。各从余世界来至佛所。

  复有万二千天帝。与无量诸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来至佛所。

  尔时世尊四众围绕。

供养恭敬而为说法。

当是之时释天众中。

有一天人名曰善住。

与诸天女处大宝宫。

放逸嬉戏恣情受乐。

其夜有声呼善住曰。

却后七日汝定命终。

于阎浮提七返生死。

从是已后复入地狱。

从地狱出后得人身。

生盲贫穷具受诸苦。

善住闻已心惊惶怖。

身毛为竖战栗不安。

奔驰往诣彼释天所。

陈已所闻请求哀救。

时释天王闻善住言。

心生惊悼默而思曰。

云何七生彼生何类。

作是念已即见善住。

死相现前受于猪身。

毕猪身已复受狗身。

如是次第狐身猴身。

毒蛇之身乌身鹫身。

如是七生恒食臭秽。

时释天王见此事已。

深哀善住必受斯苦。

自念于彼无如之何。

惟佛世尊方能救济。

时释天王于夜后分。

赍诸华鬘衣服璎珞种种香等。

诣舍卫国供养世尊。

礼佛双足却住一面。

而白佛言世尊。

我所止宫有一天子名曰善住。

耽荒戏乐纵情游处。

夜忽有声呼而谓曰。

汝后七日必定命终。

于阎浮提受七恶报。

所生之处常食臭秽。

从是已后复入地狱。

从地狱出得生人中。

盲瞽贫穷具受众苦。

向我求救无如之何。

我思世尊方能救彼。

  尔时世尊闻见释天陈请毕已。

顶放种种杂色光明。

流照十方一切世界。

照已还至佛世尊所。

右绕三匝从佛口入。

佛便微笑告释天言。

我有如是清净诸趣灌顶最胜大陀罗尼。

能满汝愿救于彼苦。

亦大饶益一切众生。

天帝我此神咒力。

能灭除一切业障地狱畜生。

阎摩罗等种种诸苦。

又能破坏地狱等道。

令诸众生发正觉路。

天帝若有暂能听闻之者。

悉得消灭一切业障生死诸苦。

当获善利得宿命智。

从一佛国至一佛国。

从一天中生一天中。

所生之处常识宿命。

若有学习此经咒者。

现百年限更增其寿。

身口意净泰然安乐。

诸佛观视诸天卫护。

一切菩萨咸加慈念。

若常读诵此经咒者。

彼三恶道所有诸苦息灭不行。

一切佛刹诸天福门导之令入。

时天帝释闻佛赞说此陀罗尼。

前白佛言世尊。

惟愿如来怜愍摄护一切众生。

请说所陈清净诸趣佛顶最胜大陀罗尼。

尔时世尊受天帝请。

即为演说陀罗尼曰。

  纳谟纳莫(一)怛萨谜薄伽跋帝(二)[口  室]唳路迦(引)钵啰底馝失瑟吒(引坼佉切)耶(三余何反)三菩驮(引)耶(四)摩诃牟(去)泥(去

五)怛侄他(六)呜吽(七)馝输驮耶(八)三摩三漫多何婆(去)婆贺娑(九)萨破啰拏咖(去)[口  底]伽诃那(十)萨婆何婆婆舜(入)提(十一)

阿鼻诜者么苏伽陀跋啰跋缮那(十二)阿蜜[口  栗]多(引)毗晒罽(平十三)阿(引上)喝啰(上)阿(引)喝啰(十四上)阿(引去)瑜散(去)陀(

引)啰眤(十五)输驮耶输驮耶(十六)萨婆羯摩婆啰拏(引)儞(十七)谜嚧跋啰伽伽那毗舜(去下同)提(十八)呜瑟腻(引)沙跋啰曷啰怛那毗社耶(十

九)达摩驮都苏毗舜提(二十)萨诃萨啰曷啰湿弭珊珠地帝(二十一)末昵摩诃末眤苏真陀末眤(二十二)跋啰萨婆怛他揭多地瑟咤(引)那地瑟耻多(二十三

)摩诃母侄唳(二十四)跋折啰个(引)耶僧诃哆那苏舜提(二十五)萨婆婆啰拏毗舜提(二十六)钵刺底婆儞婆哆耶(余何反)阿(去)瑜舜提(二十七)三

摩耶頞地瑟耻低(二十八)末儞摩末儞(二十九)怛闼多部多俱胝钵李舜提(三十)仳(芳已反)萨普多馞地(平)舜提(三十一)社耶社耶(三十二)毗社耶

毗社耶(三十三)毗社耶萨摩啰萨摩啰(三十四)萨婆菩驮(引)頞地瑟耻多舜提(三十五)跋折唳跋折啰揭鞞(三十六)跋折览婆伐都(三十七)么么(自称

名)萨婆萨埵那(引三十八)个耶毗舜提(三十九)萨婆口  伽底(平)钵李舜提(四十)萨婆怛他揭多(四十一)三磨(去)室缚(二字合声符

贺反)娑頞地瑟耻低(四十二)馞陀(地耶反)馞陀(四十三)菩陀耶菩陀耶(四十四)三曼多末啰达摩驮都钵李舜提(四十五)萨婆怛他揭多(四十六)頞地

瑟咤(引)那頞地瑟耻低(四十七)娑婆呵

  佛告天帝。

此陀罗尼八十八亿百千恒河沙诸佛世尊所共宣说。

守护称赞智印印之。

如是诸佛为欲解脱地狱畜生阎摩罗等。

沉溺苦海诸苦毒故。

又为利益短寿薄福卑陋下贱。

一切众生诸恶业故。

又为安乐趣诸恶道夭逝乱心。

一切众生诸苦恼故。

是故诸佛说此最胜大陀罗尼。

天帝汝当以此大陀罗尼。

授善住天令彼修习。

亦当为彼诸天天子。

及阎浮提一切众生宣扬显说。

令彼众生受持读诵。

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天帝我以此法陀罗尼印。

付嘱于汝汝当奉持。

持此咒者悉能除灭百千劫中一切罪业。

所生之处常遇诸佛。

乃至获得无上菩提。

天帝我此法印大陀罗尼具大吉祥。

如日藏宝所在之处光耀照朗。

亦喻于彼阎浮提金。

无秽无瑕不染尘垢。

若人有能读诵书持。

忆念修行供养之者。

悉得如上所有功德。

天帝若有书此大陀罗尼。

安彼高幢置高山上。

高屋高处及高塔中。

令诸四众远近见者。

亦得如上所有功德。

或为幢影影覆其身。

或为幢风风所吹鼓。

或幢飘扬飞尘坌身。

亦得如上所有功德。

天帝若有四众。

能于彼彼四衢道中造作塔庙。

安置如是大陀罗尼。

日日能以种种花鬘缯幡幢盖。

璎珞香等以用供养。

及能旋绕恭敬礼拜。

当知是人是大菩萨。

是真佛子是法桥梁。

亦是诸佛舍利宝塔。

  尔时阎摩法王闻是事已。

其夜将晓。

赍持种种杂色宝华。

种种诸香宝衣璎珞。

来诣佛所顶礼佛足。

右绕七匝却住一面。

以诸供具供养如来。

修供养已白佛言世尊。

我今为欲报佛恩故。

常勤奉事此大威力具大果报。

拥护一切闭地狱门。

清净诸趣大陀罗尼。

尔时四天王从坐而起。

绕佛三匝前白佛言。

世尊惟愿为我说此修行陀罗尼法。

佛告四天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吾为汝等及诸众生。

说彼修行陀罗尼法。

若有命短求长寿者。

或有病苦求除愈者。

或有恶业应堕地狱饿鬼畜生诸不善趣如是等类。

皆当以彼月十五日。

洗浴清净着新洁衣。

又当受持八戒斋法。

然后诵此大陀罗尼满足千遍。

当获安乐增其寿命。

所有病苦皆得除愈。

诸恶业报悉灭无余。

若有耳闻如是咒者。

尽其寿命往极乐国。

莲华化生常识宿命。

若有为彼恶业所牵已命终者。

亦当诵此陀罗尼咒二十一遍。

以咒咒土散其尸上。

随所生处舍彼苦身生天受乐。

若能日日诵此最胜大陀罗尼经三七遍。

亦得如上所有功德。

生生常处净佛国土。

于诸佛刹作大光明。

常与佛俱为佛所记。

乃至获得大般涅槃。

若有诸人于此法门。

如上所求诸心愿者。

当作一坛四方正等。

于其坛内散种种华烧众名香。

一心普念十方诸佛。

右膝着地长跪合掌。

屈二头指按二拇指。

当于心上称言善哉。

然后诵此陀罗尼咒。

若有人能诵持此咒。

日日满足一百八遍。

即为供养如上所说恒河沙等诸佛世尊。

亦为供养汝等四王。

当知是人一切赞善。

以大菩提庄严其心。

获无碍智是真佛子。

  尔时世尊说此语已。

告天帝言。

天帝汝可以此陀罗尼法。

授彼善住满七日已。

可与彼俱来至我所。

时释天王受佛教敕还本天宫。

呼善住来授彼神咒善住闻已恭敬供养。

如说奉行至于七日。

诸恶业等皆得除灭。

于已天中增其寿命。

欢喜踊跃发大声言。

奇哉佛陀奇哉达摩奇哉僧伽。

奇哉最胜陀罗尼印力。

能灭除一切苦厄。

令我得脱如是恶业。

时善住天见是事已。

即便往诣彼天帝所作如是言。

我蒙天恩为我请佛。

佛为我说大陀罗尼。

令我恶业皆悉除灭。

我欲往谢佛世尊恩。

惟愿天王与我俱往。

时天帝释将诸部属。

与善住俱持诸香花众妙璎珞。

乘天宝辂至于佛所。

以诸供具供养如来。

绕百千匝住一面立。

歌咏佛德言不能宣。

尔时世尊申金色手。

抚彼善住发和雅音授其记莂。

时善住天欢喜却坐。

听于如来所说法要。

闻说法已心怀踊跃。

与天帝俱礼佛而退。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卷

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卷

唐周罽宾沙门佛陀波利奉诏译

  

永乐御制佛顶尊胜总持经咒序

  朕惟如来演大乘教。

开方便门。

千经万法。

无非为济度群生。

使不沦业报。

佛顶尊胜总持经咒者。

一切如来智印。

广大慈悲。

甚深希有。

普利昏迷。

实巨海之津梁。

幽暗之日月。

饥渴之饮食也。

世间善男子善女人一切众生。

能发菩提心持诵佩服者。

其福德种种无尽。

永脱诸恶苦趣。

从无始以来百千亿劫。

所积罪业悉皆消除。

若昼夜勤修不懈。

当得诸佛灌顶。

神天拥护。

福寿无量。

如是胜果。

目睹其效。

诚实不虚。

朕君临天下。

闵斯民之执迷。

所作所为。

堕于恶趣。

而不知若斯谬戾。

诚为可矜。

遂以是经咒。

用俾河沙刹土。

一切有情。

均沾利益。

寿延福增。

同臻佛道。

又况佛有誓盟。

广济众生。

必先度忠孝。

凡忠臣孝子身生中国。

又逢治世。

受种种快乐。

皆由其事君事亲能尽其道。

又能敬礼三宝。

修积善因。

举足之顷。

即登觉路。

若夫为恶之徒。

昧于改悟。

所作所为。

日甚一日。

造业深重。

甘心堕落。

身如沐漆。

求洁实难。

陨坠幽扃。

何由出世。

苟能回心向善。

即此一路。

可超出劫尘也。

永乐九年六月 日。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序唐定觉寺沙门志静述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者。

婆罗门僧佛陀波利。

仪凤元年从西国来至此汉土到五台山次。

遂五体投地向山顶礼曰。

如来灭后众圣潜灵。

唯有大士文殊师利。

于此山中汲引苍生教诸菩萨。

波利所恨生逢八难不睹圣容。

远涉流沙故来敬谒。

伏乞大慈大悲普覆令见尊仪。

言已悲泣雨泪向山顶礼。

礼已举首忽见一老人从山中出来。

遂作婆罗门语谓僧曰。

法师情存慕道追访圣踪。

不惮劬劳远寻遗迹。

然汉地众生多造罪业。

出家之辈亦多犯戒律。

唯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能灭众生一切恶业。

未知法师颇将此经来不。

僧报言曰贫道直来礼谒不将经来。

老人言既不将经来空来何益。

纵见文殊亦何得识。

师可却向西国取此经将来流传汉土。

即是遍奉众圣广利群生。

拯济幽冥报诸佛恩也。

师取经来至此。

弟子当示师文殊师利菩萨所在。

僧闻此语不胜喜跃。

遂裁抑悲泪至心敬礼。

举头之顷忽不见老人。

其僧惊愕倍更虔心。

系念倾诚回还西国。

取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至永淳二年回至西京。

具以上事闻奏大帝。

大帝遂将其本入内。

请日照三藏法师。

及敕司宾寺典客令杜行顗等。

共译此经。

敕施僧绢三十匹。

其经本禁在内不出。

其僧悲泣奏曰。

贫道捐躯委命远取经来。

情望普济群生救拔苦难。

不以财宝为念。

不以名利关怀。

请还经本流行。

庶望含灵同益。

帝遂留翻得之经。

还僧梵本。

其僧得梵本将向西明寺。

访得善解梵语汉僧顺贞。

奏共翻译。

帝随其请。

僧遂对诸大德共顺贞翻译讫。

僧将梵本遂向五台山。

入山于今不出。

今前后所翻两本并流行于代。

其中小小语有不同者幸勿怪焉。

至垂拱三年。

定觉寺主僧志静。

因停在神都魏国东寺。

亲见日照三藏。

法师问其逗留一如上说。

志静遂就三藏法师咨受神咒。

法师于是口宣梵音。

经二七日句句委授。

具足梵音一无差失。

仍更取旧翻梵本勘挍。

所有脱错悉皆改定。

其咒初注云最后别翻者是也。

其咒句稍异于杜令所翻者。

其新咒改定不错并注其音。

讫后有学者幸详此焉。

至永昌元年八月。

于大敬爱寺见西明寺上座澄法师。

问其逗留亦如前说。

其翻经僧顺贞见在住西明寺。

此经救拔幽显最不可思议。

恐有学者不知故。

具录委曲以传未悟。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

住誓多林给孤独园。

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又与诸大菩萨僧万二千人俱。

尔时三十三天于善法堂会。

有一天子名曰善住。

与诸大天游于园观。

又与大天受胜尊贵。

与诸天女前后围绕。

欢喜游戏种种音乐。

共相娱乐受诸快乐。

  尔时善住天子即于夜分闻有声言。

善住天子却后七日命将欲尽。

命终之后生赡部洲。

受七返畜生身。

即受地狱苦。

从地狱出希得人身生于贫贱。

处于母胎即无两目。

  尔时善住天子闻此声已。

即大惊怖身毛皆竖愁忧不乐。

速疾往诣天帝释所。

悲啼号哭惶怖无计。

顶礼帝释二足尊已。

白帝释言听我所说。

我与诸天女共相围绕受诸快乐。

闻有声言善住天子却后七日命将欲尽。

命终之后生赡部洲。

七返受畜生身。

受七身已即堕诸地狱。

从地狱出希得人身。

生贫贱家而无两目。

天帝云何令我得免斯苦。

  尔时帝释闻善住天子语已。

甚大惊愕即自思惟。

此善住天子受何七返恶道之身。

尔时帝释须臾静住入定谛观。

即见善住当受七返恶道之身。

所谓猪狗野干猕猴蟒蛇乌鹫等身。

食诸秽恶不净之物。

尔时帝释观见善住天子当堕七返恶道之身。

极助苦恼痛割于心。

谛思无计何所归依。

唯有如来应正等觉。

令其善住得免斯苦。

  尔时帝释即于此日初夜分时。

以种种花鬘涂香末香。

以妙天衣庄严执持往诣誓多林园于世尊所到已顶礼佛足右绕七匝。

即于佛前广大供养。

佛前胡跪而白佛言。

世尊善住天子云何当受七返畜生恶道之身。

具如上说。

  尔时如来顶上放种种光。

遍满十方一切世界已。

其光还来绕佛三匝。

从佛口入。

佛便微笑告帝释言。

天帝有陀罗尼名为如来佛顶尊胜。

能净一切恶道。

能净除一切生死苦恼。

又能净除诸地狱阎罗王界畜生之苦。

又破一切地狱能回向善道。

  天帝此佛顶尊胜陀罗尼。

若有人闻一经于耳。

先世所造一切地狱恶业。

悉皆消灭当得清净之身。

随所生处忆持不忘。

从一佛刹至一佛刹。

从一天界至一天界。

遍历三十三天。

所生之处忆持不忘。

  天帝若人命欲将终。

须臾忆念此陀罗尼。

还得增寿得身口意净。

身无苦痛。

随其福利随处安隐。

一切如来之所观视。

一切天神恒常侍卫。

为人所敬恶障消灭。

一切菩萨同心覆护。

  天帝若人能须臾读诵此陀罗尼者。

此人所有一切地狱畜生阎罗王界饿鬼之苦。

破坏消灭无有遗余。

诸佛刹土及诸天宫。

一切菩萨所住之门。

无有障碍随意趣入。

  尔时帝释白佛言。世尊唯愿如来为众生。说增益寿命之法。

  尔时世尊知帝释意心之所念。乐闻佛说是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曩谟(一)婆誐嚩帝(二)怛喇(二合)路枳也(三二合)钵啰底(四)尾始瑟吒(二合)野(五)没驮野(六)婆誐缚帝(七)怛儞也(二合)他(八)唵(九)尾戌驮野(十)娑么娑么三满哆(十一)嚩婆娑(十二)娑颇(二合)啰拏(十三)蘖帝誐贺曩(十四)娑嚩(二合)婆嚩尾秫弟(十五)阿鼻诜左睹牟  含素蘖哆(十七)嚩啰嚩左曩(十八)阿蜜口  栗哆(十九)鼻矖罽(二十)摩贺曼怛啰(二合)橎乃(二十一)阿贺啰阿贺啰(二十二)阿庾散驮啰柅(二十三)戌驮野戌驮野(二十四)誐誐曩尾秫弟(二十五)邬瑟腻洒(二十六)尾惹野尾秫弟(二十七)娑贺娑啰(二十八二合)啰湿铭(二十九二合)散[口  祖]儞帝(三十)萨嚩怛他蘖哆(三十一)嚩路迦寧  頁杀橎(引)啰弭哆(三十三)跛哩布啰抳(三十四)萨嚩怛他(引)蘖哆(三十五)纥哩(二合)娜野(三十六)地瑟姹(二合)曩(三十七)地瑟耻(二合)跢(三十八)摩贺母捺哩(三十九二合)嚩日啰(二合)迦野(四十)僧贺跢曩尾秫弟(四十一)萨嚩嚩啰拏(四十二)跛野讷蘖帝(四十三)跛哩尾秫弟(四十四)钵啰(二合)底(四十五)[寧  頁][革  (卄/(ㄇ@人)/戊)]跢野(四十六)阿欲秫弟(四十七)三摩野(四十八)地瑟耻(二合)帝(四十九)么柅么柅(五十)摩贺么柅(五十一)怛闼哆(五十二)部跢句致(五十三)跛哩秫弟(五十四)尾窣普(二合)吒(五十五)没地秫弟(五十六)惹野惹野(五十七)尾惹野尾惹野(五十八)娑么啰(五十九)萨嚩没驮(六十)地瑟耻(二合)哆秫弟(六十一)嚩日哩(二合)嚩日啰(二合)蘖陛(六十二)嚩日囕(六十三二合)婆嚩睹么么(六十四称名)舍哩囕(六十五)萨嚩萨怛嚩(六十六二合)难(上)左迦野(六十七)尾秫弟(六十八)萨嚩誐帝(六十九)跛哩秫弟(七十)萨嚩怛他蘖哆(七十一)三么湿嚩(二合)娑演睹(七十二)萨嚩怛他蘖哆(七十三)三么湿嚩(二合)娑(七十四)地瑟耻(二合)帝(七十五)没地野没地野(七十六)尾没地野(七十七)冒驮野冒驮野(七十八)尾冒驮野尾冒驮野(七十九)三满哆(八十)跛哩秫弟(八十一)萨嚩怛他蘖哆(八十二)纥哩(二合)娜野(八十三)地瑟姹(二合)曩(八十四)地瑟耻(二合)哆(八十五)摩贺母捺口  (隸-木+士)娑嚩(二合)贺。

  佛告帝释言。

此咒名净除一切恶道佛顶尊胜陀罗尼。

能除一切罪业等障。

能破一切秽恶道苦。

天帝此大陀罗尼。

八十八殑伽沙俱胝百千诸佛同共宣说。

随喜受持。

大日如来智印印之。

为破一切众生秽恶道苦故。

为一切地狱畜生阎罗王界众生得解脱故。

临急苦难堕生死海中众生得解脱故。

短命薄福无救护众生乐造杂染恶业众生得饶益故。

又此陀罗尼于赡部洲住持力故。

能令地狱恶道众生。

种种流转生死。

薄福众生。

不信善恶业失正道众生等。

得解脱义故。

  佛告天帝。

我说此陀罗尼付嘱于汝。

汝当授与善住天子。

复当受持读诵思惟爱乐忆念供养。

于赡部洲与一切众生。

广为宣说此陀罗尼。

印亦为一切诸天子故说此陀罗尼印。

付嘱于汝。

天帝汝当善持守护勿令忘失。

天帝若人须臾得闻此陀罗尼。

千劫已来积造恶业重障。

应受种种流转生死。

地狱饿鬼畜生阎罗王界阿修罗身。

夜叉罗刹鬼神布单那羯吒布单那阿波娑摩啰。

蚊虻龟狗蟒蛇一切诸鸟。

及诸猛兽一切蠢动含灵。

乃至蚁子之身更不重受。

即得转生诸佛如来一生补处菩萨同会处生。

或得大姓婆罗门家生。

或得大刹利种家生。

或得豪贵最胜家生。

天帝此人得如上贵处生者。

皆由闻此陀罗尼故。

转所生处皆得清净。

天帝乃至得到菩提道场最胜之处。

皆由赞美此陀罗尼功德。

如是天帝此陀罗尼。

名为吉祥能净一切恶道。

此佛顶尊胜陀罗尼。

犹如日藏摩尼之宝。

净无瑕秽净等虚空。

光焰照彻无不周遍。

若诸众生。

持此陀罗尼亦复如是。

亦如阎浮檀金明净柔软。

令人喜见不为秽恶之所染着。

天帝若有众生。

持此陀罗尼亦复如是。

乘斯善净得生善道。

天帝此陀罗尼所在之处。

若能书写流通受持读诵听闻供养。

能如是者一切恶道皆得清净。

一切地狱苦恼悉皆消灭。

  佛告天帝。

若人能书写此陀罗尼。

安高幢上。

或安高山或安楼上。

乃至安置窣堵波中。

天帝若有苾刍苾刍尼优婆塞优婆夷族姓男族姓女。

于幢等上或见或与相近。

其影映身。

或风吹陀罗尼。

上幢等上尘落在身上。

天帝彼诸众生所有罪业。

应堕恶道地狱畜生阎罗王界饿鬼界阿修罗身恶道之苦。

皆悉不受亦不为罪垢染污。

天帝此等众生。

为一切诸佛之所授记。

皆得不退转。

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帝何况更以多诸供具华鬘涂香末香幢幡盖等衣服璎珞。

作诸庄严。

于四衢道造窣堵波。

安置陀罗尼。

合掌恭敬旋绕行道归依礼拜。

天帝彼人能如是供养者。

名摩诃萨埵。

真是佛子持法栋梁。

又是如来全身舍利窣堵波塔。

  尔时阎摩罗法王。

于时夜分来诣佛所。

到已以种种天衣妙华涂香庄严。

供养佛已。

绕佛七匝顶礼佛足。

而作是言。

我闻如来演说赞持大力陀罗尼故来修学。

若有受持读诵是陀罗尼者。

我常随逐守护。

不令持者堕于地狱。

以彼随顺如来言教而护念之。

  尔时护世四天大王。

绕佛三匝白佛言。

世尊唯愿如来为我。

广说持陀罗尼法。

尔时佛告四天王。

汝今谛听我当为汝。

宣说受持此陀罗尼法。

亦为短命诸众生说。

当先洗浴着新净衣。

白月圆满十五日时。

持斋诵此陀罗尼。

满其千遍。

令短命众生还得增寿。

永离病苦一切业障悉皆消灭。

一切地狱诸苦亦得解脱。

诸飞鸟畜生含灵之类。

闻此陀罗尼一经于耳。

尽此一身更不复受。

  佛言若人遇大恶病。

闻此陀罗尼。

即得永离一切诸病。

亦得消灭应堕恶道。

亦得除断。

即得往生寂静世界。

从此身已后更不受胞胎之身。

所生之处莲华化生。

一切生处忆持不忘。

常识宿命。

  佛言若人先造一切极重恶业。

遂即命终乘斯恶业应堕地狱。

或堕畜生阎罗王界。

或堕饿鬼乃至堕大阿鼻地狱。

或生水中或生禽兽异类之身。

取其亡者随身分骨。

以土一把诵此陀罗尼二十一遍。

散亡者骨上即得生天。

  佛言若人能日日诵此陀罗尼二十一遍。

应消一切世间广大供养。

舍身往生极乐世界。

若常诵念得大涅槃。

复增寿命受胜快乐。

舍此身已即得往生种种微妙诸佛刹土。

常与诸佛俱会一处。

一切如来恒为演说微妙之义。

一切世尊即受其记。

身光照曜一切刹土。

佛言若诵此陀罗尼法。

于其佛前先取净土。

作坛随其大小。

方四角作。

以种种草华散于坛上。

烧众名香。

右膝着地胡跪。

心常念佛。

作慕陀罗尼印。

屈其头指以大母指。

押合掌。

当其心上。

诵此陀罗尼一百八遍讫。

于其坛中如云王雨华。

能遍供养八十八俱胝殑伽沙那庾多百千诸佛。

彼佛世尊咸共赞言。

善哉希有真是佛子。

即得无障碍智三昧。

得大菩提心庄严三昧。

持此陀罗尼法应如是。

佛告天帝我以此方便。

一切众生应堕地狱道令得解脱。

一切恶道亦得清净。

复令持者增益寿命。

天帝汝去将我此陀罗尼。

授与善住天子。

满其七日。

汝与善住俱来见我。

  尔时天帝于世尊所。

受此陀罗尼法奉持还于本天。

授与善住天子。

尔时善住天子。

受此陀罗尼已。

满六日六夜。

依法受持一切愿满。

应受一切恶道等苦。

即得解脱住菩提道。

增寿无量甚大欢喜。

高声叹言希有如来。

希有妙法希有明验。

甚为难得令我解脱。

尔时帝释至第七日。

与善住天子将诸天众。

严持华鬘涂香末香宝幢幡盖天衣璎珞微妙庄严。

往诣佛所设大供养。

以妙天衣及诸璎珞。

供养世尊绕百千匝。

于佛前立踊跃欢喜坐而听法。

  尔时世尊舒金色臂。摩善住天子顶。而为说法授菩提记。佛言此经名净除一切恶道佛顶尊胜陀罗尼。汝当受持。尔时大众闻法欢喜信受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