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放钵经

佛说放钵经一卷

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

佛说放钵经一卷

安公录失译人名开元附西晋录

  

佛说放钵经 #

  佛在舍卫祇洹精舍。

时与诸菩萨。

无央数比丘比丘尼。

优婆塞优婆夷诸天王释梵。

及阿须伦鬼神龙。

诸人非人。

无央数悉会坐。

佛说菩萨法无央劫勤苦泥犁。

禽兽薜荔。

一切忧劳。

十方布施。

金银珍宝车马奴婢。

及妻子头目肌肉。

皆不爱惜。

用施十方人。

勤苦故。

时忉利天上二百天子前世作菩萨道未坚。

在佛所闻求道勤苦。

皆念道剧难得。

心便转求罗汉辟支佛道。

佛知是诸天子意欲转。

便化作一人。

端正无比。

令持百味饭至佛所。

前长跪叉手作礼白佛言。

愿佛哀我受此饭。

佛便受之。

坐中有菩萨在佛前坐。

字文殊师利。

白佛言。

当念故恩。

座中诸菩萨。

悉闻展转相问。

文殊师利。

前世有何等恩。

施于佛而复欲得佛饭。

佛即舍钵于地。

便下入地中。

乃至赖毗罗耶佛刹。

刹名波陀沙。

钵悬止空中现。

彼刹中诸菩萨见之。

起前长跪白佛。

是悬钵从何所来。

亦不堕地。

彼佛言。

且待须臾。

当见菩萨威神变化。

  尔时释迦文佛告摩诃目揵连。

行求索钵。

摩诃目揵连即入八千三昧。

遍入八千佛刹视不见。

即还白佛言。

求索钵了不知处。

佛告舍利弗。

汝复行求索。

舍利弗入万三昧。

下行过万佛刹求钵不得。

即还白佛言。

我下行过万佛刹求钵了不见。

佛复令摩诃迦叶行求索钵。

摩诃迦叶便入万二千三昧。

复下过万二千佛刹。

求索钵不得。

还白佛言。

我求索钵了不见。

舍利弗白弥勒菩萨言。

仁者。

高才功德已满智慧备足次当来佛。

当知钵处。

弥勒菩萨语舍利弗言。

我虽次当来佛功德成满其行具足。

不如文殊师利菩萨。

譬如十方恒边沙佛刹。

满中万物草木。

及尔所菩萨。

不能知佛一步之中所念何等。

文殊师利菩萨知深三昧。

独文殊师利菩萨。

能知佛钵处。

舍利弗即起前至佛所。

长跪叉手白佛。

愿令文殊师利菩萨行求索钵。

佛语文殊师利。

汝行求钵来。

文殊自念。

舍利弗当不起于坐而致钵来。

即入三昧。

譬如日出光明无所不照。

菩萨入三昧者。

十方无所不至。

文殊内手从袈裟里下探过十佛刹。

手指诸节其一节放千万光明出。

一光明端各有一莲花。

莲花上有一菩萨坐皆如文殊。

其下刹有佛莲花上菩萨者。

皆持释迦文佛声谢诸佛。

复持文殊声遥为诸佛作礼。

如文殊手。

逮至赖毗罗耶佛刹。

  刹中诸菩萨白佛言。

是手何等。

亦不见边。

亦不见际。

赖毗罗耶佛语诸菩萨言。

上无数佛刹。

刹名沙诃楼陀。

佛字释迦文。

前有坐菩萨字文殊。

最尊光明智慧难可当。

作变化如是。

诸菩萨白佛言。

今我等欲共得见释迦文佛及文殊。

赖毗罗耶佛。

即放额上千亿光明出。

照中央无数佛刹。

一至释迦刹。

诸菩萨问佛。

今有是大火光烟出。

须臾顷便火出。

是火泥犁火耶。

佛言。

莫作是语。

是非泥犁火。

释迦刹名沙诃楼陀。

是中火也。

诸菩萨问佛言。

是沙诃楼陀刹者。

何因名沙诃楼陀。

有是火。

佛语诸菩萨。

沙诃楼陀刹者。

杂恶三毒淫泆嗔怒愚痴。

诸菩萨白佛言。

沙诃楼陀刹中诸菩萨。

忍辱不嗔怒者作是为可。

佛语诸菩萨。

释迦刹中人。

骂詈菩萨轻易挝捶者。

菩萨忍辱终不加嗔怒。

慈哀十方人欲令度脱。

皆是菩萨威神所加。

菩萨忍辱之恩。

故名沙诃楼陀。

诸菩萨白佛言。

我等闻是大欢喜。

得不生释迦刹弊人之处。

赖毗罗耶佛告诸菩萨。

莫说是语。

不可沙诃楼陀刹中诸菩萨意。

佛言。

我为汝曹说。

东方佛字头意。

刹名诃波离摩坻陀惹。

头意佛刹中菩萨。

行六度悉具足。

不如沙诃楼陀刹中菩萨行六度一日一夜。

念十方勤苦皆使度脱。

何以故。

沙诃楼陀刹中作行勤苦。

譬如一佛刹坏败时火烧其刹。

有人着新衣从东方来入火中。

从火中至西方。

其身出不烧是难不。

诸菩萨言。

甚难天中天。

佛言。

沙诃楼陀刹中菩萨。

一日一夜所行。

骂詈轻易之。

菩萨忍辱终不嗔怒。

譬如是人行火中。

身不烧之难。

尚不及是菩萨。

若百倍千倍万倍亿倍。

诸菩萨等二万人前白佛。

愿欲上至沙诃楼陀刹。

供养释迦文佛。

及文殊师利菩萨等。

赖毗罗耶佛语诸菩萨。

若欲至沙诃楼陀刹者。

先治汝意。

譬如地得香花好物不喜。

得屎尿涕唾脓血恶露亦不嗔。

佛言。

我何因为若曹说是语。

释迦文佛刹中有菩萨。

先世多供养诸佛者。

人有急性者。

意善之事但口教急用。

今世恶故。

诸菩萨白佛言。

沙诃楼陀刹诸菩萨。

先世多供养诸佛求道大久。

何缘生沙诃楼陀弊恶人处。

佛告诸菩萨。

有二因缘。

今世生沙诃楼陀刹。

本前世与释迦文佛。

俱行索佛故世世相随。

复有菩萨。

宿命有恶不尽故生彼恶世。

诸菩萨白佛。

今是诸菩萨。

生沙诃楼陀刹。

何因缘得除宿命之恶。

佛言。

善男子善女人。

生沙诃楼陀刹。

索菩萨道。

生贫家舍。

用是故除宿命恶。

又多病者复除宿命之恶。

又遭遇父母兄弟妻子病瘦死亡忧愁感伤。

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

又遭逢县官恐怖弃捐父母家室财产亡逃忧愁。

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

若有一旦失财业穷厄。

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

若在恶国中生。

本为他国所攻败坏。

奔走愁忧无聊。

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

若生弊恶人中贫贱面目丑陋。

形癃盲聋不属逮人。

父母兄弟妻子宗亲皆共憎之。

是人愁忧。

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

若闻有善道欢喜。

欲索明师教告经道开心从受。

不得明师便愁忧。

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

若复遥闻远方有师高明智慧通达。

欲往从受经学。

身体病瘦手足拘挛不可动摇。

钱用乏少又无伴侣便不可行。

念之愁忧。

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

若有人行求善师。

欲从学受经。

道师大明达皆知道要。

弟子愚痴无慧意不开解。

便自愁忧。

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

若有善师欲教弟子世间之事开语经道。

弟子愚痴不能忍辱。

便弃捐师去。

后归念师法戒大欢喜意悔愁忧。

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

若有求菩萨道者。

卧坐梦中见怨家持刀兵追逐怖恐梦中恐懅。

复除宿命之恶。

若有菩萨道家善男子善女人宿命殃恶未尽。

死当入泥犁中勤苦一劫。

得善师教。

悔过一日一夜者。

头痛身热诸病悉除尽。

不复入泥犁中。

  赖毗罗耶佛语适竟。

文殊师利下手探钵。

赖毗罗耶佛刹。

及中央无央数佛刹。

上至释迦文佛刹皆大震动。

一切人皆令惊怖。

舍利弗起前。

长跪叉手白佛言。

今以何因缘震动如是。

莫不惊恐者。

佛语舍利弗。

今是地震动者。

文殊师利探钵。

是故震动。

舍利弗问佛言。

钵在何所止。

佛言。

钵乃在下。

过无数佛刹有佛。

字赖毗罗耶。

其刹名波陀沙。

钵止是中。

舍利弗白佛言。

今诸菩萨阿罗汉。

及诸天人阿须伦鬼神龙。

欲见下方赖毗罗耶佛刹及中央诸佛刹。

欲见文殊师利变化取钵。

时佛便放足下百亿光明。

悉照十方无数诸佛刹土。

如是悉遍见赖毗罗耶佛刹诸菩萨。

见文殊师利变化取钵。

时诸菩萨天人阿须伦鬼神龙皆大欢喜。

诸阿罗汉皆大愁毒泪出。

各自言。

菩萨尚能变化。

在所作为乃尔。

何况佛威神光明难可当。

我等宁入泥犁中百劫。

后出闻菩萨法便奉行。

何忧不得我愿。

赖毗罗耶佛刹中诸菩萨。

及中央诸佛刹土菩萨无央数。

皆来上至释迦文佛所。

诸菩萨各自念言。

到释迦文佛所供养。

中有菩萨散花覆一佛刹。

有菩萨散香。

有菩萨散天衣。

有菩萨散金银珍宝。

有菩萨作音乐声。

一佛刹中如是诸菩萨。

皆前持头面着地。

为佛作礼已却坐。

文殊师利菩萨。

探钵来出坐中。

诸菩萨阿罗汉诸天人阿须伦鬼神龙莫不欢喜。

  舍利弗起前长跪叉手白佛言。

文殊师利有何等恩施与佛。

今何因缘。

言当念故恩。

佛语舍利弗。

乃前世无数劫。

时有佛字罗陀那只。

有六万比丘阿罗汉。

七亿二千万人诸菩萨中有一菩萨。

字惹那罗耶。

朝起入城分卫得满钵。

来还从街上行。

有一乳母抱长者子。

字惟摩罗波休。

见沙门持钵。

便下乳母抱。

趣沙门所。

沙门以石蜜饼授与小儿。

小儿啖之大美。

便随沙门去。

乳母逐护之。

小儿啖尽。

尽便还顾意欲还去。

沙门复取饼授之。

儿啖饼遂随沙门出城到佛所。

见佛端正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视之无厌。

见诸菩萨比丘大欢喜。

沙门便教小儿澡手漱口。

便持钵饼与小儿令饭佛。

汝今得安隐后得其福。

小儿取授钵饼。

持至佛前。

以手接饼着佛钵中。

复过与诸菩萨比丘僧。

皆悉满足食饱饼钵如故。

如是饭佛菩萨及比丘僧七日。

小儿大欢喜。

自说我日持一饼饭佛菩萨及比丘僧。

七日饭满我必得福。

因是一功德得佛。

佛语诸菩萨阿罗汉言。

此是本时恩也。

惹那罗耶菩萨。

今文殊是也。

时小儿维摩罗波休者。

我身是也。

今我得佛。

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威神尊贵度脱十方一切众生者。

皆文殊师利之恩。

本是我师。

前过去无央数诸佛。

皆是文殊师利弟子。

当来者亦是其威神恩力所致。

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

文殊者。

佛道中父母也。

  佛说是经时。

忉利天上二百菩萨自念。

佛本文殊所教化。

令作功德成佛。

文殊何以故。

在佛前不成佛耶。

佛言。

文殊深入善权广化众生故未取道。

佛告诸菩萨及比丘四众。

前二百天人菩萨欲悔取二乘者。

见文殊变化吾应报恩。

今皆更发无上心修菩萨道。

后世皆当作佛。

佛说经已。

诸菩萨比丘僧。

诸天人阿须伦鬼神龙。

皆大欢喜起为佛作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