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善恭敬经

佛说善恭敬经一卷

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

佛说善恭敬经一卷

隋天竺三藏法师阇那崛多译

  

佛说善恭敬经 #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

住在如来本所行处宝庄严殿。

尔时世尊与大比丘及诸菩萨摩诃萨等。

并余无量百千万亿四部大众。

左右围绕共会说法。

尔时长老阿难从坐而起。

整理衣服右膝着地。

以十指爪合掌向佛。

身心恭敬而白佛言。

世尊。

如来常说有多闻者有大功德。

若复教他立多闻处。

世尊。

彼善男子。

得几所功德。

作是语已默然而住。

  尔时世尊告长老阿难言。

阿难。

汝既问我以是义故。

我当为汝譬喻解释。

所以者何。

智者于义譬喻得解。

阿难。

譬如三千大千世界。

所有树木百卉药草若小若大。

乃至似于如横一指。

从地生者彼等树木。

并着枝叶花果子实皆悉备具。

阿难。

而彼所有树木之中。

如横一指最小之者。

所生花果多少之数如一恒沙。

如向一指所生花叶果实枝等。

如横二指所生草木。

还有若干花果子实。

多少之数。

如二恒沙。

如是次第乃至从地更有出生。

如横三指还有若干枝叶花果。

多少之数如三恒沙。

阿难。

于意云何。

颇复有人能数彼树多少以不。

阿难言。

不也世尊。

  尔时佛复告阿难言。

彼之一指以上所有花果子实。

有人尚能数知多少。

而彼善男子善女人。

教他乃至一四句偈。

为他显示不求果报。

发慈哀心怜愍之心。

乃至教他令得阿罗汉果。

复作是念。

以何方便令多众生。

以此法施因缘力故令得须陀洹果。

乃至令得阿罗汉果。

乃至令发菩提之心。

以慈愍故教他乃至一四句偈。

为他解释分别显示。

以此功德。

欲比于前譬喻功德多少之数。

于此功德百分不及一。

千分不及一。

百千分不及一。

亿千分不及一。

歌罗数分不及一。

譬喻分不及一。

优婆尼沙陀分不及一彼等福德不可称量。

阿难。

彼之男女多得善根。

乃至令他住多闻中。

复能向他乃至宣说一四句偈。

  尔时世尊作是语已。

长老阿难复白佛言。

希有。

世尊世尊。

乃能作如是说。

希有。

婆伽婆如来。

乃能作如是说。

世尊。

彼之受法善男子善女人。

于是法中及法师所。

应作何等恭敬之心。

作是语已。

  佛告阿难言。

阿难。

汝莫问我如是之事。

何以故。

今者众生无敬法心。

阿难复更重白佛言。

善哉世尊。

我渴仰法。

于是法中深生敬心。

如法学法。

我作世尊侍者已来。

未曾闻此如是之法。

世尊。

我从今已当作如是恭敬之心。

如世尊敕不违圣教。

  尔时阿难复白佛言。

世尊。

于后末世有善男子善女人等。

于诸法中或有渴仰敬重心相。

惟有口言。

为衣食故为利养故。

从贫贱中剃发出家。

而作是言我能为法。

虽复彼等求诸佛法。

世尊。

然彼众生无行法心示下贱相。

是人还起下贱之心。

世尊。

我为自身故发是问。

我等云何应住。

云何应行。

作是语已。

  尔时佛告长老阿难作如是言。

阿难。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乐于法者。

欲得读诵。

彼等众生欲向和上阿阇梨所。

至已应问诸佛法言。

随心所乐所堪说处。

应说依止。

彼或十腊或十二腊。

为重法故应乞依止。

何以故。

如来往昔虽复说言五夏比丘不须依止。

而彼学者于前敬心乃能为法。

以是义故应当依止。

何以故。

彼人欲学于佛法故。

  阿难。

而彼和上阿阇梨等。

为彼应作如是依止。

当如是耶。

我许汝耶。

汝得利耶。

我教汝耶。

汝当谨顺莫放逸耶。

应练行耶。

如是与耶。

若有比丘得具足法。

彼则堪能与他依止。

若能如是分别法句。

与他依止名依止师。

  若有比丘虽复百夏。

不能闲解如是法句。

彼亦应当从他依止。

所以者何。

自尚不解况欲与他作依止师。

假令耆旧百夏比丘。

而不能解沙门释种秘密之事。

彼人为法应说依止。

虽有百夏上座比丘。

不解律法。

彼等亦应说于依止。

  若有比丘从他受法。

彼等比丘于彼师边。

应起尊贵敬重之心。

欲受法时。

当在师前不得轻笑。

不得露齿。

不得交足。

不得视足。

不得动足。

不得踔脚。

足踝齐整勿令高下。

于彼师前勿升高座。

师不发问不得辄言。

凡有所使勿得违命。

勿视师面。

离师三肘命坐即坐。

勿得违教。

安坐已讫。

于彼师所应起慈心。

若有弟子欲受法时。

长跪师前先诵所得。

诵已有疑先应咨白。

若见听许然后请决。

是时学者既受法已。

右膝着地两手捧足。

一心顶礼师所住处。

地若平正即应设敬。

若地偏隘即还却立。

乃至师过至彼平所即便请法。

若至平处礼师足已。

却缩而行至十肘地。

遥礼师已随意归还。

又复弟子应作是念。

师在我后观我是非不应放逸。

我若即来寻至师前。

请决所疑是即为善。

傥不得来应当知时。

一日三时应参进止。

若三时间不参进止。

是师应当如法治之。

  又复弟子若参师时。

至彼师所若不见师。

应持土块或木或草以为记验。

若当见师在房室内。

是时学者应起至心绕房三匝。

向师顶礼尔乃方还。

若不见师众务皆止不得为也。

除大小便。

  又复弟子于其师所不得粗言。

师所呵责不应反报。

师坐卧床应先敷拭。

令无尘污虫蚁之属。

若师坐卧乃至师起。

应修诵业。

时彼学者至日东方便到师所。

善知时已数往师边。

咨问所须我作何事。

当白师言。

入聚落不。

若师欲得入聚落时。

师所袈裟当须前奉先应洗手。

若洗手讫应持己衣。

还拭己手至彼师所身心安住。

两手捧衣长跪而授。

如法敬奉处所安住。

然后奉水令洗手面。

先奉内衣着身体者。

尔乃更当奉余衣服常所用者。

向于师所应作如是恭敬之心。

  又复弟子在于师前不得涕唾。

若行寺内恭敬师故。

勿以袈裟覆于肩[骨  專]。

不得笼头。

师经行处应常扫拭。

天时若热。

日别三时以扇扇师。

三度授水授令洗浴。

又复三时应献冷饮。

应当知时为师乞食师所营事。

应尽身力而营助之。

取师应器洗治令净。

若师与洗先洗师器乃及己钵。

若与应洗。

如不与者不应再索。

何以故。

有因缘故。

阿难。

有诸比丘当作是念。

如来往昔钵无人洗。

彼等学佛应当自役。

虽然如来许彼。

天若热时应具冷水。

天若寒者应备暖水。

凡所须者皆应尽备。

亲在师前勿嚼杨枝。

于他人处勿说师过。

若遥见师寻起迎接。

  阿难。

凡有师者。

随在谁边学四句偈或听或读。

或问或咨一四句等。

是即为师。

时彼学者于其师所。

常起恭敬尊重之心。

若不如是名不敬者。

亦不名住正行之者。

若于他边说师过者。

彼人不得取我为师。

何以故。

  阿难。彼无敬心不爱佛故。彼无行人况爱法者。彼无敬人当不爱法。彼大恶人亦不爱僧不入僧数。何以故。彼愚痴人不行正行。阿难。佛所言说皆为行者。

  尔时长老阿难闻佛说已。

悲泣流泪以手扪拭。

作是白言。

世尊。

于将来世少有众生住是行者。

世尊。

我等当行如是之行。

我今当住如是之行。

世尊。

若有比丘。

于彼师所或和上边。

不生敬心道说长短。

于将来世得何等报。

佛告阿难。

若将来世有诸比丘。

或于师所或和上边。

不起恭敬说于师僧长短之者。

彼人则非是须陀洹。

亦非凡夫。

彼愚痴人应如是治。

何以故。

阿难。

师实有过尚不得说。

况当无也。

  阿难。

若有比丘于其师边不恭敬者。

我说别有一小地狱名为椎扑。

当堕是中。

堕彼处已。

一身四头身体俱然。

状如火聚出大猛炎。

炽然不息然已复然。

于彼狱处复有诸虫。

名曰钩[此/束]。

彼诸毒虫常啖舌根。

时彼痴人从彼舍身。

生畜生中受野兽形。

或野干身或受狼身。

彼诸人等见者大唤。

或唱言狼或唱野干。

阿难。

彼痴人辈。

皆由往昔骂辱于师及与和上。

是故见者皆悉不喜。

以彼往昔舌根过故。

恒食屎尿。

舍彼身已虽生人间常生边地。

生边地已舍于一切功德之事。

具足恶法离众善法。

虽得人身皮不似人。

不能具足人之形色。

不似父母。

父母憎恶。

得人身已常被轻贱诽谤陵辱。

离佛世尊恒无智慧。

从彼死已还速坠堕地狱之中。

何以故。

  阿难。

若有人等。

于教授师所。

施自在师所。

教法行师所。

教真行师所。

起不恭敬。

受是重殃。

阿难。

彼痴人辈。

自余更得无量无边苦患之法。

阿难。

若从他闻一四句偈。

或抄或写书之竹帛。

所有名字。

于若干劫取彼和上阿阇梨等荷檐肩上。

或时背负或以顶戴常负行者。

复将一切音乐之具。

供养是师。

  阿难。作如是事。尚自不能具报师恩。亦复不名深敬于师。况敬法耶。作是敬者是名敬师。

  阿难。若有无量无边供养之具。尔乃堪能供养师耶。

  阿难。

当来之世多诸比丘得是经已。

于师和上起不敬心无有正行。

于师和上恒说于过。

阿难。

我说彼等愚痴人辈极受多苦。

于当来世必堕恶道。

阿难。

我向汝说我向语汝。

如来在世于汝等边已为说讫。

此是正道此非正道。

于当来世彼诸比丘随行何行。

还生是处得是果报。

是故阿难。

我教汝等常行恭敬。

  阿难。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能生恭敬尊重之心。

当得如是胜上之法。

所谓爱敬诸佛世尊敬重经法。

深爱敬僧当入是次。

佛说是经已。

长老阿难等及诸大众。

闻佛所说欢喜奉行。